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互联网 教育很可能预示着教育的未来方向。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推动着互联网 教育的前景。
美国有一个很前卫的教育项目叫密涅瓦(he Minerva project),是由美国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校长等一群头顶很多光环的人共同创立的项目,这项教育项目是线上和线下教育完美的结合。从线下来讲,运用了互联网思维,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教学平台,。密涅瓦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每个学期都会去世界上一所不同的城市生活和学习,包括美国旧金山、印度孟买、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悉尼、英国伦敦和南非开普敦等地。学生可以去到这些城市中体验文化、使用图书馆,而上课为在线形式,多人同时在线,在虚拟的教室中,教授同时跟多人实时交流互动,课程结束后通过录像分析,用大数据的手段给予反馈,然后改进。
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像这样将线下资源和线上教育的形式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互联网 教育很可能预示着教育的未来方向。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推动着互联网 教育的前景,2014年互联网 教育有了1300多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对互联网 教育来说,北美还是保持在比较领先的地位,而亚洲是快速增长的区域,印度是最快的,其次是中国。美国相对我们国家来说已经早了二十年,所以整体的北美市场互联网 教育的商业模式,已经相对的比较成熟了,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更丰富一些。那中国互联网 教育的现状和前景如何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无边界:互联网 教育》,这本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互联网 教育说明书的书吧。
99%的互联网 教育公司会死掉
本书的作者王磊和周冀都任职于安永咨询公司,他们跟教育的接触也就是最近两年,然后组建了一个教育咨询的团队,做了很多教育咨询的案例,不过作者将多年从事管理和咨询行业的经验融入书中。
何为“无边界”?本书作者之一王磊认为,互联网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打破边界:打破时间的边界——随时去学习,打破地域的边界——随地学习,打破年龄的边界——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学习,还有打破线上和线下的边界,将来甚至可以打破现实和虚拟的边界。
在新书签售会上,王磊对这本书的特点做了简单的讲解,他说这是写给业内人士、投资人士和创业人士的,“这本书是关于互联网 教育的‘长卷旷观’。”
本书认为,2013年2014年整体的互联网 教育的市场非常的热闹,接下来会形成破竹之势。正如作者所说,互联网 与教育的融合,其实是在我国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当时远程教育这个概念提出来了,可谓是互联网 教育第一个阶段的发展,当时还是做线下的培训,线下培训机构的触网探索,当年的学而思等等都纷纷创办了自己的网校。到了第二个阶段,2006年-2012年这个阶段,基本是教育派和互联网派争斗的局面,这场争斗激发了中国2013年互联网 教育元年的景象。随着初创企业的不断涌入,市场同时也不断的进行优胜劣汰,优秀商业模式也在进行筛选。现在2015年下半年互联网 教育开始归向冷静。
从书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互联网 教育还处于战国时代,但也发展到了关键的节点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新东方的俞敏洪曾经表示目前在中国,纯粹的互联网 教育企业有大概两千家,每月找他谈合作或者找投资的企业有三十家,但其中99%都会死掉,或者是半死不活,但是剩下的1%,会变成特别有活力的教育公司。
那么有哪些企业能够活下来呢?让我们也从这本《无边界》来找找答案,书中说,2013年的互联网 教育投资着力点主要在早教和语言培训上,而2014年的投资主要在K–12、职业教育等细分领域。从变化情况来看,K–12、兴趣培训、职业教育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比例增加最大,均有10%左右的上升。此外,针对青年、成人及以后等相对成熟的年龄阶段的互联网教育领域得到了更多的资本青睐,整体投资比例较2013年上升了11%,这其中包括了留学、语言培训、职业教育、兴趣培训等细分领域。
互联网 教育重点不是互联网
本书作者认为,职业教育领域绝对是一片蓝海。2015年10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与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考察安徽合肥学院时表示,中国正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愿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让“崇尚一技之长”的理念成为社会风尚。本书认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每年有四千万的缺口,各个细分领域,比如说像医学、建筑等等都可以做到细分。
