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让学生学好“画图”,首先就要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做文章。如果做不好,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堂上多下功夫,紧抓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对画图的兴趣呢?下面本人就在这几年教学中所取得的一点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无论学什么,只要有了兴趣,就会学而不厌。俗话说:“不怕学不好,只怕不想学。”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抓好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机房都非常喜欢“动”电脑,不愿听老师传授知识,很容易做与本课无关的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采用“任务驱动法”,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提出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比如,在学画图中文字的输入时,我给同学们提出一个任务,你能不能做一幅图文并茂的画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准备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
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心情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新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劲头。
二、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课堂气氛的好与差,除了教师的因素外,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和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看,兴趣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中学生对新的内容或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如:我在教画图工具“曲线”时,采用了使用多种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利用曲线工具画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在练中玩、玩中学,学玩相结合。为了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也为了给学生们一种自信心,在课堂上我还及时展示学生的作品,表扬画的好的学生,鼓励画的不理想的学生,并又趁热打铁,及时指出他们画的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这样就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了愿意学、主动学的情境。下课后,我听到有些学生说:“下节课我一定画的比你的好”;还有的说:“我要跟老师比”等。可见,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既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兴趣。
笔者在示范画图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的操作,了解要领。在学生动手画图前,我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在画完后要仔细检查、认真观察,再作修改。例如,我在教画小白兔的时候,只画出小白兔左边的耳朵,那么让孩子动脑筋想一想怎么能又快又准确的把右边的耳朵画好,有些孩子想出好办法,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说:用复制和粘贴命令。由此证明孩子学会观察和动脑了,于是我按照孩子们的说法,清晰的演示了一遍,然后,我再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图,孩子们很快地就画好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在一节利用“画图”软件进行综合创作的课上,我要求学生创作一幅主题为“宇宙”的作品,我观察他们创作的过程。有的学生思考片刻后,画起了飞碟,有的画地球,有个学生画了个怪模怪样的“飞船”(经学生自己讲解后才知道是“宇宙飞船”),也有的学生看旁边的同学画什么,自已也画什么(这时,我往往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量自己创作)。当我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时,深深地被他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和可贵的童真童趣所打动,原来,在孩子们的眼中,“宇宙”是那么的神奇、奥妙。无疑,这节画图创作课是成功的,在这节课中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创作、创造、创新这三个关键词也在这节课中大放溢彩!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兴趣。
画图教学中,我让学生做的每一个练习都允许学生在给定的题目中自由发挥。当然自由发挥是有限度的,通过实验发现如果我们对发散空间限制得太严,学生就不能主动灵活的处理问题,而如果限制得太少,他们就会产生大量稀奇古怪的想法,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在给定的图画中任意添加或改变,但一定说明为什么。如:练习画一棵树,要求学生以树为中心组成一幅画。画完以后请他们说出为什么要这样画。教师和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他参考。当然提出不同意见后,也有的学生坚持己见,此时要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问题。经过这样反复的培养和引导,学生自我控制创造过程的能力提高了,从而收到了既不降低思想的灵活性又增加实用性的效果。
在画图之前,笔者通常是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在小组中学生的思考可以相互启发,同龄之间可以更多地交流思维经验,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在课堂上学生表达自已的观点时不会受到打击和嘲笑,主动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时不会遭到孤立。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所必需的心理氛围。
五、通过展示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过去老师为了考察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成果,一般是把学生叫到前面来,按照规定好的题目让学生操作,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包括创造能力,计算机成果的展示是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创造能力的大好机会。在画图软件的教学中,学习结束后,我安排四到五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自编一本简短的连环画或漫画书,教师提供素材,学生可以使用素材也可以自己画,可以讨论,可以互相帮助,不限定时间,甚至可以回家做。总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自觉自愿的学习。由于连环画或漫画的内容没有限定范围,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选定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兴趣,使他们有机会从事他们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活动。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学生的作品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利用任务驱动、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等,都有助于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无论学什么,只要有了兴趣,就会学而不厌。俗话说:“不怕学不好,只怕不想学。”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抓好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机房都非常喜欢“动”电脑,不愿听老师传授知识,很容易做与本课无关的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采用“任务驱动法”,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提出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比如,在学画图中文字的输入时,我给同学们提出一个任务,你能不能做一幅图文并茂的画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准备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
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心情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新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劲头。
二、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课堂气氛的好与差,除了教师的因素外,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和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看,兴趣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中学生对新的内容或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如:我在教画图工具“曲线”时,采用了使用多种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利用曲线工具画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在练中玩、玩中学,学玩相结合。为了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也为了给学生们一种自信心,在课堂上我还及时展示学生的作品,表扬画的好的学生,鼓励画的不理想的学生,并又趁热打铁,及时指出他们画的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这样就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了愿意学、主动学的情境。下课后,我听到有些学生说:“下节课我一定画的比你的好”;还有的说:“我要跟老师比”等。可见,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既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兴趣。
笔者在示范画图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的操作,了解要领。在学生动手画图前,我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在画完后要仔细检查、认真观察,再作修改。例如,我在教画小白兔的时候,只画出小白兔左边的耳朵,那么让孩子动脑筋想一想怎么能又快又准确的把右边的耳朵画好,有些孩子想出好办法,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说:用复制和粘贴命令。由此证明孩子学会观察和动脑了,于是我按照孩子们的说法,清晰的演示了一遍,然后,我再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图,孩子们很快地就画好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在一节利用“画图”软件进行综合创作的课上,我要求学生创作一幅主题为“宇宙”的作品,我观察他们创作的过程。有的学生思考片刻后,画起了飞碟,有的画地球,有个学生画了个怪模怪样的“飞船”(经学生自己讲解后才知道是“宇宙飞船”),也有的学生看旁边的同学画什么,自已也画什么(这时,我往往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量自己创作)。当我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时,深深地被他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和可贵的童真童趣所打动,原来,在孩子们的眼中,“宇宙”是那么的神奇、奥妙。无疑,这节画图创作课是成功的,在这节课中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创作、创造、创新这三个关键词也在这节课中大放溢彩!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兴趣。
画图教学中,我让学生做的每一个练习都允许学生在给定的题目中自由发挥。当然自由发挥是有限度的,通过实验发现如果我们对发散空间限制得太严,学生就不能主动灵活的处理问题,而如果限制得太少,他们就会产生大量稀奇古怪的想法,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在给定的图画中任意添加或改变,但一定说明为什么。如:练习画一棵树,要求学生以树为中心组成一幅画。画完以后请他们说出为什么要这样画。教师和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他参考。当然提出不同意见后,也有的学生坚持己见,此时要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问题。经过这样反复的培养和引导,学生自我控制创造过程的能力提高了,从而收到了既不降低思想的灵活性又增加实用性的效果。
在画图之前,笔者通常是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在小组中学生的思考可以相互启发,同龄之间可以更多地交流思维经验,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在课堂上学生表达自已的观点时不会受到打击和嘲笑,主动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时不会遭到孤立。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所必需的心理氛围。
五、通过展示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过去老师为了考察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成果,一般是把学生叫到前面来,按照规定好的题目让学生操作,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包括创造能力,计算机成果的展示是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创造能力的大好机会。在画图软件的教学中,学习结束后,我安排四到五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自编一本简短的连环画或漫画书,教师提供素材,学生可以使用素材也可以自己画,可以讨论,可以互相帮助,不限定时间,甚至可以回家做。总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自觉自愿的学习。由于连环画或漫画的内容没有限定范围,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选定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兴趣,使他们有机会从事他们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活动。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学生的作品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利用任务驱动、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等,都有助于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