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黄骅市孔店村的冬枣种植为例,论述了沧州市冬枣种植的优势、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冬枣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冬枣;产业化;生产;优势;问题;对策
近年来,在当地冬枣的种植与销售给人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以黄骅市孔店村的冬枣种植为例,平均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5万元。而冬枣的食用价值也早已得到营养界的首肯,凸显了发展冬枣产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 种植优势
1.1 品种优良
沧州市的黄骅冬枣早在明朝即被钦定为贡品,被称为“枣中极品”、“百果之王”。其年代之久远、品质之上乘,实属罕见。食之细嫩酥脆、甘甜可口,味道极佳。据测定,黄骅冬枣成熟期的含糖量为32.2%,每百克鲜冬枣维生素C的含量为354mg,被称为“活的维生素丸”。同时,还含有蛋白质、18种氨基酸、维生素A、B1、B2、E,还有铁、锌、钾、钠、铜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抗癌物质环磷酸腺苷、儿茶酚。因此,常食冬枣对补血健脑、降压健脾、消食健胃都有特殊效果,另外还有防治心血管病、抑衰抗癌等功效。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些裨益,故其需求量大幅飙升。
1.2 经济效益高
冬枣的经济效益也是传统的粮食种植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定植后2~3年结果受益;嫁接后第二年即可结果、稳产。果实生育期125~130d。该品种适应性强,较丰产稳定。以每667㎡种植冬枣树90株,每株成年冬枣树产量30kg,每千克以6元人民币价格出售,剔除人工、农药等项费用,其净收益应在10000元以上;而传统的粮食种植,以目前的价格计算也仅在1000元上下,其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如果规模化种植,形成产业,将可极大地拉动当地经济再上新台阶。
1.3 气候适宜
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北靠京津,南连山东,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连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处在国务院确定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这里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极适于冬枣生长和种植。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面积小而分散,距离形成规模还相去甚远
目前全市的种植面积仅有区区2000hm2,产量120500t,产值3.5个亿。冬枣基地1个,冬枣专业市场5家,所能惠及的乡镇也只有10余个。而沧州市下辖2个区,13个县及县级市,人口713万,以全市80000hm2耕地,如果能有三分之一用来种植冬枣,就有266667hm2,每667㎡的经济效益按平均5000元保守计算,那就是2000个亿。
2.2 缺乏龙头带动力, 营销、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
保鲜贮藏能力、技术水平较低,目前只有15000t的贮藏量,加工能力5000t,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供应和需求。而且加工产品单一,还仅仅只以脆冬枣为主,少有新产品问世。如果上述状况得以根本改变,从而能够满足冬枣反季节销售的需求,其价格将会成倍的增长,经济效益就更是不言而喻的。
2.3 缺乏规模化管理,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各地市场不规范、经营的品牌不统一,甚至杂乱无章,而又由于缺乏规模化管理,技术水平各地又良莠不齐,科技服务滞后,致使冬枣的质量高低不一,使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以进入大型超市和国际市场。 经销商藉此在收购时压级压价,枣农的基本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 对策
3.1 政府引导,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政府正确引导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以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冬枣种植的独特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其扩大冬枣的种植面积 ,建立起极具规模的有机冬枣种植基地。规范冬枣生产和管理模式,助推冬棗产业化生产。
3.2 加大科技投入,狠抓技术培训和科技攻关
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技术人员授课、现场指导,印发针对有关冬枣种植技术和剪架方法的小册子等方式,培养一批冬枣种植的技术能人,甚至还可以把种植大户送入大学深造,以弥补此方面人才的不足;广揽人才,组建冬枣冬季贮藏研发机构,以解决冬枣大批量贮藏的技术难题,提高贮运加工能力;
3.3 加大宣传力度,大打品牌战略
规范当前的各自为战,品牌不统一,甚至杂乱无章的现状,要做到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字,充分利用媒体的效能,使冬枣这个产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直至其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各大洲的家庭和餐桌;
3.4 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龙头企业的集群集聚,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加强生产基地的建设,全面提高冬枣专业化经营水平。
3.5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大力开发国际市场
冬枣的供应和需求是受价格规律以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的。因此,在国内是由政府的政策措施保障下,然而,近年来国际市场的拓展潜力更大,而且其价格和利润也更高,特别是欧洲市场。目前已经有国内的企业家先行把冬枣运出国门到了欧洲市场。
3.6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加强软环境建设
有了政府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把冬枣产业打造成我市乃至我国的一个文化品牌,不但能够体现政府的行政能力,对提升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声誉也将具有积极意义。
4 冬枣产业化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4.1 改善生态,绿化环境
冬枣这个树种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而且耐瘠薄抗旱耐涝,这种绿色植被对放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是良好的树种;其次,还能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条件,防止水土流失、降低风速、调节气温防止和减轻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少土壤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
4.2 提高收入,出口创汇
由以上分析,冬枣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对农民增收、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品质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不但能够创汇,其价值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4.3 打造品牌,提高国际声誉
