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效能监察在企业内部管理与监督发挥着重要的管理作用。
【关键词】效能监察;企业管理
企业效能监察在企业内部管理与监督发挥着重要的管理作用。它作为企业效能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方法,与企业内部的执法监察、廉政监察、企业内部控制测试、内部审计、业务监督、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一起从不同的管理角度,系统地服务于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企业效能监察与执法监察、廉政监察的关系
执法监察是对监察对象执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情况的监督监察,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纠举和惩戒。着重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問题。目的是保证政令畅通,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廉政监察是对监察对象执行廉政法规情况的监督监察。重点是解决以权谋私不廉洁的问题。目的是加强廉政建设,促使监察对象廉洁从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效能监察是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或者流程运行的工作效能情况的监督监察。着重解决失职渎职、工作效能低的问题。目的是加强勤政建设和优政建设,促使监察对象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技术,增加效益、效果、整体提高工作效能。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效能提高。
效能监察与执法监察、廉政监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监察的内容不同。执法监察着重解决政令不通问题,廉政监察着重解决不廉政问题,效能监察着重解决工作效能低的问题。
监察的方法不同。执法监察是直接对照某项法律、政策、制度的条文要求,检查监察对象是否逐项执行,发现不执行的问题,进行查处,促进法规的贯彻落实。廉政监察一般从群众反映的“廉政”问题或举报的线索入手,直接调查核实有无问题,查无问题销案,查出有问题进行处理。效能监察从效能出发、查管理效能中的问题入手,检查监察对象履行职责情况,检查任务的完成过程与完成效果,找出问题,查找原因,分清责任,有奖有惩,以达到提高工作效能的目标。
问责处理的尺度不同。廉政监察依据廉政法规进行问责处理,执法监察依据具体莫法律规定处分要求进行问责处理,效能监察依据国家法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问责处理。
监察的深入程度不同。廉政监察主要检查监察对象履行廉政法规情况,将监察重心放在遵守廉政法规情况的检查上,检查内容限于监察对象的廉政情况;执法监察主要检查特定的某项政策、部署、法规的贯彻落实、监察重心放在该项政策、部署、法规贯彻落实及效果上,企业效能监察主要检查监察对象的办事效率、效益、效果的实现情况,监察重心是监察对象的工作效能状态怎么样,检查内容包括监察对象的廉政、勤政、优政情况,检查内容范围要比廉政监察、执法监察更为全面和系统。
二、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内部控制测试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各管理体系所构成的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的集合。它是企业管理者围绕实现组织预期目标所做的系列策划、实施、控制、反馈与监督改进的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可靠性,是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三方面合理保证。内部控制测试某种意义上是检测预防企业内部舞弊的牵制与制衡是否有效。控制“舞弊”的风险是企业最起码的管理要求。
企业效能监察是围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效益、效果、效率等问题进行的监察活动,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是企业效能监察所要监察的一部分内容,但企业效能监察内容不仅包括这些,企业效能监察还要促进企业效能持续提高,“不舞弊”仅仅是管理底线。它们的工作切入角度不同,企业内部控制测试是从控制舞弊的角度来进行管理,向相关利益方报告生产经营成果时,以不舞弊为准则,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效能监察从效能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管理,以提高又好又快的企业效能,实现管理目标的能力为效能监察的出发点。企业效能的改进是源于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能力,远高于“不舞弊的要求”,反过来,效能监察工作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他们两者工作切入角度不同,但可以相互促进。
三、企业效能监察与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在于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主要是验证并报告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情况。
企业效能监察是围绕实现企业的效益、效果、效率和持续盈利能力的管理目标,促进企业效能持续提高为目标,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循环的审查、建议并督促改进的监督活动。企业效能监察立足于对企业效能现状的审查、以提高效能的监察建议,并督促改进,更具强制性、广泛性和全面性。两者工作的目标、对象、工作内容存在一些区别。同时内部审计一些工作方法是值得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借鉴,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之间存在互通有无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内部审计可以成为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中一支重要的专业力量。效能监察工作与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信息可以形成共享,形成监督合力,以提高企业效能。
四、企业效能监察与内部业务监督
企业业务监督是指企业内部的各业务专业职能部门为实现企业发展的预期目标,对其部门职责范围以内的经营管理活动所实施的必要的控制与管理活动,是管理学意义上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组成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业务监督是部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项经常性的管理活动。它的实施主体为企业内部的各专业职能部门。企业业务监督是职能部门对自己的工作计划、措施在执行时的控制与自我纠偏,目的在于确保本部门职责履行,实现部门工作目标。
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对业务部门全部管理活动的第二方监察主体,监察内容就包括对业务部门的业务监督活动是否开展是否有效的监察。效能监察部门推进的效能监察是一种跨部门、跨管理体系的管理与监督、与业务监督不是同一个层次的管理与监督活动,它从公司整体管理的更高层次进行管理与监督活动。因此说,企业效能监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再管理,业务监督工作的再监督。这种监督具有全局系统性和综合性。同时,效能监察可以选择在事前、事中或事后介入,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可以在一个部门或跨部门的业务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监察活动,这是企业内部其他专业部门所不具有的特有的工作优势。
五、企业效能监察与全面风险管理
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企业风险一般可以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因此,全面风险管理是降低企业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促进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管理。企业效能监察是以实现企业组织实现经营目标的能力,即企业效能的持续提高为工作目标。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在于实现经营目标为终极目标,效能监察以提高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为无限追求目标,但它们都将以流程为工作载体发挥作用。
总之,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部门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发挥其职能,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施工企业要在改革中谋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坚持循序渐进,不断创新,融会贯通,讲求实效,向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迈进,把实际工作中的潜能转化为动能和资源,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圆满的成果。
