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校长成长记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自宝
  男,1957年6月生,河北省承德县大营子乡桲椤树村人,大专学历。1973年高中毕业,1973—1980年在生产队劳动。1980—1993年于桲椤树村小学担任全科教师,1993—2003年于北营子村小学担任校长,2003—2017年于桲椤树村小学担任校长。1980—1982年为小学代课教师,1983—1987年为小学民办教师,1987年暑期转为公办教师。1999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2017年6月退休。
  一、从代课教师到公办教师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亲是小学校长,母亲是家庭主妇,我们家一共六个孩子,我排行老五。我父亲念过两年私塾,算是一个文化人,村里人就推荐他办学校。因此,大约在1948年,我父亲组织成立了全乡第一所学校,叫高小学校。算一所综合学校,没有什么小学、初中之分,一共就这么一所学校。最开始只有我父亲一位教师,后来教师多了我父亲就成了
  校长。
  我是1957年出生的,1964年上小学。父亲或多或少对我们有一些熏陶和影响,所以我们哥儿六个从小就想着将来要成才。因此,虽然上学的时候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但我还是坚持读完了两年制的初中和两年制的高中。1973年高中毕业,毕业后开始在生产队劳动,一直到
  1980年。
  1.曲折的代课之路(1980—1982年)
  1978年10月19日,我永远记得的日子,我参加民办教师考试。高中毕业以后,我在家也一直不断学习。我父亲经常对我说:“虽然在家劳动,但还是要读书看报,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机会来了才能抓住。”我觉得父亲说得对,也就一直这样做。果然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民办教师考试,我考了全村第一名。我很高兴,就等着录取了。但是,后来发生了变故,我没去上。那会儿村里算工分,村委会权力很大,他们觉得我家人出路都不错,“好事都成你们一家的了,那成啥了,别人家的孩子就不行?”所以愣是①没让我去。
  直到1980年,我父亲要离休。父亲说:“村里不让你去当民办教师,我在离休之前休班,你上,你替我临时代课。”就这样,我成了一名代课教师。当时学校一共有六十多个学生,一到六年级都有。有十几个老师,正式教师包括我父亲在内只有两个,剩下的都是民办教师和我这个代课教师。我一上班就担任小学毕业班②的老师。第一年,我的教学成绩在全乡八个村平行班中排第四。这个成绩还是很叫响③。第二年,我转教小学一年级,也是代课教师。中心校一共八个村,十个教学单位,我的教学成绩排第一。
  就这样,我当了两年代课教师。1982年夏季开学,有新政策,要求辞退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再通过考试选拔决定去留。我是特例,当时中心学校校长认为我是个教学的人才,所以给我參加考试的机会。竞聘考试主要考核三方面的内容:教龄、教学成绩和教师的文化考试,按照百分计算。我的教学时间短,教龄分数排名最低。但是我的教学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第一。所以虽然我的教龄成绩是老末,但是从总分来看,我是有优势的。当时很多民办教师都被辞退,而我破格转为民办教师。
  2.民办教师(1982—1987年)
  当代课教师时,一个月挣40元,公办教师一个月挣68.5元,我父亲的工资是最高的60.5元,民办教师5元补助外加20工分每个月④。从代课教师转为民办教师之后,工资相对有所下降,但是工作稳定了,我非常开心。我爱教育事业,乐意当老师,愿意吃这碗饭。
  1984年,县里创办了师范学校,招收中专生去那里学习。我就报名参加了考试,差了3分,没有被录取。1987年,我第二次参加考试,考了第一名。我四哥也是民办教师,和我一起参加考试,考了第二名。中心校校长和我说:“咱们今年冬天有自然减员指标,在家就能转成公办教师,不用去师范学习,还不用耽误你挣工资和家庭生活。”我就放弃了去师范学习的机会,让我四哥去师范上学,我在家继续教学。当年冬天,也就是1987年寒假,我正式转为公办教师。
  3.公办教师(1987—1993年)
  我在桲椤树学校的时候,最多的时候1~6年级一共有12个班,这还不包括学前班。教师最多的时候也有二十几个人。当时教师们都很有奋斗精神,都想把孩子们培养好。
  我教的是小学全科,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学,也是班主任。在教学方面,我算是一个比较严厉的老师。我讲课的时候不允许学生走神、开小差。如果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在你这,就不可能跟着你学东西。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跟着你学习。在班级管理方面,我总是一碗水端平,非常公正,每个学生来到学校,就必须要学点东西,必须要有所收获。在自身教学发展方面,我会把他人好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比如,有一次我去县里听一位语文老师讲课,他在讲有关黄河的一篇课文,用引导的方式过渡,课堂的效果很好。我觉得这种讲课方式非常好,等我回到我的教学岗位上,我就把这种讲课方式应用到我的课堂中,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在桲椤树小学的12年期间,不断有新教师来,也不断有教师离开。我热爱教育事业,所以我选择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教学是我的专长,我的家人、社会上的人和我的同行也都认为我就适合当老师,我也乐意干,所以我就坚持了一辈子。
  二、从教师成长为一名乡村校长(1993—2017年)
  1993年,邻村北营子村小学缺校长,中心校校长通观全局后,选我去了。学校当时情况特别糟糕:老校长管理不善,家长与老师总是闹纠纷;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当时学校有近一百名学生;教师七八个,算上我一共2个公办教师,剩下的都是民办教师。90年代初,民办教师每个月工资有八九十块钱,与公办教师的工资差了一倍多,并且转正机会比较少,所以许多优秀的民办教师与代课教师都流失了。我刚去的时候,教师们的心态很散,表现也不积极。我认为教师是一个学校的核心,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班级的能力提升了,这个学校也就办好了。因此,我将学校管理的重点放在对教师的管理上。   首先,校长要身体力行,为教师做榜样,并且虚心接受批评。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我经常进班听课。当时有位老教师,比我大十岁,资历深,还是师范毕业,对我年纪轻轻当上校长不是很服气。一次,我听完这位老教师讲课后给他提了一点教学上的建议,但他没有回应我的建议,只跟我说了一句:“我能听听你的课吗?”我欣然答应了。因为从教学这方面来讲,我很愿意教师给我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建议;并且作为校长,你想要老师听你的,就必须让他们看到你是有真本事的。那时候我教五年级语文,就讲了《晏子使楚》。我在上面讲课,这位老教师就在下面听课。课后,我和这位老师说,咱们一块交换交换经验,提提建议与意见以便提高。老教师听完课后对我说:“恩,还是不错的。”这件事让我很欣慰,因为能看见教师对于教学工作还是有要求的,教师们希望自己的校长是有真本事的,真的能够指导他们。