书中说,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主要是受目前激烈的职场竞争压力所驱动,同时也得益于成人阶段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互联网的高渗透率,所以资本也绝对不会放过这片“蓝海”。比如邢帅网络学院就是从IT领域切入职业教育的,它不仅在内容上有较好的储备,而且有市场先入的优势,2014年已完成了B轮融资;“职业梦”专注于金融投行领域,打通了从培训到求职招聘的产业链条,2014年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侧重IT培训的达内科技和学历考试的尚德机构,也持续专注于各自的细分领域,达内科技已经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互联网企业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种,大而全,第二种,垂直型。不做那么大,做得很深;第三种,小而美,只做一个点,把它做到很精致。真正有影响力的企业,大半都是专注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本书作者周磊在媒体说明会上说:“小而美是我特别推崇的模式,对初创企业来说非常适合,我们专注在教育的某一个点,解决他的痛点和问题。比如说猿题库,它能够快速吸引大批用户。皮影客也是我特别推崇的企业。可以理解为一个动画的PS,任何没有动画背景的人,可以做成动画,用这种动画呢,还可以做动画的软件,是工具的提供商,用非常强大的技术,解决了教学的场景。‘The one智能钢琴’则将技术应用到了兴趣学习领域,在2014年掀起了一股钢琴学习的小风潮,目前它也已获得了天使轮的融资”。
怎样才能把互联网 教育做好呢,本书认为最根本的一点还是要讲道的层面,就是教育的本质,互联网 教育重点不是互联网,而是教育。首先把教育做好,才能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机构。
什么才是撼动教育根基的理念呢,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一个学校AltSchool。这所学校的创始人曾是 Google 初创团队的成员。在2013年创办了AltSchool,到现在为止已经在全美有了8所分校。AltSchool想重新定义美国的教育制度,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所学校的理念是基于小数据,不是大数据,就是他对每个学生会做个学习的画像,当孩子拿到之后,他先去观察,什么样的教育方案是适合你的,因此制订相应的学习的计划。这所学校的工程师和教师团队人数相等。45位曾供职于Google,Uber的工程师对45位老师进行1对1的技术支持。这是这所学校过人的教育理念。
美国有一个很前卫的教育项目叫密涅瓦(he Minerva project),是由美国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校长等一群头顶很多光环的人共同创立的项目,这项教育项目是线上和线下教育完美的结合。从线下来讲,运用了互联网思维,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教学平台,。密涅瓦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每个学期都会去世界上一所不同的城市生活和学习,包括美国旧金山、印度孟买、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悉尼、英国伦敦和南非开普敦等地。学生可以去到这些城市中体验文化、使用图书馆,而上课为在线形式,多人同时在线,在虚拟的教室中,教授同时跟多人实时交流互动,课程结束后通过录像分析,用大数据的手段给予反馈,然后改进。
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像这样将线下资源和线上教育的形式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互联网 教育很可能预示着教育的未来方向。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推动着互联网 教育的前景,2014年互联网 教育有了1300多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对互联网 教育来说,北美还是保持在比较领先的地位,而亚洲是快速增长的区域,印度是最快的,其次是中国。美国相对我们国家来说已经早了二十年,所以整体的北美市场互联网 教育的商业模式,已经相对的比较成熟了,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更丰富一些。那中国互联网 教育的现状和前景如何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无边界:互联网 教育》,这本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互联网 教育说明书的书吧。
99%的互联网 教育公司会死掉
本书的作者王磊和周冀都任职于安永咨询公司,他们跟教育的接触也就是最近两年,然后组建了一个教育咨询的团队,做了很多教育咨询的案例,不过作者将多年从事管理和咨询行业的经验融入书中。
何为“无边界”?本书作者之一王磊认为,互联网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打破边界:打破时间的边界——随时去学习,打破地域的边界——随地学习,打破年龄的边界——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学习,还有打破线上和线下的边界,将来甚至可以打破现实和虚拟的边界。
