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织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但近年来我国纺织业率先进入发展新常态。在国内,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紧张、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在国际,纺织工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任务紧迫。
在这一背景下,“走出去”布局全球,瞄准全球市场,整合全球资源,成为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带一路”助开新局
一直以来,纺织业都是我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收入、加快工业化以及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等方面,贡献良多,成就斐然。
近年来,纺织品贸易格局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已占全球份额的38.55%;而据海关总署统计,201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额为2906亿美元。其中,出口2672.5亿美元,约占我国当年出口总额的12.7%。这表明,我国的纺织品贸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权重大,责任也大,挑战更大。当前,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外贸形势和不少制约因素。一是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主要出口市场需求回升的可能性较低,疲弱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善。二是产业竞争更加激烈。东盟及非洲、拉美等一些劳动力成本低洼地国家,正在进入和成为未来的纺织业制造基地,产业转移和行业订单外移,正在对我国纺织品贸易构成挑战。三是国内成本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原材料与人力成本逐渐上升,劳动力成本则接近东欧国家水平。四是缺乏有效的增长点。根据预测,今年纺织行业零增长可能性加大。五是我国纺织企业除了面对外部竞争外,还要面临更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尤其以印度、秘鲁、巴西较为突出。
面对各种挑战,我国纺织企业要加快转型、调整,积极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把眼光和视野从传统市场转向更加开阔的世界,成就一个同样能够发展、能够取得成功的新格局。
近两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三大传统市场,美国、欧盟、日本出口额均呈下滑趋势。除却这三大传统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是我们要下大力气开发的新市场。纺织品出口市场是否有发展前景,主要观察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它决定市场规模有多大;二是购买力,它决定需求水平有多高。“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是一个涉及44亿总人口、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的新兴市场。
从东盟看,尽管我们与东盟构成竞争关系,但也有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合作需要。201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东盟出口额为333.6亿美元,同比下降6.9%,其中,纺织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9%,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23.9%。我们在东盟市场的份额,比上年扩大了0.6个百分点,为10.4%。从这里可以看出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他们进口我们的上游产品原材料在增长,而最终产品服装在下跌。份额上升而金额下降,表明市场不好,成本被压缩。
但整个东盟10国也表現不一,对菲律宾、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老挝的出口实现增长,另外5个国家则出现下降。菲律宾取代越南成为对东盟出口新的增长点,增幅达35.2%,对越南则下降18.6%。
从南亚看,我国在孟加拉国、土耳其、印度和巴基斯坦合计占到38.1%的市场份额,扩大1.4个百分点。其中对印度出口基本持平。
从其他沿线国家看,我国对中东欧、西亚出口额均实现了增长,尤其是对吉尔吉斯斯坦表现最为突出,对吉出口同比猛增52.3%,其中服装增长76.2%。对俄罗斯的出口则下降了4.2%。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成为外贸新热点。2016年我国纺织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出口891.5亿美元,占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总额的33.4%。像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前沿地带,依托地缘和资源优势,做大服装产业,去年出口独树一帜,达52.4亿美元,增长了16.2%,其中服装增长两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新思路走出新出路
当前,我国纺织业正进入一个大调整、大发展时期。随着“十三五”各项政策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成为纺织品贸易的新增长点,我们适应全球竞争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市场谋划和布局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经过努力,仍然可以基本持平或小幅增长。对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企业要调整市场布局。三大传统市场,依旧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战场,竞争要着力于全面提高质量,以发展中高端产品为主;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我们可立足于现有基础,大力开拓和深耕南亚、中亚和中东欧市场。对东盟,则要加强产业链融合,实现部分产业转移。通过平衡布局全球市场,实现我国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要转型升级。信息时代由于科技进步,产品升级换代速度极快,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方向以及商品的性价比要求趋于精准,数量需求在下降,质量需求在提高,致使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同时,由于制造业、加工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全球生产格局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重组过程。随着国际市场对中、高品质产品的追求,我国原有的纺织品外贸优势在减弱,原有的生产模式已难有大的发展。企业应该改变以往的生产策略,通过创新来增强竞争力,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加快完成转型升级。
三、企业要精心做好产品。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要为市场或社会提供最好和最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从而获得利润,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片仔癀,产自福建漳州,生存了几十年,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化,这个产品、这家企业一直不倒。因为这个产品做到了不可替代,就是可替代了,它也还有自己的特色,是过得硬的产品。所以我们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开拓市场,不能因为其需求档次低,就粗制滥造,砸了我们的牌子,毁了我们的形象。
四、企业要有自己的品牌。现在国际上纺织品竞争,同质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在企业对产品、价格、渠道越来越无法通过差异化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时候,搞好品牌建设,是为了在国际消费者心中占据有利位置,创造独一无二的个性形象。出口商品没有品牌,就像是国际“流浪儿”,既没有身份,也没有前景,更没有未来。建立品牌,是企业为自己产品颁发国际“通行证”和“护照”,保护了自己产品不受知识产权侵犯,在与同类产品竞争中作了身份识别,形成鲜明个性,进而代表和体现产品的竞争优势。
五、企业要注入文化的元素。在“一带一路”上,我们要学会通过产品与各国进行文明的对话。当年,我们的丝绸之所以成为各国追崇的奢侈品,是因为它既凝聚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象征,也展现那个时代的时尚品位、技术质量等特点,让消费者满意,产生认同和眷顾。我们的纺织品服装,既要善于用我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来影响人,也要善于用我们的文明发展和技术成果来感染人,从而引领潮流、引导消费,让不同的生活方式融入共同的文明中,并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共同的向往和爱好。当然,这也应该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追求的更高目标和境界。
