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空间观念是几何课程改革的一个课程核心的概念,《数学课程标准》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中包括“能够由几何图形联想出实物的形状,由实物的形状抽象出几何图形,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这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的、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初一数学;发展;空间观念
引文: 什么是空间观念?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物质存在的表现.空间观念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因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许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都是设计者先根据想象画出设计图,然后再做出模型,最后才完善成功的。在这过程中空间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非常重要。
一:初一数学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从生活中“发现”图形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世界中,周围大量存在的是空间图形。因此,图形與几何的学习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空间。充分利用现实情境以及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物体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
教科书提供了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实物图片及各种典型建筑物图片等,让学生从中找到相应的几何体。教学中,我们在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如粉笔盒、字典、足球、易拉罐、家用粮仓、水杯等,尽可能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去“发现”几何图形。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说出发现的几何体,学生的学习马上就会进入自主探索的过程,实践证明,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超乎我的想象,他们发现的生活中的几何体非常丰富。
2:动手操作,主动参与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教师而言,不能将教学仅停留在热闹操作的层面,而是要在学生进行操作、交流等活动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图形的特点本质,从而真正版主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大量活动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图形、丰富直观,以后它逐步过渡到先想象、再动手。
在展开与折叠这一课,涉及圆柱、圆锥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是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的一个过程,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圆柱侧面展开图,将一张矩形纸片先围成一个圆柱,再展开,学生很容易操作并总结出结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此项任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很多学生在没有尝试之前认为是三角形,当大家把圆锥侧面展开后得到扇形之后,恍然大悟,惊叹原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啊!注意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已经调动起来了,可以趁机引导学生尝试观察归纳不同的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的大小是不同的。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学习中,对所有学生可要求能够对图形进行剪切,得出相应的展开图,认识展开图的基本特征。
学习“截一个几何体”一课,先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如切西瓜、锯木头等,直观得到截面的概念,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再过渡到一般几何体截面,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横切和竖切的切面容易想象出来,斜切出现的截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学生是很难想象出来的。这时可以利用秋天的萝卜或橡皮泥制作正方体,先向学生说明如何截,再让学生充分想象,然后演示给学生看或由学生实际操作截出截面。
学习“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一课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小学数学中,我们曾经辨认过从正面、左面、和上面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现阶段,要求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会画正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地取材更换问题情境,可以安排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摆出简单的正方体的组合体,让学生们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情形,鼓励学生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语言描述、画图等。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准备教具以供课堂现场操作,并提醒学生注意从上面观察物体时,要站在物体的正面,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做出归纳总结。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生动活泼的展示图形
图形世界丰富多彩,学生动手操作虽然可以抽象出几何图形,但有些操作活动在课堂上较难通过实际操作实现,这时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设计动画切截圆柱、圆锥、长方体、棱柱等几何体比现场操作会更形象、更生动,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截面的一些特性。又如,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的教学中,要想更多地展现正方体的各种展开图,借助于多媒体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但是要注意,不能以多媒體展示完全替代学生的操作。
学生的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通过自主探索,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代数化及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基本的空间图形问题。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辨别方位、动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丰富几何知识体验出发,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应当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何种途径,都应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采取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唐永桥. 基于“几何思维水平”的初中学生几何学习现状的调查[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 杨志坚. 如何把握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图形与几何教学[J]. 考试周刊,2016(A0).
[3] 张川. 重在直观 贵在创新——例谈教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7).
香格里拉市第二中学 674499
关键词:初一数学;发展;空间观念
引文: 什么是空间观念?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物质存在的表现.空间观念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因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许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都是设计者先根据想象画出设计图,然后再做出模型,最后才完善成功的。在这过程中空间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非常重要。
一:初一数学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从生活中“发现”图形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世界中,周围大量存在的是空间图形。因此,图形與几何的学习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空间。充分利用现实情境以及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物体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
教科书提供了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实物图片及各种典型建筑物图片等,让学生从中找到相应的几何体。教学中,我们在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如粉笔盒、字典、足球、易拉罐、家用粮仓、水杯等,尽可能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去“发现”几何图形。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说出发现的几何体,学生的学习马上就会进入自主探索的过程,实践证明,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超乎我的想象,他们发现的生活中的几何体非常丰富。
2:动手操作,主动参与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教师而言,不能将教学仅停留在热闹操作的层面,而是要在学生进行操作、交流等活动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图形的特点本质,从而真正版主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大量活动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图形、丰富直观,以后它逐步过渡到先想象、再动手。
在展开与折叠这一课,涉及圆柱、圆锥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是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的一个过程,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圆柱侧面展开图,将一张矩形纸片先围成一个圆柱,再展开,学生很容易操作并总结出结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此项任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很多学生在没有尝试之前认为是三角形,当大家把圆锥侧面展开后得到扇形之后,恍然大悟,惊叹原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啊!注意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已经调动起来了,可以趁机引导学生尝试观察归纳不同的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的大小是不同的。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学习中,对所有学生可要求能够对图形进行剪切,得出相应的展开图,认识展开图的基本特征。
学习“截一个几何体”一课,先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如切西瓜、锯木头等,直观得到截面的概念,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再过渡到一般几何体截面,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横切和竖切的切面容易想象出来,斜切出现的截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学生是很难想象出来的。这时可以利用秋天的萝卜或橡皮泥制作正方体,先向学生说明如何截,再让学生充分想象,然后演示给学生看或由学生实际操作截出截面。
学习“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一课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小学数学中,我们曾经辨认过从正面、左面、和上面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现阶段,要求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会画正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地取材更换问题情境,可以安排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摆出简单的正方体的组合体,让学生们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情形,鼓励学生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语言描述、画图等。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准备教具以供课堂现场操作,并提醒学生注意从上面观察物体时,要站在物体的正面,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做出归纳总结。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生动活泼的展示图形
图形世界丰富多彩,学生动手操作虽然可以抽象出几何图形,但有些操作活动在课堂上较难通过实际操作实现,这时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设计动画切截圆柱、圆锥、长方体、棱柱等几何体比现场操作会更形象、更生动,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截面的一些特性。又如,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的教学中,要想更多地展现正方体的各种展开图,借助于多媒体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但是要注意,不能以多媒體展示完全替代学生的操作。
学生的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通过自主探索,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代数化及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基本的空间图形问题。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辨别方位、动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丰富几何知识体验出发,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应当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何种途径,都应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采取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唐永桥. 基于“几何思维水平”的初中学生几何学习现状的调查[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 杨志坚. 如何把握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图形与几何教学[J]. 考试周刊,2016(A0).
[3] 张川. 重在直观 贵在创新——例谈教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7).
香格里拉市第二中学 674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