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琪生孜孜不倦地从事《资本论》的研究工作,写了一部百万字的巨著《〈资本论〉大纲》。
马克思耗费了40年时间,呕心沥血写作了《资本论》,留下了浩繁的创作手稿。在他生前,仅来得及正式出版《资本论》第一卷。无数人被马克思所吸引,为《资本论》所陶醉,漆琪生就是其中之一。在日本,当漆琪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和《资本论》后,便一生与之结缘。他四度执笔写出的《〈资本论〉大纲》,有三卷百万余言。
农民儿子东渡日本
漆琪生,原名漆相衡。1904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初十)生于原四川省江津县八镇乡红珊楼,现属重庆市江津区。祖父和父亲漆辉玉均务农,伯父则考中秀才,办学经商,积资置产。父辈分家时,他的父亲分得60多亩地,被划为地主。漆琪生5岁开始读书,起初在乡间半私塾式小学读书,到9岁才正式进入八镇乡完全小学,直到14岁才高小毕业,考入江津县立中学。江津县立中学是四年制初中高中合制的中学,入学以后,他埋头苦读。1923年秋,19岁的漆琪生在完成毕业考试的第二天,就束装就道,随叔父到上海,转赴日本。次年3月他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这是日本帝国大学预科学校,一年后转升到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本科。
彼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已走上经济发达、工业进步的资本主义道路。但不少地区仍遗留着落后阴暗的影子,矛盾也开始渐渐显现。19世纪末,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开始传入日本。漆琪生班里同学组织了“社会科学联合会”,他被邀参加。“社联”每周组织读书会和讨论会,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讨论无产阶级革命问题。漆琪生学习的热情很高,精力充沛,一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边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1926年冬天,漆琪生参加了东方共产主义青年同盟,与日本学生一道开展各种地下活动,并在冈山组织中国留学生的“社会科学研究会”。1927年9月,他在冈山留学生举行的一次示威游行中被拘,后由学校保释。
1928年3月,漆琪生在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毕业,同年4月正式升入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为大学本科学生,听日本经济学权威河上肇博士讲授政治经济学。学习中,他逐渐领会到,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学习政治经济学,而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就必须系统地深入地学习《资本论》。于是,他在阅读了一些《资本论》入门读物之后,便开始攻读《资本论》第一卷德文原版。
初学时,困难重重,他既要攻克外语关,更要努力理解文义,有时阅读终日,不过一两页。他一边刻苦钻研,一边虚心求教,用了半年时间才读完第一卷。接着,又继续读完了第二卷和第三卷。这期间,河上肇开设“《资本论》研究”讲座,给了漆琪生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1930年,漆淇生開始准备毕业论文,拟定撰写的题目为《东方国家农业经济的特点和前途》,着重研究中国、印度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特点,并阐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实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为此,他搜集了一大箱资料。
就在当年10月3日清晨5时,日本政府企图破坏中共在日本的组织,各地同时出动大批军警,将留日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全部非法拘捕,毒刑审讯,灌水、棒打、吊绳……凡被认定有罪的党员则起诉处刑,认为无罪而不肯写悔改书的押解回国。漆琪生虽经毒刑拷打,逼供处刑,仍坚强不屈。他在1929年7月回上海参加地下工作一事,因审讯无据,被拘禁几个月后,于1931年1月被日警送上海轮,押解出境。被拘禁前,漆琪生和沈雁冰曾同住一起,他被捕后遗下来的物品都由沈雁冰代为料理。但日警还是把他的衣物一扫而光,最可贵的一箱论文资料也全部散失。
艰难传授《资本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大学讲台上是不能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但是,漆琪生利用不同方法,在不同场合,坚持不懈地传播《资本论》的基本原理。
