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死亡是一切生命的必然归宿。当然,“死亡”在贡布罗维奇的小说中承载着强烈意图,作者创设死亡情境来表达他对生命的体验与思索。本文将结合贡布罗维奇的小说来深入分析其死亡创作背后的意蕴,传达的哲思。通过死亡诉求新的生存。
【关键词】:死亡;宗教;贡布罗维奇
死亡,每个人在世都无法回避的事实,一个人类永恒的隐痛。死亡的宿命,众人皆知的人生归宿。解密死亡,应运而生。死亡不仅仅只是人们闲来无事思考的问题,久而久之,死亡问题成为了一个哲学问题,甚至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陆扬在《死亡美学》中曾说道:“死亡促使人沉思,为人的一切思考提供了一个原生点,这就有了哲学。死亡促使人超越生命的边界,臻求趋向无限的精神价值,这就有了伦理学,当人揭开了死亡的奥秘,洞烛了它的幽微,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理想便平添上了一种崇高的美,这也就有了死亡的审美意义。”因此,在历史的长河里,作家的艺术创作一直将死亡作为表现的主题。
贡布罗维奇,波兰文学界的“害群之马”,以其独特、叛逆、非主流的文学表现和主张在当时的波兰文学界独树一帜。贡布罗维奇对于“死亡”书写的钟情,主要通过他的小说文本中那些极易被发现的他经意与不经意间记录的“死亡”体现出来。死亡对于贡布罗维奇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甚至有些司空见惯,他的笔下频繁出现。当然这种书写情结同他的生活经历不无相关。贡布罗维奇小说的死亡现象并非仅仅呈现真实的死亡,它更多地呈现的是作者心灵中的死亡现象、对死亡的幻想性体验。贡布罗维奇小说中的死亡,涉及到植物之死、动物之死、人类之死、精神之亡等等各个方面,下面以《色》中的阿梅丽亚的死来分析其死亡的背后涵义。
波兰人民多信奉天主教,特别是战争年代,对于饱受苦难的人民而言,或许宗教能够成为他们精神上的避风港,可以说是他们继续生活勇气的救命稻草。就像《色》中阿梅丽亚,一个天主教的圣徒,“道德高尚、纯洁。……具有深厚的信仰,几乎是神圣的,坚守天主教的原则。卢达是所有人的道德支柱。”这位笃信天主教的老妇人,一直以来对于自己关于宗教的信仰极为坚持,不想弗雷德雷克的出现,使得她的追求和信仰产生危机甚至坍塌。根据教义,教徒在死前应接受洗礼。然而阿梅丽亚在濒临死亡的那一刻却“反其道而行”。临死之际,她“双眼扫过十字架之后,转向了侧面的弗雷德雷克,而且和他的目光结合在一起——真的是难以置信,谁也想不出来她竟会这样避开十字架——玛丽亚夫人手里的十字架竟变得可有可无……她的眼睛不放开他……玛丽亚夫人继续拿着十字架,但是,几分钟过去了,这个模糊的、派不上用处的十字架依然空置着。或者,对于这个女圣徒来说,在死亡之际,弗雷德雷克变得比基督还重要吗?”为什么在死亡之际她仰望的不是那十字架上的基督,反而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弗雷德里克,而且只关注他?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对于这样一个女圣徒而言,在临死之际,难道还有什么会比上帝更重要?是弗雷德里克吗?文中的解释是:这一惊人的异教行为,是对宗教的叛逆,承认人的裁判和主宰。
贡布罗维奇不止一次的反对宗教对人的束缚,宗教束缚的不只是人的思想,规训人的行为,甚至限制着人的生死。宗教有时会麻痹人的精神,反而让人身陷痛苦而不自知,一直沉浸在一种虚无的自我安慰状态。贡布罗维奇在自己的《日记》中也多次提及宗教的诟病,对生死的限制,他反对宗教禁止死亡的文明化,自杀行为被视为一种罪恶,安乐死被摒弃,止痛剂退出视线……教会以雷鸣般的吼叫谴责自杀者,让人们连给自己安排死亡方式这样简单的事也不敢做,也没有这样做的权力和自由。贡布罗维奇认为:“这生命,我被注定拥有,它可能会蹂嗬我,折磨我,并以野兽的残酷让我丢脸,但是在我身上有一种绝妙的自主的装置——即我能自行剥夺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不想活,我就可以不活。我不曾要求来到人世上,但至少给我留下了离去的权利……这是我的自由的基础。可这同样也是我的尊严的基础(因为人尊严的活着,意味着自愿的活着)。但是人的死亡权,乃是理应写进宪法的权利中的一种基本权利,却逐步地、不引人注目地被被夺……”死,是私人的,隐秘的。死永远不是别人的事,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和权力。
宗教对于死亡的控制令人毛骨悚然,人不能够选择缩短死亡的痛苦,必须承认着死亡带来的恐惧与疾病的疼痛,这种非人性的处理方式,使得贡布罗维奇要求建立死亡之家,“在那里每个人都有权运用轻松死亡的现代手段。在那里可以死得体面,而不是跳到火车下去被压死,或者在门把手上吊死。在那里一个疲惫不堪、彻底衰败、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可以投人专家友好的怀抱,以确保他能得到不受折磨和羞辱的死亡。”所以,宗教的规训使人身心痛苦,生命的确证使人焕发活力。你我生活在有血有肉的生命中间,每个人都是许多生命中的一条生命,是许多躯体中的一个躯体。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自己。
