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段时间,曹操墓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在探究其真假的同时,关于曹操的评价与看法也再度引发了人们讨论的热情。
尽管在传统戏剧和小说中,曹操一直是个反派人物,但毛泽东对曹操却有着相当高的评价,他肯定曹操的政治功业,称赞曹操的军事才能,还欣赏曹操的文采风骚,但同时也指出曹操存在的缺点。据统计,毛泽东对曹操各种形式的评价共达32次之多!而曹操也是得到毛泽东点评最多的一位中国历史人物。
多次高度评价曹操
毛泽东年轻时就对曹操十分推崇。他从13岁时就开始读《三国演义》。读书时就曾经在《讲堂录》中写道:“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尚已。”在毛泽东看来,曹操是中国古代少见的一位集政治、军事、文学才能于一身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多次评价曹操。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视察河南安阳,参观殷墟。他对随行人员说:“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还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北方,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1954年夏,他又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中这样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毛泽东给曹操定论的名篇。寥寥数语,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时任毛泽东国际问题秘书的林克写过这样一段回忆:1957年春季,毛泽东离开北京到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等地视察。3月20日下午,毛泽东乘飞机由南京飞往上海,途经镇江上空时,毛泽东触景生情书写了宋人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这首词。写完后,围绕这首词的内容,毛泽东又讲了许多。讲到《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节,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说到这里,毛泽东继而发挥说,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逊,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
曹操的这句名言,毛泽东一直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子里。直到晚年,他在练习书法时,还时常很有兴致地一次又一次地书写。
毛泽东也十分喜欢曹操的诗。他有一次与身边工作人员谈话时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不仅爱读爱吟曹操的诗,而且在练习书法时也常书写曹操的诗,《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就收入了两首曹操的诗,一首是《观沧海》,一首是《龟虽寿》。
主张为曹操翻案
毛泽东反对贬损曹操,对把曹操看做奸臣的传统观念十分不满。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正在莫斯科访问。当晚,他请胡乔木、郭沫若到住处~道用餐,边吃边谈中,毛泽东首先提起《三国演义》的话头,他们夹叙夹议,谈得很热烈。毛泽东忽然转向翻译李越然,问:“你说说,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李越然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毛泽东说:“诸葛亮用兵固然足智多谋,可曹操这个人也不简单。唱戏总把他扮成个大白脸,其实冤枉。这个人很了不起。”
1958年11月20日,毛泽东在武汉召开的座谈会上又谈到曹操,他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是不同的。《三国演义》把曹操当做奸臣来描写,《三国志》则把曹操当做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来叙述。他还说:曹操是天下大乱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可是因为《三国演义》又通俗又生动,所以看的人多,加上旧戏上演三国戏都是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说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两千年也要翻。”
1959年,郭沫若在《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一文中说:“曹操对于民族的贡献是应当作高度评价的。他应该被稱为一位民族英雄。人们把曹操当成坏人,奸臣,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同年,翦伯赞在《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中也说:“曹操不仅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长期把这样一个杰出人物当做奸臣,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替曹操摘去奸臣的帽子,替曹操恢复名誉。”由于郭、翦二人均为著名历史学家,他们的看法,一时影响颇大,史学界闻风而动,从而在1959年形成了一股为曹操“翻案”之风。
1959年8月11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又说:曹操被骂了一千多年,现在应恢复名誉。从此,曹操被恢复了历史名誉,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在眉心添加了一红点,以示是好人。
评价之中也有否定
毛泽东对曹操的养生之道也很欣赏。1961年8月,他向因病休养的胡乔木推荐曹操的《龟虽寿》一诗:“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1963年12月,他又写信给因病休养的林彪推荐《龟虽寿》,说:“此诗讲长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来一读,可以增强信心。”
他还曾经对保健医生说:曹操多年军旅生涯不会很安逸,可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医疗条件也不会怎么好,他懂得自己掌握命运,活了六十六岁,该算是会养生的长寿老人了。你们搞医疗的应该学学,不要使人养尊处优,只想吃好、穿好,不想工作还行?更不能小病大养。保健不是保命,不要搞什么补养药品,我是从来不信这些的。主要是乐观、心情开朗、锻炼身体。
当然,毛泽东对曹操并非全盘肯定。他认为曹操的主要缺点有二:一是有时也优柔寡断。1966年3月,毛泽东在杭州的一次谈话中说: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二是不能严于律己。毛泽东曾经批评过曹操不能严于律己。《三国志》中的《武帝纪》说曹操“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毛泽东则在眉批中写下“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一语,批评曹操对人严而责己宽。
