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国符号学家麦茨曾经说过:电影的表意过程必须谨慎的区别与文学语言的表意过程。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指出,电影与文学没有关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性质与实质一般来讲是矛盾的,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符号系统。电影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视听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电影利用现代声光技术将声音和画面直接呈现在镜头上,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视听形象具体直观。文学需要文字语言来表达,但文字语言表达的形象看不到听不见,只能借助读者的想像和联想,这样的文学形象间接模糊。
【关键词】电影;视听语言;文学;文字语言;差异
一、电影和文学的媒介材料不同
1、电影的媒介材料是视听形象
电影的制作基础是胶片光盘、声、光、影,甚至包括银幕和放映机。电影其实就是一种视听结合、声画兼备的艺术形式。电影中所使用的语言是视听语言,电影表达的形象也同样是视听形象。这种视听形象是可以直接感受的,它表达出的是种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电影的视听语言借助的是光波和声波的纪录,光波和声波一样是可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比如出现在电影镜头中的场景: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摇曳的椰子树。观众在电影镜头中就可以直接欣赏到镜头所表达的这幅赏心悦目的盛夏海景。电影的视听语言利用外界物体反射光的刺激的声源发出的自然地声音,直接诉诸于观众感官的视觉及听觉,不用在自己的脑海意识中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二次创造,所有的视听形象“大海、天空、微风下的绿树”等等都直接反映在观众的脑海意识里,直接也直观。
电影用视听语言造就视听形象,“蒙太奇”无疑是电影艺术的一种最重要的语言语法。因为它处理的是电影镜头和镜头、画面和画面、画面和声音、声音和声音等之间的组合关系,它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组接,而产生出独特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按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的说法,电影艺术的思维就是一种独特的蒙太奇思维。电影史上首次把蒙太奇表现出来的尝试是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的影片《道利冒险记》,格里菲斯把一个待在荒岛上的男人的镜头和一个待在家里的妻子的面部特写镜头组接在一起,这就产生了一种等待和分别的感觉。镜头顺序对视觉语言形象的表达也有重要作用。同样的镜头,不同的组接顺序,却传达了不同的效果。这就是电影运用视听语言产生的奇妙的视听感觉。
2、文学的媒介材料是文字符号
文学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存在,是依靠文字语言符号来完成信息传达交流的。文字是文学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学使用的是文字符号,而文字是人类创造出来用以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抽象的和随意性的符号。这样的一种随意性体现在文字和文字所指的客观现实中的那个对象没有直接的含义关系,不同的语言所表示的都是客观现实中同一个东西。文字符号具有随意性,它是无理据的,文字语言符号施指与文字语言符号受指之间不存在任何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正是由于文字符号是随意性的,所以需要人为的约定俗成的法则才能使之产生任何涵义,因此任何一种文字语言都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
文字语言并不直接借助于光波和声波的纪录,因为文字是看不见,就像文学作品中表达的“一道耀眼的闪光”或者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文字语言不存在其符号与光波和声波的关系,光和声在此只是带随意性的载体。文字符号可以用眼来读,也可以用耳来听它的读音,而盲人则是用指触来读,还有借助于视力的哑语。也就是说,文字在利用光波时,并非是在利用外界物体的反射光的刺激;它在利用声音时,也不是利用外界声源所发出的自然声音,而只不过是让读者借助于光波、声波来识别某一符号系统所设计的特殊字形和发音,然后直接诉诸于他的记忆储备中的字与音。因此一旦遭到没有学习过的另一种文字符号,那么光和声对他来说就都不起作用了。文学语言只是静态的语言形态,文字符号所表现出的存在是线性的,二维的,只在文字叙述上保持流畅性和连贯性。
二、电影和文学信息发生与接受的方式不同
电影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能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听觉,看得到也听得见,具有强烈的具体性和直观性。文学文字则不能表达出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观者必须在自己脑海中进行转化复现为逼真可感的形象,所以文学形象就有抽象性和间接性。
1、电影是从具象到抽象
电影是直接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国际性通俗艺术,直观又具体的视听形象。它是用活动着的画面和各种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所以非常通俗和具体,即使文盲也能看懂,这也是电影艺术最特殊的一点。在电影中的信息交流是从具象开始,最后观众在看完影片后,再得出抽象概括的结论,“主角是好人,配角是坏人,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又比如镜头画面上表现一个孩子在换鞋,镜头推近他的一双脚,接下去是一双大人的脚已经穿好鞋,正站起来,镜头拉开,一个成年人迈步走开。观众可以看到具体的孩子穿鞋大人离开的画面,然后在抽象的理解这个孩子已经变成大人长大了。电影是发生在观众眼前的运动,也就是一种存在。观众是在自己观察一个过程,然后自己做出判断。