研读贡布罗维奇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他小说中的真实的死亡是一种对于现实生存的否定,主人公们不满现实的精神困境,不断地试图“走出去”,逃离的悲剧以死亡来发人深省。然,这也给小说营造一种死亡的文学氛围,这又是一种对于出路无望的压抑,对于生存虚无的恐惧。而这一切与贡布罗维奇“无根”的生活经历有关,飘零的生活状态使得他对历史、理性有一种天生的怀疑和否定。而这种否定的态度又导致自我生存的痛苦,而痛苦的根源则来自于对死亡、命运、挣扎等非理性的移植。生存的孤独和虚无感使得他能够以冷静的态度书写死亡,并能够借死亡来反观生存,肯定生存的意义。对死的执着,就是对生的渴望。虽然对于人类而言生存是艰难的、生活是痛苦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在有限的生命中仍然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珍视,它是支撑我们生存下去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1]【波兰】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色[M],杨德友译,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12
[2]【波兰】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日记选[J],易丽君译,世界文学.2004(5)
[3]【波兰】耶日·卢克瓦斯基 赫伯特·扎瓦德斯基著,常程譯.波兰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4
[4]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5]陆扬.中西死亡美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
作者简介:苏音榕(1992–),女,汉族,山西运城,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2014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度中央专项资金助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xm2015096
【摘要】:死亡是一切生命的必然归宿。当然,“死亡”在贡布罗维奇的小说中承载着强烈意图,作者创设死亡情境来表达他对生命的体验与思索。本文将结合贡布罗维奇的小说来深入分析其死亡创作背后的意蕴,传达的哲思。通过死亡诉求新的生存。
【关键词】:死亡;宗教;贡布罗维奇
死亡,每个人在世都无法回避的事实,一个人类永恒的隐痛。死亡的宿命,众人皆知的人生归宿。解密死亡,应运而生。死亡不仅仅只是人们闲来无事思考的问题,久而久之,死亡问题成为了一个哲学问题,甚至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陆扬在《死亡美学》中曾说道:“死亡促使人沉思,为人的一切思考提供了一个原生点,这就有了哲学。死亡促使人超越生命的边界,臻求趋向无限的精神价值,这就有了伦理学,当人揭开了死亡的奥秘,洞烛了它的幽微,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理想便平添上了一种崇高的美,这也就有了死亡的审美意义。”因此,在历史的长河里,作家的艺术创作一直将死亡作为表现的主题。
贡布罗维奇,波兰文学界的“害群之马”,以其独特、叛逆、非主流的文学表现和主张在当时的波兰文学界独树一帜。贡布罗维奇对于“死亡”书写的钟情,主要通过他的小说文本中那些极易被发现的他经意与不经意间记录的“死亡”体现出来。死亡对于贡布罗维奇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甚至有些司空见惯,他的笔下频繁出现。当然这种书写情结同他的生活经历不无相关。贡布罗维奇小说的死亡现象并非仅仅呈现真实的死亡,它更多地呈现的是作者心灵中的死亡现象、对死亡的幻想性体验。贡布罗维奇小说中的死亡,涉及到植物之死、动物之死、人类之死、精神之亡等等各个方面,下面以《色》中的阿梅丽亚的死来分析其死亡的背后涵义。
波兰人民多信奉天主教,特别是战争年代,对于饱受苦难的人民而言,或许宗教能够成为他们精神上的避风港,可以说是他们继续生活勇气的救命稻草。就像《色》中阿梅丽亚,一个天主教的圣徒,“道德高尚、纯洁。……具有深厚的信仰,几乎是神圣的,坚守天主教的原则。卢达是所有人的道德支柱。”这位笃信天主教的老妇人,一直以来对于自己关于宗教的信仰极为坚持,不想弗雷德雷克的出现,使得她的追求和信仰产生危机甚至坍塌。根据教义,教徒在死前应接受洗礼。然而阿梅丽亚在濒临死亡的那一刻却“反其道而行”。临死之际,她“双眼扫过十字架之后,转向了侧面的弗雷德雷克,而且和他的目光结合在一起——真的是难以置信,谁也想不出来她竟会这样避开十字架——玛丽亚夫人手里的十字架竟变得可有可无……她的眼睛不放开他……玛丽亚夫人继续拿着十字架,但是,几分钟过去了,这个模糊的、派不上用处的十字架依然空置着。或者,对于这个女圣徒来说,在死亡之际,弗雷德雷克变得比基督还重要吗?”为什么在死亡之际她仰望的不是那十字架上的基督,反而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弗雷德里克,而且只关注他?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对于这样一个女圣徒而言,在临死之际,难道还有什么会比上帝更重要?是弗雷德里克吗?文中的解释是:这一惊人的异教行为,是对宗教的叛逆,承认人的裁判和主宰。
