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功的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强化对已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还可以弥补在新课学习时不理解、没掌握的内容。一轮复习需要做到:研修考纲,紧扣教材,全面把握,关注重点;注重实验,培养能力,挖掘题材,强化思维;正确定位师生关系,针对学情指导方法。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学过的知识,而是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运用,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初中化学 复习方法 关注重点 注重实验
指导方法
初中化学是初中阶段最后一年才学习的学科,新课学习时间很短,马上就转入了迎考阶段。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显得比较紧张,大部分学生对整个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了解总感觉糊里糊涂。因此,化学给学生的总体印象是学习时间短、知识抽象、实验操作需注意点多,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
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着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查,而能力的形成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的。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如果脱离了前者,那么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化学学科复习阶段,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加强和巩固上,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第一阶段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第一轮复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就开展好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谈几点浅见。
一、研修考纲 ,紧扣教材,全面把握, 关注重点
考纲是中考命题的标准和根本。它规定了该课程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及考核的目标、范围、形式及能力要求,是教材和辅导资料的灵魂和核心所在。而《考试说明》是对考纲的细化和补充,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复习的主要依据和导向。只有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我们才能把握命题的趋势,明确复习的方向,在复习过程中才能准确抓住重点,正确处理好每个知识点所需要的能力层次方面的要求,最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我们在进行巩固训练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避免在复习过程中盲目训练、额外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认真研修考纲及《考试说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材是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复习资料都取代不了教材,教材能创设化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评。同时,中考试题以教材为基础,贴近生活,也体现了对全体考生的公平、公正。教材是中考命题最好的资源,教材丰富的内涵也是编拟中考化学试题的源泉。扎根教材,通过对教材例题或习题的变化、深化和拓展让命题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而离开教材,一切命题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必须放在知识点的梳理和知识体系的形成上。《考试说明》上出现的所有知识点都是中考考点。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全面而细致,力求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要认真而仔细地阅读教材中出现的所有的例题、思考题、实验、插图等内容。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以试题的形式进行巩固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关注重点知识点,突出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如,化学用语的规范和应用,常用物质的化学式、化学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化学反应类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实验的原理和现象及注意事项,等等。我们对重点知识点的分析和理解要突出一个“细”字,对其不断地进行深化和拓展,然后通过变式训练的方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其进行强化和巩固。
二、注重实验,培养能力,挖掘题材,强化思维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中考中化学实验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开展与实验相关的复习时,要重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要通过一些典型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验证,通过化学实验探究、发现和解决有价值的化学问题,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历来是中考化学命题的重点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除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为中考命题的必考内容之外,探究型实验题已逐渐成为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类题材,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按照化学科学探究的思路开展探究性实验,强化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养成,以期掌握探究性实验题的解答要领。例如,实验中装置的变通性方面的试题最能考查学生的实验应变能力。为提高学生对这类试题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在各地近几年的试题中收集此类题目,认真分析此类题目的命题特征,总结解题规律,破解此类试题由“猜想假设”到“实验探究”再到“验证结论”“三部曲”的命题方式。编写变式训练,举一反三,强化学生对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三、正确定位师生关系,针对学情指导方法
在整个复习阶段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仍旧没有改变。教师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位特殊的“服务员”,为学生提供一种兼具引导、指导、辅导功能的高层次服务。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阶段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中考复习的主角,不能做茫茫题海的“盲游者”,更不能做糊里糊涂的“题奴”。
教师要做好一轮复习的指导者还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做到“三讲”“三练”。三“讲”是:(1)讲得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夯实基础;(2)讲得巧——不包办,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3)讲得妙——注重解题方法的点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三“练”是:(1)多练——重点知识点在巩固练习上要有量的体现;(2)精练——练习题的质量要高,题目要精,要有成效,内容逐步扩展和深化;(3)巧练——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编题,让学生全方位掌握知识点,并学会迁移知识,举一反三,另外,解题后的再思考也是非常必要的,“温故而知新”永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教师要认真了解学情,摸清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复习方法不当、审题失误、心浮气躁、答题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要结合学情,以学生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在复习过程中避开三大误区:(1)只重听讲,不重参与;(2)只重结果,不重过程;(3)只重做题,不重归纳。针对这三大误区,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1)正确构建知识网络,形成有效的化学认知体系;(2)运用学科语言规范答题、尽量得分,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少,能得的分一分不丢”; (3)重视错题整理和变式训练,寻找出错原因,提高解题能力,不要盲目陷入题海战术而浪费时间。
