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否入夏的标准不是根据月份或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或夏至,而是根据日平均气温,只要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不管是四月还是五月都可以说进入了夏季,这当然是指初夏。最热的七、八月份是盛夏,在盛夏酷暑的季节里,南亚热带某些国家近年来常有人死于盛夏热浪的袭击,其中原因有三点:一是近年来地球正处于太阳活动的第23个(从1775年算起)周期,正值太阳活动高峰年,高峰年中太阳黑子、光斑以及磁暴等各种各样的射电活动频繁,因此太阳物理辐射尤其是有害的紫外线和x射线更加强烈;大气中的放射性氡浓度升高;再加上地球南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逐年增大,太阳的有害辐射更强,因而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和心脑血管病以及精神病增多。其二是地球生态平衡日渐恶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等原因造成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使地球气温创历史新高,以至夏季热浪袭人夺命。其三是夏季面对热浪,人体的耐受能力不尽相同,热耐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中暑和其它疾病导致死亡。所以,夏季养生保健,应该遵循以下饮食起居的“要诀”:
一是耐热锻炼:人体的热耐受能力与热应激蛋白有关。经常处于高温环境,人体热应激蛋白合成量增加,人的热耐受能力增强,人体细胞受热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研究证实,耐热锻炼能达到这种目的,即在夏季之初气温逐渐升高的月份进行锻炼,以达到适应更高气温环境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在气温25℃左右、湿度70%以下的天气,用1小时左右时间进行室外散步、慢跑、做操等锻炼项目,强度以达到出汗为宜,以提高机体的散热能力。环境气温高于28℃、湿度大于75%时,锻炼时间和强度酌减。同时在夏季之初要尽可能不用电扇和空调,直至室内在30℃以上、室外气温在35℃以上时,才改自然通风为电器控温降温。
二是起居宜忌。太阳活动高峰年期间大地磁场活动强烈,地核深层的放射线穿透力增高,能轻而易举地穿透底层地砖水泥板,若人体接受磁场辐射能量较多,可使身体受损而罹患某些疾病,因此当夏季有不明显原因的睡眠障碍或病痛时,可以移动床位,以头朝东脚朝西方向,避开地磁场的南北方向辐射线为宜。同时夏夜不可贪凉露宿,露宿宜遭夜风侵袭、露水浸身,而人体肌肤在夏天毛孔汗腺豁开、衣衫单薄,夜风和露水侵入人体可致暑热或湿热感冒,同时露宿还易受蚊叮虫咬可能染上疟疾、乙脑等传染病。夏天白天午睡不可少,每天若能午睡1~2小时,对于消除夏天昼长夜短的疲劳,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热耐受能力十分有利。在我国南方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俗话,因为木头不散热,尤其是室外被太阳晒热的木头或木坐位,多坐有害身体健康,可诱发痔疮、皮肤病以及风湿热等病症。
三是饮食规律。首先是要摄取富含维生素A、B、C的清淡食品,如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白菜、莴苣、豆芽和红、黄、绿色的水果,还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禽蛋、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动物肝肾内脏也有必要适当摄食。脂肪尤其是含动物脂肪的肉类食物宜少摄食。如因天热多汗、消化液少而食欲不佳则可用辛辣咸味泡菜、腌菜开胃佐餐。其次是夏季不可多用冷食冷饮,解暑止渴用热茶,因为冷食冷饮过多,胃肠受到刺激加快蠕动或强烈收缩、痉挛会引起胃胀胃痛,缩短食物在胃肠的消化时间,影响营养吸收或导致腹痛腹泻;同时冷食冷饮还会刺激咽喉引起慢性咽喉炎;有心血管病的人可能诱发心绞痛。夏天用热茶解暑止渴是最好的选择,有实验证明,在气温高达40℃环境中,饮热茶水9分钟后体表降温1.5~2℃,饮凉茶水者体表降温0.5~0.8℃,饮冰镇啤酒或可口可乐汽水者体表温度却不降低;可见冷食冷饮并不解暑止渴.
