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不尽的期待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蕴含着商品属性的大众文化消费赋予接受美学极富时代意味的特征,视听的文化消费方式、文化的商品属性、文化消费者对文本选择的自由性使高雅的文学融入世俗;接受美学对读者的关注、对"期待视野"及其与作品距离的倡导则实现着对大众文化消费品味的改造,进而引导着文学活动。文学,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消费品在融合世俗与追求超俗的进程中表现出固守与突破的挣扎,同时也展求着超越与创新的魅力。
  关键词:文学;接受美学;大众文化消费;商品属性;期待视野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2)06-0086-04
  
  融合世俗--大众文化消费背景下的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ReceptionAesthetics)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德国,由康斯坦茨学派的汉斯·罗伯特·尧斯(HansRobertJaus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Iser)首先提出,又称为接受理论(ReceptionTheory),在美国则称为读者反应批评(Reader-ResponseCriticism),是以读者为着眼点的美学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理论在经历了"作者中心"和"文本中心"阶段之后,转向了"读者中心"。纵观西方文学发展的历史,这种转变绝非偶然。当然,"作者中心"和"文本中心"的研究视角有其不可避免的理论局限性,但更为突出的是文学发展的新形势和大众文化消费的背景使新的文学研究视角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必然。传统的经典文本留给读者的"空白"是有限的,史诗、戏剧、现实主义小说都是故事性很强的文体,读者进行生发的空间并不宽。浪漫主义作品多是作者奔放情感的倾泄,读者的阅读往往是对作者情感或与作者相似的情感的体悟。至19世纪以爱伦坡、波德莱尔为先锋的象征主义文学确立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暗示性、多义性、不确定性为读者的自由解读提供了范本。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以其表现性、虚幻性和假定性特征给读者留下大片"空白"。于是作品解读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有赖读者发掘与补弃,读者地位得到提升,关于读者阅读的反应、阅读过程中的接受心理等问题为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着眼点,接受美学应运而生。
  (1)大众文化消费扩大了接受美学涉及的文本范围,改变了大众审美接受方式,使文学阅读面临挑战,但这并不意味文学趋向死亡。大众文化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普通大众的文化(民间文化或通俗文化),它是伴随着当代工业和高科技而发展起来的文化。以电子文化的消费突出了其当代性特征,电子文化被我们直观为电影、电视、电脑网络文化等等,这样一来,接受美学所涉及的文本范围就从供阅读的文学作品延伸到了供视听的电子文化产品。
  诚然,电子文化的兴起,大众对文化消费的广泛参与使得接受美学所研究的接受文本和接受方式均有了新的特点,文学阅读作为传统的文化接受方式受到挑战,但这并不能对文学活动或文学本身构成威胁。一方面,对电子文化产品的接受仍然继承着文学作品接受的传统,接受美学所涉及的"期待视野"、"文本的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等概念仍然有可循之迹。对以影视产品为中心的电子文化产品的接受虽然没有了文字的障碍,但理解仍然必须,在直观作品形象的同时,对"象外之意"的探求依然是接受的主旨。影视作品依然要考虑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以调动其以往审美经验;它也讲求"文本的召唤结构",运用结构的省略、借助意象的隐喻和象征意义,配合色彩、音响、景深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技巧,使作品含有无穷的未尽之意;它召唤"隐含的接受者",期待能够理解其深层意图的接受者与影视文本进行对话,并对文本进行具有提升意义的阐发。电影《黄土地》中的土黄色、《红高粱》中的深红色,绝非仅仅展示着色彩本身,那一片触目的色彩背后是道不尽的"象外之意"。利用视听技术的独特效果,往往还能深化文学作品的意境,对《菊豆》中的染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陈家大院等环境的渲染在人物塑造和作品主旨言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的规律同样约束着这种新型的伴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诞生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电子文化的兴起不断更新着文学的内涵,扩充着文学的外延。正是影视艺术的发展,创生了影视文学的概念,影视剧本成为新的文学产品样式在当代文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视技术与文学产品的融合还创造出了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电视诗等新的文学样式,使文学读者又兼具了观众的身份。网络文学作品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着影响,影视产业造就的"明星"又使图书市场出现了新的热销点。同时,影视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扩充了文学作品的传播途径,进而带动着文学作品的热销。这些都毫无疑问是在文学活动的范围内展开并进而影响着文学活动。电视剧《围城》和《北京人在纽约》的热播迅速带动了钱钟书和曹桂林同名文学作品的热销。诸如此类的文学现象虽令人眼花缭乱,但却反映着文化热点中文学的质素。在大众文化消费的众声喧哗中,文学没有也不会死亡。
