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中,物理学科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学科之一。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物理教学需要进行新的改进与变革。
一、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育体制改革不配套、教育理论研究落后及部分物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等原因,导致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实施素质教育仍然是目前基础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诸如毕业班应学的物理知识被压缩在两年内学完;教师偏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重点,将大量时间用在做题解题上,搞题海战术;划分快慢班,将学生分三六九等等问题,将学生思维固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反而加重学生的身心负担,使学习变得愈加困难,最终丧失信心。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素质教育和物理教学大纲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和规定。
二、素质教育及物理教学大纲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它要求物理教学活动首先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物理科学思想品德和精神,包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事仔细、联系实际、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乐于协作、追求自我完善、追求准确的科学态度和自尊、自信、自强、自制的心理品质以及知难而进的科学精神。第二,培养物理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良好的思维品质、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则是指创造新方法、新知识的能力。
同时,物理教学大纲也反映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掌握力、热、电、光的初步知识,以及它们的实际应用,要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物理,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注意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根据物理教学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素质教育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必要对现行的物理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三、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科学化的方法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老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在物理教学管理中,最好的状况就是形成一个没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共同体式管理主体,也就是说,师生之间的课堂管理状态成为一种默契和共识。中学物理教学又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因此,进行物理教学的素质教育,主要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要求的确定、教学进度的安排等,都是教师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拥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优秀的职业品质,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中学物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该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每一堂课上,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知识获取过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时间和空间充分授权给学生,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和讨论并解决问题,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缺少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物理教学,因此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实验操作技能,不仅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可以通过教师选择典型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解析作为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发明、撰写小论文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由于课本知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除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外,应积极鼓励和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根据各班具体情况选择与社会热点相关话题开展活动讲座,如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火箭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教育。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物理事例,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和认识。
另外,学校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执行也离不开学校制度的支持,对教师授课评价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落实情况。评价体系的制定要注重过程评价、全面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突出能力、重在激励,实现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四、结语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现代物理教学管理要摆脱过去仅限于教会的僵化教育模式,更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物理教学管理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育体制改革不配套、教育理论研究落后及部分物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等原因,导致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实施素质教育仍然是目前基础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诸如毕业班应学的物理知识被压缩在两年内学完;教师偏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重点,将大量时间用在做题解题上,搞题海战术;划分快慢班,将学生分三六九等等问题,将学生思维固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反而加重学生的身心负担,使学习变得愈加困难,最终丧失信心。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素质教育和物理教学大纲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和规定。
二、素质教育及物理教学大纲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它要求物理教学活动首先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物理科学思想品德和精神,包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事仔细、联系实际、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乐于协作、追求自我完善、追求准确的科学态度和自尊、自信、自强、自制的心理品质以及知难而进的科学精神。第二,培养物理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良好的思维品质、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则是指创造新方法、新知识的能力。
同时,物理教学大纲也反映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掌握力、热、电、光的初步知识,以及它们的实际应用,要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物理,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注意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根据物理教学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素质教育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必要对现行的物理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三、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科学化的方法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老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在物理教学管理中,最好的状况就是形成一个没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共同体式管理主体,也就是说,师生之间的课堂管理状态成为一种默契和共识。中学物理教学又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因此,进行物理教学的素质教育,主要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要求的确定、教学进度的安排等,都是教师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拥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优秀的职业品质,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中学物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该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每一堂课上,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知识获取过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时间和空间充分授权给学生,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和讨论并解决问题,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缺少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物理教学,因此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实验操作技能,不仅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可以通过教师选择典型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解析作为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发明、撰写小论文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由于课本知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除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外,应积极鼓励和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根据各班具体情况选择与社会热点相关话题开展活动讲座,如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火箭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教育。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物理事例,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和认识。
另外,学校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执行也离不开学校制度的支持,对教师授课评价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落实情况。评价体系的制定要注重过程评价、全面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突出能力、重在激励,实现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四、结语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现代物理教学管理要摆脱过去仅限于教会的僵化教育模式,更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物理教学管理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