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然想起了周润发的那句著名的广告词:“成功?我才刚上路呢!”努力吧,我的“发小”和朋友们。
乐极生悲
2007年夏末的某一天,对于我来说是个极端的日子。
在连续疯狂工作半年精疲力竭时,我惊喜地获得了半天空闲。像亚夏娃受到蛇的唆使一样,我这个有着30年球龄的野球手,受到一个损友的诱惑,回到疏远已久的足球场,在兴奋地追逐一个年龄小我一半的对方前锋时,没有任何征兆,脚筋像猴皮筋一样猛地崩断成两截。
我茫然地瘫软在绿油油的球场中,突然发现这次玩大发了:Tony,你毕竟是快40的人了!
于是,平生第一次住院、第一次做手术、第一次打着石膏、第一次拄着双拐……
开始非常不习惯:没有了从早到晚绵绵无休的各种会议、没有了每天几百封似乎永远也看不完的“重要/机密”电邮、没有了每周从香港打来追压销量的恐怖电话、没有了……
生活似乎也没有了意义。
几天之后,随着脸色逐渐恢复了几年来少有的润泽,发现原来无聊的电视节目可以如此吸引人,每天相同的病号饭竟然比海鲜还好吃,与同室断腿篮球小将的跨年龄交流也让封闭的我知道了许多比研究营销更有趣的事。
我开始有点留恋“北医三院”了。
住院还有一个好处,我又借机和久未谋面的“发小”们(北京方言,指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相聚了。
过去的那些事儿
我成长在一个机关大院,院子东边是中央民族大学,西边是总政歌舞团,北边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南面墙外是一个古刹。
在那个贫富收入差别不大的年代,在门外的小商店可以经常碰到郁钧剑/董文华/黄宏等文艺明星;小学时在古刹的山洞中探险,捡到古人遗失的“康熙通宝”;最难忘的是,刚开始在民族大学的球场里踢球时,有一位慈祥的老者,经常在旁边一站一个小时,微笑地看我们玩耍。那是冰心老人,当时已经九十高龄,那双慈祥的眼睛让我读懂了什么是爱。
扯远了。我们这个机关大院里的子弟,真是风水日下,一虾不如一虾:比我们大一辈的干部子弟,无论学习成绩和成就都远胜我辈;我们这一拨普遍的特征是没出息。
于是乎,在90年代初都混混沌沌进了外企。
记得当时同院同学Z君在日企,L君去了德国公司,我混到了英国企业
那时兄弟们钱挣得不多,工作压力也不大,精力十分充沛,于是经常找各种理由吃饭、聚会;然后红头涨脸地去歌厅吼歌;每周的足球、网球比赛也是必不可少的锻炼项目,经常贬低别人的球技来吹嘘自己;最后在迪吧狂欢消食。大院出来的孩子老实、胆小,干不出啥出格的坏事,只是觉得刚工作收入就比父母多几倍,平生又第一次没人管了,很自豪!
后来,不知是大家收入高了所以升官,还是升官后所以收入渐高。我至今汗颜的是,在1997年月薪首次过万时,得意地在酒桌上宣布:我的目标是30岁当区域经理,35岁当总监,40岁当总经理。
其实好几个朋友的领悟力和造诣远高于自己,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多难,职称也不过是一个符号罢了,自己年轻时何其幼稚。
再后来,大家似乎越来越忙,招呼几次人凑不齐。老友碰面的地点有时竟会改在机场;最神的一次是半夜在广州一家酒吧的男洗手间,我在小解时被半醉的x君从后边拦腰抱住——“北京抓不住你,广州活捉个老鬼!”
