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1936年,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与纳粹德国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不久后,在一次相关的演说中,墨索里尼第一次提到轴心这个概念,也终于有了“轴心国”这个名字。
1940年,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但轴心国并不止这三个国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小国,在牵头人德国“慌不择友”情况下,也以“仆从国”身份加入“轴心国”。
只是,国与国之间利益冲突不断,说好的“朋友一生一起走”,到头来也不过作鸟兽散。即便在战争的生死存亡时刻,国与国之间的同盟,也是心怀鬼胎。
忠实的朋友?
当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走向权力巅峰时,希特勒还是个初识政治的年轻活动家。关于墨索里尼的事迹、行为,希特勒反复阅读、学习,甚至模仿。1922年,墨索里尼率领法西斯黑衫党发动“向罗马进军”运动,夺取政权,成为总理。希特勒大受启发,在慕尼黑组织“啤酒馆暴动”,却因此进了监狱。支持者将墨索里尼称作“领袖”,希特勒也照搬了这个称呼。
“墨索里尼比较早建立了法西斯政党并夺权,希特勒学习他、把他看作榜样。他们有共同的政治理念,又主张独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孙立新说。
对盟友、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哪怕在逆境中,希特勒也从未抛弃对方,以至于美国历史学家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感慨,希特勒对“滑稽可笑的意大利”的忠诚,令人费解。
1920年代开始,希特勒就主张与意大利结盟。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旋即给墨索里尼发了一封私人信件,表示“钦佩和敬意”,以及对德意结盟的期待。
这个过程并非像想象中顺利。墨索里尼担心德国觊觎南蒂罗尔——意大利北部一个说德语的省份,长期以来分离主义盛行。此外,他也不赞成纳粹德国侵略奥地利的计划,甚至转而与法国签署协定保护奥地利的独立。
两国间的僵持,直到1935年才有所改善——希特勒主动迈出了和解一步,支持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次年 ,德国和意大利正式签署条约结盟,墨索里尼宣布,“所有其他欧洲国家此后将在罗马-柏林轴心上旋转”。
比起德意联盟,德日联盟考量更多,也更加复杂。
1935年,日本外交官大岛裕史向纳粹德国外交部长冯·里本特洛普提议组建德日联盟消息传回日本,引发轩然大波。民族主义者高呼支持,但日本海军和外务省考虑到实行多年的英日友好条约,极力反对。
在德国,意见同样分裂。纳粹党高层对与日结盟表示欢迎,但军队、工商界乃至外交部,则极力反对——这些人考虑到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担心因此会伤害自身利益。据《德国外交政策档案——1918年至1945年》,当时德国在远东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中国而非日本。1930年,德国与中国贸易额为3.475亿帝国马克,同日本的贸易额为2.34亿帝国马克。
事实上,希特勒确实曾想过拉拢中国。孙立新告诉记者,一战后,在德国看来,中国和自己命运相似,都在巴黎和会上饱受歧视和伤害,因此,德国与中国有着比较好的外交联系。1922年,德国与中国签订和约,放弃了一些特权,与中国进行经贸合作、军事合作。蒋介石曾聘请了大量德国军事教官,德国也帮助中国建立了很多武装部队。
而且,德国对于战略物资,特别是钨矿需求很大。中国是一个产钨大国,当时德国经济比较困难,协商以军火换钨。
“希特勒本人对中国态度比较矛盾,一方面,他觉得与中国合作有很多好处,中国和德国不一样,一个是资源国家,一个是工业国家,互补性比较强。日本和德国一样是工业国家,资源比较缺乏。”孙立新说,“所以和日本的合作更多是政治上或战争上的利益。但从经济、资源考虑,德国和日本合作,肯定会减少从中国进口原料。德国战争最后失败,也跟矿产资源比较缺乏有很大关系。”
暧昧与拒绝
蒋介石确实收到了希特勒的邀请,希望中国也能加入“轴心国”。这时候,摆在他面前的是两个选择:一是屡战屡胜、横扫欧洲的德意志帝国,一是摇摇欲坠的英美同盟。轴心国甚至还表示,只要中国愿意与日本和谈,加入轴心国阵营,德国愿意做出保证,日本必定会言而有信、履行和约。
蒋介石提出的和談条件是,日本必须无条件放弃七七事变以来的全部侵略成果,必须重申保证尊重中国领土和行政权的完整,否则免谈。
事实上,早在1939年,蒋介石就对第三帝国没有好感。德国入侵波兰后,他在日记中写道:“德国进攻波兰,不知从此杀伤无数无故(辜)之人类,伊与何底?由中国人民之牺牲,而推想于波兰以及以后全欧人类之劫运,诚不堪设想矣,希脱勒(希特勒)之肉其足食乎?”
