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设计来平衡阅读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f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婷创办《离线》,多少受到美国《连线》的影响。《连线》早期的设计风格很是大胆,或者说,它一开始在设计上就区别了其他的杂志,变得十分独特。这给李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在做《离线》之初,或者更早——做《1024》的时候,李婷就想透过设计来给这一本科技文化的杂志书作一个准确定义,所以找到了杨林青。
  因着《质数的孤独》《灰故事》《字体传奇》《迪奥传奇花园》《米兰·昆德拉全集》等书的设计,设计师杨林青的设计风格愈加受到关注。他的设计风格,更多的时候并不趋于感性,而是在视觉信息的传达、纸本阅读体验的优化方面尤为注重,他将所有的巧思清晰地隐于一种逻辑架构上,有着其他设计师少有的一种理性,所以,当杨林青遇到《离线》,那一份设计力表现得更为显然。
  书香:在《离线》之前,《1024》开始你就跟李婷他们合作了。当初他们是怎么找到你的?其实你很少接这样的案子。
  杨林青:李婷他们一开始看到张悦然主编的《鲤》,觉得那种阅读感符合他们的要求,所以来找到我聊一下。我一听《1024》的选题,非常吸引我。
  为什么吸引我?因为国内设计师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图书设计参与的非常多,但是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比如科技类这种比较抽象、理性的书,都不够好。而且,为什么设计师不愿意参与这方面的设计呢?我想可能跟“感觉”有关系。大家更愿意去做跟“感觉”接近的东西,而跟理性的东西不一定能够马上建立起感觉;对这种东西有感觉的人,有可能在视觉上又无法做到一种理性的平衡。而我发现国外,比如日本的优秀设计师是在参与这类设计的,而且在参与的时候不是给这个内容带来形式,设计有时候是在弥补内容的不足,或者是在为内容提供更丰富的视角。国内这方面比较少。另外,我对这种科技类的题材有兴趣,我以前做的多数是文化艺术类的书,就想去尝试这样的领域,可以让我突破以往的工作范围。
  书香:其实你的设计一直有很理性的特质,所以做《离线》的设计是不是比做其他书更畅快?
  杨林青:不一样。也不是说其他书就会限制我。我做工作室到今年四月份就是八年了,我觉得近几年开始都会有这种感觉,我有足够的经验了,别人对我也有一定的认同,这时候我做很多工作都要比以前要畅快一些。其实做其他书对我来说也很畅快,《1024》和《离线》在专业上反而把我推到了一个新的程度。
  书香:可是感觉做其他的书你会很克制。
  杨林青:这个我也克制啊。比如《离线》有成本上的限制,基本上就用了80g的纯质纸,因为他们创业很不容易。按道理来说,科技书应该在纸张的呈现上更酷一点。同时在设计上,对我来说也是需要节制的,我要不断地去想怎么弥补印制的限制,在视觉上更加能吸引人。但不是想做炫,而是在把内容转换成图表的时候,或者在表达出文本表达不出的逻辑的基础上把形式做得相当酷,这样就可以反过来弥补所说的限制。其实这是一个平衡的关系。
  如果真的做得很过瘾的话,我觉得现在还没到那一步,应该等《离线》成长起来,有更多人接受,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的时候,他们在成本上有一定投入,这个书可以做得更好,那时候才是更好的时候。
  书香:那从《1024》到《离线》,内容的本质是相同的,但从设计师的角度,你会不会比编辑更用力地做一些改变?
  杨林青:是有这个想法的,毕竟是两本不同的杂志书。
  当时我们做《1024》的时候的确下了很狠的工夫(当然没有想到只做了一期)。但当时很多属于《1024》非常好的东西,到《离线》就不能用了,因为用了以后会觉得没有拉开距离,所以我们开始做新的尝试。比如设计上我建议变成双色的感觉,当然不是真正的双色,只是一种双色的色调,一方面双色从形式感来说显得科技杂志更加酷、简练,另一个原因是可以节约一点成本。还有,在每个栏目的设计上刻意地稍微变了一下。《1024》的每个栏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但是现在我做《离线》这一期的目的是把别人从《1024》里面拉出来,把视线移到《离线》上,所以做的时候还是挺刻意的。不过,完了之后会再从《离线》上慢慢融入《1024》的一些设计上值得延续的东西。
  书香:李婷说你也会参加编辑团队的选题会。在做设计前,甚至稿件成形前就把自己的设想跟他们沟通?
  杨林青:是的。与其说我是一个设计师,倒不如说我是一个视觉编辑,我宁愿这么称呼自己。
  在开选题会的时候,他们是文字思维,我是图形思维,他们会把做这些内容的主要意图说给我听,这时候我的头脑里就会用视觉的方式去理解它,然后迅速地组织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比如它是需要插图、图标来弥补,还是需要图片或者其他。反过来,我也会提供一种可能性给编辑,用一种视觉编辑的方法把内容往前推一步。在选题会上要达成一个目的,因为我们不会有太多次会议,所以当我们开完会后,就要肯定这样做的方向是基本没问题的,然后往下执行。几次下来都是这种做法,效率非常好。
  书香:从最终阅读效果的角度看,这样操作下,信息的呈现会比较准确?
