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浮于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界上,永远有无尽的踯躅、摆荡与彷徨。
尤其,当我每回重新翻读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彷徨少年时》(Demian)、《荒原狼》(Der Steppenwolf)抑或《车轮下》(Unterm Rad),总是依稀唤起往昔那个似懂非懂的青涩年代,蜇伏在记忆中的某段旋律、某些场景。彼时无以数计、离经叛道的年轻人,纷纷在小说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据闻上世纪六○年代末曾以一曲《Born To Be Wild》登上美国Billboard 流行榜的著名摇滚(重金属)乐队团名就叫“Steppenwolf”,此一命名即是来自赫塞的小说。
于今,回想当初颇为罕见的,我竟能读得下如此卷帙浩繁的长篇作品,远景版厚厚一本近五百页的《玻璃珠游戏》(Das Glasperlenspiel),宛如一首宏伟的交响乐,通篇用生命谱成的奏鸣主题不断围绕着道德与人性、理智及情感、社群和个体、约束与自由间徘徊,伴随著书中主角约瑟夫·克涅奇(Josef Knecht)终其一生为寻找内心最终的和谐及真理而苦苦探求,总不禁勾起了我在中学时代那段青春年华岁月里曾经几度挣扎、迷茫而烦躁的日子,有些苦涩,却又耐人寻味。此亦为赫塞晚年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压卷之作。
比起赫塞其他较为一般读者大众熟悉的短篇作品,这部内容几乎包罗万象、作者试图将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意象和情思镕铸于一炉(譬如书中尝以中国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和巴哈的管风琴赋格(Fugue)音乐并列在一起模拟出某些共同点)、且具有多重隐喻意涵的《玻璃珠游戏》并不是一本很容易上手的小说。但于我而言,却是对它一见倾心。
从初识到喜爱,从迷茫到觉醒,阅读《玻璃珠游戏》这部小说毋宁便是一种对灵魂进行洗礼和净化的过程,那种直抵人心深处震撼的感受着实难以形容!还记得一开始与它相遇,是在高二那年因逢“六一二大限”①,某个周末课后的下午,偶然走逛台北重庆南路某家书店大清仓特卖时所入手的“远景出版社”林秋兰译本,封面乃是一幅以温暖的深橘色为背景、画家吴耀忠手绘赫塞姿容的素描画像。
思及当年的我,正值狂恋痴迷于古典音乐当中而无法自拔,镇日如饥似渴地泡在师大附中校园图书馆里,一本又一本追读着李哲洋主编的《全音音乐文摘》和《名曲解说全集》,西班牙Plaza & Janes公司出版的《伟大音乐之旅》系列,以及邵义强编译的《音乐家轶事》《交响曲浅释》《协奏曲欣赏》等书。透过文字与声音的想象,我兀自向往着赫塞笔下《玻璃珠游戏》书中主角Josef Knecht自小被知识和音乐包围的幸福人生,同时渴盼在庸俗的现实生活里四处寻觅心目中难以企及的、怀有完美崇高精神的乌托邦理想国“卡斯达林”(Castalia)。即使在当下不被他人理解,虽孤独亦芬芳。
综观赫塞长年笔耕不倦,几乎所有作品都带有浓厚的仿自传性质。自幼生长在德国西南部小城卡尔夫(Calw)的一个牧师家庭,赫塞的外祖父和父亲均曾被派驻前往印度传教,通晓梵文,自家书房里尽是来自欧洲及亚洲的世界名著藏书,母亲也在印度出生、喜欢写诗和唱歌,并且在印度与赫塞的父亲结婚。由于童年时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使得赫塞从小就对古老绚烂的东方文明充满向往。平日喜爱亲近绘画、文学及一切关于“美”的事物,特别钟情于古典音乐,且终其一生都极为热爱聆赏、研究和弹奏肖邦(甚至直到他年过八旬耄耋之龄偶然从广播电台里听到了傅聪演奏的肖邦音乐,为此激动不已的他还特地写了一封《致一位音乐家》的公开信予以盛赞)。