  (2)大众文化消费实现了接受者对文本的自由选择和本位阐释,使接受美学具有了实践的意义,但其商品属性又使得文学活动处于两难的境地。当今大众文化消费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对人个体价值的认可造就了文化消费的自由氛围,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终于使得包括文学消费在内的文化消费活动脱离了上层社会的垄断或文化机构的控制(其意识形态性体现于更加符合文学自身规律的潜在方式中),而成为了一种商品消费,实现了文化消费的大众化。反映在文学阅读活动中,读者可以如同选择商品一样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且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阐释。虽然根据接受理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在文化垄断和控制的历史时代,在人的个性追求受到压抑的背景下,这却曾经是一种奢望。远古的诗人是神的代言人,他们凭神灵依附创作诗篇,说诗人则凭借神灵力量解说诗篇,来自于神的灵感就象磁石,"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象磁石一样,能吸引其他铁环"。①神是文学作品的始创者和解释者,神的解释就是作品的全部意义。在文化为特权阶层垄断和文化机构控制的时代,对文化的解释属于贵族和文化官员的事,他们如何阐释,大众就需要如何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上,还有什么接受美学可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是商品消费社会大众文化消费的兴起,使得接受美学具有了实际价值。
  文化消费的商品属性在文学活动中一直处境尴尬,一方面正是它砸碎了文学的神圣性,使得文学阅读成为了对商品的消费,文学阅读既不再是特权阶层的专利,也不再是直接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仅仅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形式之一,这使得文学读者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范围。另一方面,文学的商品属性一直为文化精英所耻谈,仿佛一旦与商品属性相连,文学便不再纯粹、不再高雅。但在现今这样一个商品消费的社会中,不谈商品属性是否可能呢?其实商品属性并不可憎,正如法国著名的电影史家和评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所言:"当然,电影是一项企业,但是人们得承认,大教堂的建筑在未定型时,由于它对技术、财政和人力手段的广泛需要,实际上也是一种企业,然而这毫不妨碍这些建筑物向着美起飞。"②
  不是商品属性本身导致了文学作品的低俗化,而是对商品属性的利用不当或是对商品属性的过分追逐才使得文学活动遭尴尬。如何使文学活动既符合商品社会的实际,不致被商品社会的残酷现实击垮,又维持文学活动的纯雅性,承负其特殊使命,这是大众文化消费的商品属性使文学活动所面临的两难境地。
  (3)大众在文化消费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得大众对文本选择与接受的自由性成为可能,这就使读者愈益成为文学活动的中心,文化现象纷繁热闹,文学接受也有了新的观点。对个人主体价值的尊重,使文学研究的视角从服从上层建筑需求、囿于文本形式转向突出读者个性。读者的消费成为文学生产的推动力量,它在解决了为谁写作的问题之后必然规定着作者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产品价值的实现也最终依赖读者阅读。于是文学生产紧紧围绕读者需求而展开,它不仅包括作家的写作,还包括出版、发行等环节,这一系列环节又必然与商品属性紧密相关。作家创作的作品最终到达读者手中,才能使其劳动得到承认,而文学作品的消费特性又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自由选择,那么作家就不得不在写作的过程中始终关注着读者可能的反应。这种关注一方面使作品"隐含的读者"范围尽可能扩大,其价值实际影响的受众数量就会增加,作品的感染力量发挥作用的广度相应扩展;但另一方面,对读者阅读口味的过分注重又使文学创作的个性受到抑制,甚而丧失个性一味迎合读者趣味。出版发行部门为了能最终实现其生产目的也必须考虑读者反应并对作品进行选择,并且往往利用大众文化消费社会的法宝--大众传媒为发行工作助一臂之力。作品尚未问市,先在媒体上大肆宣扬,作家传闻与写作背景似乎比作品本身更让人感兴趣,而媒介渲染也往往迎合大众品味。《废都》墨迹未干,媒介已炒作红火,声称这是当代的《红楼梦》加《金瓶梅》,所刊"评论"也总是围绕着"性"大做文章。这种本意在于迎合大众的文化现象反之又影响着大众的消费,对文学的消费似乎着眼在文化现象而不仅是文学作品。一个带着叛逆思想的上海少年引出了波及全国的"韩寒现象",使其小有点文采的《三重门》发行量超出常人之意料恐怕又在出版商意料之中。大众文化消费在某种程度上使文学变成了供人谈论甚于供人欣赏的对象,大众对文学的接受加上了社会现象接受的内容。
  接受美学是就接受行为而言的,文学接受行为与文学消费行为密切相关,但消费并不等于接受。文学消费是一个更加宽泛的含有经济因素的社会概念,而文学接受则属于文学活动的自身领域。文学消费不仅是一种精神消费,还必须具有物质消费的前提,而物质消费并不必然引发精神消费,也即是说购买图书而并未对图书进行阅读的人是文学消费者但不是接受者,购买行为并不一定后续着阅读行为。接受美学关注的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及美学反应,并不关心用以接受的文本是购买的还是借来的,购买而未经阅读的文本并未进入接受美学的视角。未经阅读的文学作品不等于审美对象,审美对象是审美地被感知的客体,"穆卡洛夫斯基区别了‘物质的艺术品‘和‘美学的对象‘,前者是物质的书籍、绘画或雕塑本身,后者仅仅存在于人对于这一物理事实的解释之中"。③大众文化消费社会重视读者的中心地位,更毋宁说是重视读者作为消费者对文化消费品的选择,这使得接受美学要实现其现实价值必须面对新生的种种文化现象,解决与接受心理相关的其它领域的理论问题,以更加宽广的视域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体系。
  
  追求超俗--接受美学影响下的大众文化消费
  