在新书签售会上,王磊对这本书的特点做了简单的讲解,他说这是写给业内人士、投资人士和创业人士的,“这本书是关于互联网 教育的‘长卷旷观’。”
本书认为,2013年2014年整体的互联网 教育的市场非常的热闹,接下来会形成破竹之势。正如作者所说,互联网 与教育的融合,其实是在我国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当时远程教育这个概念提出来了,可谓是互联网 教育第一个阶段的发展,当时还是做线下的培训,线下培训机构的触网探索,当年的学而思等等都纷纷创办了自己的网校。到了第二个阶段,2006年-2012年这个阶段,基本是教育派和互联网派争斗的局面,这场争斗激发了中国2013年互联网 教育元年的景象。随着初创企业的不断涌入,市场同时也不断的进行优胜劣汰,优秀商业模式也在进行筛选。现在2015年下半年互联网 教育开始归向冷静。
从书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互联网 教育还处于战国时代,但也发展到了关键的节点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新东方的俞敏洪曾经表示目前在中国,纯粹的互联网 教育企业有大概两千家,每月找他谈合作或者找投资的企业有三十家,但其中99%都会死掉,或者是半死不活,但是剩下的1%,会变成特别有活力的教育公司。
那么有哪些企业能够活下来呢?让我们也从这本《无边界》来找找答案,书中说,2013年的互联网 教育投资着力点主要在早教和语言培训上,而2014年的投资主要在K–12、职业教育等细分领域。从变化情况来看,K–12、兴趣培训、职业教育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比例增加最大,均有10%左右的上升。此外,针对青年、成人及以后等相对成熟的年龄阶段的互联网教育领域得到了更多的资本青睐,整体投资比例较2013年上升了11%,这其中包括了留学、语言培训、职业教育、兴趣培训等细分领域。
互联网 教育重点不是互联网
本书作者认为,职业教育领域绝对是一片蓝海。2015年10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与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考察安徽合肥学院时表示,中国正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愿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让“崇尚一技之长”的理念成为社会风尚。本书认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每年有四千万的缺口,各个细分领域,比如说像医学、建筑等等都可以做到细分。
书中说,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主要是受目前激烈的职场竞争压力所驱动,同时也得益于成人阶段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互联网的高渗透率,所以资本也绝对不会放过这片“蓝海”。比如邢帅网络学院就是从IT领域切入职业教育的,它不仅在内容上有较好的储备,而且有市场先入的优势,2014年已完成了B轮融资;“职业梦”专注于金融投行领域,打通了从培训到求职招聘的产业链条,2014年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侧重IT培训的达内科技和学历考试的尚德机构,也持续专注于各自的细分领域,达内科技已经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互联网企业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种,大而全,第二种,垂直型。不做那么大,做得很深;第三种,小而美,只做一个点,把它做到很精致。真正有影响力的企业,大半都是专注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本书作者周磊在媒体说明会上说:“小而美是我特别推崇的模式,对初创企业来说非常适合,我们专注在教育的某一个点,解决他的痛点和问题。比如说猿题库,它能够快速吸引大批用户。皮影客也是我特别推崇的企业。可以理解为一个动画的PS,任何没有动画背景的人,可以做成动画,用这种动画呢,还可以做动画的软件,是工具的提供商,用非常强大的技术,解决了教学的场景。‘The one智能钢琴’则将技术应用到了兴趣学习领域,在2014年掀起了一股钢琴学习的小风潮,目前它也已获得了天使轮的融资”。
怎样才能把互联网 教育做好呢,本书认为最根本的一点还是要讲道的层面,就是教育的本质,互联网 教育重点不是互联网,而是教育。首先把教育做好,才能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机构。
什么才是撼动教育根基的理念呢,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一个学校AltSchool。这所学校的创始人曾是 Google 初创团队的成员。在2013年创办了AltSchool,到现在为止已经在全美有了8所分校。AltSchool想重新定义美国的教育制度,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所学校的理念是基于小数据,不是大数据,就是他对每个学生会做个学习的画像,当孩子拿到之后,他先去观察,什么样的教育方案是适合你的,因此制订相应的学习的计划。这所学校的工程师和教师团队人数相等。45位曾供职于Google,Uber的工程师对45位老师进行1对1的技术支持。这是这所学校过人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