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荀子作为我国战国期间最为重要的思想家,关于道德的来源,荀子非常强调后天的习染,认为人们道德观念的形成是通过后天的修炼以及环境影响等条件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道德教育方面,荀子特别注重崇高人格的塑造,影响社会成员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古代及至今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关键词】:荀子;德育思想;道德修养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十分注重人性,礼仪等,其德育思想对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荀子道德教育的内容
11.人性论
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良的一面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这一观念为人们所熟知。人的自然本性即“性”是天生的,是恶的,包括欲生恶死、好利恶害、好逸恶劳、追求功名等,而人的道德品性是后天培养,这种社会属性与培养社会属性的过程,被荀子称为“伪”。它是人的主观意志对自然本性为了一定的目标而施行的管制,是伦理道德对自然欲望的约束。而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存在着矛盾,也与理想的社会秩序存在着矛盾。为了实现社会理想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就需要完善的道德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社会必然会陷入混乱。荀子持“性恶论”意在强调建立社会规范的重要,所以他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人的自然本性虽然被荀子称为“性恶”,如同善性不是善行一样,恶性也不是恶行。如果没有法和道德的约束,恶性就会转化为恶行,恶就会从可能转化为现实。
2.礼法论
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饱受时代思想的影响。他坚持礼、法并重,礼、法并举。在儒学传统中,“礼”是指社会的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荀子十分重视“礼”的作用。荀子认为,礼来自于人们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因此,在《礼论》中,荀子曾说过:“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先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礼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同时,强调教师要做好礼的表率作用,礼才能得以更好的贯彻实施。
3.环境影响论
这里所说的环境是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想道德等多种因素的社会大环境。这种大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潜移默化的暗示、导向作用和感染熏陶作用,对人的行为有约束与规范作用。环境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因素,荀子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说明了环境与条件对于人的道德水平与思想道德伦理人认知的重要影响。因此,荀子认为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都是人为养成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得到的。
二、荀子道德教育的方法
1.学思结合法
所谓学思结合法,是指,受教育者把学习道德道德知识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的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荀子在《劝学》中说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可以看出,荀子相对于思考来说,更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荀子认为的学习,在这里通常指学习道德知识,即是学习儒家传统的伦理知识。在突出学的重要性的同时,对于思,荀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论断:“思索以通之”、“闲居静思则通”。对于现代的人们而言,机械的学习道德知识而不善于独立思考,并不能对道德原著与道德知识进行根本上的、系统性的把握,因此,善于运用学思结合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复斟酌于思考,便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2.环境陶冶法
所谓环境陶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对人的品格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冶铸作用。正是依据这一认识,古今德育都强调提倡教育者动主创造优越的环境,使受教育者得以健康的成长。荀子认为,不同的环境能铸造出不同品格的人。“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明,积靡使然也。”表明荀子所提倡的优质的环境会对人产生好的影响,久而久之,可以塑造出优良的品格。基于此,荀子强调“注错习俗。”他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由于环境影响的不同,人“可以成尧舜,可以为架拓,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都可以见得,荀子不仅重视人的主观努力与锻炼,更重视客观环境对人的重要作用。
3.知行合一法
荀子认为,在学习道德理论的同时,更要加强道德实践。所谓知行,就是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问题,也就是“致知”与“力行”的关系问题。荀子明确主张把行同知联系起来,认为人们的行为就是实践他们所知道的东西,所以行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行不能脱离知,而是受知指导的。即“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在《儒效》中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即是把行看作是学习的目的和认识的归宿,认为人不应为学而学,而应为行而学。所以说,荀子所认为的道德修养,不仅包含道德认识,还包含着道德实践,而最终道德教的着力点在于道德实践上。
三、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重视“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始终以人作为教育对象,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他又提出“化性为伪”的观念,强调后天教育对人的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一方面,要看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荀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恶”,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同自身的“恶”进行斗争的过程,所以,人都必须要加强学习礼仪。通过礼仪来约束自己,如果不通过主观努力,就很难达到克己的效果。在当前,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社会中出现了很多追求私利、追求权力的现象,许多人为了无限度的私欲铤而走险,道德沦丧已经成为社会常态。这就要求人们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作为人,必须主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另一方面,还要看到道德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教育者的人格与言行度受教育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塑造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教育者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使教育者的人格充满魅力,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示范,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3.2重视社会实践环节
荀子在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提出了知行结合的先进理念,他认为认识或理论的正确与否应该经过实践来进行检验,这种知行结合的思想对于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即道德知识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够内化为学生真正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真正为社会服务。因此,要重视起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树立起实践育人的思想,并充分发挥多方面的力量来让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巨大的合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加自身对于社会的感性认识。
3.3强化环境对人的德育作用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的利益分化和社会贫富悬殊,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巨大压力和心理上的“相互剥夺感”,不同程度的社会腐败现象和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消极人生观以及社会普遍存在的公德意识淡薄和人际淡漠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境界。这些消极因素己经并将继续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广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环境与利用好环境的作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向仍旦.荀子通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1
[2].方勇,李波.荀子[M].中华书局,2011,1
[3].施道全.荀子道德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9,4
[4].王丽蕊.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4