  杨林青:是的。等于说编辑把文字内容编完,还没有完全完成编辑工作,最后一步的编辑工作还在我这儿,需要我往视觉方向再推一步,这个时候才算完成。之后才算是做设计。视觉编辑一开始就在文字需要辅助的地方,加入了非常准确的弥补和完善,而不是你给我了一个内容,我用视觉转化一下就行了。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做法?这跟我之前有做杂志的经验有关。杂志是有时间限制的,要有效率的。如何让工作有效率?说白一点,就要让编辑迅速理解设计,同时设计师要理解编辑,这样两个角色在一起才能产生非常大的作用。日常中为什么会产生一些效率上的问题,或是设计不精准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两个角色,只是一方准备好了东西,告诉你我想要什么,而不是共同去创造。通过这几次的合作,我会引导他们去理解设计,他们会发现设计其实不是形式而是内容,感受非常好。
  书香:之前你设计《第一财经周刊》和改版《Vista看天下》,或者做《鲤》这一本杂志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吗?对杂志书这种媒介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杨林青:没有。我当时接《鲤》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认知到它是一本杂志书,如果不是《1024》来找我的话,我还不会深入思考“杂志书”这个媒介。
  杂志书,的确是跟书不一样的一种媒介。怎么会让我去思考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本身关注字体和阅读,我会思考每一种媒介不同的特性。另一个,《1024》来找我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虽然《鲤》和《1024》都是杂志书,但两本是完全不同的,不只是内容大相径庭,而且整个形式也完全不同。这时候就会让我反过来去想,为什么要做一本杂志书?杂志书到底是什么?这样才促使我思考杂志书作为一个比较特别的媒介,其中的阅读有什么特性?设计应该把握什么分寸?之前是完全没有想这些的。这也是对我在专业上的一个很好的促进。有了对杂志书这种媒介的理解之后,我把我的理解通过跟内容的结合,产生了《离线》这样一本杂志书。
  书香:普通读者看到杂志书可能对它的特质不会那么敏感,但是作为出版人或设计师,还是能分辨出杂志书和书、杂志的不同之处?
  杨林青:对。我觉得必须要这样思考。因为杂志书其实更难,难的地方是它的点很难去平衡,稍不注意就会做得太像杂志;如果往另一边偏一点,做得太文气了,太像书了也不行。
  杂志比较多元、时效;书一般比较深入、博大。那杂志书是什么?李婷他们常常谈到的“长文”这种文章形态本身就是杂志书的形态。首先长文既不像书那么长,也不像一般杂志那么短。然后一本杂志书里,长文还不止一篇,而不同篇又是不同观点,不同板块。先不说设计,其实这种文本的结构和形态就决定了这种媒介是一种什么样的传达方式,受众是一种什么样的阅读方式。还有就是跟时间有关,比如《1024》很明显介入了时间,告诉你每一篇文章需要多长时间阅读,给你很充分的选择,通过时间来分流信息,在不同的时间阅读不同的文字更加能吸收。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样的话才能把杂志书这个特定的、介于杂志和书之间的媒介塑造得比较清晰。
  所以,先不说之后我设计了什么,设计之前我必须非常清晰地明白,我现在面对的媒介跟我以往做过的杂志、书都不一样。理解之后,我才通过设计把这个视觉轮廓化,把非常抽象的认知在视觉上具象化。
  书香:之前你提到一个点,在《离线》的设计中,你通过对隐形的系统建构,来建立阅读的节奏。这个环节蛮有趣的。
  杨林青:其实这个并不是那么独特,在国外非常普遍,就是常说的“网格系统”。这个非常有效。刚才我谈到如何具象化、视觉化,这种具象化、视觉化,对于复杂结构的文本来说,如果在版面上没有结构来支撑它,是很难把握住阅读的顺畅感的。如果只做一本,可以稍微努力一下,画点辅助线就可以解决;但如果是很多本,并且不需要为每一本建立新的结构,而且通过一种结构系统满足不同文本形态的需求,那是很难的。其实,就是需要我为视觉提供一个科学系统的依据;从阅读角度来说,要利用这个系统建立一种阅读的节奏、逻辑和空间。
  你想象这样一本书:纸是透明的,所有的文字都能看到它的结构性,是非常有序、有变化的,不死板,同时有节奏、有韵律。就像是建筑,是很理性的,当你走进建筑空间是会感受到的这种理性,但并不会看到墙体里面的钢筋,这个系统就相当于建筑的结构,让你的眼睛跟着阅读的视线,引导你往下阅读,是这样的一个作用。
其他文献