【关键词】效能监察;企业管理
企业效能监察在企业内部管理与监督发挥着重要的管理作用。它作为企业效能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方法,与企业内部的执法监察、廉政监察、企业内部控制测试、内部审计、业务监督、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一起从不同的管理角度,系统地服务于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企业效能监察与执法监察、廉政监察的关系
执法监察是对监察对象执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情况的监督监察,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纠举和惩戒。着重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問题。目的是保证政令畅通,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廉政监察是对监察对象执行廉政法规情况的监督监察。重点是解决以权谋私不廉洁的问题。目的是加强廉政建设,促使监察对象廉洁从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效能监察是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或者流程运行的工作效能情况的监督监察。着重解决失职渎职、工作效能低的问题。目的是加强勤政建设和优政建设,促使监察对象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技术,增加效益、效果、整体提高工作效能。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效能提高。
效能监察与执法监察、廉政监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监察的内容不同。执法监察着重解决政令不通问题,廉政监察着重解决不廉政问题,效能监察着重解决工作效能低的问题。
监察的方法不同。执法监察是直接对照某项法律、政策、制度的条文要求,检查监察对象是否逐项执行,发现不执行的问题,进行查处,促进法规的贯彻落实。廉政监察一般从群众反映的“廉政”问题或举报的线索入手,直接调查核实有无问题,查无问题销案,查出有问题进行处理。效能监察从效能出发、查管理效能中的问题入手,检查监察对象履行职责情况,检查任务的完成过程与完成效果,找出问题,查找原因,分清责任,有奖有惩,以达到提高工作效能的目标。
问责处理的尺度不同。廉政监察依据廉政法规进行问责处理,执法监察依据具体莫法律规定处分要求进行问责处理,效能监察依据国家法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问责处理。
监察的深入程度不同。廉政监察主要检查监察对象履行廉政法规情况,将监察重心放在遵守廉政法规情况的检查上,检查内容限于监察对象的廉政情况;执法监察主要检查特定的某项政策、部署、法规的贯彻落实、监察重心放在该项政策、部署、法规贯彻落实及效果上,企业效能监察主要检查监察对象的办事效率、效益、效果的实现情况,监察重心是监察对象的工作效能状态怎么样,检查内容包括监察对象的廉政、勤政、优政情况,检查内容范围要比廉政监察、执法监察更为全面和系统。
二、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内部控制测试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各管理体系所构成的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的集合。它是企业管理者围绕实现组织预期目标所做的系列策划、实施、控制、反馈与监督改进的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可靠性,是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三方面合理保证。内部控制测试某种意义上是检测预防企业内部舞弊的牵制与制衡是否有效。控制“舞弊”的风险是企业最起码的管理要求。
企业效能监察是围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效益、效果、效率等问题进行的监察活动,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是企业效能监察所要监察的一部分内容,但企业效能监察内容不仅包括这些,企业效能监察还要促进企业效能持续提高,“不舞弊”仅仅是管理底线。它们的工作切入角度不同,企业内部控制测试是从控制舞弊的角度来进行管理,向相关利益方报告生产经营成果时,以不舞弊为准则,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效能监察从效能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管理,以提高又好又快的企业效能,实现管理目标的能力为效能监察的出发点。企业效能的改进是源于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能力,远高于“不舞弊的要求”,反过来,效能监察工作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他们两者工作切入角度不同,但可以相互促进。
三、企业效能监察与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在于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主要是验证并报告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情况。
企业效能监察是围绕实现企业的效益、效果、效率和持续盈利能力的管理目标,促进企业效能持续提高为目标,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循环的审查、建议并督促改进的监督活动。企业效能监察立足于对企业效能现状的审查、以提高效能的监察建议,并督促改进,更具强制性、广泛性和全面性。两者工作的目标、对象、工作内容存在一些区别。同时内部审计一些工作方法是值得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借鉴,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之间存在互通有无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内部审计可以成为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中一支重要的专业力量。效能监察工作与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信息可以形成共享,形成监督合力,以提高企业效能。
四、企业效能监察与内部业务监督
企业业务监督是指企业内部的各业务专业职能部门为实现企业发展的预期目标,对其部门职责范围以内的经营管理活动所实施的必要的控制与管理活动,是管理学意义上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组成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业务监督是部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项经常性的管理活动。它的实施主体为企业内部的各专业职能部门。企业业务监督是职能部门对自己的工作计划、措施在执行时的控制与自我纠偏,目的在于确保本部门职责履行,实现部门工作目标。
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对业务部门全部管理活动的第二方监察主体,监察内容就包括对业务部门的业务监督活动是否开展是否有效的监察。效能监察部门推进的效能监察是一种跨部门、跨管理体系的管理与监督、与业务监督不是同一个层次的管理与监督活动,它从公司整体管理的更高层次进行管理与监督活动。因此说,企业效能监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再管理,业务监督工作的再监督。这种监督具有全局系统性和综合性。同时,效能监察可以选择在事前、事中或事后介入,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可以在一个部门或跨部门的业务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监察活动,这是企业内部其他专业部门所不具有的特有的工作优势。
五、企业效能监察与全面风险管理
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企业风险一般可以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因此,全面风险管理是降低企业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促进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管理。企业效能监察是以实现企业组织实现经营目标的能力,即企业效能的持续提高为工作目标。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在于实现经营目标为终极目标,效能监察以提高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为无限追求目标,但它们都将以流程为工作载体发挥作用。
总之,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部门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发挥其职能,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施工企业要在改革中谋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坚持循序渐进,不断创新,融会贯通,讲求实效,向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迈进,把实际工作中的潜能转化为动能和资源,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圆满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