在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中有这样的描写:“铺在他头上的那片荒芜,瞧,就像一个球,一个象牙球。”然而,当意大利电影摄影师斯特拉罗在美国影片《现代启示录》中试图把这段描写转成视觉形象时,电影银幕上呈现出来的秃头就只是秃头。电影语言不具有象征性,它不可能把荒芜搬到秃头上去。但是电影纪录的精确性与具体性使得电影作品不需要进行中间转化解释的看者,观众自己就可以观看感受。而且那些用文字表示的修饰语也成为了多余的。
2、文学是从抽象到具象
文字作为文学语言艺术的第一个基本特征便是文学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文字语言塑造形象的间接性也体现为文学的意象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也意味着文学的抽象性。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从发生到接受是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出发,通过读者的联想,唤起读者的想象力,最终在读者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具象来。这也是对文字符号进行识别理解。文字的识别过程使得文字符号更适合于处理思想的抽象世界。比如说,“花”这个概念可以指各种各样的花。然而如果用文字,不论费多少笔墨也不可能把一朵花描绘得准确无误。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只能通过文字的描写引起读者的通感,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一次再创造,在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到的读者的脑海中构想出自己心目中的那朵花的视觉形象来。
三、电影和文学相互借鉴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和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也不会摆脱其它艺术的渗透和支撑,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作品都不会单独发展。电影和文学彼此之间存在着分和难定的暧昧关系,电影从文学中汲取创作的养分,文学又借助电影重换光彩。电影和文学的借鉴融合,就是“视听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结合,文学赋予电影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电影对文学加以包装传播,加深了电影与文学的联系,促进了共同的发展,使电影站在文学的肩膀上看世界,也让文学成为更广泛的大众艺术。
【参考文献】
[1]芦苇,王天兵.电影编剧的秘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苏牧.荣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史晓燕,刘璞.视听语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谢飞.对年轻导演们的三点看法[J].电影艺术,2000(1).
【关键词】电影;视听语言;文学;文字语言;差异
一、电影和文学的媒介材料不同
1、电影的媒介材料是视听形象
电影的制作基础是胶片光盘、声、光、影,甚至包括银幕和放映机。电影其实就是一种视听结合、声画兼备的艺术形式。电影中所使用的语言是视听语言,电影表达的形象也同样是视听形象。这种视听形象是可以直接感受的,它表达出的是种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电影的视听语言借助的是光波和声波的纪录,光波和声波一样是可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比如出现在电影镜头中的场景: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摇曳的椰子树。观众在电影镜头中就可以直接欣赏到镜头所表达的这幅赏心悦目的盛夏海景。电影的视听语言利用外界物体反射光的刺激的声源发出的自然地声音,直接诉诸于观众感官的视觉及听觉,不用在自己的脑海意识中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二次创造,所有的视听形象“大海、天空、微风下的绿树”等等都直接反映在观众的脑海意识里,直接也直观。
电影用视听语言造就视听形象,“蒙太奇”无疑是电影艺术的一种最重要的语言语法。因为它处理的是电影镜头和镜头、画面和画面、画面和声音、声音和声音等之间的组合关系,它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组接,而产生出独特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按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的说法,电影艺术的思维就是一种独特的蒙太奇思维。电影史上首次把蒙太奇表现出来的尝试是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的影片《道利冒险记》,格里菲斯把一个待在荒岛上的男人的镜头和一个待在家里的妻子的面部特写镜头组接在一起,这就产生了一种等待和分别的感觉。镜头顺序对视觉语言形象的表达也有重要作用。同样的镜头,不同的组接顺序,却传达了不同的效果。这就是电影运用视听语言产生的奇妙的视听感觉。
2、文学的媒介材料是文字符号