台湾“国史馆”还有一段史料记载,蒋介石曾看过一篇名为《希特勒幕后之千余科学家》的文章,文章主旨是写希特勒被一名神秘博士控制。蒋介石用惯用的红笔在文章中不时勾画,看起来颇为认同这让人满头问号的“阴谋论”。
不止中国,苏联曾经也有机会加入德意志的阵营,成为“轴心四国”。
早在1939年,纳粹德国就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41年,苏联又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哪知德军坦克随后就开上了苏联土地,要不是希特勒突然来这一手,苏日德的同盟或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元首希特勒心里也苦。斯大林与他的关系是典型的塑料兄弟情一一德军大获全胜时,苏联会面不改色地称赞,当德军在西线法国战场无暇他顾时,苏联就开始迅速动作,以“消除英法恶意散播苏德不和谣言的影响”为借口,派红军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希特勒可能恨得牙痒痒,但真正对苏联发动战争前,能哄还是得哄,于是,德方通过外交和谈手段来试探苏联。
1940年10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信给斯大林,称德方希望将苏联拉入轴心国集团,建立“四国同盟”。
苏联最后没能入盟,不是因为意识形态,“分赃不均”才是最大阻碍。斯大林要求将土耳其、保加利亚也划入苏联范围中。希特勒对此十分不满,不再给苏方答复。
后来的历史学家热衷于讨论,如果当时苏联加入轴心国,之后还会不会是两极世界,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德意日的“随从”们
当战事逐渐扩大,局部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面临立场抉择的国家也越来越多了。士兵们在炮火中冲杀,外交部门则在背后合纵连横。
匈牙利希望借德国之手,收复一战后损失的土地。曾与之发生惨烈战争的罗马尼亚也怀着同样目的。这两个国家陆续加入“轴心国”,死对头成了同盟。
德国和英国当时都在争取罗马尼亚——这个欧洲产油国无论加入哪一方,都会为战争带来资源上的巨大支持。最终,罗马尼亚还是认为德国更能实现自己的领土梦想。
保加利亚要更可怜一些,在德国强大军事压力下,保加利亚毫无选择地加入了轴心国集团。其后的南斯拉夫、芬兰等等,也因为各式各样的理由被绑上德国战车。
但战争中各怀心思,即便是同盟,亦没那么强的信任。担心情报泄露,德国人对作战计划守口如瓶,什么南斯拉夫匈牙利,小弟们一头雾水地跟着前方大哥的步伐。
各国军事资源也参差不齐。以罗马尼亚军队为例,他们的军队对汽车及装甲并不太熟悉,運输与行军更多依赖马车甚至牛车。某日德军收到消息,罗马尼亚军团遭遇苏联红军坦克袭击,本来德国并不惊慌,因为罗马尼亚军队有反坦克炮,谁承想,罗马尼亚军队反坦克炮是用马匹拉的,一声巨响,反而是马先受惊了,导致一阵惊慌。
“轴心国”最初崩塌的是意大利军团,1942年的寒冬之战,意大利士兵25000人战死,30000人受伤,60000人被俘。匈牙利军队也不遑多让,伤亡率高达84%,布达佩斯围城战如同绞肉机一般。罗马尼亚军团则在斯大林格勒死了四分之一。
1943年,意大利撤军,7月,希特勒尊敬的墨索里尼下台,随后这个曾经的领袖经历了无比痛苦的死亡和众人对他尸体的侮辱。1944年,苏联红军攻入东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国王宣布撤出轴心国,德军南部侧翼完全暴露。罗马尼亚仿佛嫌这还不够狠,紧接着倒戈,宣布加入反法西斯同盟。
盟友纷纷抛弃纳粹德国,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芬兰……纳粹德国终于大势已去。
(于晋夫荐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