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轼老先生这些天受到了一些攻击与非议,我欲为老先生一辩。
媒体常说“经济学家茅于轼”云云,但在我看来,茅老可远不只是经济学家。固然,茅老半路出家,五十多岁自学经济学,在看不到国外文献的环境中,独立地产生后来写成《择优分配原理》的想法,并在该书中,对经济学基础理论进行了最为精微的讨论,如张维迎所说,他对价格理论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然而,茅老学术思想不止于此。茅老写了《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已再版三次。这本书论证了市场秩序需要道德基础,市场秩序又可以维护道德。因为这本书,茅老的思想结构实与亚当·斯密类似。茅老不是就经济学论经济学,而是从人的美好生活的角度理解经济活动的。这样的视野,对于当下中国人来说特别重要。
这不,茅老新出了一本书,《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探讨中国人普遍焦虑的心理及其背后的制度原因。茅老甚至不是一般的专业学者,而是智者,他总在思考困扰我们的最重要的问题。
其实,茅老不只是在思考,他还在行动,力行自己的理念。比如,到处演讲。茅老以八旬之躯,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各色人等传播自己的理念。不仅如此,茅老热心地发起公益活动,并持之以恒地组织、参与。他的理念是,“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为此,茅老发起培养保姆的学校,在农村发起小额信贷。而茅老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自然,怡然,无一丝怜悯,无一点骄矜。
这就是茅老,经历了那么多坎坷,面对诸多困难,却纯粹而澄明,达于生命之化境。怎么形容如此优美而高贵的生命呢?茅老八十寿辰,我曾写过一篇短文祝寿,题为《绅士茅老》。现在想来,能够形容茅老的最好的词汇,还是中国的“君子”一词。茅老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人格典范:君子。
君子当然是学者,茅老可谓“学而不倦”,今天,他仍然非常认真地阅读国外经济学期刊的论文。但“君子不器”,君子不让专业知识局限自己,而以美好生活、优良秩序为治学、思考之鹄的。这样的学,必然指向实践。君子是行动者,茅老一直在行动。
最重要的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茅老的观点,赞美者大声喝彩,批评者恶意咒骂。但面对赞美,茅老淡定,面对批评,茅老不愠。如茅老在一条微博中所说:“(4月)25日我在沈阳做报告,讲非公经济问题。开始不到五分钟,当我说剩余价值论是错误的,就有人大喊(大概不同意我的说法)。他旁边的人起身制止他,好几个人把他拉出会场,形成激烈的肢体冲突。我在台上喊:不要对他动武。怕伤害了他。”这就是茅老的仁者之心。
这也是茅老之于我的根本意义所在。与茅老相识,约在2000年前后。那时,我写经济时评,天则所注意到我这个小字辈,邀我参加双周学术论坛的活动,做评议人。那次结识天则所,也认识茅老师。此前,只闻茅老大名,这一次得见茅老其人。茅老师之平易谦恭,令我印象深刻。自加入天则所,与茅老接触加多,这一点愈加具体而深切。
其实,用《论语》所说五个字,才可较为完整地形容茅老:温、良、恭、俭、让。朱子解释说:“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当代中国,也许只有茅老当得起这五个字。而这一切可归结于仁。茅老是仁者,茅老是君子。
面对茅老,用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来衡量是苍白的,用政治立场之左右来衡量是狭隘的。今天的中国社会严重撕裂,有人爱茅老,有人恨茅老。受这种情感支配的人们,常把茅老放到政治价值的尺度中衡量。然而,茅老是超越左右的,在我们这个价值空虚、社会撕裂的时代,茅老的最大意义是,树立人之为人的典范。
茅老以八旬高龄,坚定而平静地向上走。你愿意跟上来吗?
秋风
学者。主要从事儒学、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研究,著有《华夏治理秩序史》等。
媒体常说“经济学家茅于轼”云云,但在我看来,茅老可远不只是经济学家。固然,茅老半路出家,五十多岁自学经济学,在看不到国外文献的环境中,独立地产生后来写成《择优分配原理》的想法,并在该书中,对经济学基础理论进行了最为精微的讨论,如张维迎所说,他对价格理论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然而,茅老学术思想不止于此。茅老写了《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已再版三次。这本书论证了市场秩序需要道德基础,市场秩序又可以维护道德。因为这本书,茅老的思想结构实与亚当·斯密类似。茅老不是就经济学论经济学,而是从人的美好生活的角度理解经济活动的。这样的视野,对于当下中国人来说特别重要。
这不,茅老新出了一本书,《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探讨中国人普遍焦虑的心理及其背后的制度原因。茅老甚至不是一般的专业学者,而是智者,他总在思考困扰我们的最重要的问题。
其实,茅老不只是在思考,他还在行动,力行自己的理念。比如,到处演讲。茅老以八旬之躯,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各色人等传播自己的理念。不仅如此,茅老热心地发起公益活动,并持之以恒地组织、参与。他的理念是,“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为此,茅老发起培养保姆的学校,在农村发起小额信贷。而茅老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自然,怡然,无一丝怜悯,无一点骄矜。
这就是茅老,经历了那么多坎坷,面对诸多困难,却纯粹而澄明,达于生命之化境。怎么形容如此优美而高贵的生命呢?茅老八十寿辰,我曾写过一篇短文祝寿,题为《绅士茅老》。现在想来,能够形容茅老的最好的词汇,还是中国的“君子”一词。茅老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人格典范:君子。
君子当然是学者,茅老可谓“学而不倦”,今天,他仍然非常认真地阅读国外经济学期刊的论文。但“君子不器”,君子不让专业知识局限自己,而以美好生活、优良秩序为治学、思考之鹄的。这样的学,必然指向实践。君子是行动者,茅老一直在行动。
最重要的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茅老的观点,赞美者大声喝彩,批评者恶意咒骂。但面对赞美,茅老淡定,面对批评,茅老不愠。如茅老在一条微博中所说:“(4月)25日我在沈阳做报告,讲非公经济问题。开始不到五分钟,当我说剩余价值论是错误的,就有人大喊(大概不同意我的说法)。他旁边的人起身制止他,好几个人把他拉出会场,形成激烈的肢体冲突。我在台上喊:不要对他动武。怕伤害了他。”这就是茅老的仁者之心。
这也是茅老之于我的根本意义所在。与茅老相识,约在2000年前后。那时,我写经济时评,天则所注意到我这个小字辈,邀我参加双周学术论坛的活动,做评议人。那次结识天则所,也认识茅老师。此前,只闻茅老大名,这一次得见茅老其人。茅老师之平易谦恭,令我印象深刻。自加入天则所,与茅老接触加多,这一点愈加具体而深切。
其实,用《论语》所说五个字,才可较为完整地形容茅老:温、良、恭、俭、让。朱子解释说:“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当代中国,也许只有茅老当得起这五个字。而这一切可归结于仁。茅老是仁者,茅老是君子。
面对茅老,用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来衡量是苍白的,用政治立场之左右来衡量是狭隘的。今天的中国社会严重撕裂,有人爱茅老,有人恨茅老。受这种情感支配的人们,常把茅老放到政治价值的尺度中衡量。然而,茅老是超越左右的,在我们这个价值空虚、社会撕裂的时代,茅老的最大意义是,树立人之为人的典范。
茅老以八旬高龄,坚定而平静地向上走。你愿意跟上来吗?
秋风
学者。主要从事儒学、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研究,著有《华夏治理秩序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