大家偶尔见面的主要话题,除了职场的复杂、生意的难做、老板的刚愎,就是股票的心跳,还有野蛮女友烦人的苦恼,好像也没有太多高兴的事。
发小们今在何处
借着这次住院难得的闲暇,和能够联系的发小碰了面,大家都胖了很多、头发掉了许多、多数脸色也灰灰的看着不太健康、时间永远不属于自己(公司/老婆/儿女都是爷,只有挂着某总招牌的自己是三孙子)。
总的看,在外企混了多年的朋友都有了一到两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一辆普通轿车和有限的存款;多数结了婚,其中一半离了,还有个别尚待字闺中——从钻石级王老五晋升成了骨灰级王老五;像我这样全国飞来飞去的也不在少数。
同学L君,人送外号“钱多人傻”,缘故如下:L作为维修工程师,每年在家时间不超过两个月,不过外派补助多多,除夫妻关系略显不和睦外尚无大碍。
某日,在常驻地的歌厅撞见一三陪貌美如花,惊为天人之余于是包宿地干活。次日清晨醒来,发现西施脸色铁青,正用手机电线勒静脉注射毒针。L君怜香惜玉、侠肝义胆之心顿起,狂喷3小时劝得小姐痛哭流涕,决心洗心革面,戒毒从良。L君投资3万元,全身心投入伟大的戒毒事业,两个月后发现美女已积重难返,而且屡屡骗人,心灰意冷之余携“钱多人傻”之美名悄然返京。
友人G君,身长玉立,巧舌如簧,N年前当上“首代”;老婆也是某500强总裁的秘书,情满意足,自以为我辈领袖。旋即移民美国,夫妇不知何故,常上演“全武行”,吓得美国警察多次现场观摩中华武术。离异之后,人亦颓废。恰好回京结婚之际闻我受伤,特携新妇前来示威(MM是半年前在网上认识的,比G君小近一半),大骂北京脏乱、拥挤,吓得我几乎忘记G君在燕京生长了小30年。
最可怜的是以前在某500强做销售的J君。记忆中,他是个黑黑瘦瘦的中年男子,如果不熟则不太讲话,喝多了则嬉笑怒骂,嘴从来不会把门。作为没有总部人脉和良好外语的一个外埠主管,J君的晋升之途比我们更加荆棘。
也许我们没有太多的市侩和利益冲突,在离开后J君会不定时给我个电话彼此寒暄一下。在我出国前,又接到J的一次电话,感觉这次声音很压抑,说新的销售总监对他不好,想跳槽到北京发展。我当时只是轻描淡写地宽慰几句,然后开玩笑讲,求求您别来了,给我们北京人留个饭碗吧。
两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我们都认识的前同事告诉我:“你知道J吗?他1年多前去世了。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已是癌症晚期,医生说是因为多年抽烟酗酒且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新的感悟,新的征程
那一瞬间,突然感觉生命是如此的柔弱而无助。当你辉煌或失意的时候,都不要迷失自我,职业生涯和青春是如此短暂,快乐、健康才是生命之源。
当我呀呀学语时,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可以开动汽车的人;当我少不更事时,我想做一个走街串巷的理发师;当我意气风发时,我的理想是做跨国企业的CEO。也许所有的梦想都不会实现,但我愿永远是一个追求梦想和快乐的真挚少年。
苏格拉底曾说:“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个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我们徘徊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一切似乎如此唾手可得,一切又似乎如此遥不可及。突然想起了周润发那句著名的广告词:“成功?我才刚上路呢!”努力吧,我的发小和朋友们,职场的路还长着呢!
乐极生悲
2007年夏末的某一天,对于我来说是个极端的日子。
在连续疯狂工作半年精疲力竭时,我惊喜地获得了半天空闲。像亚夏娃受到蛇的唆使一样,我这个有着30年球龄的野球手,受到一个损友的诱惑,回到疏远已久的足球场,在兴奋地追逐一个年龄小我一半的对方前锋时,没有任何征兆,脚筋像猴皮筋一样猛地崩断成两截。
我茫然地瘫软在绿油油的球场中,突然发现这次玩大发了:Tony,你毕竟是快40的人了!
于是,平生第一次住院、第一次做手术、第一次打着石膏、第一次拄着双拐……
开始非常不习惯:没有了从早到晚绵绵无休的各种会议、没有了每天几百封似乎永远也看不完的“重要/机密”电邮、没有了每周从香港打来追压销量的恐怖电话、没有了……
生活似乎也没有了意义。
几天之后,随着脸色逐渐恢复了几年来少有的润泽,发现原来无聊的电视节目可以如此吸引人,每天相同的病号饭竟然比海鲜还好吃,与同室断腿篮球小将的跨年龄交流也让封闭的我知道了许多比研究营销更有趣的事。
我开始有点留恋“北医三院”了。
住院还有一个好处,我又借机和久未谋面的“发小”们(北京方言,指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相聚了。
过去的那些事儿
我成长在一个机关大院,院子东边是中央民族大学,西边是总政歌舞团,北边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南面墙外是一个古刹。
在那个贫富收入差别不大的年代,在门外的小商店可以经常碰到郁钧剑/董文华/黄宏等文艺明星;小学时在古刹的山洞中探险,捡到古人遗失的“康熙通宝”;最难忘的是,刚开始在民族大学的球场里踢球时,有一位慈祥的老者,经常在旁边一站一个小时,微笑地看我们玩耍。那是冰心老人,当时已经九十高龄,那双慈祥的眼睛让我读懂了什么是爱。
扯远了。我们这个机关大院里的子弟,真是风水日下,一虾不如一虾:比我们大一辈的干部子弟,无论学习成绩和成就都远胜我辈;我们这一拨普遍的特征是没出息。
于是乎,在90年代初都混混沌沌进了外企。
记得当时同院同学Z君在日企,L君去了德国公司,我混到了英国企业
那时兄弟们钱挣得不多,工作压力也不大,精力十分充沛,于是经常找各种理由吃饭、聚会;然后红头涨脸地去歌厅吼歌;每周的足球、网球比赛也是必不可少的锻炼项目,经常贬低别人的球技来吹嘘自己;最后在迪吧狂欢消食。大院出来的孩子老实、胆小,干不出啥出格的坏事,只是觉得刚工作收入就比父母多几倍,平生又第一次没人管了,很自豪!
