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如农谚所言“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正值北方的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渐趋饱满却又尚未成熟之际,因此得名“小满”。小满之时,民众除了安排农事之外,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
在古人的观念中,小满是农历四月的节气。因此,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对于创立二十四节气的古代先民而言,在以小满冠名节气的同时,其实也承载着农耕民族的希冀:通过取象于小麦等作物的“小得盈满”,人们期待着年景丰稔的“大满”。
根据古人候应之说,小满有三候:初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大意是:初候,苦菜枝叶茂盛;二候,靡草(葶苈属小草)开始枯萎;三候,麦子开始成熟。此说早见于先秦史书《逸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金元之后,易“小暑至”为“麦秋至”,之所以称“麦秋”而非“麦熟”,源于古人以“百谷初生为春、熟为秋”的观念。
小满时的节候,在古人的诗文作品中也有描绘。据称是唐人元稹所作的《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杏麦修镰钐,錋笊竖棘篱。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诗人立意于小满的三候,逐一发问:小满之时阳气充足,靡草怎么会“衰”?麦粒只是“小满”,农民修整镰刀和打麦用具,说“麦秋至”是否有点早?此时植物大多开始秀穗了,又何止苦菜一物独秀?
对于小满时的节候,民众也有他们的感知方式。在安徽六安,四月有鸟名布谷,其音若“开仓泡种”,又若“隔山看火”“麦黄快割”,农桑人家闻此鸟鸣,就会忙碌各自的农事。又有鸟鸣“架架格格”,是为伯劳,俗呼“榨油郎”,闻此鸟鸣,人们即群起东作。
逢小满节气,民众知时而动,根据节气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
江浙一带有“小满动三车”之说。所谓动三车,也即启用水车、丝车和油车。水车是江南水乡传统的灌溉工具,小满之时,正逢水稻插秧的时节,水田蓄水,就要动水车。清末文人蒋士煐曾作《南园戽水谣》,吟诵农夫踏水抗旱的艰辛:“日脚杲杲晒平地,东家插秧西家莳。养苗蓄水水易干,农夫踏车声如沸。车轴欲折心摇摇,脚跟皲裂皮肤焦。堤水如汗汗如雨,中田依旧成槁土。农夫尔弗忧,天心或怜汝。尔不见,南门已阖铁冶闭,即看好雨西畴至。”
另据清代苏州文士顾禄《清嘉录》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郊外菜花,至是亦皆结实,取其籽,至车坊磨油,以俟估客贩卖。”因此,除了踏车蓄水,小
满又是煮茧、缫丝的时节,“小满见新丝”,缫丝则要动丝车。同时,小满也是南方油菜成熟的时节,油菜籽榨油,也要动油车。
各地气候不一,农事节奏也各不相同。在浙江景宁,小满节要插“小满秧”;在湖南江华,“小满麦熟,宜刈麦”;而在河北广宗,有“小满花,不归家”的说法,按当地的节候,棉花播种早在谷雨、晚在立夏,至小满则已过了最好的节气。
事实上,小满之“满”,既可指麦粒之盈满,也可指雨水之丰沛。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的谚语,意思是说,小满时如果降水太少,田里蓄不上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插播水稻。类似的农谚还有很多,诸如“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无雨,芒种无水”,等等。
逢小满节气,我国江南地区有抢水、祭车神、演戏酬神等习俗活动。
抢水 浙江海宁有小满“抢水”的习俗。所谓抢水,其实是一种人们企盼水源丰盈的象征性仪式。节气之前,乡村执事者集约各户,准备相关事宜。小满日黎明,农户以村圩为单位群体出动,在小河边的水车旁燃起火把,食用麦糕、麦饼、麦团等物,以积蓄能量。待执事者锣鼓一响,群起而作,踏动小河边一字排开的水车,引河水入田,至河浜水尽方止。
祭车神 江浙一带小满日“动三车”,也祭车神。据传,车神是一条白龙,能保佑水源不竭。届时,人们在水车上摆上鱼肉、香烛等祭品,还要摆上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祈求水源旺涌之意。
小满戏 太湖流域为我国主要的蚕丝产区,明清以来民间崇祀蚕神的风气十分盛行。在江苏的盛泽、震泽,浙江的王江泾、濮院等地,都曾建有蚕神庙祠。如江苏吴江盛泽镇的先蚕祠,1840年由当地的丝业公所出资兴建,占地4000余平方米,其规模及气势为江浙各地之最。
据江浙地方志记载,近世的小满日,桑蚕产区的民众会演戏酬神。一般的只演一天,而盛泽镇则因实力雄厚、人口众多,小满戏却要连演3天:第一天是昆剧,第二天(正日)与第三天是京剧。邀请江南名班名伶出演,剧目以祥瑞戏为主。因“死”“私”与“丝”谐音,禁演有私生子或死人情节的剧目。近人沈云《盛湖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小满戏的盛况:“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
吃苦菜 小满日是“苦菜秀”的日子,各地民众也有这一天择食苦菜的习俗。苦菜又名“败酱”,除了供人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处处原野有之,俗名苦菜”“气味:苦,平,无毒”“乃手足阳明厥阴药也”。民间俗语也讲:“苦菜花香,常吃身体硬梆梆;苦菜叶苦,常吃好比人参补。”
【责任编辑】王 凯
节候表征
在古人的观念中,小满是农历四月的节气。因此,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对于创立二十四节气的古代先民而言,在以小满冠名节气的同时,其实也承载着农耕民族的希冀:通过取象于小麦等作物的“小得盈满”,人们期待着年景丰稔的“大满”。
根据古人候应之说,小满有三候:初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大意是:初候,苦菜枝叶茂盛;二候,靡草(葶苈属小草)开始枯萎;三候,麦子开始成熟。此说早见于先秦史书《逸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金元之后,易“小暑至”为“麦秋至”,之所以称“麦秋”而非“麦熟”,源于古人以“百谷初生为春、熟为秋”的观念。
小满时的节候,在古人的诗文作品中也有描绘。据称是唐人元稹所作的《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杏麦修镰钐,錋笊竖棘篱。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诗人立意于小满的三候,逐一发问:小满之时阳气充足,靡草怎么会“衰”?麦粒只是“小满”,农民修整镰刀和打麦用具,说“麦秋至”是否有点早?此时植物大多开始秀穗了,又何止苦菜一物独秀?
