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教育承载着启蒙教育的重任,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言行习惯等都在逐渐养成,而其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导角色,是学生重要的指路人,而农村教师却面临着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极大程度影响着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教师的人文关怀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落实人文关怀,使其成为贯穿教师管理的指导精神,真正促进农村教师的进步。
关键词:人文关怀;乡村振兴;农村教师;教育
引言:人文关怀的宗旨即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愈发受到重视的今天,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城市发展以及国家进步的源动力。而针对校园管理而言,不仅要切实的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关怀力度,同样也要给予教师十足的关怀,尤其是对于农村教师而言,他们更迫切需要学校人文关怀的落实,这是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同时也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十足的人文关怀,最大限度挖掘教师的创造力,是学校管理不可忽视的关键课题。
一、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思想核心,以十足的肯定人、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性价值取向。农村校园中教师承载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重担,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息息相关,不仅仅影响着知识传授,更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农村教师普遍存在较强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加之学校人文关怀落实不到位,就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新课改的推行下,素质教育备受关注,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条件下,教师的人文关怀也随之受到重视,将其提到正式的日程上来,对调动教师积极性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
二、农村中学教师生存现状
1.农村教师待遇差,教学资源较为有限
不难理解,农村教师的薪酬相对较少,付出的辛苦与薪酬不成正比,这严重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虽然教师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但薪酬福利相较于城市相差太多,难免会造成心理的不平衡。目前,我国提高了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大部分资金都用于校园建设,教师收入虽有所提高但改善有限。此外,社会也普遍存在“城市教师高出农村教师一筹”的心理,导致农村教师的成就感有限,不利于高效教学的推行。
2.农村教师负担重,工作挑战性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來越多的人走入城市寻求发展,而农村出现了大批的留守儿童,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性格出现一定的缺失,而这就需要教师扮演更为多元的角色,教导学生知识,呵护学生成长,加强了教师的负担。与此同时,农村教师通常住宿校内,早晨出早操、上自习,晚间监督晚自习,应对繁重的备课、作业以及教学评比等,还需要在工作之余参与各类培训,在多重压力之下,教师展现了身心俱疲的状态,使教师教学负担过于沉重,挑战过于严峻。
3.农村教师成就低,自我提升动力不足
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仍然较为明显,导致大量的优秀教师流失,生源也处于逐渐减少的态势,尤其针对升学率而言,农村学校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这就导致家长更加不信任农村教师的任教能力,导致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较为严重,担忧不被家长所理解,也无法获取工作上的成就感,这就严重制约了自我提升的动力,不利于农村教师的自我提升。
三、农村学校教师生存现状的原因
1.行政管理方面
首先,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而言,虽然整体投入较为可观,并且也积极重视农村校园建设,但由于教育由政府统一方针管理,就导致地方教育落实有限,也就是说总体方针引领科学,但实际落实却流于形式[1]。其次,政府对农村教育、教师政策上的倾斜,下放到农村教育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变质。最后,城乡教育差距缩小力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教师待遇有待提高。此外,针对当前的农村校园管理而言,管理者忙于制度完善、教学评比等方面,而忽略了对教师本身的关怀。
2.学生方面
目前大部分的农村居民都逐步地走入城市,将孩子托管于父辈,而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的学习热情不足、天性顽皮,加强了教师的管理难度,并且家长的配合力度有限,无法实现针对性地帮助。同时,农村环境相对一般,导致孩子视野不够开阔,加之缺乏关心,就会导致树立了不正确的三观与道德修养,从小就缺少父母关爱的他们,无法理解教师所付出的辛劳,缺少对教师的尊敬与认可。
3.家长方面
农村居民的认知有限,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高,甚至认为孩子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可以外出打工,以降低家庭负担,这一思想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此外,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对于教育考虑得过于片面,导致教师认可度不足,降低了农村教师的教育热情。
四、农村学校管理中落实教师人文关怀的策略
1.发挥政府职能,决策凸显人文关怀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都颁布了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调整城乡校园差距,提高农村教师收入等,这对农村教师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响应农村教师的需求,积极提高工资待遇、加强工作关怀,使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才能热衷于教育事业,促进教育事业的创新改革。