1936年5月,漆琪生经一位邓姓同学介绍,来到广州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一所民主、救亡运动汹涌澎湃,进步文化人士荟萃的高等学府。漆琪生最初在文学院任教,讲授“经济史”和“经济循环”课程,不久便转到法学院,除讲授前两门课程外,还增加“农业经济”一科。中山大学学术空气特别浓厚,各种流派、各种思潮的人都有。有个托派分子在讲课中宣传托派的观点,歪曲马克思主义,漆琪生就在进步学生中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自任指导教师。
在中山大学任教期间,漆琪生在《文汇报》《广州日报》和《救亡日报》发表了9篇论战文章。当时由夏衍和阿英主编的《救亡日报》刚由上海迁往广州,复刊第二期便邀他针对当时有人只讲“二五减租”,完全放弃土地改革的主张撰稿,并署名发表,遭到国民党猛烈攻击。
1938年2月,漆琪生任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法学院代院长。他利用教学的便利,暗中给进步学生讲授《资本论》。1940年7月,他赴桂林,担任广西大学经济系主任,在教授农业经济和货币学时,继续给进步学生讲授《资本论》。在桂林他居住了4年多,与千家驹、周伯棣等几位朋友编辑《新工商》月刊,邀约许多民主人士发表进步言论。
由于战火连年,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难。漆琪生仅靠自己一份工资难以养活一家5口,他便夜以继日地写作。这样,本来就1000度近视的双眼因疲劳过度,视力受到严重损伤。此时,幼子因患肺炎,无钱医治,病情危重而死亡。漆琪生哭了一个晚上,导致视网膜脱落,两眼失明。失明后,漆琪生依旧翻译《资本论》,他口述文章,妻子伏案执笔,艰难度日。
1944年9月,日寇由衡阳进犯桂林,漆琪生一家逃往重庆。在堂弟的帮助下,他的眼睛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左眼逐渐恢复视力。1944年底,漆琪生赴复旦大学任教。
在复旦大学完成《〈资本论〉大纲》
1945年1月,当时复旦大学迁往重庆北碚,复旦大学校长章益、法学院院长张志让、经济系主任樊弘皆是漆琪生故交,再三邀漆琪生到复旦大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复旦大学迁回上海江湾,漆琪生随同来到上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漆琪生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参事,5月任中央劳动部劳资争议司副司长两个月。1951年2月,他被华东高教部调往私立震旦大学任法学院院长和经济系主任。后来大专院校调整,1952年秋,他回到复旦大学。起初,漆琪生主讲“经济学原理”课程,后正式更名为《资本论》课程。
从1960年起,他多次担任《资本论》研究生课程的导师,经常应邀到兰州、南京、杭州等地以及上海的一些高校讲授《资本论》,他为我国培养了许多《资本论》的教学和研究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资本论》学术讨论会上,来自各地的200多名代表,其中竟有20余名是他的学生。
漆琪生孜孜不倦地从事《资本论》的研究工作,写了一部百万字的巨著《<资本论>大纲》。20世纪60年代他写成此书的第一卷,原稿30余万字。可惜,这卷手稿在“文革”中被抄丢失。粉碎“四人帮”后,漆琪生已是70多岁高龄,他到书店、图书馆,把相关书籍一包包地抱回来,然后摊开稿纸,奋笔疾书,重新编写《〈资本论〉大纲》。经历一次次的变故、逃亡、轰炸、抄家,这已经是他第四次“重新”执笔了。
1980年6月,《〈资本论〉大纲》第一、二卷共70余万字,正待修改付梓。这时,漆琪生因过度辛劳,猝得脑血栓,神志不清。幸而被及时救治,但只完成半个疗程,他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工作中。百余万言的《〈资本论〉大纲》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第一卷451000字于1985年6月出版。1986年9月它被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评为上海市(1979-1985)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大会上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金。令人惋惜的是,1986年4月29日,漆琪生已因病去世,未能亲见。
第二卷于1986年2月出版,共297000字。第三卷于1988年3月出版,共380000字。这部恢弘巨著是漆琪生结合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以自己数十年的研究和教学为基础写成的,是他与《资本论》毕生情缘的结晶。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