  接受美学吸收和发展了现象学和阐释学的理论观点,提出了"期待视野"、"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及"隐含的读者"等概念和术语,把没有经过读者阅读和检验的作品称为"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和检验的才称"作品"。认为在作者--作品--读者所形成的文学总体关系中,读者的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尧斯认为"读者绝不是被动部分,绝不仅仅是反应连锁,而是一个形成历史的力量。没有作品的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仅仅是通过他的中介,作品才进入一个连续的变化的经验视野之内,在这里面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判性的理解,从消极的到积极的接受,从公认的审美规范到超越这些规范的新创造的永恒转变"。④伊塞尔则认为"所谓艺术极点是指作家创作的作品;所谓美学极点就是由读者完成的实现过程"。⑤在这一派文学理论家看来,作者不可能完全穷尽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文本"召唤"着读者与其对话,对文本的"空白"进行填充,期待着实际读者向"隐含的读者"无限接近,读者通过阅读,一方面唤起过去的"阅读经验",实践其"期待视野",另一方面又不断充实、扩大读者的"期待视野"。正如尧斯所言"如果一部作品的艺术特性要以它与它的第一批接受者的期待之间的审美距离来衡量的话,那么这一距离--起初被体验为一个令人愉快或陌生的新透视角度--对于以后的读者来说是可以消失的,直至该作品的原始的否定性最终成为自明的,并且本身也进入未来美学经验的视野之内,从此成为一个熟悉的期待"。⑥
  (1)接受美学敦促作者关注接受者的接受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生产,以使大众对文化的消费得以实现,进而实现文学的社会价值。接受美学第一次将读者提高到了文学活动的中心地位,重视读者对作品价值实现的决定作用,作者劳动的意义也将由读者最终作出评判,这就使得作者→作品→读者的顺向信息传递变成了读者→作品→作者的逆向信息传递。过去是作者通过其作品权威地决定读者的阅读,现在则是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选择向作者言说他们的需要,进而影响着作者的创作。
  为普通大众写作并非意味对他们阅读趣味的迎合,而是在考虑其阅读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适当"的作品,让文学走下高不可攀的殿堂与大众文化消费实现融合。当代文学研究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应赋予"人"这个概念以丰富的现代含义,使包括文学活动在内的整个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整个人类的全面发展。在这方面有些作家已作出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影响。陈忠实的《白鹿原》、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京夫的《八里情仇》、程海的《热爱命运》等都是深得专业评论家认可的严肃文学作品,在人们惊呼严肃文学危机的时代,这几部作品却在图书发行市场上连创佳绩,这令文化界人士无比欣喜,称之为"陕军东征"。这一文化现象进一步引发了对严肃文学可读性的重视,推动了严肃文学与畅销书的合流。严肃文学并非与通俗文学对立,通俗文学也并非不严肃的文学,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可以使二者结合的。陈忠实在谈到创作《白鹿原》的体会时曾说:"文学圈里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惊呼纯文学出现危机,俗文学的冲击第一次伤了纯文学高贵尊严的脸孔,这是谁都能够感到威胁的,书籍出版没有订数的致命性威胁。在分析形成这种威胁的诸多因素和企图摆脱困境的出路时,我觉得除了商潮和俗文学冲击之外,恐怕不能不正视我们本身;我们的作品不被读者欣赏,恐怕更不能完全责怪读者档次太低,而在于我们自我欣赏从而囿于死谷。必须解决可读性问题,只有使读者对作品产生兴趣并迫使他读完,其次才可能谈及接受的问题。"⑦余秋雨以一部《文化苦旅》引出了文化散文的界说,虽然文化界对这部作品及其随后而出版的《霜冷长河》、《山居笔记》等多有议论、褒贬不一,但余先生以散文随笔形式传播文化信息的尝试却是值得认可的,这毕竟是以一种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在执行着一个文化的职责。按余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把中华文化最好的内核传达给更多的读者,在中华文化圈里,把很高深的道理,用很平易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也不失去文化的那种情致"。当然我们也对学者们在文中发现的所谓"硬伤"而感到遗憾,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平易的散文需要有与艰深的学术专著一样的严谨态度。这种平易的传达文化的方式得到了读者的认可,《文化苦旅》的发行量之大是令人叹服的,众多的盗版证明着它的热销。从《白鹿原》到《文化苦旅》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大众不是对严肃的文化话题不感兴趣,也并不排斥高雅的文学阅读,只是需要适合于当代社会消费的阅读文本来传达文化。接受美学对读者的关注正可在影响作者创作这点上实践其意义。