2.给予教师尊重,明确教师地位
教师是校园的主人之一,是校园的中坚力量。因此,在进行校园管理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层面应尊重教师,呵护教师,而不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教师,应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对于教师反馈的问题,校园及时的解决,才能凝聚民心,提高教师的使命感[2]。此外,涉及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时,学校的管理层应积极调研教师实际情况,将教师的意见作为决策依据,才能制定出契合教师需求的决策,只有学校将教师当作家人、教师才会将校园视作家庭,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工作积极性,确保人文关怀的实效性,这对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落实乡村振兴有着重大的意义。 3.给予教师关爱,缓解工作压力
农村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较城市教师而言只多不少,且压力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分布,包括生活清贫、教学质量、学生成长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教师扛在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这是当下不争的事实[3]。所以要真正落实对教师的关爱,自觉对教师减轻负担、缓解压力。针对节假日应严格履行相关的制度,满足教师的根本需求,并落實免费体验、贫困补助等政策,让教师真正感受到来自校园大家庭的温暖。
除此之外,除了必要的物质要求以及困难解决之外,还要确保教师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经常性开展思政教育,向教师传达学校教育方针、宣传优秀教师榜样,让教师从内心深处认可自身的工作,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实现“从教为荣、以教为乐。”净化教师的心灵,激励教师进步,让教师共同营造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不仅缓解了教师的从业压力,还让教师始终处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下,自然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
4.给予教师赏识,加强工作成就感
对于农村初中教师而言,缺乏成就感是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赏识教育也是教师最常采取的教学方式,而针对教师而言同样可行。针对校园管理而言,应构建起完善的校园激励体系,当教师取得一定成绩时,不能吝啬夸奖与表扬,而是要在校园大会上积极表彰,加强教师的创造性,一个始终处在赞扬评价下的教师,工作自然具备十足的热情,让教师明确干多干少的差别对待,秉持着“多奖少罚”的根本原则,奖励优质行为,处罚不良行为,并且要确保奖罚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明确奖罚内容、规则以及过程,使广大教师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校园氛围,从而最大化调动教师积极性[4]。此外,针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挫折,如学生过于顽皮、班级管理难度大、教学效率提升速度慢等,学校应积极地关心教师内心需求,理解教师的失败或过错,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自然教师会加倍努力提升自我,也会对校园心存归属感。
5.树立教师榜样,激发自身内动力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他们成长、模仿的榜样,而对于教师来说,他们也应该有着优秀教师可供模仿与学习。学校应积极加强教师思想建设与能力培养,针对优秀教师大力表彰,使其成为教师的表率,让所有教师共同树立荣辱与共的观念,才能共同提高教育事业质量[5]。为此,学校应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福利,丰富教师活动,让教师始终处在先进集体环境下,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愉悦来面对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此外,则是加强校园领导者的水平提高,只有管理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高尚的人格魅力、优秀的个人形象,才能让教师认可学校管理,优秀领导者的人文关怀才具备真正的价值,具备更为良好的感召力。学校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严于律己,避免以权谋私,做到克己奉公,才能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标杆,赢得教师的信任、认可,才能确保校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质量的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教师管理则是这一条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时刻落实人文关怀,将呵护、关爱落实在教师的工作中,让教师感受到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的尊重,才能养成教师的成就感、使命感,使教师严于律己、争做榜样,扮演好学生引导者的重要角色,使教师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瑞巧.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1):17-18.
[2]孙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负担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3]杜继锋.多元文化视域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J].智库时代,2019(40):240+242.
[4]秦朝晖.农村学校教师人文关怀的四环节模式[J].教师,2019(19):114-115.
[5]赵作林.抓住机遇壮大队伍,人文关怀促进发展,专业引领共同提高——也谈农村学校新补充教师的管理[J].新课程(上),2013(06):12.
[6]宋德才.激励教师人才是农村学校谋求管理创新的关键[J].贵州教育,2014,(06):8-10.