  其次,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管理。对于教师的管理主要包括业务管理和班级管理。在业务管理方面,我会听课,与教师交流;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教学计划,最后将检查结果公示。我不批评教师,因为教师都是有自尊心的,我采取的是鼓励和表扬,鼓励有进步的教师,奖励表现好的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校长要走到每个班级里去,去了解每个班级的情况。
  我认为管理的基础是相互尊重,校长必须要尊重教师,真心地关心每一位教师。当时有个民办女老师,想要通过考试成为公办教师,所以平时在班级里会偷偷摸摸地学习。她把复习用书放在讲桌的抽匣里,没事就看书。我一进班听课,她就赶紧把抽匣关上,怕我看见批评她。碰见两次之后,我就乐了,我就对她说:“你不用瞒着我,我知道你是个代课老师,机会太少了。你这么着,你把学生都布置好了,不要让他们乱,你就可以在班级里学习你自己的东西,你不用防着我。”那年暑假有一个公办教师的名额,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
  此外,我经常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活动,我们管这个叫业务活动①。那个时候,我们和邻村梆子沟小学联合培训,梆子沟小学学生少,我们学校学生多,搞业务培训,梆子沟小学的教师就都来我们学校,互相学习。每周集体组织业务活动不少于两次,定期的教师交流活动在周三和周六。分散的业务活动,比如随时听课评课的交流活动是常事。
  作为校长,我觉得我对教师的管理做得还是可以的,但是会存在一些无奈。当时学校教师分为三类,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公办教师的收入比民办教师高多了,民办教师比代课教师要好一点。当时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考试考入县师范学校进行脱产学习之后成为公办教师;二是通过乡里中心校分配名额到县师范进行培训为期一年的教师培训,获得培训资格证书之后转为公办教师。但是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的希望非常渺茫,所以很多代课教师就陆续离开了。那时候有个姓魏的代课老师,他教小学三年级,他教的班級在全乡小学平行班中成绩最好。村里觉得他是个人才,就让他去村里当村长。魏老师就来问我,代课教师有没有转公的希望,要是有,就不去村里当村长,还留在学校里当老师。我不仅是校长,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要对他人负责任,所以我得说实实在在的话。我说:“魏老师,转公这会儿没有希望了,国家没有这个政策了②。从学校工作、教学成绩上看,我舍不得让你走。但是我和你说实话,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呢,就去吧,我不强留你,留也留不住。”就这样,魏老师就回村当村长去了,现在已经当了十几年村支书,还是县人大代表,也挺好的。但是作为校长,看着像魏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师流失,还是很心痛的。
  担任校长期间,我依然不断充实自己。虽然我已经是公办教师,但是没有师范学历,只是高中毕业。我就报了校长培训班,并取得了毕业证书,相当于中专学历。1998年,国家有了自学考试,我又参加自学考试,并且通过两年的培训拿到了大专学历。教育在不断发展,我也需要不断学习与充实自己。我转为公办教师时是小教一级,1999年我成为小学高级教
  师①。全乡一共五六十个教师,只有五六个人是小学高级教师。
  回顾这么多年的从教生涯,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教师很幸福,最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培养孩子,培养国家的接班人,我教的学生都非常优秀,都成才了,我很欣慰,很幸福;另一方面从个人的角度考虑,教师工作很稳定,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可以做出成绩,并且国家给的工资待遇也不低,所以我觉得很幸福。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依然会选择教师这个行业。我认为,教师最大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只要对学生充满爱,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充满动力。
  采访后记
  大营子乡是承德县地区的革命老区,桲椤树村更是贫困村,因此李自宝老师的工作环境是十分艰苦的,但是他却在偏远乡村的教育第一线坚持了一辈子。在采访过程中,李自宝老师对教育的热情深深打动了我,他说:“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无愧于孩子,无愧于乡亲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正是由于李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和在教育教学上的认真负责,李老师的教学成绩才能够总是位列前茅,学生们才会如此尊敬自己的小学启蒙老师,以至于毕业多年后都会一直牵挂着李老师。李老师成为教师的过程是曲折的,从最开始的代课教师到民办教师,再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最后成长为一名小学校长,每一步都着实不容易,李老师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李老师的学习精神,他时常学习到深夜以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与建议。
  从李自宝老师的身上,我体会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孩子的无私关爱。像李老师这样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使得偏远山村的孩子有机会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希望通过本次访谈,能够使更多人了解乡村教师的故事,被他们感动,同时也激励我们年轻一代有所作为,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感谢李自宝老师的分享,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家人为促成此次访谈付出的努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口述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胡玉敏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预期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也在持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身心健康、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而目前我们对高中教师的工作状态还缺乏客观了解及应有的关注与关怀,所以对高中教师工作状况进行调研,探讨他们的工作压力尤为重要。  一、基本情况  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网络问卷调研和现场访谈的方式,在兼顾城市和乡村的基础上,从山东省147个