  (2)接受美学讲求作品与"期待视野"之距离的适度,认为文学作品不只是吻合读者的"期待视野",而且要扩大其"期待视野",这就必然规定着文学作品不只是对大众文化消费的迎合。作品一方面要契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以调动其以往审美经验,同时又须与"期待视野"保持适当的距离,"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满足、超越、反对、或使其第一批接受者失望的方式显然为确定该作品的美学价值提供了一个标准。根据接受美学,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先前的审美经验的熟悉性与接受新作品时所需要的‘视野改变‘之间的距离,决定了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这一距离越小,接受意识越是无需转向未知的经验的视野,作品就越接近于‘烹调的‘或娱乐性的艺术"。⑧文学作品一方面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读者的审美期待,以使其享受顺利阅读的快感,另一方面又应不断使读者的期待遇挫,使其阅读过程伴随思索与发现的快意,进而扩充其视野。就内容而言,作品应包含读者熟悉的生活和意象,以满足其世俗消费期待,同时应蕴含深刻的超俗意念,以使读者在阅读之后实现精神的提升。就表现形式而言,作者应在文体创新、语言运用、结构安排上力求突破,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意识流,文学作品在发展和丰富着表现的形式,而读者也在不断接受着这些新的形式。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文学作品都在不断改变着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也使其不断向高雅文学作品的读者群靠近。"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⑨一味迎合读者低层次需求、毫无视野距离的作品虽然一时间满足了读者的粗俗欲求,但读者在阅读之后随即就会将其丢入垃圾堆,甚至还会偷偷耻笑作者的无能。而面对一部沉甸甸的严肃文学作品,普通的读者开始时可能会存在接受阻力,但这必然同时伴随对作品的崇敬感,只要未曾使期待完全遇挫,读者就会带着膜拜的心理克服阻力,对作品进行深切体验,并且可能不止一遍地去体验和思索。从这个意义上说,使高雅文学与大众文学相互渗透,实现精英文学对大众文学的影响是具备可能性的。高雅文学并非高不可攀,大众文学也并非俗不可耐。大众对文学的感觉是文学逐步赋予的,这不是个能一蹴而就的过程,也不是在文化精英们的呐喊声中能够完成的,它有赖于具有文化责任感的文人们的文学实践。《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都在继承通俗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其传承于话本的章回体小说样式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他们是大众的文化营养,又是学人们的文化经典。
  自远古戏剧表演和神话传说的"视"、"听"到当代视听艺术,文学活动带着"阅读"文学作品的韵味表现着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的"复归",显现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成果的积淀,其感受者也在不断惊讶、适应着每一个过程与原先期待的距离,并在这种距离中享受着视野与精神提升的无穷快意。
  大众文化消费对接受美学产生了富有现代意味的影响,向接受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作为一种理论,接受美学面对纷繁的现实状况,在与其它文学理论及相关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对大众文化消费也产生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文学在融合世俗与追求超俗的进程中表现出固守与突破的挣扎,同时也展求着超越与创新的魅力。 注 ①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第7-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②[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作为语言》第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③[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125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④[德国]汉斯·罗伯特·尧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见《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15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⑤[德国]沃夫冈·伊塞尔.《阅读过程:一种现象学方法探讨》.见《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18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⑥[德国]汉斯·罗伯特·尧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见《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1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⑦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小说评论》1993.3 ⑧[德国]汉斯·罗伯特·尧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见《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1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责任编辑:燕妮〕
其他文献
摘要: 了解西夏的法律与社会是我们研究中国十至十三世纪法律与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文章从当时的两份文契切入,这两份文契的标的物均涉及“畜物”之内容,它们都应是《 天 盛改旧新定律令》调整社会生活之产物。该法典中规定了大量的关于 “畜物”内容的条款 。历史地考察西夏社会及民情,不难得出“畜物”对当时西夏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故“畜物”成为该律令调整的重要对象。因此,大篇幅规定调整“畜物”之
期刊