四是户外活动宜防护。赤日炎炎外出应防日光照射,遮阳伞、太阳帽以传统的棉纱织造品为首选,一切化纤尼纶纱遮阳伞、太阳帽的遮阳效果不如传统棉布伞帽。外出衣衫以红色为首选,次选白色类浅淡颜色,避免黑褐色等暗色衣衫,因为紫外线是七色光谱中离红色光谱最远的一种短波射线,容易被红色衣衫反射出的艳度光谱的长波吞蚀,使紫外线强度衰减。时间上尽量避免和减少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户外活动,这都是为了防止阳光紫外线照射过多。因为研究证明,人体过度受到阳光紫外线照射,将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皮肤癌。
五是预防中暑。中暑一般发生在盛夏七、八月份,中暑分三种类型,一是日射病:是由烈日直晒无防护的头部,使颅内组织受热,脑膜及脑组织充血,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或意识模糊等症状。二是热射病:分为过热型和热衰竭型,过热型是因机体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等神经系统症状,病人多数表现为突然昏迷、开始多汗以后无汗,皮肤干热发红。热衰竭又称热虚脱,是由高温引起机体外周血管扩张失水、循环血量减少大脑缺血缺氧而发生头晕头痛、多汗体湿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发生昏厥休克。三是热痉挛:由于出汗多损失了机体大量盐分如钠钾氯钙,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水肿,出现肌肉痉挛疼痛并以小腿腓肠肌多见。
预防中暑的方法,一是露天作业应该早开工晚收工,延长中午的休息时间,烈日下戴遮阳帽防晒。二是准备一些含盐清凉饮料,其中适当加入有机酸香精、白糖和复合维生素。三是老年体弱和患病者在高温环境中感到不适应及时转移休息。四是发生中暑症状,轻者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处,解开衣服,饮含盐饮料,头痛头晕恶心者可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丸,症状重者若神志不清昏迷,应尽快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进行物理降温,摩擦四肢皮肤维持血液循环、增强散热,在掌心和太阳穴抹清凉油以开窍醒脑,并尽快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编辑:求索〗
一是耐热锻炼:人体的热耐受能力与热应激蛋白有关。经常处于高温环境,人体热应激蛋白合成量增加,人的热耐受能力增强,人体细胞受热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研究证实,耐热锻炼能达到这种目的,即在夏季之初气温逐渐升高的月份进行锻炼,以达到适应更高气温环境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在气温25℃左右、湿度70%以下的天气,用1小时左右时间进行室外散步、慢跑、做操等锻炼项目,强度以达到出汗为宜,以提高机体的散热能力。环境气温高于28℃、湿度大于75%时,锻炼时间和强度酌减。同时在夏季之初要尽可能不用电扇和空调,直至室内在30℃以上、室外气温在35℃以上时,才改自然通风为电器控温降温。
二是起居宜忌。太阳活动高峰年期间大地磁场活动强烈,地核深层的放射线穿透力增高,能轻而易举地穿透底层地砖水泥板,若人体接受磁场辐射能量较多,可使身体受损而罹患某些疾病,因此当夏季有不明显原因的睡眠障碍或病痛时,可以移动床位,以头朝东脚朝西方向,避开地磁场的南北方向辐射线为宜。同时夏夜不可贪凉露宿,露宿宜遭夜风侵袭、露水浸身,而人体肌肤在夏天毛孔汗腺豁开、衣衫单薄,夜风和露水侵入人体可致暑热或湿热感冒,同时露宿还易受蚊叮虫咬可能染上疟疾、乙脑等传染病。夏天白天午睡不可少,每天若能午睡1~2小时,对于消除夏天昼长夜短的疲劳,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热耐受能力十分有利。在我国南方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俗话,因为木头不散热,尤其是室外被太阳晒热的木头或木坐位,多坐有害身体健康,可诱发痔疮、皮肤病以及风湿热等病症。
三是饮食规律。首先是要摄取富含维生素A、B、C的清淡食品,如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白菜、莴苣、豆芽和红、黄、绿色的水果,还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禽蛋、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动物肝肾内脏也有必要适当摄食。脂肪尤其是含动物脂肪的肉类食物宜少摄食。如因天热多汗、消化液少而食欲不佳则可用辛辣咸味泡菜、腌菜开胃佐餐。其次是夏季不可多用冷食冷饮,解暑止渴用热茶,因为冷食冷饮过多,胃肠受到刺激加快蠕动或强烈收缩、痉挛会引起胃胀胃痛,缩短食物在胃肠的消化时间,影响营养吸收或导致腹痛腹泻;同时冷食冷饮还会刺激咽喉引起慢性咽喉炎;有心血管病的人可能诱发心绞痛。夏天用热茶解暑止渴是最好的选择,有实验证明,在气温高达40℃环境中,饮热茶水9分钟后体表降温1.5~2℃,饮凉茶水者体表降温0.5~0.8℃,饮冰镇啤酒或可口可乐汽水者体表温度却不降低;可见冷食冷饮并不解暑止渴.
四是户外活动宜防护。赤日炎炎外出应防日光照射,遮阳伞、太阳帽以传统的棉纱织造品为首选,一切化纤尼纶纱遮阳伞、太阳帽的遮阳效果不如传统棉布伞帽。外出衣衫以红色为首选,次选白色类浅淡颜色,避免黑褐色等暗色衣衫,因为紫外线是七色光谱中离红色光谱最远的一种短波射线,容易被红色衣衫反射出的艳度光谱的长波吞蚀,使紫外线强度衰减。时间上尽量避免和减少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户外活动,这都是为了防止阳光紫外线照射过多。因为研究证明,人体过度受到阳光紫外线照射,将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皮肤癌。
五是预防中暑。中暑一般发生在盛夏七、八月份,中暑分三种类型,一是日射病:是由烈日直晒无防护的头部,使颅内组织受热,脑膜及脑组织充血,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或意识模糊等症状。二是热射病:分为过热型和热衰竭型,过热型是因机体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等神经系统症状,病人多数表现为突然昏迷、开始多汗以后无汗,皮肤干热发红。热衰竭又称热虚脱,是由高温引起机体外周血管扩张失水、循环血量减少大脑缺血缺氧而发生头晕头痛、多汗体湿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发生昏厥休克。三是热痉挛:由于出汗多损失了机体大量盐分如钠钾氯钙,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水肿,出现肌肉痉挛疼痛并以小腿腓肠肌多见。
预防中暑的方法,一是露天作业应该早开工晚收工,延长中午的休息时间,烈日下戴遮阳帽防晒。二是准备一些含盐清凉饮料,其中适当加入有机酸香精、白糖和复合维生素。三是老年体弱和患病者在高温环境中感到不适应及时转移休息。四是发生中暑症状,轻者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处,解开衣服,饮含盐饮料,头痛头晕恶心者可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丸,症状重者若神志不清昏迷,应尽快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进行物理降温,摩擦四肢皮肤维持血液循环、增强散热,在掌心和太阳穴抹清凉油以开窍醒脑,并尽快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编辑: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