马克思耗费了40年时间,呕心沥血写作了《资本论》,留下了浩繁的创作手稿。在他生前,仅来得及正式出版《资本论》第一卷。无数人被马克思所吸引,为《资本论》所陶醉,漆琪生就是其中之一。在日本,当漆琪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和《资本论》后,便一生与之结缘。他四度执笔写出的《〈资本论〉大纲》,有三卷百万余言。
农民儿子东渡日本
漆琪生,原名漆相衡。1904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初十)生于原四川省江津县八镇乡红珊楼,现属重庆市江津区。祖父和父亲漆辉玉均务农,伯父则考中秀才,办学经商,积资置产。父辈分家时,他的父亲分得60多亩地,被划为地主。漆琪生5岁开始读书,起初在乡间半私塾式小学读书,到9岁才正式进入八镇乡完全小学,直到14岁才高小毕业,考入江津县立中学。江津县立中学是四年制初中高中合制的中学,入学以后,他埋头苦读。1923年秋,19岁的漆琪生在完成毕业考试的第二天,就束装就道,随叔父到上海,转赴日本。次年3月他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这是日本帝国大学预科学校,一年后转升到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本科。
彼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已走上经济发达、工业进步的资本主义道路。但不少地区仍遗留着落后阴暗的影子,矛盾也开始渐渐显现。19世纪末,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开始传入日本。漆琪生班里同学组织了“社会科学联合会”,他被邀参加。“社联”每周组织读书会和讨论会,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讨论无产阶级革命问题。漆琪生学习的热情很高,精力充沛,一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边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1926年冬天,漆琪生参加了东方共产主义青年同盟,与日本学生一道开展各种地下活动,并在冈山组织中国留学生的“社会科学研究会”。1927年9月,他在冈山留学生举行的一次示威游行中被拘,后由学校保释。
1928年3月,漆琪生在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毕业,同年4月正式升入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为大学本科学生,听日本经济学权威河上肇博士讲授政治经济学。学习中,他逐渐领会到,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学习政治经济学,而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就必须系统地深入地学习《资本论》。于是,他在阅读了一些《资本论》入门读物之后,便开始攻读《资本论》第一卷德文原版。
初学时,困难重重,他既要攻克外语关,更要努力理解文义,有时阅读终日,不过一两页。他一边刻苦钻研,一边虚心求教,用了半年时间才读完第一卷。接着,又继续读完了第二卷和第三卷。这期间,河上肇开设“《资本论》研究”讲座,给了漆琪生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1930年,漆淇生開始准备毕业论文,拟定撰写的题目为《东方国家农业经济的特点和前途》,着重研究中国、印度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特点,并阐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实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为此,他搜集了一大箱资料。
就在当年10月3日清晨5时,日本政府企图破坏中共在日本的组织,各地同时出动大批军警,将留日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全部非法拘捕,毒刑审讯,灌水、棒打、吊绳……凡被认定有罪的党员则起诉处刑,认为无罪而不肯写悔改书的押解回国。漆琪生虽经毒刑拷打,逼供处刑,仍坚强不屈。他在1929年7月回上海参加地下工作一事,因审讯无据,被拘禁几个月后,于1931年1月被日警送上海轮,押解出境。被拘禁前,漆琪生和沈雁冰曾同住一起,他被捕后遗下来的物品都由沈雁冰代为料理。但日警还是把他的衣物一扫而光,最可贵的一箱论文资料也全部散失。
艰难传授《资本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大学讲台上是不能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但是,漆琪生利用不同方法,在不同场合,坚持不懈地传播《资本论》的基本原理。
