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为什啥招人喜欢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名字成了“天才”和“权威”的同义词。他的肖像成了“精英”和“奇迹”的文化象征。他显然已经形成并依旧在延续着一种时尚。更被看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神话中的圣人。
  他便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2005年,作为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组成部分的一系列与爱因斯坦相关的纪念活动:“跨文化视野中的爱因斯坦”——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论坛、“爱因斯坦:神话背后的人”讲座,以及“爱因斯坦的世界”展览等,相继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馆举行,场面热烈。
  “泡”在这几个会展中,我所感受到的“热度”,似乎并不主要是由那个“科学的爱因斯坦”所发散的。人们更多地是从跨文化的视野来审视“爱因斯坦现象”:虽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50年了,但他浸润在我们文化中的那种神秘的偶像光环,却依然大放异彩、经久不衰。
  这是为什么?
  说来有趣。1919年11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派往非洲西海岸的一个日食考察队证实:星光会在一个巨大的天体附近偏移方向。这个结果强有力地表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实际上是一个正确的预言。于是从这年秋天起,爱因斯坦成为世界性人物,被人们奉若神明。自然,由此他也永远失去了自己弥足珍贵的隐私。
  奉承和抬举总是令人感到满足和愉悦的,爱因斯坦也不例外。但后来他渐渐地就感到迷惑和不自在了。1920年,他在致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这就好像是神话故事中那个点石成金的男人那样,与我有关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成了报纸炒作的对象。”
  次年。在接受一家荷兰报纸的采访时,爱因斯坦“夫子自道”,分析了他受到大众崇拜的原因:“这会不会给我一种荒唐的印象呢?这里那里,拥护的人群因为我的理论而如此激动,但那些理论他们是一个字也不懂的。我认为这看起来很好玩,也很有趣。我确信,正是由于不懂而感到神秘,才使他们这样起劲……”
  不错,神秘、神奇往往会产生诱惑力和吸引力,天才的发现和巨大的成就无疑也让人景仰。但我以为,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成为“传奇人物”并招人喜爱,跟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某些性格特征也大有关联。
  事实上,当爱因斯坦这颗科学巨星闪亮之时,正值灾难深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处于迷茫、困惑状态的人类图新求变;恰逢此时,打破“常识”的爱因斯坦理论所传递出来的关于这个世界的革新观念,着实令人耳目一新;而电话、收音机和电视的逐渐普及,还有现代传媒业的崛起,更使得爱因斯坦声名远扬、深入人心。
  当然,爱因斯坦也有其独特的魅力:他是一位物理学家,却又具有哲学家的头脑和深邃的哲学探索精神,因而相对同行而言,他的眼界非同一般;他为人朴实谦和。富于向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却又不愿随波逐流,保持了独立的个性和勇于向旧传统及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甚至,他的不修边幅也拉近了他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爱因斯坦现象”昭示我们:一个真正伟大的、杰出的科学家,不仅可以将新思想、新观念带给世界,而且也能以其厚德之风和人文关怀影响世界。
其他文献
罗得岛之战    罗得人为什么要建造这么一尊巨大的太阳神像呢?这使人们想起了2300余年前罗得人民的一场反侵略斗争的情景。  公元前305年早春某日,东部地中海海面突然掀起了惊涛骇浪,在埃及通往罗得岛的航道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罗得港急驶。罗得城顿时为紧张的战争气氛所笼罩。率领这支庞大舰队的是达摩瑞斯-波里奥克特。他是安提柯之子,安提柯是亚历山大的继承人之一。  公元前323年,一场恶性疟疾突然夺