摘要:加入WTO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面临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企业管理的强化和创新。因此,必须加强管理的强化和创新,以促进企业 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WTO;企业管理;强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2)06-
期刊
摘要:《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的出版,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深入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要注意掌握贯穿于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论述中的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二是坚持把发展〖JP2〗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三是坚持执政为民,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深入学习
期刊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中性的,它们本身并不必然产生某种特定的后果,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全在于人的运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各有其特点,因而它们两者是互补的,两者缺一不可。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并进发展,对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工具理性;实用理性;  中图分类号:G30〓〓〓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表象是思维的一种心象手段,它的发展经过了原始的具象思维、古代的意象思维和成熟形态的事象思维三大发展阶段,首次提出事象思维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态,并把它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并列为思维的三大形态。对于灵感、直觉之类,本文认为只是思维的功能而不是思维的形态。  关键词:表象;具象思维;意象思维;事象思维;思维形态的分类  中图分类号:B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
期刊
  摘要:法人的类型是涉及诸多民法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在对我国法人类型制度进行分析的同时,从法人的财产性质以及对外责任的角度,对世界各国法人类型制度进行研讨,并以此为借鉴,对我国法人类型制度作必要的检讨和展望。作者认为,在我国法人类型制度的重构中,应当突破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的划分方法,吸收世界各国以财团法人和社团法人为基础类型的制度成果,并按照实践的要求,迎合
期刊
摘要:木基元先生所著《云南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一书,深入揭示了云 南各历史文化名城的面貌,是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创新之作,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学的形成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云南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24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2)06-0135-03    纳西族青年学者、云南民族博物馆副研究员木基元历经多年
期刊
由云南省社科联与云南省警察学会课题组承担的《西部大开发与云南公安发 展战略研究》立项课题,已于2002年9月5日经专家鉴定通过。这是我省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该项课题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搜集掌握了丰富的历史和现实资料,并发动全省公安民警共同研究探讨在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及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势下,云南公安工作如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营造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聚焦三个“新”即“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在新征程上,“創新”和“教育”是“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对高等院校的更高定位和对未来高等教育工作的更高要求。教育部党组提出的实施“习近平教育思想‘五进’”行动,为高等院校中的教学、科研领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十九大;“三新”;“五进”;高等教育;教学科研  党的十九大报告聚焦
期刊
摘要:工商领域行业协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加入WTO 都对工商领域行业协会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通过回顾近二十年来云南省工商领域协会 发展的历程,总结成绩和经验,面对机遇和挑战,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借鉴国外先 进经验,研究探讨我省工商协会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新世纪促进云南省工商领域协 会进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