众所周知,品牌的力量和价值是无限的,冬枣是目前我国独有的经济商品,如果把其打造成为国际品牌,赢得国际口碑和声誉,对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国家利益、国民自信心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冬枣;产业化;生产;优势;问题;对策
近年来,在当地冬枣的种植与销售给人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以黄骅市孔店村的冬枣种植为例,平均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5万元。而冬枣的食用价值也早已得到营养界的首肯,凸显了发展冬枣产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 种植优势
1.1 品种优良
沧州市的黄骅冬枣早在明朝即被钦定为贡品,被称为“枣中极品”、“百果之王”。其年代之久远、品质之上乘,实属罕见。食之细嫩酥脆、甘甜可口,味道极佳。据测定,黄骅冬枣成熟期的含糖量为32.2%,每百克鲜冬枣维生素C的含量为354mg,被称为“活的维生素丸”。同时,还含有蛋白质、18种氨基酸、维生素A、B1、B2、E,还有铁、锌、钾、钠、铜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抗癌物质环磷酸腺苷、儿茶酚。因此,常食冬枣对补血健脑、降压健脾、消食健胃都有特殊效果,另外还有防治心血管病、抑衰抗癌等功效。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些裨益,故其需求量大幅飙升。
1.2 经济效益高
冬枣的经济效益也是传统的粮食种植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定植后2~3年结果受益;嫁接后第二年即可结果、稳产。果实生育期125~130d。该品种适应性强,较丰产稳定。以每667㎡种植冬枣树90株,每株成年冬枣树产量30kg,每千克以6元人民币价格出售,剔除人工、农药等项费用,其净收益应在10000元以上;而传统的粮食种植,以目前的价格计算也仅在1000元上下,其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如果规模化种植,形成产业,将可极大地拉动当地经济再上新台阶。
1.3 气候适宜
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北靠京津,南连山东,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连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处在国务院确定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这里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极适于冬枣生长和种植。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面积小而分散,距离形成规模还相去甚远
目前全市的种植面积仅有区区2000hm2,产量120500t,产值3.5个亿。冬枣基地1个,冬枣专业市场5家,所能惠及的乡镇也只有10余个。而沧州市下辖2个区,13个县及县级市,人口713万,以全市80000hm2耕地,如果能有三分之一用来种植冬枣,就有266667hm2,每667㎡的经济效益按平均5000元保守计算,那就是2000个亿。
2.2 缺乏龙头带动力, 营销、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
保鲜贮藏能力、技术水平较低,目前只有15000t的贮藏量,加工能力5000t,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供应和需求。而且加工产品单一,还仅仅只以脆冬枣为主,少有新产品问世。如果上述状况得以根本改变,从而能够满足冬枣反季节销售的需求,其价格将会成倍的增长,经济效益就更是不言而喻的。
2.3 缺乏规模化管理,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各地市场不规范、经营的品牌不统一,甚至杂乱无章,而又由于缺乏规模化管理,技术水平各地又良莠不齐,科技服务滞后,致使冬枣的质量高低不一,使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以进入大型超市和国际市场。 经销商藉此在收购时压级压价,枣农的基本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 对策
3.1 政府引导,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政府正确引导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以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冬枣种植的独特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其扩大冬枣的种植面积 ,建立起极具规模的有机冬枣种植基地。规范冬枣生产和管理模式,助推冬棗产业化生产。
3.2 加大科技投入,狠抓技术培训和科技攻关
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技术人员授课、现场指导,印发针对有关冬枣种植技术和剪架方法的小册子等方式,培养一批冬枣种植的技术能人,甚至还可以把种植大户送入大学深造,以弥补此方面人才的不足;广揽人才,组建冬枣冬季贮藏研发机构,以解决冬枣大批量贮藏的技术难题,提高贮运加工能力;
3.3 加大宣传力度,大打品牌战略
规范当前的各自为战,品牌不统一,甚至杂乱无章的现状,要做到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字,充分利用媒体的效能,使冬枣这个产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直至其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各大洲的家庭和餐桌;
3.4 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龙头企业的集群集聚,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加强生产基地的建设,全面提高冬枣专业化经营水平。
3.5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大力开发国际市场
冬枣的供应和需求是受价格规律以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的。因此,在国内是由政府的政策措施保障下,然而,近年来国际市场的拓展潜力更大,而且其价格和利润也更高,特别是欧洲市场。目前已经有国内的企业家先行把冬枣运出国门到了欧洲市场。
3.6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加强软环境建设
有了政府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把冬枣产业打造成我市乃至我国的一个文化品牌,不但能够体现政府的行政能力,对提升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声誉也将具有积极意义。
4 冬枣产业化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4.1 改善生态,绿化环境
冬枣这个树种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而且耐瘠薄抗旱耐涝,这种绿色植被对放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是良好的树种;其次,还能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条件,防止水土流失、降低风速、调节气温防止和减轻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少土壤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
4.2 提高收入,出口创汇
由以上分析,冬枣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对农民增收、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品质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不但能够创汇,其价值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4.3 打造品牌,提高国际声誉
众所周知,品牌的力量和价值是无限的,冬枣是目前我国独有的经济商品,如果把其打造成为国际品牌,赢得国际口碑和声誉,对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国家利益、国民自信心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