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音乐教育如何才能适应变迁的社会环境,在目前教育的环境下强化音乐教育的功能,发挥音乐教育作用,便已为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首要问题。本文中笔者就此谈了些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育创 教学活动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由于受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其审美取向的偏差、人文关怀的不足以及在此背景下凸显出来的技术化、功利化、世俗化取向都日渐成为不争的现实,不仅左右着小学音乐教师的判断与选择,而且关涉正常的教学活动及其育人效果。因此,小学音乐教育如何才能适应变迁的社会环境,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强化音乐教育的功能,发挥音乐教育作用,便成为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首要问题。下面我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强调:“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无论是直接的音乐表现、歌唱、演奏及游戏,还是间接的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及音乐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有的教学内容无一不是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在音乐教学中有大量的操作实践活动尤其是技巧技能的训练,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领悟。音乐教师要设计出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巧妙设问,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活动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创作、评价只是从兴趣、情感入手,没有感性的实践,音乐教学活动就不存在,乐谱、音乐知识将是一堆无意义的符号与抽象的概念。学生在歌唱、演奏、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愉悦,但这仅仅是一种表象。只有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指导,学生才能知道正是这些密集的节奏、变幻的速度和力度及多种音乐手段的运用,才使人获得了愉悦的感受。
二、以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情感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动力。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分析、表现和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来完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程度,因此,教师应注意倾注丰富的情感,以此引起学生的情绪波澜,唤起学生的情感和美的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欲望,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倾注全身心的爱。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赖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学习音乐上,逐渐地对学习音乐产生良好的情绪和强烈的愿望。其次,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牵动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语言、动作、范唱、指挥和神态等,无不传递出情感的信息。当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信息重叠在一起时,大家的喜怒哀乐之情便自然和谐地融汇成一体了。
三、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参与学习
人的情感的诱发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鲜明、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录像、幻灯、录音、画面等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诱人的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艺术意境之中,去获得情感的共鸣。
1.利用画面创设情境。如在教歌曲《春天在哪里》时,上课前,我先画了一张画,贴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上有绿柳、青草、桃花,柳树的枝头上有两只小黄鹂鸟在唱歌。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到了春天的气息,被画面上浓浓的春意所吸引,情感得到了激发。在上课时启发学生谈谈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这样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加深了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很快就记住了歌词。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教歌曲《看龙船》时,我放了一段端午节赛龙舟的录像让学生看,龙舟竞渡、鼓乐喧天的热闹场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喊:“加油,加油!”看完片子后学生都感慨地说:“真热闹呀,真想去现场看看。”在随后的歌曲教学中,他们很快就融入到情境之中,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歌曲。
四、通过表演和自编舞蹈体会音乐作品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发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让孩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应该有一种良好的载体。于是,我让学生将学过的歌曲通过小组的合作自编成舞蹈。这样既激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又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深刻内涵的魅力。我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按照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边唱歌边表演,或将歌曲集体创编为舞蹈。例如:在学完《快乐的布谷鸟》这首歌之后我放了一段录像,让学生观察小鸟出壳、飞翔、捉虫的动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将观察、听到的动作表现出来。我说:“小鸟出壳是一下子就钻出来的吗?你能表演一下吗?”学生争着表演:“小鸟一下一下把蛋壳啄破,才慢慢挣扎出来的。”说完还维妙维肖地学起来。我说:“播放一段音乐,音乐中有小鸟啄壳的描写,谁听出来了谁就跟着做,看谁表演得像。”在我的鼓励下,学生都尽情地做着表演,有的做壳的动作,有的做飞翔的动作,有的学捉虫的样子。通过听音乐、学表演,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个性得到发展了,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了音乐作品。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育创 教学活动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由于受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其审美取向的偏差、人文关怀的不足以及在此背景下凸显出来的技术化、功利化、世俗化取向都日渐成为不争的现实,不仅左右着小学音乐教师的判断与选择,而且关涉正常的教学活动及其育人效果。因此,小学音乐教育如何才能适应变迁的社会环境,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强化音乐教育的功能,发挥音乐教育作用,便成为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首要问题。下面我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强调:“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无论是直接的音乐表现、歌唱、演奏及游戏,还是间接的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及音乐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有的教学内容无一不是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在音乐教学中有大量的操作实践活动尤其是技巧技能的训练,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领悟。音乐教师要设计出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巧妙设问,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活动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创作、评价只是从兴趣、情感入手,没有感性的实践,音乐教学活动就不存在,乐谱、音乐知识将是一堆无意义的符号与抽象的概念。学生在歌唱、演奏、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愉悦,但这仅仅是一种表象。只有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指导,学生才能知道正是这些密集的节奏、变幻的速度和力度及多种音乐手段的运用,才使人获得了愉悦的感受。
二、以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情感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动力。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分析、表现和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来完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程度,因此,教师应注意倾注丰富的情感,以此引起学生的情绪波澜,唤起学生的情感和美的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欲望,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倾注全身心的爱。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赖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学习音乐上,逐渐地对学习音乐产生良好的情绪和强烈的愿望。其次,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牵动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语言、动作、范唱、指挥和神态等,无不传递出情感的信息。当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信息重叠在一起时,大家的喜怒哀乐之情便自然和谐地融汇成一体了。
三、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参与学习
人的情感的诱发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鲜明、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录像、幻灯、录音、画面等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诱人的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艺术意境之中,去获得情感的共鸣。
1.利用画面创设情境。如在教歌曲《春天在哪里》时,上课前,我先画了一张画,贴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上有绿柳、青草、桃花,柳树的枝头上有两只小黄鹂鸟在唱歌。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到了春天的气息,被画面上浓浓的春意所吸引,情感得到了激发。在上课时启发学生谈谈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这样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加深了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很快就记住了歌词。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教歌曲《看龙船》时,我放了一段端午节赛龙舟的录像让学生看,龙舟竞渡、鼓乐喧天的热闹场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喊:“加油,加油!”看完片子后学生都感慨地说:“真热闹呀,真想去现场看看。”在随后的歌曲教学中,他们很快就融入到情境之中,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歌曲。
四、通过表演和自编舞蹈体会音乐作品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发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让孩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应该有一种良好的载体。于是,我让学生将学过的歌曲通过小组的合作自编成舞蹈。这样既激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又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深刻内涵的魅力。我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按照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边唱歌边表演,或将歌曲集体创编为舞蹈。例如:在学完《快乐的布谷鸟》这首歌之后我放了一段录像,让学生观察小鸟出壳、飞翔、捉虫的动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将观察、听到的动作表现出来。我说:“小鸟出壳是一下子就钻出来的吗?你能表演一下吗?”学生争着表演:“小鸟一下一下把蛋壳啄破,才慢慢挣扎出来的。”说完还维妙维肖地学起来。我说:“播放一段音乐,音乐中有小鸟啄壳的描写,谁听出来了谁就跟着做,看谁表演得像。”在我的鼓励下,学生都尽情地做着表演,有的做壳的动作,有的做飞翔的动作,有的学捉虫的样子。通过听音乐、学表演,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个性得到发展了,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了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