总之,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学过的知识,而是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运用,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初中化学 复习方法 关注重点 注重实验
指导方法
初中化学是初中阶段最后一年才学习的学科,新课学习时间很短,马上就转入了迎考阶段。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显得比较紧张,大部分学生对整个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了解总感觉糊里糊涂。因此,化学给学生的总体印象是学习时间短、知识抽象、实验操作需注意点多,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
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着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查,而能力的形成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的。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如果脱离了前者,那么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化学学科复习阶段,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加强和巩固上,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第一阶段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第一轮复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就开展好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谈几点浅见。
一、研修考纲 ,紧扣教材,全面把握, 关注重点
考纲是中考命题的标准和根本。它规定了该课程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及考核的目标、范围、形式及能力要求,是教材和辅导资料的灵魂和核心所在。而《考试说明》是对考纲的细化和补充,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复习的主要依据和导向。只有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我们才能把握命题的趋势,明确复习的方向,在复习过程中才能准确抓住重点,正确处理好每个知识点所需要的能力层次方面的要求,最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我们在进行巩固训练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避免在复习过程中盲目训练、额外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认真研修考纲及《考试说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材是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复习资料都取代不了教材,教材能创设化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评。同时,中考试题以教材为基础,贴近生活,也体现了对全体考生的公平、公正。教材是中考命题最好的资源,教材丰富的内涵也是编拟中考化学试题的源泉。扎根教材,通过对教材例题或习题的变化、深化和拓展让命题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而离开教材,一切命题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必须放在知识点的梳理和知识体系的形成上。《考试说明》上出现的所有知识点都是中考考点。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全面而细致,力求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要认真而仔细地阅读教材中出现的所有的例题、思考题、实验、插图等内容。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以试题的形式进行巩固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关注重点知识点,突出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如,化学用语的规范和应用,常用物质的化学式、化学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化学反应类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实验的原理和现象及注意事项,等等。我们对重点知识点的分析和理解要突出一个“细”字,对其不断地进行深化和拓展,然后通过变式训练的方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其进行强化和巩固。
二、注重实验,培养能力,挖掘题材,强化思维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中考中化学实验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开展与实验相关的复习时,要重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要通过一些典型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验证,通过化学实验探究、发现和解决有价值的化学问题,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历来是中考化学命题的重点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除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为中考命题的必考内容之外,探究型实验题已逐渐成为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类题材,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按照化学科学探究的思路开展探究性实验,强化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养成,以期掌握探究性实验题的解答要领。例如,实验中装置的变通性方面的试题最能考查学生的实验应变能力。为提高学生对这类试题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在各地近几年的试题中收集此类题目,认真分析此类题目的命题特征,总结解题规律,破解此类试题由“猜想假设”到“实验探究”再到“验证结论”“三部曲”的命题方式。编写变式训练,举一反三,强化学生对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三、正确定位师生关系,针对学情指导方法
在整个复习阶段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仍旧没有改变。教师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位特殊的“服务员”,为学生提供一种兼具引导、指导、辅导功能的高层次服务。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阶段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中考复习的主角,不能做茫茫题海的“盲游者”,更不能做糊里糊涂的“题奴”。
教师要做好一轮复习的指导者还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做到“三讲”“三练”。三“讲”是:(1)讲得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夯实基础;(2)讲得巧——不包办,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3)讲得妙——注重解题方法的点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三“练”是:(1)多练——重点知识点在巩固练习上要有量的体现;(2)精练——练习题的质量要高,题目要精,要有成效,内容逐步扩展和深化;(3)巧练——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编题,让学生全方位掌握知识点,并学会迁移知识,举一反三,另外,解题后的再思考也是非常必要的,“温故而知新”永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教师要认真了解学情,摸清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复习方法不当、审题失误、心浮气躁、答题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要结合学情,以学生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在复习过程中避开三大误区:(1)只重听讲,不重参与;(2)只重结果,不重过程;(3)只重做题,不重归纳。针对这三大误区,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1)正确构建知识网络,形成有效的化学认知体系;(2)运用学科语言规范答题、尽量得分,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少,能得的分一分不丢”; (3)重视错题整理和变式训练,寻找出错原因,提高解题能力,不要盲目陷入题海战术而浪费时间。
总之,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学过的知识,而是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运用,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