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教师惩罚行为的研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的教育存在着一个误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误,不论是家长、老师都一味地采取说服教育、赏识教育,不能惩罚。其实,惩罚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呼吁教师惩罚权受法律保护,明确界定教师能行使的具体惩罚方式,提高教师思想意识,科学合理地使用惩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颇有益处。教育孩子一定要恩威并重,让他们在明白道理的同时,一定要让他们从小就学会接受——做错了事就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
  【关键词】惩罚教育;必要性;惩罚策略
  一、惩罚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
  (一)我国法律法规对教师惩罚权的解释
  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均对体罚等教育行为做出了禁止的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小学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小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第4、5款也分别规定:“制止有害于小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小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但是,这些规定都没有对体罚或不当处罚以外的教育性惩罚做出禁止的规定,我国一些法规也对教师惩罚权予以了一定的默认和肯定。
  (二)惩罚是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或心理虐待,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体罚是对小学生给予身体上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并造成小学生身心健康损害和侵权行为,它包括体罚和变相体罚。体罚是我国现行法律中明文禁止的违法行为。而惩戒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罚方式。它在目的、手段、方式和产生后果都与体罚有本质区别,关键在于体罚损害了受罚者的身心健康,而惩罚是帮助孩子不断自我反思、改正错误、茁壮成长。惩罚可以使孩子懂规矩、辨事非,有促使改过和激励作用,有助于维护集体的纪律。只有承认做错了事并接受惩罚,才有助于孩子了解责任并进一步发展道德意识。
  (三)赏识教育的作用和不足
  虽然惩罚存在必要性,但在对儿童的教学中,也不可否认赏识教育的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期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小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勇于进取的信心和动力。因而在教育中,赏识教育有它独到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的,赏识教育也有可避免有它的不足点,尤其是我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关系,就更加明显了。过分的溺爱,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放荡不羁的性格。
  二、惩罚在实际运用中的阻碍
  (一)把握不好惩罚与体罚的界限
  近几年,在社会各界“坚决反对体罚”的呼声下,不能体罚的观念已经在小学生教师心中根深蒂固。然而,大部分小学教师对体罚的认识存在偏差,她们认为只有打伤了孩子才是体罚。而下列这些行为在小学里还是广泛存在,如:有的教师一生气就拎着小学生的耳朵把他丢出教室,也有的小学生因为上课时讲话而把他们的书包丢到厕所里,还有的小学生被罚站等。
  (二)小学生教师心理压力大,不堪重负
  据研究,教师是心理压力较大的职业群体,而小学的教师当属压力最大。小学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方面:小学生教育工作是很细微琐碎的。许多小学生教师体验不到成就感,他们感觉自己的职业就像“保姆”一样,这样逐渐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再次,安全事故一直是小学生教育中的头等问题。许多小学实行安全责任制,教师们为了确保小学生安全,整天神经紧绷,压力可想而知。以上种种压力汇集于小学生教师身上,她们不堪重负,难免就会在某些时刻以特定的方式向周围人群发泄。
  (三)教师滥用惩罚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价值观的影响,“不打不成才”一时成了教育者的护身符,他们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惩罚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有些教师不分青红皂白,一概而论,还没有了解具体情况之前,罚了再算。还有一些教师自制力薄弱,容易乱发脾气,一生气就只会使用惩罚,甚至做出侮辱孩子或体罚孩子的行为,过度惩罚就是“迫害”,不但难以让人心服口服,甚至还会引导起反抗,惹祸上身。其实,惩罚用得过多,也是管理者的一种无能表现。
  三、在小学教学中适度运用惩罚的可行策略分析
  (一)呼吁教师惩罚权的法律保障
  这里,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加不是伤害和虐待。如今社会上之所以极力反对小学里的惩罚,是因为他们夸大了惩罚对小学生心灵的损害。所以不得不区分“惩罚”和“体罚”两个概念。在教育中,惩罚是指“通过给小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而“体罚”是指“小学生身体遭受痛苦并损害其身心健康的惩罚”。
  在对“惩罚”和“体罚”进行正确的区分以后,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把适度的惩罚回到小学中来。但时下许多小学生教师还是谈“罚”色变,所以我国相关法律应该明确规定教师具有一定的惩罚权。同时,法律还应该规定哪些行为是不属于体罚,这样,教师才有法可依,而不用整日担心被家长投诉和领导批评。
  (二)提高教师思想意识,合理使用惩罚
  除了因为人们对“惩罚”概念的误解之外,小学生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急需改变,因为思想决定行为。而小学生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首先,惩罚要与教育结合。惩罚是因为小学生犯错误,经一般教育无效而不得已采取的办法。其次,惩罚要与奖励相结合。滥用惩罚、错用惩罚都会适得其反,降低惩罚的功效。惩罚只是教师促进小学生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无论如何都应秉着爱护儿童,尊重儿童,及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来执行。
  (三)科学地使用惩罚
  在惩罚孩子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考虑:
  一个前提:充满爱心。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教师需要知道,只要孩子不是故意干坏事,事情又不是那么严重,就不要给予惩罚。如果孩子的行为造成一定的危害,如已妨碍他人的活动或损害了财物,尽量让孩子承担后果。