1936年5月,漆琪生经一位邓姓同学介绍,来到广州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一所民主、救亡运动汹涌澎湃,进步文化人士荟萃的高等学府。漆琪生最初在文学院任教,讲授“经济史”和“经济循环”课程,不久便转到法学院,除讲授前两门课程外,还增加“农业经济”一科。中山大学学术空气特别浓厚,各种流派、各种思潮的人都有。有个托派分子在讲课中宣传托派的观点,歪曲马克思主义,漆琪生就在进步学生中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自任指导教师。
在中山大学任教期间,漆琪生在《文汇报》《广州日报》和《救亡日报》发表了9篇论战文章。当时由夏衍和阿英主编的《救亡日报》刚由上海迁往广州,复刊第二期便邀他针对当时有人只讲“二五减租”,完全放弃土地改革的主张撰稿,并署名发表,遭到国民党猛烈攻击。
1938年2月,漆琪生任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法学院代院长。他利用教学的便利,暗中给进步学生讲授《资本论》。1940年7月,他赴桂林,担任广西大学经济系主任,在教授农业经济和货币学时,继续给进步学生讲授《资本论》。在桂林他居住了4年多,与千家驹、周伯棣等几位朋友编辑《新工商》月刊,邀约许多民主人士发表进步言论。
由于战火连年,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难。漆琪生仅靠自己一份工资难以养活一家5口,他便夜以继日地写作。这样,本来就1000度近视的双眼因疲劳过度,视力受到严重损伤。此时,幼子因患肺炎,无钱医治,病情危重而死亡。漆琪生哭了一个晚上,导致视网膜脱落,两眼失明。失明后,漆琪生依旧翻译《资本论》,他口述文章,妻子伏案执笔,艰难度日。
1944年9月,日寇由衡阳进犯桂林,漆琪生一家逃往重庆。在堂弟的帮助下,他的眼睛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左眼逐渐恢复视力。1944年底,漆琪生赴复旦大学任教。
在复旦大学完成《〈资本论〉大纲》
1945年1月,当时复旦大学迁往重庆北碚,复旦大学校长章益、法学院院长张志让、经济系主任樊弘皆是漆琪生故交,再三邀漆琪生到复旦大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复旦大学迁回上海江湾,漆琪生随同来到上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漆琪生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参事,5月任中央劳动部劳资争议司副司长两个月。1951年2月,他被华东高教部调往私立震旦大学任法学院院长和经济系主任。后来大专院校调整,1952年秋,他回到复旦大学。起初,漆琪生主讲“经济学原理”课程,后正式更名为《资本论》课程。
从1960年起,他多次担任《资本论》研究生课程的导师,经常应邀到兰州、南京、杭州等地以及上海的一些高校讲授《资本论》,他为我国培养了许多《资本论》的教学和研究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资本论》学术讨论会上,来自各地的200多名代表,其中竟有20余名是他的学生。
漆琪生孜孜不倦地从事《资本论》的研究工作,写了一部百万字的巨著《<资本论>大纲》。20世纪60年代他写成此书的第一卷,原稿30余万字。可惜,这卷手稿在“文革”中被抄丢失。粉碎“四人帮”后,漆琪生已是70多岁高龄,他到书店、图书馆,把相关书籍一包包地抱回来,然后摊开稿纸,奋笔疾书,重新编写《〈资本论〉大纲》。经历一次次的变故、逃亡、轰炸、抄家,这已经是他第四次“重新”执笔了。
1980年6月,《〈资本论〉大纲》第一、二卷共70余万字,正待修改付梓。这时,漆琪生因过度辛劳,猝得脑血栓,神志不清。幸而被及时救治,但只完成半个疗程,他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工作中。百余万言的《〈资本论〉大纲》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第一卷451000字于1985年6月出版。1986年9月它被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评为上海市(1979-1985)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大会上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金。令人惋惜的是,1986年4月29日,漆琪生已因病去世,未能亲见。
第二卷于1986年2月出版,共297000字。第三卷于1988年3月出版,共380000字。这部恢弘巨著是漆琪生结合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以自己数十年的研究和教学为基础写成的,是他与《资本论》毕生情缘的结晶。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