[7]廖莉萍.人文关怀,农村教师管理的关键[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1):11-12.
此文系属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师人文关怀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jkx19B279。
关键词:人文关怀;乡村振兴;农村教师;教育
引言:人文关怀的宗旨即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愈发受到重视的今天,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城市发展以及国家进步的源动力。而针对校园管理而言,不仅要切实的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关怀力度,同样也要给予教师十足的关怀,尤其是对于农村教师而言,他们更迫切需要学校人文关怀的落实,这是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同时也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十足的人文关怀,最大限度挖掘教师的创造力,是学校管理不可忽视的关键课题。
一、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思想核心,以十足的肯定人、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性价值取向。农村校园中教师承载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重担,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息息相关,不仅仅影响着知识传授,更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农村教师普遍存在较强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加之学校人文关怀落实不到位,就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新课改的推行下,素质教育备受关注,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条件下,教师的人文关怀也随之受到重视,将其提到正式的日程上来,对调动教师积极性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
二、农村中学教师生存现状
1.农村教师待遇差,教学资源较为有限
不难理解,农村教师的薪酬相对较少,付出的辛苦与薪酬不成正比,这严重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虽然教师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但薪酬福利相较于城市相差太多,难免会造成心理的不平衡。目前,我国提高了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大部分资金都用于校园建设,教师收入虽有所提高但改善有限。此外,社会也普遍存在“城市教师高出农村教师一筹”的心理,导致农村教师的成就感有限,不利于高效教学的推行。
2.农村教师负担重,工作挑战性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來越多的人走入城市寻求发展,而农村出现了大批的留守儿童,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性格出现一定的缺失,而这就需要教师扮演更为多元的角色,教导学生知识,呵护学生成长,加强了教师的负担。与此同时,农村教师通常住宿校内,早晨出早操、上自习,晚间监督晚自习,应对繁重的备课、作业以及教学评比等,还需要在工作之余参与各类培训,在多重压力之下,教师展现了身心俱疲的状态,使教师教学负担过于沉重,挑战过于严峻。
3.农村教师成就低,自我提升动力不足
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仍然较为明显,导致大量的优秀教师流失,生源也处于逐渐减少的态势,尤其针对升学率而言,农村学校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这就导致家长更加不信任农村教师的任教能力,导致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较为严重,担忧不被家长所理解,也无法获取工作上的成就感,这就严重制约了自我提升的动力,不利于农村教师的自我提升。
三、农村学校教师生存现状的原因
1.行政管理方面
首先,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而言,虽然整体投入较为可观,并且也积极重视农村校园建设,但由于教育由政府统一方针管理,就导致地方教育落实有限,也就是说总体方针引领科学,但实际落实却流于形式[1]。其次,政府对农村教育、教师政策上的倾斜,下放到农村教育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变质。最后,城乡教育差距缩小力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教师待遇有待提高。此外,针对当前的农村校园管理而言,管理者忙于制度完善、教学评比等方面,而忽略了对教师本身的关怀。
2.学生方面
目前大部分的农村居民都逐步地走入城市,将孩子托管于父辈,而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的学习热情不足、天性顽皮,加强了教师的管理难度,并且家长的配合力度有限,无法实现针对性地帮助。同时,农村环境相对一般,导致孩子视野不够开阔,加之缺乏关心,就会导致树立了不正确的三观与道德修养,从小就缺少父母关爱的他们,无法理解教师所付出的辛劳,缺少对教师的尊敬与认可。
3.家长方面
农村居民的认知有限,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高,甚至认为孩子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可以外出打工,以降低家庭负担,这一思想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此外,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对于教育考虑得过于片面,导致教师认可度不足,降低了农村教师的教育热情。
四、农村学校管理中落实教师人文关怀的策略
1.发挥政府职能,决策凸显人文关怀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都颁布了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调整城乡校园差距,提高农村教师收入等,这对农村教师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响应农村教师的需求,积极提高工资待遇、加强工作关怀,使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才能热衷于教育事业,促进教育事业的创新改革。
2.给予教师尊重,明确教师地位