  一个原则:公平公正的原则。执行处罚对所有人态度要一致,前后处罚方式也要一致,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但惩罚强度要因人而异,每个孩子有先天的差异,所以能接受惩罚的强度也有差别;不良行为有轻重之分,惩罚不能太轻也不宜太重,同一错误行为应由轻度惩罚开始,没有成效才实行较重的惩罚。
  一个分寸:合理合法。不同民族、不同人的教师惩罚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惩罚孩子,惩罚只是爱的一种手段,因此教师的惩罚一定要有度有法。
  一个态度:心态要平衡。受罚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接受惩罚,取得心理平衡,改正错误;教师因教育他,以示警戒才拿起惩罚的武器。双方心态都要平衡,并且要取得集体舆论的支持。
  总之,犯错误就要负责任,这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准则,小学教育应该让孩子懂得违纪必纠、违法必究的道理,从而培养其责任意识。因此,教师对惩罚教育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科学地予以运用,对屡教不改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教育,让孩子在合情合理的和谐教育氛围中茁壮成长。只要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惩罚教育的内涵和分寸,认识到惩罚教育的必要性,我们就会敢于“惩罚”小学生,给予小学生应有的“苦难”和磨练,促使他们更健康更坚强的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增加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能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扩大其词汇量和提高其英语知识水平。就如何增加语言输入量,从词汇量、听和读三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言输入;词汇;听;读;教学策略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通过“听”和“读”接触英语语言材料就是“输入”。通过“说”和“写”来进行表达就是“输出”。语言学习规律的研
【摘 要】对近年来,全国卷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的气体制备及反应实验题进行研究,先分析试题特点,赏析试题误点,深入理解命题者的意图,继而反思试题的启示,制定相应的备考策略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高考化学;气体制备实验;分析;教学策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气体制备与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类型,它集合了
【摘 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开放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放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
【摘 要】学校的管理机制反映了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品位。未来学校科学化管理的方向一定是以文化管理为导向。学校管理也像企业管理的发展一样,经历着从最初的经验管理向标准化、制度化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再到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人本管理的轨迹。  【关键词】“三品”教育;教师;管理;方与圆  “三品”教育理念引领下的福涌小学教师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在对人的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
【摘 要】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数学语言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思维的发展。加强学生思维活动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对于准确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兴趣、传授方法、落实训练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数学语言;训练;表达能力;实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数学概念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二十余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才能让学生清楚理解数学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主动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的要求,然后自己动手做,如果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目前有的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教师应该做到有效提问,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
在实际生活中,你认为最能侃的是什么人呢?律师?法官?政治家?……我认为是“班主任”,跟学生讲道理,可以讲个天昏地暗;跟学生训话,可以训个日月无光。不过,我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发现当班主任除了侃侃而谈外,更要懂得“聆听”,她会使我们的路走得更宽更远。  “卢老师,我有话想跟你说。”随着放学的铃声响过,同学们鱼贯而出地排队放学,但小滨却满脸忧郁地走到我跟前。“好。麻烦你先等等。”随后我安排值日班长带领同学
研学后教的课堂改革到现在为止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从最先对研学后教的一知半解,再到摸索、学习,最后可以说对这个教学模式有了个初步的认知了。  研学问题、研学案、小组合作这三方面是一堂研学后教课的必要条件,那是不是只要有了这些条件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最终我以我自己粗浅的认识去上课了,研学案发下去学生完成课前练习,课堂的经过就是我给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思考、
【摘 要】结课艺术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课的方法。阐明成功的结课,对教学内容起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因此,富有艺术的结课方式,能提升儿童的主体地位,激发儿童的创造性,点燃儿童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课虽结而意无穷”的效果。  【关键词】结课;艺术;点燃智慧火花  结课是指课堂教学在结尾阶段的教学,也叫断课。它虽占课堂教学的比例不大,却是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