:近年来,东城区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继续扩大和深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上,东城区有哪些重点工作?  :东城区近年来以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努力促进教育的优质公平。一是通过组团发展,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每所学校拥有的优质资源比例。新建34对深度联盟、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个教育优质资源带、7个教育集团、15个首都高校和社会教育机构支持东城教育改革项目等举措,实现了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深植于我们的生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变得更加富有与强大,但社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拜金主义一时风靡、礼义廉耻被遗忘、社会竞争、弱肉强食及网络暴戾之气甚嚣尘上。物质上极大丰富,精神上却遭遇危机,人们的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但心灵问题却不断凸显。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可以从广袤的历史长河中寻找经验。如何对待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取决于人们怎样看待儒学
上海和浙江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已有三年,不同学校对高考改革的适应度不同,有些并没有从传统应试教育和学校管理中解放出来,进行适应高考改革的校本化变革性实践。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浙大附中”)作为教育改革试点省份的非课改试点学校,一直在自觉践行和深化着课程改革,并在选课走班及走班学习空间保障方面探索出了普通高中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基本经验。  一、选课走班: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新课改遵循选择性教
“哇,好漂亮的学校大门!”  “这个图案是我画的!”  “是我提议将校训写在大门处的!”  一群孩子围绕在学校校门处,一脸兴奋地指点着、谈论着,充满了学校主人的骄傲与喜悦。  我校校门改建后,总有一些孩子在上下学的时候驻足校门口,细细欣赏,不舍离开。而校门的改建,正是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重庆忠县试点实施以来,我校秉承“公平”“尊重”“理解”“信任”“欣赏”“全纳”等项目理
谭婷婷  1990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人。2013年6月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3年9月起任教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中学,担任初中地理老师。  一、童年记忆  我出生于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我们家有四口人,爸爸、妈妈、我,还有一个可爱的弟弟。父母做生意,虽然我们家不算富裕,但是父母总是竭尽全力为我和弟弟提供最好的生活。  我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很注重对我们的
加快推进薄弱学校建设既是立足基础教育现状、构建和谐教育的重大举措,又是提升办学水平、维护学校利益的要求。当前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所以薄弱学校只有探寻并建立自身特色,自立自强,才能实现突破。  广州市海珠区新洲小学(以下简称“新洲小学”)位于海珠区东部,拥有五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今,学校硬件设施落后,生源不理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新洲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家长长期在外
从1840年到191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数百个条约,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中学历史教科书对这些条约的介绍,多是简单罗列主要条款,这大大降低了晚清条约的教育教学价值。为充分发掘晚清条约的课程资源价值,并以之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尤其是历史解释能力,笔者以“鸦片战争赔款”为主题,进行了阅读教学尝试。一、学生的看法:对赔款问题的基本认知  笔者选取了中英《南京条约》中有关赔款的下列内容,供高一学生阅读:
政府购买是我国教师培训服务供给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向高等院校、公立的培训机构及社会力量购买培训服务已经成为教师培训的一种常态。然而,与教师培训供给的制度相比,政府购买的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如何?政府购买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哪些类型的教师培训更适合于政府购买,哪些类型的教师培训并不适合政府购买?提高政府购买的绩效与质量,还有哪些地方有待改进?笔者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进行探析,从而为政府购
北大附中于2010年开始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提出“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热忱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的育人目标。基于这个全人教育理念,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经过了五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艺术课程已经形成自身的特色。  一、学校戏剧教育改革前期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于2009年已经意识到戏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