教师是校园的主人之一,是校园的中坚力量。因此,在进行校园管理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层面应尊重教师,呵护教师,而不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教师,应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对于教师反馈的问题,校园及时的解决,才能凝聚民心,提高教师的使命感[2]。此外,涉及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时,学校的管理层应积极调研教师实际情况,将教师的意见作为决策依据,才能制定出契合教师需求的决策,只有学校将教师当作家人、教师才会将校园视作家庭,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工作积极性,确保人文关怀的实效性,这对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落实乡村振兴有着重大的意义。 3.给予教师关爱,缓解工作压力
农村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较城市教师而言只多不少,且压力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分布,包括生活清贫、教学质量、学生成长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教师扛在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这是当下不争的事实[3]。所以要真正落实对教师的关爱,自觉对教师减轻负担、缓解压力。针对节假日应严格履行相关的制度,满足教师的根本需求,并落實免费体验、贫困补助等政策,让教师真正感受到来自校园大家庭的温暖。
除此之外,除了必要的物质要求以及困难解决之外,还要确保教师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经常性开展思政教育,向教师传达学校教育方针、宣传优秀教师榜样,让教师从内心深处认可自身的工作,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实现“从教为荣、以教为乐。”净化教师的心灵,激励教师进步,让教师共同营造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不仅缓解了教师的从业压力,还让教师始终处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下,自然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
4.给予教师赏识,加强工作成就感
对于农村初中教师而言,缺乏成就感是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赏识教育也是教师最常采取的教学方式,而针对教师而言同样可行。针对校园管理而言,应构建起完善的校园激励体系,当教师取得一定成绩时,不能吝啬夸奖与表扬,而是要在校园大会上积极表彰,加强教师的创造性,一个始终处在赞扬评价下的教师,工作自然具备十足的热情,让教师明确干多干少的差别对待,秉持着“多奖少罚”的根本原则,奖励优质行为,处罚不良行为,并且要确保奖罚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明确奖罚内容、规则以及过程,使广大教师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校园氛围,从而最大化调动教师积极性[4]。此外,针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挫折,如学生过于顽皮、班级管理难度大、教学效率提升速度慢等,学校应积极地关心教师内心需求,理解教师的失败或过错,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自然教师会加倍努力提升自我,也会对校园心存归属感。
5.树立教师榜样,激发自身内动力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他们成长、模仿的榜样,而对于教师来说,他们也应该有着优秀教师可供模仿与学习。学校应积极加强教师思想建设与能力培养,针对优秀教师大力表彰,使其成为教师的表率,让所有教师共同树立荣辱与共的观念,才能共同提高教育事业质量[5]。为此,学校应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福利,丰富教师活动,让教师始终处在先进集体环境下,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愉悦来面对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此外,则是加强校园领导者的水平提高,只有管理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高尚的人格魅力、优秀的个人形象,才能让教师认可学校管理,优秀领导者的人文关怀才具备真正的价值,具备更为良好的感召力。学校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严于律己,避免以权谋私,做到克己奉公,才能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标杆,赢得教师的信任、认可,才能确保校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质量的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教师管理则是这一条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时刻落实人文关怀,将呵护、关爱落实在教师的工作中,让教师感受到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的尊重,才能养成教师的成就感、使命感,使教师严于律己、争做榜样,扮演好学生引导者的重要角色,使教师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瑞巧.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1):17-18.
[2]孙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负担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3]杜继锋.多元文化视域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J].智库时代,2019(40):240+242.
[4]秦朝晖.农村学校教师人文关怀的四环节模式[J].教师,2019(19):114-115.
[5]赵作林.抓住机遇壮大队伍,人文关怀促进发展,专业引领共同提高——也谈农村学校新补充教师的管理[J].新课程(上),2013(06):12.
[6]宋德才.激励教师人才是农村学校谋求管理创新的关键[J].贵州教育,2014,(06):8-10.
[7]廖莉萍.人文关怀,农村教师管理的关键[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1):11-12.
此文系属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师人文关怀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jkx19B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