对于小满时的节候,民众也有他们的感知方式。在安徽六安,四月有鸟名布谷,其音若“开仓泡种”,又若“隔山看火”“麦黄快割”,农桑人家闻此鸟鸣,就会忙碌各自的农事。又有鸟鸣“架架格格”,是为伯劳,俗呼“榨油郎”,闻此鸟鸣,人们即群起东作。
农事活动
逢小满节气,民众知时而动,根据节气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
江浙一带有“小满动三车”之说。所谓动三车,也即启用水车、丝车和油车。水车是江南水乡传统的灌溉工具,小满之时,正逢水稻插秧的时节,水田蓄水,就要动水车。清末文人蒋士煐曾作《南园戽水谣》,吟诵农夫踏水抗旱的艰辛:“日脚杲杲晒平地,东家插秧西家莳。养苗蓄水水易干,农夫踏车声如沸。车轴欲折心摇摇,脚跟皲裂皮肤焦。堤水如汗汗如雨,中田依旧成槁土。农夫尔弗忧,天心或怜汝。尔不见,南门已阖铁冶闭,即看好雨西畴至。”
另据清代苏州文士顾禄《清嘉录》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郊外菜花,至是亦皆结实,取其籽,至车坊磨油,以俟估客贩卖。”因此,除了踏车蓄水,小
满又是煮茧、缫丝的时节,“小满见新丝”,缫丝则要动丝车。同时,小满也是南方油菜成熟的时节,油菜籽榨油,也要动油车。
各地气候不一,农事节奏也各不相同。在浙江景宁,小满节要插“小满秧”;在湖南江华,“小满麦熟,宜刈麦”;而在河北广宗,有“小满花,不归家”的说法,按当地的节候,棉花播种早在谷雨、晚在立夏,至小满则已过了最好的节气。
事实上,小满之“满”,既可指麦粒之盈满,也可指雨水之丰沛。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的谚语,意思是说,小满时如果降水太少,田里蓄不上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插播水稻。类似的农谚还有很多,诸如“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无雨,芒种无水”,等等。
民间习俗
逢小满节气,我国江南地区有抢水、祭车神、演戏酬神等习俗活动。
抢水 浙江海宁有小满“抢水”的习俗。所谓抢水,其实是一种人们企盼水源丰盈的象征性仪式。节气之前,乡村执事者集约各户,准备相关事宜。小满日黎明,农户以村圩为单位群体出动,在小河边的水车旁燃起火把,食用麦糕、麦饼、麦团等物,以积蓄能量。待执事者锣鼓一响,群起而作,踏动小河边一字排开的水车,引河水入田,至河浜水尽方止。
祭车神 江浙一带小满日“动三车”,也祭车神。据传,车神是一条白龙,能保佑水源不竭。届时,人们在水车上摆上鱼肉、香烛等祭品,还要摆上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祈求水源旺涌之意。
小满戏 太湖流域为我国主要的蚕丝产区,明清以来民间崇祀蚕神的风气十分盛行。在江苏的盛泽、震泽,浙江的王江泾、濮院等地,都曾建有蚕神庙祠。如江苏吴江盛泽镇的先蚕祠,1840年由当地的丝业公所出资兴建,占地4000余平方米,其规模及气势为江浙各地之最。
据江浙地方志记载,近世的小满日,桑蚕产区的民众会演戏酬神。一般的只演一天,而盛泽镇则因实力雄厚、人口众多,小满戏却要连演3天:第一天是昆剧,第二天(正日)与第三天是京剧。邀请江南名班名伶出演,剧目以祥瑞戏为主。因“死”“私”与“丝”谐音,禁演有私生子或死人情节的剧目。近人沈云《盛湖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小满戏的盛况:“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
吃苦菜 小满日是“苦菜秀”的日子,各地民众也有这一天择食苦菜的习俗。苦菜又名“败酱”,除了供人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处处原野有之,俗名苦菜”“气味:苦,平,无毒”“乃手足阳明厥阴药也”。民间俗语也讲:“苦菜花香,常吃身体硬梆梆;苦菜叶苦,常吃好比人参补。”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