早先于少年时期,赫塞即对传统基督教家庭及社会体制萌生了反抗意识,不喜枯燥的学校教育,曾自杀未遂,后离开学校,改习从商,陆续在机械工厂及钟表工厂做过实习生,也在杜宾根大学城附近当过书店店员,并开始从事诗文创作。二十七岁那年(1904),以回忆式的自传小说《乡愁》(Peter Camenzind)一举成名;及至三十岁时(1907)初读德国诗人兼翻译家汉斯·贝德格(Hans Bethge,1876-1946)依据李白等人的唐诗自由翻译编辑而成的德文诗集《中国牧笛》(Die chinesische Fl?te),顿觉惊为天人。此后,赫塞便开始致力寻找身边所有可能搜集到的、有关东方(主要是中国)流传到欧洲的古籍译著,其中包括赫塞在小说《玻璃珠游戏》篇章里经常援引的《老子》《庄子》《易经》《吕氏春秋》等。虽然赫塞本人完全不懂中文且从未到过中国,但他似乎在那古老的文化当中找到了自己讫讫以求的心灵故乡。
从构思到付梓问世,赫塞投入《玻璃珠游戏》的写作过程长达十二年,其间曾经历一、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幻灭和绝望,甚至因表达“和平主义者”(Pacifist)立场而一度被视为卖国贼,致使被迫流亡瑞士。彼时在一片迷惘与苦闷中,赫塞认为唯有中国古老的精神文化能够拯救欧洲的灵魂,而更残酷的现实是,原本暂时脱离了喧嚣尘世的桃花源最终仍须返回苦难多桀的人间,小说遂以一个溺水身亡的悲剧传说戛然而止,由此象征作者自身重燃入世的殉道决心。
故而赫塞屡屡对人怀有最深沉的爱,因为众生皆苦。
①自1992年6月起,台湾开始实施新著作权法,并且订下落日条款,规定没有经过授权翻译外国人的著作只能贩卖至1994年6月12日为止,是为台湾出版史上通称的“六一二大限”。
尤其,当我每回重新翻读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彷徨少年时》(Demian)、《荒原狼》(Der Steppenwolf)抑或《车轮下》(Unterm Rad),总是依稀唤起往昔那个似懂非懂的青涩年代,蜇伏在记忆中的某段旋律、某些场景。彼时无以数计、离经叛道的年轻人,纷纷在小说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据闻上世纪六○年代末曾以一曲《Born To Be Wild》登上美国Billboard 流行榜的著名摇滚(重金属)乐队团名就叫“Steppenwolf”,此一命名即是来自赫塞的小说。
于今,回想当初颇为罕见的,我竟能读得下如此卷帙浩繁的长篇作品,远景版厚厚一本近五百页的《玻璃珠游戏》(Das Glasperlenspiel),宛如一首宏伟的交响乐,通篇用生命谱成的奏鸣主题不断围绕着道德与人性、理智及情感、社群和个体、约束与自由间徘徊,伴随著书中主角约瑟夫·克涅奇(Josef Knecht)终其一生为寻找内心最终的和谐及真理而苦苦探求,总不禁勾起了我在中学时代那段青春年华岁月里曾经几度挣扎、迷茫而烦躁的日子,有些苦涩,却又耐人寻味。此亦为赫塞晚年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压卷之作。
比起赫塞其他较为一般读者大众熟悉的短篇作品,这部内容几乎包罗万象、作者试图将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意象和情思镕铸于一炉(譬如书中尝以中国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和巴哈的管风琴赋格(Fugue)音乐并列在一起模拟出某些共同点)、且具有多重隐喻意涵的《玻璃珠游戏》并不是一本很容易上手的小说。但于我而言,却是对它一见倾心。