贡布罗维奇不止一次的反对宗教对人的束缚,宗教束缚的不只是人的思想,规训人的行为,甚至限制着人的生死。宗教有时会麻痹人的精神,反而让人身陷痛苦而不自知,一直沉浸在一种虚无的自我安慰状态。贡布罗维奇在自己的《日记》中也多次提及宗教的诟病,对生死的限制,他反对宗教禁止死亡的文明化,自杀行为被视为一种罪恶,安乐死被摒弃,止痛剂退出视线……教会以雷鸣般的吼叫谴责自杀者,让人们连给自己安排死亡方式这样简单的事也不敢做,也没有这样做的权力和自由。贡布罗维奇认为:“这生命,我被注定拥有,它可能会蹂嗬我,折磨我,并以野兽的残酷让我丢脸,但是在我身上有一种绝妙的自主的装置——即我能自行剥夺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不想活,我就可以不活。我不曾要求来到人世上,但至少给我留下了离去的权利……这是我的自由的基础。可这同样也是我的尊严的基础(因为人尊严的活着,意味着自愿的活着)。但是人的死亡权,乃是理应写进宪法的权利中的一种基本权利,却逐步地、不引人注目地被被夺……”死,是私人的,隐秘的。死永远不是别人的事,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和权力。
宗教对于死亡的控制令人毛骨悚然,人不能够选择缩短死亡的痛苦,必须承认着死亡带来的恐惧与疾病的疼痛,这种非人性的处理方式,使得贡布罗维奇要求建立死亡之家,“在那里每个人都有权运用轻松死亡的现代手段。在那里可以死得体面,而不是跳到火车下去被压死,或者在门把手上吊死。在那里一个疲惫不堪、彻底衰败、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可以投人专家友好的怀抱,以确保他能得到不受折磨和羞辱的死亡。”所以,宗教的规训使人身心痛苦,生命的确证使人焕发活力。你我生活在有血有肉的生命中间,每个人都是许多生命中的一条生命,是许多躯体中的一个躯体。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自己。
研读贡布罗维奇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他小说中的真实的死亡是一种对于现实生存的否定,主人公们不满现实的精神困境,不断地试图“走出去”,逃离的悲剧以死亡来发人深省。然,这也给小说营造一种死亡的文学氛围,这又是一种对于出路无望的压抑,对于生存虚无的恐惧。而这一切与贡布罗维奇“无根”的生活经历有关,飘零的生活状态使得他对历史、理性有一种天生的怀疑和否定。而这种否定的态度又导致自我生存的痛苦,而痛苦的根源则来自于对死亡、命运、挣扎等非理性的移植。生存的孤独和虚无感使得他能够以冷静的态度书写死亡,并能够借死亡来反观生存,肯定生存的意义。对死的执着,就是对生的渴望。虽然对于人类而言生存是艰难的、生活是痛苦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在有限的生命中仍然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珍视,它是支撑我们生存下去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1]【波兰】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色[M],杨德友译,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12
[2]【波兰】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日记选[J],易丽君译,世界文学.2004(5)
[3]【波兰】耶日·卢克瓦斯基 赫伯特·扎瓦德斯基著,常程譯.波兰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4
[4]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5]陆扬.中西死亡美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
作者简介:苏音榕(1992–),女,汉族,山西运城,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2014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度中央专项资金助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xm2015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