尽管在传统戏剧和小说中,曹操一直是个反派人物,但毛泽东对曹操却有着相当高的评价,他肯定曹操的政治功业,称赞曹操的军事才能,还欣赏曹操的文采风骚,但同时也指出曹操存在的缺点。据统计,毛泽东对曹操各种形式的评价共达32次之多!而曹操也是得到毛泽东点评最多的一位中国历史人物。
多次高度评价曹操
毛泽东年轻时就对曹操十分推崇。他从13岁时就开始读《三国演义》。读书时就曾经在《讲堂录》中写道:“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尚已。”在毛泽东看来,曹操是中国古代少见的一位集政治、军事、文学才能于一身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多次评价曹操。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视察河南安阳,参观殷墟。他对随行人员说:“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还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北方,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1954年夏,他又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中这样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毛泽东给曹操定论的名篇。寥寥数语,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时任毛泽东国际问题秘书的林克写过这样一段回忆:1957年春季,毛泽东离开北京到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等地视察。3月20日下午,毛泽东乘飞机由南京飞往上海,途经镇江上空时,毛泽东触景生情书写了宋人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这首词。写完后,围绕这首词的内容,毛泽东又讲了许多。讲到《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节,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说到这里,毛泽东继而发挥说,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逊,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
曹操的这句名言,毛泽东一直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子里。直到晚年,他在练习书法时,还时常很有兴致地一次又一次地书写。
毛泽东也十分喜欢曹操的诗。他有一次与身边工作人员谈话时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不仅爱读爱吟曹操的诗,而且在练习书法时也常书写曹操的诗,《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就收入了两首曹操的诗,一首是《观沧海》,一首是《龟虽寿》。
主张为曹操翻案
毛泽东反对贬损曹操,对把曹操看做奸臣的传统观念十分不满。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正在莫斯科访问。当晚,他请胡乔木、郭沫若到住处~道用餐,边吃边谈中,毛泽东首先提起《三国演义》的话头,他们夹叙夹议,谈得很热烈。毛泽东忽然转向翻译李越然,问:“你说说,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李越然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毛泽东说:“诸葛亮用兵固然足智多谋,可曹操这个人也不简单。唱戏总把他扮成个大白脸,其实冤枉。这个人很了不起。”
1958年11月20日,毛泽东在武汉召开的座谈会上又谈到曹操,他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是不同的。《三国演义》把曹操当做奸臣来描写,《三国志》则把曹操当做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来叙述。他还说:曹操是天下大乱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可是因为《三国演义》又通俗又生动,所以看的人多,加上旧戏上演三国戏都是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说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两千年也要翻。”
1959年,郭沫若在《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一文中说:“曹操对于民族的贡献是应当作高度评价的。他应该被稱为一位民族英雄。人们把曹操当成坏人,奸臣,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同年,翦伯赞在《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中也说:“曹操不仅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长期把这样一个杰出人物当做奸臣,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替曹操摘去奸臣的帽子,替曹操恢复名誉。”由于郭、翦二人均为著名历史学家,他们的看法,一时影响颇大,史学界闻风而动,从而在1959年形成了一股为曹操“翻案”之风。
1959年8月11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又说:曹操被骂了一千多年,现在应恢复名誉。从此,曹操被恢复了历史名誉,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在眉心添加了一红点,以示是好人。
评价之中也有否定
毛泽东对曹操的养生之道也很欣赏。1961年8月,他向因病休养的胡乔木推荐曹操的《龟虽寿》一诗:“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1963年12月,他又写信给因病休养的林彪推荐《龟虽寿》,说:“此诗讲长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来一读,可以增强信心。”
他还曾经对保健医生说:曹操多年军旅生涯不会很安逸,可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医疗条件也不会怎么好,他懂得自己掌握命运,活了六十六岁,该算是会养生的长寿老人了。你们搞医疗的应该学学,不要使人养尊处优,只想吃好、穿好,不想工作还行?更不能小病大养。保健不是保命,不要搞什么补养药品,我是从来不信这些的。主要是乐观、心情开朗、锻炼身体。
当然,毛泽东对曹操并非全盘肯定。他认为曹操的主要缺点有二:一是有时也优柔寡断。1966年3月,毛泽东在杭州的一次谈话中说: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二是不能严于律己。毛泽东曾经批评过曹操不能严于律己。《三国志》中的《武帝纪》说曹操“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毛泽东则在眉批中写下“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一语,批评曹操对人严而责己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