期刊
同时代的人类肩负着不同的历史责任,科学也不能例外。当代科学需要承担起推动时空科学进入革命性历程的重任,并从中陆续提供揭示UFO所有秘密的线索。无论成功与失败,探索精神与奉献精神始终是科学大厦的坚强支柱,为科学默默献身的人永远值得尊敬。爱因斯坦的方法论,也是后人在科学研究中少兜圈子的不可或缺的法器。    哈勃定律不可以脱离宇宙演化时间而存在    由美国天文学家艾德温·哈勃发现的星系红移,为隐藏在
期刊
《飞碟探索》2008年第2期第25页上,我们出了一道“爱因斯坦的智商测试题”。此题一经刊出,立即受到世界上最聪明的2%的人的强烈关注。为了询问最后的答案,编辑部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本来是不准备刊出答案的,为避免“骚扰”,并向广大热心读者表示感谢,公布答案如下:  结果是:德国人养鱼。  至于答案是怎么推理出来的,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张表格:  为了方便大家思考,我们再次将原题发布于此。  这是爱因斯
期刊
17 1990年6月23日开封目睹UFO残片  1990年6月23日凌晨3时左右,河南平顶山驻马店、洛阳、许昌、焦作、郑州、开封等多个地点目击到一个长条形发光物从空中无声飞过。它发出的光多为白色和粉红色,如一条发光长龙飞过空中。  开封午朝门派出所的数位民警正在派出所二楼楼顶乘凉,突然听到空中响起四五下雷声。抬头向空中看时,发现一长条形发光物,目视几十米长,似一节一节的桶相连,正飞过天空。约30秒
期刊
除此之外,1987年8月27日晚19时50分-20时,以上海地区为中心,涵盖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省市部分地区,也目击到一次UFO事件。该飞行物呈螺旋状,中心呈银白色,视直径在45’-1°内。该UFO飞行速度比彗星慢,比歼击机快;基本上无停留地飞行,先有缓慢下降后,又急剧上升。当时驻沪空军某部飞行员毛学臣目击到了这一情况。  他反映,该不明飞行物从高空急速下降,形状是圆的,后面拖着橘黄色的
期刊
18 1982年6月18日中国部分地区目击UFO,张北县空军战训遭到干扰  1982年6月18日20时10分。22时50分,黑龙江讷河、齐齐哈尔目击并拍到球形UFO照片。驻华北一机场正在夜航训练的某空军7名飞行员、5架战机在河北张北县上空飞行训练时空遇一个UFO,战机的无线电联络受到了严重干扰。此UFO如月亮般明亮,瞬间变成一道橘黄色光束,约30秒后光束消失,呈现一个橘黄色球体,边缘非常清晰。它开
期刊
25 1977年7月-10月董延秋被背负飞行事件  1977年7月27日晚,河北肥乡的青年农民黄延秋(当时20岁)入睡后从家中神秘失踪。第二天清晨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出现在离家乡1000千米外的南京火车站对面的玄武湖附近。这时有两个神秘人物出现,给他买火车票送他乘上去上海的火车。这是黄延秋当年第一次神秘失踪。黄延秋经多方周折,20余天后回到家乡。  当年9月8日晚,黄延秋又从家里睡觉时神秘失踪,凌
期刊
写在前面的话:中国现代不明飞行物研究历时三十多年,其间究竟哪些事件值得我们长久回味?又有哪些事件改变了国人对这一新鲜事物的Kig?这是一个诱人的话题。有赖于北京UFO研究会张靖平先生的协助。最终形成了这个专题,使我们有机会对这一历史进程做一个全景式的回顾。张先生为此付出甚大,这里特致谢意。同时,我们也把这个专题作为礼物,献给一直默默致力于中国不明飞行物研究的人们。  1 1977年7月26日目击螺
期刊
然而,要求政府公开更多UFO信息的呼声并没有停止。  1958年3月8日,凯伊豪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电台采访时,宣称美国中央情报局也涉入调查UFO现象并负责罗伯特森小组。一时间,从凯伊豪到一名化学工程师(uFO研究者里昂·大卫森博士)都收到了许多信件。他们要求公开罗伯特森小组的全部报告,并论证中央情报局是否也参与了UFO现象的调查。大卫森相信,不是空军而正是情报局主要负责UFO现象的分析工作,以及调
期刊
科学思想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次革命,一次是无机科学界的“哥白尼革命”,另一次则是有机科学界的“达尔文革命”。前者首次证实了地球不在太阳系中心,使长期统治人类思想观念的“夜郎自大”式的神学自然观受到质疑;后者的影响则更为深远。由它掀起的思想波澜超出了生命科学界的范畴:有机界的演化发展观不仅将上帝请出了科学神坛,而且还最终启迪了宇宙学的觉悟,导致了宇宙大爆炸演化理论对传统稳态宇宙理论的替代。  在过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