据香港《星岛日报》消息:香港三联书店跟台北故宫博物院合作,在12月中旬推出《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以图画讲故事的方式,有系统地让青少年认识中华文化。第一套推出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成语故事。该套书制作至今历时两年,书中文字、画中事物皆有出处,制作非常严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语言与文化”“思想与文化”“政治与文化”“艺术与文化”和“科学与文化”,其中
期刊
《因为梦见你离开》是张怡微台湾系列图书的第二本。彼时,她以作家和博士生的身份在台湾生活已有四年,从充满文艺情怀的台湾行走到如今早已习惯的生活日常,她与台湾的关系也不过是在一直学习怎么当好一个外地人、外省人。而每年几次的故乡之行,却匆匆得如同一个过客。于是,在异乡的陌生人和故乡的客人之间来回转圜,每次的重逢都隐喻着即将的告别,千回百转之后仍不免余下一点难过,像梦见对方离开。  如今大陆人对台湾的知晓
期刊
几则看似无关的内容产业新闻,不约而同在我脑海汇流。  首先,有人评论香港娱乐界“遇中年危机,衰老又过时”,作者“指间沙”举邓紫棋爆红、陈伟霆翻红为例,指香港没新人,或者,新人得靠大陆节目和戏剧出头;甚至以王菲、谢霆锋复合新闻闹得满城风雨,但却都是老牌绯闻主角了,无情预言:“这可能是香港娱乐圈最后一次轰动的大八卦了,满城风雨的基础是够红,现在新人不够红。”  王谢恋是否会是香港娱乐圈的“最后大八卦”
期刊
当我说“这篇文章久久未能下笔”时,究竟有没有人脑海里真的浮现出笔尖凝住在原稿纸上的唯美大特写?我更能提供的无疑应该是双手漫无目的地抚弄键盘、屏幕微光映照出空洞眼镜片的呆滞画面。毕竟提笔临案此等雅事,除了不久前在电影中看到过的汤唯,我想不起最近还见过有谁这样做。  当然,尽管越来越稀罕,地球上的笔墨未至于干涸净尽,只不过已被澎湃的信息巨浪淘尽了其黄金时代,文字大举迁徙到更省时省力、更具标准规范、最重
期刊
履新安徽教育出版社社长之前,郑可在出版业已耕耘了二十多个年头。在见面会上,郑可“要做教育出版社,不做教辅出版社”的观点引起了热议。这一提法看似简单平谈,实则意味深长,集结了郑可对安徽教育出版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度思考。  1989年,从安徽大学哲学系毕业的郑可进入出版社工作,“七八十年代兴起的读书热潮尚未完全散去,那时特别能感受到全社会对编辑的尊重,出版从业人员也有一种自豪感”。但很快,受体制
期刊
沉浮于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界上,永远有无尽的踯躅、摆荡与彷徨。  尤其,当我每回重新翻读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彷徨少年时》(Demian)、《荒原狼》(Der Steppenwolf)抑或《车轮下》(Unterm Rad),总是依稀唤起往昔那个似懂非懂的青涩年代,蜇伏在记忆中的某段旋律、某些场景。彼时无
期刊
优秀的编辑能缩短作品与读者的距离,能帮助读者进入作品世界,为作品画龙点睛。台湾“文化部”看重编辑企画人才为出版产业珍贵的资产,为了永续培养优秀具创意的编辑人才,继2013年开办“原创出版企画补助”,今年修正规定再推出“编辑力出版企画补助”,并于11月5日公布获补助名单。  2014年共有179件出版企画提出申请,经由学者、专家共同逐案审阅,共有16件企画案以展现主题的独特性和深入细致的编辑力,脱颖
期刊
“两岸信息不断开放,越来越多人想了解对岸的社会与文化”,若水堂看见了日益蓬勃的简体出版品商机。现在的若水堂,已从台湾简体书业初出茅庐的新兵,发展成台湾主要的大陆图书连锁专卖店,也培养出一批忠实客群。  董事长宋东文回忆,创业初期正处两岸关系紧张尴尬阶段,来看书的多是老先生们,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见一种族群认同及历史感情;但现在不同,各个年龄层的客人都有,可见简体书已渐渐走进大众市场。但宋东文也强调,
期刊
幾米作品《星空》继2014年获得瑞典银星奖后,又入围2015年世界最大青少年儿童文学奖“林格伦奖”,是197位入围者中唯一的台湾文学工作者,得奖名单将于2015年3月31日在瑞典公布。此外,受斯德哥尔摩图书馆之邀,幾米还参与了2014国际儿童文化周活动,展开一连串文化交流活动,回台后则是为新书《故事团团转》做宣传,与读者面对面座谈。  “林格伦纪念奖”是瑞典政府于2002年成立,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
期刊
英国作家罗林(J.K. Rowling)又有新作品,继7月在网站写了哈利波特中年故事后,又于万圣节当日在Pottermore网站发表新的《哈利波特》短篇小说,代替糖果报答粉丝支持。  小说长1700字左右,故事围绕霍格华兹魔法学校前教授乌姆里奇(Dolores Umbridge)的一生,以及与哈利波特之间的恩怨。乌姆里奇是小说中最邪恶的角色之一,也是除了伏地魔以外,唯一在哈利波特身上留下永久疤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