[5].王娟.孟子与荀子德育思想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6].蒋业华.荀子道德教育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31)
[7].许业所,崔华前.荀子思想中蕴含的德育方法及其现代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8
【关键词】:荀子;德育思想;道德修养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十分注重人性,礼仪等,其德育思想对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荀子道德教育的内容
11.人性论
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良的一面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这一观念为人们所熟知。人的自然本性即“性”是天生的,是恶的,包括欲生恶死、好利恶害、好逸恶劳、追求功名等,而人的道德品性是后天培养,这种社会属性与培养社会属性的过程,被荀子称为“伪”。它是人的主观意志对自然本性为了一定的目标而施行的管制,是伦理道德对自然欲望的约束。而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存在着矛盾,也与理想的社会秩序存在着矛盾。为了实现社会理想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就需要完善的道德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社会必然会陷入混乱。荀子持“性恶论”意在强调建立社会规范的重要,所以他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人的自然本性虽然被荀子称为“性恶”,如同善性不是善行一样,恶性也不是恶行。如果没有法和道德的约束,恶性就会转化为恶行,恶就会从可能转化为现实。
2.礼法论
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饱受时代思想的影响。他坚持礼、法并重,礼、法并举。在儒学传统中,“礼”是指社会的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荀子十分重视“礼”的作用。荀子认为,礼来自于人们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因此,在《礼论》中,荀子曾说过:“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先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礼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同时,强调教师要做好礼的表率作用,礼才能得以更好的贯彻实施。
3.环境影响论
这里所说的环境是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想道德等多种因素的社会大环境。这种大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潜移默化的暗示、导向作用和感染熏陶作用,对人的行为有约束与规范作用。环境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因素,荀子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说明了环境与条件对于人的道德水平与思想道德伦理人认知的重要影响。因此,荀子认为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都是人为养成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得到的。
二、荀子道德教育的方法
1.学思结合法
所谓学思结合法,是指,受教育者把学习道德道德知识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的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荀子在《劝学》中说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可以看出,荀子相对于思考来说,更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荀子认为的学习,在这里通常指学习道德知识,即是学习儒家传统的伦理知识。在突出学的重要性的同时,对于思,荀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论断:“思索以通之”、“闲居静思则通”。对于现代的人们而言,机械的学习道德知识而不善于独立思考,并不能对道德原著与道德知识进行根本上的、系统性的把握,因此,善于运用学思结合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复斟酌于思考,便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2.环境陶冶法
所谓环境陶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对人的品格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冶铸作用。正是依据这一认识,古今德育都强调提倡教育者动主创造优越的环境,使受教育者得以健康的成长。荀子认为,不同的环境能铸造出不同品格的人。“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明,积靡使然也。”表明荀子所提倡的优质的环境会对人产生好的影响,久而久之,可以塑造出优良的品格。基于此,荀子强调“注错习俗。”他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由于环境影响的不同,人“可以成尧舜,可以为架拓,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都可以见得,荀子不仅重视人的主观努力与锻炼,更重视客观环境对人的重要作用。
3.知行合一法
荀子认为,在学习道德理论的同时,更要加强道德实践。所谓知行,就是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问题,也就是“致知”与“力行”的关系问题。荀子明确主张把行同知联系起来,认为人们的行为就是实践他们所知道的东西,所以行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行不能脱离知,而是受知指导的。即“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在《儒效》中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即是把行看作是学习的目的和认识的归宿,认为人不应为学而学,而应为行而学。所以说,荀子所认为的道德修养,不仅包含道德认识,还包含着道德实践,而最终道德教的着力点在于道德实践上。
三、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重视“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始终以人作为教育对象,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他又提出“化性为伪”的观念,强调后天教育对人的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一方面,要看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荀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恶”,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同自身的“恶”进行斗争的过程,所以,人都必须要加强学习礼仪。通过礼仪来约束自己,如果不通过主观努力,就很难达到克己的效果。在当前,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社会中出现了很多追求私利、追求权力的现象,许多人为了无限度的私欲铤而走险,道德沦丧已经成为社会常态。这就要求人们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作为人,必须主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另一方面,还要看到道德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教育者的人格与言行度受教育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塑造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教育者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使教育者的人格充满魅力,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示范,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3.2重视社会实践环节
荀子在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提出了知行结合的先进理念,他认为认识或理论的正确与否应该经过实践来进行检验,这种知行结合的思想对于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即道德知识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够内化为学生真正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真正为社会服务。因此,要重视起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树立起实践育人的思想,并充分发挥多方面的力量来让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巨大的合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加自身对于社会的感性认识。
3.3强化环境对人的德育作用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的利益分化和社会贫富悬殊,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巨大压力和心理上的“相互剥夺感”,不同程度的社会腐败现象和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消极人生观以及社会普遍存在的公德意识淡薄和人际淡漠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境界。这些消极因素己经并将继续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广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环境与利用好环境的作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向仍旦.荀子通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1
[2].方勇,李波.荀子[M].中华书局,2011,1
[3].施道全.荀子道德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9,4
[4].王丽蕊.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4
[5].王娟.孟子与荀子德育思想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6].蒋业华.荀子道德教育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31)
[7].许业所,崔华前.荀子思想中蕴含的德育方法及其现代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