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文积累是语言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引领学生积累古诗文,保持学生的积累情趣,促其今后发展。
【关键词】 古诗文 积累 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古诗文积累应是语言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切实落实新课标要求,高质量地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文,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诗文积累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要想取得成绩,必须要讲究方法。笔者以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
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自身深厚的古诗文功底是对学生积极的榜样激励。教师的出口成诗、字字珠玑是对学生最好的熏陶和感染。这种人格魅力,会激发并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自觉积累。因而,在教学之余,笔者搜集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千家诗》等古文作品,一方面自己记诵、积累,另一方面更是激励学生学习、背诵。
2. 温故知新让记忆更长久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笔者在教学时经常调动学生的积累,以旧知启新知,化难为易, 使学生易学乐学。如《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学生难以理解,笔者便提醒他们回忆《扁鹊见蔡桓公》中“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之”的意义,学生便懂了,这儿的“之”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其充当分句,不译”的意思,而且记得牢。
3. 授之以渔才能游刃有余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好的学习是方法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地探索古文化的奥秘,才能真正让他们觉得积累古诗文是有趣的、是轻松地、是有用的。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用归纳法、表格法收集整理积累常用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注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教会学生借助语感和语境、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推断词义;教给学生先通读全文,理解文意,再逐句直译或意译,理解大意的总的翻译方法;传授专有名词、修辞句、特殊句式等的具体的翻译方法;指导学生分析结构、评点技巧、品味语言、赏析特色。在学生利用这些方法充分动脑动手之后,老师再对疑难点进行点拨,把学生脑子里储存的知识点击出来,派上用场,让学生感到古诗文学习只要掌握了方法学起来并不难。
4. 让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有心理学家证明,人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已听到的20%,自已看到的30%,自已同时听到和看到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的70%。这一结果说明,多种感官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在古诗文学习中,笔者经常制作或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课件,借助形象、色彩、声音、情感的神奇配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从画面上,从诵读者口中,从悠扬的乐声中,想像着、体味着、感受着古诗文的艺术魅力,从而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外,运用多媒体训练学生背诵效果也很好。可以用缺字法训练背诵,从易到难,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最后让学生全文背诵;还可以利用幻灯片变换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古诗文。这两种背诵方式学生都比较喜欢。多媒体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学习形式不再枯燥单一,事半功倍。
5. 适当延伸,加强积累
在学生有一定积累量的基础上,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笔者常由一首诗延伸到与其主题相同的、或内容相关的、或同一诗歌流派的、或同一诗人的其他诗作,这样的相对集中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积累。如教学《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调动学生吟诵其他咏月名句;学习《鸟》专题,鼓励学生比较三首咏鸟诗的异同,赏析各自的特色,查找更多优秀的吟咏鸟类及其他动物类的作品。
6.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
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诗文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文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另外,学生在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常把灵活秀美的古诗文,像于漪那样引用或活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使文章增色添彩,文采斐然,令笔者倍感欣慰。古诗文还可以成为学生作文训练的载体。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时,为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文贵自得这种境界,笔者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把这篇文言文用现代汉语改写成散文。这样,学生既能深入领会古诗文的内涵,又锻炼了文笔。
7. 竞赛中才见出真功夫
合理的竞争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引领学生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开展竞赛活动非常重要。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既可以提供展示平台,促使学生发挥特长,尽显风采,又利于激发成就动机。因而,笔者在教学中曾多次开展古诗文朗诵活动、古诗文对抗赛、古诗文擂台赛、古诗文名句默写竞赛等。在活动中,学生们展现了古诗文积累功底,更增强了积累的信心。
当然,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是,我们都知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才能对古诗文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古诗文,积累古诗文,在古文化的浸润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淀自己的文化功底,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秦训刚、晏渝生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古诗文积累的意义及方法》 邓玉霞 《文学教育(下)》2010年08期
[4]《趣教古诗文》 张霞 第一范文网
【关键词】 古诗文 积累 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古诗文积累应是语言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切实落实新课标要求,高质量地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文,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诗文积累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要想取得成绩,必须要讲究方法。笔者以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
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自身深厚的古诗文功底是对学生积极的榜样激励。教师的出口成诗、字字珠玑是对学生最好的熏陶和感染。这种人格魅力,会激发并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自觉积累。因而,在教学之余,笔者搜集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千家诗》等古文作品,一方面自己记诵、积累,另一方面更是激励学生学习、背诵。
2. 温故知新让记忆更长久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笔者在教学时经常调动学生的积累,以旧知启新知,化难为易, 使学生易学乐学。如《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学生难以理解,笔者便提醒他们回忆《扁鹊见蔡桓公》中“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之”的意义,学生便懂了,这儿的“之”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其充当分句,不译”的意思,而且记得牢。
3. 授之以渔才能游刃有余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好的学习是方法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地探索古文化的奥秘,才能真正让他们觉得积累古诗文是有趣的、是轻松地、是有用的。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用归纳法、表格法收集整理积累常用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注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教会学生借助语感和语境、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推断词义;教给学生先通读全文,理解文意,再逐句直译或意译,理解大意的总的翻译方法;传授专有名词、修辞句、特殊句式等的具体的翻译方法;指导学生分析结构、评点技巧、品味语言、赏析特色。在学生利用这些方法充分动脑动手之后,老师再对疑难点进行点拨,把学生脑子里储存的知识点击出来,派上用场,让学生感到古诗文学习只要掌握了方法学起来并不难。
4. 让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有心理学家证明,人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已听到的20%,自已看到的30%,自已同时听到和看到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的70%。这一结果说明,多种感官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在古诗文学习中,笔者经常制作或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课件,借助形象、色彩、声音、情感的神奇配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从画面上,从诵读者口中,从悠扬的乐声中,想像着、体味着、感受着古诗文的艺术魅力,从而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外,运用多媒体训练学生背诵效果也很好。可以用缺字法训练背诵,从易到难,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最后让学生全文背诵;还可以利用幻灯片变换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古诗文。这两种背诵方式学生都比较喜欢。多媒体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学习形式不再枯燥单一,事半功倍。
5. 适当延伸,加强积累
在学生有一定积累量的基础上,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笔者常由一首诗延伸到与其主题相同的、或内容相关的、或同一诗歌流派的、或同一诗人的其他诗作,这样的相对集中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积累。如教学《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调动学生吟诵其他咏月名句;学习《鸟》专题,鼓励学生比较三首咏鸟诗的异同,赏析各自的特色,查找更多优秀的吟咏鸟类及其他动物类的作品。
6.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
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诗文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文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另外,学生在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常把灵活秀美的古诗文,像于漪那样引用或活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使文章增色添彩,文采斐然,令笔者倍感欣慰。古诗文还可以成为学生作文训练的载体。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时,为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文贵自得这种境界,笔者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把这篇文言文用现代汉语改写成散文。这样,学生既能深入领会古诗文的内涵,又锻炼了文笔。
7. 竞赛中才见出真功夫
合理的竞争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引领学生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开展竞赛活动非常重要。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既可以提供展示平台,促使学生发挥特长,尽显风采,又利于激发成就动机。因而,笔者在教学中曾多次开展古诗文朗诵活动、古诗文对抗赛、古诗文擂台赛、古诗文名句默写竞赛等。在活动中,学生们展现了古诗文积累功底,更增强了积累的信心。
当然,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是,我们都知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才能对古诗文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古诗文,积累古诗文,在古文化的浸润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淀自己的文化功底,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秦训刚、晏渝生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古诗文积累的意义及方法》 邓玉霞 《文学教育(下)》2010年08期
[4]《趣教古诗文》 张霞 第一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