后来,不知是大家收入高了所以升官,还是升官后所以收入渐高。我至今汗颜的是,在1997年月薪首次过万时,得意地在酒桌上宣布:我的目标是30岁当区域经理,35岁当总监,40岁当总经理。
其实好几个朋友的领悟力和造诣远高于自己,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多难,职称也不过是一个符号罢了,自己年轻时何其幼稚。
再后来,大家似乎越来越忙,招呼几次人凑不齐。老友碰面的地点有时竟会改在机场;最神的一次是半夜在广州一家酒吧的男洗手间,我在小解时被半醉的x君从后边拦腰抱住——“北京抓不住你,广州活捉个老鬼!”
大家偶尔见面的主要话题,除了职场的复杂、生意的难做、老板的刚愎,就是股票的心跳,还有野蛮女友烦人的苦恼,好像也没有太多高兴的事。
发小们今在何处
借着这次住院难得的闲暇,和能够联系的发小碰了面,大家都胖了很多、头发掉了许多、多数脸色也灰灰的看着不太健康、时间永远不属于自己(公司/老婆/儿女都是爷,只有挂着某总招牌的自己是三孙子)。
总的看,在外企混了多年的朋友都有了一到两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一辆普通轿车和有限的存款;多数结了婚,其中一半离了,还有个别尚待字闺中——从钻石级王老五晋升成了骨灰级王老五;像我这样全国飞来飞去的也不在少数。
同学L君,人送外号“钱多人傻”,缘故如下:L作为维修工程师,每年在家时间不超过两个月,不过外派补助多多,除夫妻关系略显不和睦外尚无大碍。
某日,在常驻地的歌厅撞见一三陪貌美如花,惊为天人之余于是包宿地干活。次日清晨醒来,发现西施脸色铁青,正用手机电线勒静脉注射毒针。L君怜香惜玉、侠肝义胆之心顿起,狂喷3小时劝得小姐痛哭流涕,决心洗心革面,戒毒从良。L君投资3万元,全身心投入伟大的戒毒事业,两个月后发现美女已积重难返,而且屡屡骗人,心灰意冷之余携“钱多人傻”之美名悄然返京。
友人G君,身长玉立,巧舌如簧,N年前当上“首代”;老婆也是某500强总裁的秘书,情满意足,自以为我辈领袖。旋即移民美国,夫妇不知何故,常上演“全武行”,吓得美国警察多次现场观摩中华武术。离异之后,人亦颓废。恰好回京结婚之际闻我受伤,特携新妇前来示威(MM是半年前在网上认识的,比G君小近一半),大骂北京脏乱、拥挤,吓得我几乎忘记G君在燕京生长了小30年。
最可怜的是以前在某500强做销售的J君。记忆中,他是个黑黑瘦瘦的中年男子,如果不熟则不太讲话,喝多了则嬉笑怒骂,嘴从来不会把门。作为没有总部人脉和良好外语的一个外埠主管,J君的晋升之途比我们更加荆棘。
也许我们没有太多的市侩和利益冲突,在离开后J君会不定时给我个电话彼此寒暄一下。在我出国前,又接到J的一次电话,感觉这次声音很压抑,说新的销售总监对他不好,想跳槽到北京发展。我当时只是轻描淡写地宽慰几句,然后开玩笑讲,求求您别来了,给我们北京人留个饭碗吧。
两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我们都认识的前同事告诉我:“你知道J吗?他1年多前去世了。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已是癌症晚期,医生说是因为多年抽烟酗酒且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新的感悟,新的征程
那一瞬间,突然感觉生命是如此的柔弱而无助。当你辉煌或失意的时候,都不要迷失自我,职业生涯和青春是如此短暂,快乐、健康才是生命之源。
当我呀呀学语时,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可以开动汽车的人;当我少不更事时,我想做一个走街串巷的理发师;当我意气风发时,我的理想是做跨国企业的CEO。也许所有的梦想都不会实现,但我愿永远是一个追求梦想和快乐的真挚少年。
苏格拉底曾说:“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个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我们徘徊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一切似乎如此唾手可得,一切又似乎如此遥不可及。突然想起了周润发那句著名的广告词:“成功?我才刚上路呢!”努力吧,我的发小和朋友们,职场的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