文学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存在,是依靠文字语言符号来完成信息传达交流的。文字是文学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学使用的是文字符号,而文字是人类创造出来用以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抽象的和随意性的符号。这样的一种随意性体现在文字和文字所指的客观现实中的那个对象没有直接的含义关系,不同的语言所表示的都是客观现实中同一个东西。文字符号具有随意性,它是无理据的,文字语言符号施指与文字语言符号受指之间不存在任何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正是由于文字符号是随意性的,所以需要人为的约定俗成的法则才能使之产生任何涵义,因此任何一种文字语言都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
文字语言并不直接借助于光波和声波的纪录,因为文字是看不见,就像文学作品中表达的“一道耀眼的闪光”或者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文字语言不存在其符号与光波和声波的关系,光和声在此只是带随意性的载体。文字符号可以用眼来读,也可以用耳来听它的读音,而盲人则是用指触来读,还有借助于视力的哑语。也就是说,文字在利用光波时,并非是在利用外界物体的反射光的刺激;它在利用声音时,也不是利用外界声源所发出的自然声音,而只不过是让读者借助于光波、声波来识别某一符号系统所设计的特殊字形和发音,然后直接诉诸于他的记忆储备中的字与音。因此一旦遭到没有学习过的另一种文字符号,那么光和声对他来说就都不起作用了。文学语言只是静态的语言形态,文字符号所表现出的存在是线性的,二维的,只在文字叙述上保持流畅性和连贯性。
二、电影和文学信息发生与接受的方式不同
电影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能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听觉,看得到也听得见,具有强烈的具体性和直观性。文学文字则不能表达出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观者必须在自己脑海中进行转化复现为逼真可感的形象,所以文学形象就有抽象性和间接性。
1、电影是从具象到抽象
电影是直接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国际性通俗艺术,直观又具体的视听形象。它是用活动着的画面和各种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所以非常通俗和具体,即使文盲也能看懂,这也是电影艺术最特殊的一点。在电影中的信息交流是从具象开始,最后观众在看完影片后,再得出抽象概括的结论,“主角是好人,配角是坏人,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又比如镜头画面上表现一个孩子在换鞋,镜头推近他的一双脚,接下去是一双大人的脚已经穿好鞋,正站起来,镜头拉开,一个成年人迈步走开。观众可以看到具体的孩子穿鞋大人离开的画面,然后在抽象的理解这个孩子已经变成大人长大了。电影是发生在观众眼前的运动,也就是一种存在。观众是在自己观察一个过程,然后自己做出判断。
在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中有这样的描写:“铺在他头上的那片荒芜,瞧,就像一个球,一个象牙球。”然而,当意大利电影摄影师斯特拉罗在美国影片《现代启示录》中试图把这段描写转成视觉形象时,电影银幕上呈现出来的秃头就只是秃头。电影语言不具有象征性,它不可能把荒芜搬到秃头上去。但是电影纪录的精确性与具体性使得电影作品不需要进行中间转化解释的看者,观众自己就可以观看感受。而且那些用文字表示的修饰语也成为了多余的。
2、文学是从抽象到具象
文字作为文学语言艺术的第一个基本特征便是文学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文字语言塑造形象的间接性也体现为文学的意象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也意味着文学的抽象性。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从发生到接受是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出发,通过读者的联想,唤起读者的想象力,最终在读者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具象来。这也是对文字符号进行识别理解。文字的识别过程使得文字符号更适合于处理思想的抽象世界。比如说,“花”这个概念可以指各种各样的花。然而如果用文字,不论费多少笔墨也不可能把一朵花描绘得准确无误。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只能通过文字的描写引起读者的通感,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一次再创造,在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到的读者的脑海中构想出自己心目中的那朵花的视觉形象来。
三、电影和文学相互借鉴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和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也不会摆脱其它艺术的渗透和支撑,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作品都不会单独发展。电影和文学彼此之间存在着分和难定的暧昧关系,电影从文学中汲取创作的养分,文学又借助电影重换光彩。电影和文学的借鉴融合,就是“视听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结合,文学赋予电影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电影对文学加以包装传播,加深了电影与文学的联系,促进了共同的发展,使电影站在文学的肩膀上看世界,也让文学成为更广泛的大众艺术。
【参考文献】
[1]芦苇,王天兵.电影编剧的秘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苏牧.荣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史晓燕,刘璞.视听语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谢飞.对年轻导演们的三点看法[J].电影艺术,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