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滞动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隨机抽取我院98例胃下垂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滞动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与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1.63%、95.9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胃下垂症状积分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使用常规治疗,对胃下垂患者采取滞动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胃下垂症状,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滞动针;补中益气汤;胃下垂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27
患者产生胃下垂疾病,主要是因为自身的膈肌悬力不足,且支撑内脏器官的韧带处于松弛情况,或患者的腹内压有所降低,腹肌出现松弛,从而导致患者在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位置,胃小弯的弧线最低点降到了髂嵴连线之下[1]。临床在治疗胃下垂患者时,常选择使用补中益气汤与针灸、饮食或运动等方式相结合。基于此,本文对滞动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19年12月-2021年2月我院98例胃下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依照摸球法分组,各49例。研究组年龄在21-59岁,平均为(34.1±2.12)岁。对照组年龄在25-52岁,平均为(34.3±2.24)岁。两组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滞动针疗法:临床医师选取患者上脘、中脘、下脘穴,实施局部消毒之后,从患者上脘穴快速刺入患者皮下,针体沿皮下逐步向下脘穴针刺。临床医师应手持针柄,保障针柄和皮肤呈现30°角,随后慢慢上提针柄。一般情况下,临床医师会实施3-5次提拉,在实施提针过程中,若医师感到重力感消失,或出现脱落感时,应将针体退出一半,随后再次实施进针,在针刺下脘穴时,应先捻针后再慢慢上提。每次提针时间为30min,配合振颤手法,随后进行10min留针。每进行10min留针后,进行1次提拉以及振颤,30min之后捻针,并缓慢将针拔出。1次/d,1疗程为20次,实施1疗程治疗。
研究组行补中益气汤治疗,具体内容如下: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态,合理对药方进行调整。基础药方为18g炙黄芪;15g党参;12g山药;10g砂仁、鸡内金、茯苓与炒白术;9g枳壳、当归;6g升麻、柴胡以及炙甘草。用水煎服,患者早晚饭后服用,2次/d,1疗程为20d。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X线造影患者胃下极位置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X线造影患者胃下极位置上升3cm;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X线造影患者胃下极位置上升,但不足3cm;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好转,甚至出现加重情况,X线造影患者胃下极位置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
1.3.2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胃下垂症状积分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治疗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优,P<0.05,见表1。
2.2 中医症状积分、胃下垂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胃下垂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更优,P<0.05,见表2。
3 讨论
滞动针主要是临床医师利用滞针对患者的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实施刺激,在施针过程中,患者并不会承受较大的痛苦。对患者上脘穴透向下脘穴实施针刺,可以直接作用在患者胃体在体表的投影位置,从而对患者上腹部进行刺激,改善患者胃结肠韧带以及胃的张力。
补中益气汤汤方中炙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党参能起到健脾益气,补血生津;当归能够达到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效果;柴胡可以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麻具备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炒白术能够补气健脾,枳壳鸡内金能够理气消食健胃,最后的炙甘草可以对药物进行调和,保障各类药物将自身的药效充分发挥。因此本次使用药方配方合理,药性平和,可以达到补气固脱,健脾和胃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就本次探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在采取滞动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后,其相关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难看出,滞动针疗法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中气下陷型胃下垂有较好疗效,且远期疗效较稳定,优于单纯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
参考文献:
[1]陈新华. 补中益气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胃下垂效果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03(v.17):112-112.
[2]徐亚林. 补中益气汤加减及综合治疗胃下垂32例[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9):21-22.
[3]伍敏.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6):181,183.
[4]王芳, 楼建国.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疗效及对AQP3,AQP4的影响[J]. 新中医, 2020, v.52;No.552(05):48-50.
【关键词】滞动针;补中益气汤;胃下垂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27
患者产生胃下垂疾病,主要是因为自身的膈肌悬力不足,且支撑内脏器官的韧带处于松弛情况,或患者的腹内压有所降低,腹肌出现松弛,从而导致患者在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位置,胃小弯的弧线最低点降到了髂嵴连线之下[1]。临床在治疗胃下垂患者时,常选择使用补中益气汤与针灸、饮食或运动等方式相结合。基于此,本文对滞动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19年12月-2021年2月我院98例胃下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依照摸球法分组,各49例。研究组年龄在21-59岁,平均为(34.1±2.12)岁。对照组年龄在25-52岁,平均为(34.3±2.24)岁。两组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滞动针疗法:临床医师选取患者上脘、中脘、下脘穴,实施局部消毒之后,从患者上脘穴快速刺入患者皮下,针体沿皮下逐步向下脘穴针刺。临床医师应手持针柄,保障针柄和皮肤呈现30°角,随后慢慢上提针柄。一般情况下,临床医师会实施3-5次提拉,在实施提针过程中,若医师感到重力感消失,或出现脱落感时,应将针体退出一半,随后再次实施进针,在针刺下脘穴时,应先捻针后再慢慢上提。每次提针时间为30min,配合振颤手法,随后进行10min留针。每进行10min留针后,进行1次提拉以及振颤,30min之后捻针,并缓慢将针拔出。1次/d,1疗程为20次,实施1疗程治疗。
研究组行补中益气汤治疗,具体内容如下: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态,合理对药方进行调整。基础药方为18g炙黄芪;15g党参;12g山药;10g砂仁、鸡内金、茯苓与炒白术;9g枳壳、当归;6g升麻、柴胡以及炙甘草。用水煎服,患者早晚饭后服用,2次/d,1疗程为20d。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X线造影患者胃下极位置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X线造影患者胃下极位置上升3cm;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X线造影患者胃下极位置上升,但不足3cm;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好转,甚至出现加重情况,X线造影患者胃下极位置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
1.3.2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胃下垂症状积分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治疗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优,P<0.05,见表1。
2.2 中医症状积分、胃下垂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胃下垂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更优,P<0.05,见表2。
3 讨论
滞动针主要是临床医师利用滞针对患者的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实施刺激,在施针过程中,患者并不会承受较大的痛苦。对患者上脘穴透向下脘穴实施针刺,可以直接作用在患者胃体在体表的投影位置,从而对患者上腹部进行刺激,改善患者胃结肠韧带以及胃的张力。
补中益气汤汤方中炙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党参能起到健脾益气,补血生津;当归能够达到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效果;柴胡可以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麻具备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炒白术能够补气健脾,枳壳鸡内金能够理气消食健胃,最后的炙甘草可以对药物进行调和,保障各类药物将自身的药效充分发挥。因此本次使用药方配方合理,药性平和,可以达到补气固脱,健脾和胃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就本次探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在采取滞动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后,其相关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难看出,滞动针疗法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中气下陷型胃下垂有较好疗效,且远期疗效较稳定,优于单纯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
参考文献:
[1]陈新华. 补中益气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胃下垂效果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03(v.17):112-112.
[2]徐亚林. 补中益气汤加减及综合治疗胃下垂32例[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9):21-22.
[3]伍敏.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6):181,183.
[4]王芳, 楼建国.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疗效及对AQP3,AQP4的影响[J]. 新中医, 2020, v.52;No.552(0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