从初识到喜爱,从迷茫到觉醒,阅读《玻璃珠游戏》这部小说毋宁便是一种对灵魂进行洗礼和净化的过程,那种直抵人心深处震撼的感受着实难以形容!还记得一开始与它相遇,是在高二那年因逢“六一二大限”①,某个周末课后的下午,偶然走逛台北重庆南路某家书店大清仓特卖时所入手的“远景出版社”林秋兰译本,封面乃是一幅以温暖的深橘色为背景、画家吴耀忠手绘赫塞姿容的素描画像。
思及当年的我,正值狂恋痴迷于古典音乐当中而无法自拔,镇日如饥似渴地泡在师大附中校园图书馆里,一本又一本追读着李哲洋主编的《全音音乐文摘》和《名曲解说全集》,西班牙Plaza & Janes公司出版的《伟大音乐之旅》系列,以及邵义强编译的《音乐家轶事》《交响曲浅释》《协奏曲欣赏》等书。透过文字与声音的想象,我兀自向往着赫塞笔下《玻璃珠游戏》书中主角Josef Knecht自小被知识和音乐包围的幸福人生,同时渴盼在庸俗的现实生活里四处寻觅心目中难以企及的、怀有完美崇高精神的乌托邦理想国“卡斯达林”(Castalia)。即使在当下不被他人理解,虽孤独亦芬芳。
综观赫塞长年笔耕不倦,几乎所有作品都带有浓厚的仿自传性质。自幼生长在德国西南部小城卡尔夫(Calw)的一个牧师家庭,赫塞的外祖父和父亲均曾被派驻前往印度传教,通晓梵文,自家书房里尽是来自欧洲及亚洲的世界名著藏书,母亲也在印度出生、喜欢写诗和唱歌,并且在印度与赫塞的父亲结婚。由于童年时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使得赫塞从小就对古老绚烂的东方文明充满向往。平日喜爱亲近绘画、文学及一切关于“美”的事物,特别钟情于古典音乐,且终其一生都极为热爱聆赏、研究和弹奏肖邦(甚至直到他年过八旬耄耋之龄偶然从广播电台里听到了傅聪演奏的肖邦音乐,为此激动不已的他还特地写了一封《致一位音乐家》的公开信予以盛赞)。
早先于少年时期,赫塞即对传统基督教家庭及社会体制萌生了反抗意识,不喜枯燥的学校教育,曾自杀未遂,后离开学校,改习从商,陆续在机械工厂及钟表工厂做过实习生,也在杜宾根大学城附近当过书店店员,并开始从事诗文创作。二十七岁那年(1904),以回忆式的自传小说《乡愁》(Peter Camenzind)一举成名;及至三十岁时(1907)初读德国诗人兼翻译家汉斯·贝德格(Hans Bethge,1876-1946)依据李白等人的唐诗自由翻译编辑而成的德文诗集《中国牧笛》(Die chinesische Fl?te),顿觉惊为天人。此后,赫塞便开始致力寻找身边所有可能搜集到的、有关东方(主要是中国)流传到欧洲的古籍译著,其中包括赫塞在小说《玻璃珠游戏》篇章里经常援引的《老子》《庄子》《易经》《吕氏春秋》等。虽然赫塞本人完全不懂中文且从未到过中国,但他似乎在那古老的文化当中找到了自己讫讫以求的心灵故乡。
从构思到付梓问世,赫塞投入《玻璃珠游戏》的写作过程长达十二年,其间曾经历一、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幻灭和绝望,甚至因表达“和平主义者”(Pacifist)立场而一度被视为卖国贼,致使被迫流亡瑞士。彼时在一片迷惘与苦闷中,赫塞认为唯有中国古老的精神文化能够拯救欧洲的灵魂,而更残酷的现实是,原本暂时脱离了喧嚣尘世的桃花源最终仍须返回苦难多桀的人间,小说遂以一个溺水身亡的悲剧传说戛然而止,由此象征作者自身重燃入世的殉道决心。
故而赫塞屡屡对人怀有最深沉的爱,因为众生皆苦。
①自1992年6月起,台湾开始实施新著作权法,并且订下落日条款,规定没有经过授权翻译外国人的著作只能贩卖至1994年6月12日为止,是为台湾出版史上通称的“六一二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