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个文字泛滥的年代。或华丽而空泛,或冷冽而无所寓,长久地泡在里面,大脑就会变成看似筋斗实则无营养的泡面。不太好意思地说,满天乱飞遍地混爬的中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大多是上述垃圾文字。我看那种陈词滥调的东西,那种围绕一个不知所云的主题进行不知所云的扩展而产生的不知所云的文章,未免像看到了闻一多笔下的死水:颜色倒是绚烂缤纷,内容嘛,嘿嘿……”这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孩写的《作文论》片断,在我找了很多的高考满分作文给她们当范本后,她在随笔中如是写道。
这些似乎偏激但形象生动蕴含思想的文字促使我深刻地反思自己的写作教学。之所以找那么多满分作文,是想借这些文章来告诉他们作文出彩的小技巧,诸如“凤头猪肚豹尾”、“营构语言的亮点”、“经典的结构模式”等等,让他们开开眼界,凭这些重点中学学生的聪明脑袋瓜子总能“依样画葫芦”模仿出一些好文章来。在之后的几次作文批改中,我确实觉得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遣词造句能力也似有改善,只是他们的文章往往枯燥无味,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或是内容空洞、材料雷同,缺少思想的厚度和情感的浓度。或许可以这么说,很多中学生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有些得了高分甚至满分的作文也可能是“作秀”,只是他们能把假的写得“像”真的,他们练就了一番装饰的本领,这番本领甚至骗过了阅卷老师。然而它们逃不过同龄人的挑剔的眼光。想来也是,一味迷恋技巧、技法,一味克隆模仿,一味装饰粉饰,“我手”不写“我心”,那么作文的价值何在?
有生命胜过一切。北大教授孔庆东说:“写作是天地间最复杂、最奥妙的一门学问。这个奥妙就在于内功修炼的水平……作文糟糕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技巧而是爱。”是啊,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如果老师一味让学生背“范例作文”,视作文为拼装,以虚假代替真诚,就背离了写作的正道。好的文字从来不是绮靡却空洞的,好的用词往往是平凡而精练的。文字不是一抓一大把的沙砾石子,文字的产生靠真情实感,靠艰辛的琢磨方能温润如玉。《红楼梦》耗尽曹雪芹一生心血,《情人》是杜拉斯70多岁才写成的,这些珠玑文字,才真的令人百读而不厌,愈读愈觉回肠荡气。
写作其实是需要你用整个人生去学习体会的。生活与阅读是写作这辆自行车得以运行的两个轮子。中学生生气勃勃,最富激情,但他们从小学起就被高考的指挥棒挥得像个陀螺不停地在题海里转呀转,他们的生活仿佛是规定好了的程序,忙碌而单调。他们远离生活,行色匆匆,不知道摸螺丝、抓泥鳅、挖春笋的野趣;不知道蹲下身可以观察路边盛开的鲜花,为它的鲜艳幼嫩而心驰神动;不知道抬起头可以看见晴朗澄静的天空,为它的蔚蓝无瑕而浮想联翩;不知道用心观察身边的校工、清洁工、送水工,为他们的朴实乐观而心生敬意;不知道生活处处有学问,为它的生动奥妙而感悟思索………而且在家长老师的严密监督下,他们中的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看闲书”的念头。既少生活又不阅读,他们失去了写作的源头活水。
教师也许不能改变学生的生活,但可以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敏感,使他们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与贪玩之心,学会用音乐家的耳朵和美术家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
而阅读却是可以指导的。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但多年来,迫于考试的需要,我们过分地强调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极不情愿却又很自然地排斥着人文性,我们没有用心地在帮助学生寻找真正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新书。我们真的应虚心地聆听苏霍姆林斯基的叮嘱,使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
那么,捧读经典吧。《诗经》里有先民的纯朴歌唱,《论语》里有圣人的谆谆教导,《庄子》里有先哲的奇思妙想,《史记》里有生命的精彩跳动,唐诗里有骚人的深情感慨……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恰如登山,每登高一层,视野便开阔一点,脚下的土地也厚实一点,学会含英咀华,便能口齿留香。吕叔湘先生认为学生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才能形成起码的阅读能力;美国纽约州规定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这就要求教师需有宽阔的人文视野,给学生推荐的阅读作品固然要有同龄人的范文佳作,但更多的应该是经过了时间淘洗的大家的经典,不只是推荐考场范文那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做法。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不读书的人要写出一流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当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