(作者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WTO研究会外顾委委员)
在这一背景下,“走出去”布局全球,瞄准全球市场,整合全球资源,成为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带一路”助开新局
一直以来,纺织业都是我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收入、加快工业化以及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等方面,贡献良多,成就斐然。
近年来,纺织品贸易格局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已占全球份额的38.55%;而据海关总署统计,201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额为2906亿美元。其中,出口2672.5亿美元,约占我国当年出口总额的12.7%。这表明,我国的纺织品贸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权重大,责任也大,挑战更大。当前,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外贸形势和不少制约因素。一是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主要出口市场需求回升的可能性较低,疲弱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善。二是产业竞争更加激烈。东盟及非洲、拉美等一些劳动力成本低洼地国家,正在进入和成为未来的纺织业制造基地,产业转移和行业订单外移,正在对我国纺织品贸易构成挑战。三是国内成本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原材料与人力成本逐渐上升,劳动力成本则接近东欧国家水平。四是缺乏有效的增长点。根据预测,今年纺织行业零增长可能性加大。五是我国纺织企业除了面对外部竞争外,还要面临更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尤其以印度、秘鲁、巴西较为突出。
面对各种挑战,我国纺织企业要加快转型、调整,积极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把眼光和视野从传统市场转向更加开阔的世界,成就一个同样能够发展、能够取得成功的新格局。
近两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三大传统市场,美国、欧盟、日本出口额均呈下滑趋势。除却这三大传统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是我们要下大力气开发的新市场。纺织品出口市场是否有发展前景,主要观察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它决定市场规模有多大;二是购买力,它决定需求水平有多高。“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是一个涉及44亿总人口、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的新兴市场。
从东盟看,尽管我们与东盟构成竞争关系,但也有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合作需要。201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东盟出口额为333.6亿美元,同比下降6.9%,其中,纺织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9%,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23.9%。我们在东盟市场的份额,比上年扩大了0.6个百分点,为10.4%。从这里可以看出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他们进口我们的上游产品原材料在增长,而最终产品服装在下跌。份额上升而金额下降,表明市场不好,成本被压缩。
但整个东盟10国也表現不一,对菲律宾、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老挝的出口实现增长,另外5个国家则出现下降。菲律宾取代越南成为对东盟出口新的增长点,增幅达35.2%,对越南则下降18.6%。
从南亚看,我国在孟加拉国、土耳其、印度和巴基斯坦合计占到38.1%的市场份额,扩大1.4个百分点。其中对印度出口基本持平。
从其他沿线国家看,我国对中东欧、西亚出口额均实现了增长,尤其是对吉尔吉斯斯坦表现最为突出,对吉出口同比猛增52.3%,其中服装增长76.2%。对俄罗斯的出口则下降了4.2%。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成为外贸新热点。2016年我国纺织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出口891.5亿美元,占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总额的33.4%。像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前沿地带,依托地缘和资源优势,做大服装产业,去年出口独树一帜,达52.4亿美元,增长了16.2%,其中服装增长两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新思路走出新出路
当前,我国纺织业正进入一个大调整、大发展时期。随着“十三五”各项政策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成为纺织品贸易的新增长点,我们适应全球竞争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市场谋划和布局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经过努力,仍然可以基本持平或小幅增长。对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企业要调整市场布局。三大传统市场,依旧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战场,竞争要着力于全面提高质量,以发展中高端产品为主;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我们可立足于现有基础,大力开拓和深耕南亚、中亚和中东欧市场。对东盟,则要加强产业链融合,实现部分产业转移。通过平衡布局全球市场,实现我国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要转型升级。信息时代由于科技进步,产品升级换代速度极快,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方向以及商品的性价比要求趋于精准,数量需求在下降,质量需求在提高,致使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同时,由于制造业、加工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全球生产格局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重组过程。随着国际市场对中、高品质产品的追求,我国原有的纺织品外贸优势在减弱,原有的生产模式已难有大的发展。企业应该改变以往的生产策略,通过创新来增强竞争力,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加快完成转型升级。
三、企业要精心做好产品。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要为市场或社会提供最好和最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从而获得利润,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片仔癀,产自福建漳州,生存了几十年,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化,这个产品、这家企业一直不倒。因为这个产品做到了不可替代,就是可替代了,它也还有自己的特色,是过得硬的产品。所以我们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开拓市场,不能因为其需求档次低,就粗制滥造,砸了我们的牌子,毁了我们的形象。
四、企业要有自己的品牌。现在国际上纺织品竞争,同质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在企业对产品、价格、渠道越来越无法通过差异化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时候,搞好品牌建设,是为了在国际消费者心中占据有利位置,创造独一无二的个性形象。出口商品没有品牌,就像是国际“流浪儿”,既没有身份,也没有前景,更没有未来。建立品牌,是企业为自己产品颁发国际“通行证”和“护照”,保护了自己产品不受知识产权侵犯,在与同类产品竞争中作了身份识别,形成鲜明个性,进而代表和体现产品的竞争优势。
五、企业要注入文化的元素。在“一带一路”上,我们要学会通过产品与各国进行文明的对话。当年,我们的丝绸之所以成为各国追崇的奢侈品,是因为它既凝聚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象征,也展现那个时代的时尚品位、技术质量等特点,让消费者满意,产生认同和眷顾。我们的纺织品服装,既要善于用我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来影响人,也要善于用我们的文明发展和技术成果来感染人,从而引领潮流、引导消费,让不同的生活方式融入共同的文明中,并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共同的向往和爱好。当然,这也应该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追求的更高目标和境界。
(作者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WTO研究会外顾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