文字似那羽毛,凡人把它们粘起来装点门面,真正的写者将它们编织成翅翼去飞翔。教师应引导学生练好“作文的内功”,注意生活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并用阅读弥补阅历的不足,为情而作,一吐为快,让文章拥有生命,具备灵魂。
(责编 雷 艳)
这些似乎偏激但形象生动蕴含思想的文字促使我深刻地反思自己的写作教学。之所以找那么多满分作文,是想借这些文章来告诉他们作文出彩的小技巧,诸如“凤头猪肚豹尾”、“营构语言的亮点”、“经典的结构模式”等等,让他们开开眼界,凭这些重点中学学生的聪明脑袋瓜子总能“依样画葫芦”模仿出一些好文章来。在之后的几次作文批改中,我确实觉得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遣词造句能力也似有改善,只是他们的文章往往枯燥无味,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或是内容空洞、材料雷同,缺少思想的厚度和情感的浓度。或许可以这么说,很多中学生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有些得了高分甚至满分的作文也可能是“作秀”,只是他们能把假的写得“像”真的,他们练就了一番装饰的本领,这番本领甚至骗过了阅卷老师。然而它们逃不过同龄人的挑剔的眼光。想来也是,一味迷恋技巧、技法,一味克隆模仿,一味装饰粉饰,“我手”不写“我心”,那么作文的价值何在?
有生命胜过一切。北大教授孔庆东说:“写作是天地间最复杂、最奥妙的一门学问。这个奥妙就在于内功修炼的水平……作文糟糕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技巧而是爱。”是啊,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如果老师一味让学生背“范例作文”,视作文为拼装,以虚假代替真诚,就背离了写作的正道。好的文字从来不是绮靡却空洞的,好的用词往往是平凡而精练的。文字不是一抓一大把的沙砾石子,文字的产生靠真情实感,靠艰辛的琢磨方能温润如玉。《红楼梦》耗尽曹雪芹一生心血,《情人》是杜拉斯70多岁才写成的,这些珠玑文字,才真的令人百读而不厌,愈读愈觉回肠荡气。
写作其实是需要你用整个人生去学习体会的。生活与阅读是写作这辆自行车得以运行的两个轮子。中学生生气勃勃,最富激情,但他们从小学起就被高考的指挥棒挥得像个陀螺不停地在题海里转呀转,他们的生活仿佛是规定好了的程序,忙碌而单调。他们远离生活,行色匆匆,不知道摸螺丝、抓泥鳅、挖春笋的野趣;不知道蹲下身可以观察路边盛开的鲜花,为它的鲜艳幼嫩而心驰神动;不知道抬起头可以看见晴朗澄静的天空,为它的蔚蓝无瑕而浮想联翩;不知道用心观察身边的校工、清洁工、送水工,为他们的朴实乐观而心生敬意;不知道生活处处有学问,为它的生动奥妙而感悟思索………而且在家长老师的严密监督下,他们中的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看闲书”的念头。既少生活又不阅读,他们失去了写作的源头活水。
教师也许不能改变学生的生活,但可以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敏感,使他们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与贪玩之心,学会用音乐家的耳朵和美术家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
而阅读却是可以指导的。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但多年来,迫于考试的需要,我们过分地强调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极不情愿却又很自然地排斥着人文性,我们没有用心地在帮助学生寻找真正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新书。我们真的应虚心地聆听苏霍姆林斯基的叮嘱,使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
那么,捧读经典吧。《诗经》里有先民的纯朴歌唱,《论语》里有圣人的谆谆教导,《庄子》里有先哲的奇思妙想,《史记》里有生命的精彩跳动,唐诗里有骚人的深情感慨……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恰如登山,每登高一层,视野便开阔一点,脚下的土地也厚实一点,学会含英咀华,便能口齿留香。吕叔湘先生认为学生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才能形成起码的阅读能力;美国纽约州规定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这就要求教师需有宽阔的人文视野,给学生推荐的阅读作品固然要有同龄人的范文佳作,但更多的应该是经过了时间淘洗的大家的经典,不只是推荐考场范文那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做法。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不读书的人要写出一流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当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
文字似那羽毛,凡人把它们粘起来装点门面,真正的写者将它们编织成翅翼去飞翔。教师应引导学生练好“作文的内功”,注意生活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并用阅读弥补阅历的不足,为情而作,一吐为快,让文章拥有生命,具备灵魂。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