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孤独和乡愁的滋味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浮于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界上,永远有无尽的踯躅、摆荡与彷徨。
  尤其,当我每回重新翻读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彷徨少年时》(Demian)、《荒原狼》(Der Steppenwolf)抑或《车轮下》(Unterm Rad),总是依稀唤起往昔那个似懂非懂的青涩年代,蜇伏在记忆中的某段旋律、某些场景。彼时无以数计、离经叛道的年轻人,纷纷在小说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据闻上世纪六○年代末曾以一曲《Born To Be Wild》登上美国Billboard 流行榜的著名摇滚(重金属)乐队团名就叫“Steppenwolf”,此一命名即是来自赫塞的小说。
  于今,回想当初颇为罕见的,我竟能读得下如此卷帙浩繁的长篇作品,远景版厚厚一本近五百页的《玻璃珠游戏》(Das Glasperlenspiel),宛如一首宏伟的交响乐,通篇用生命谱成的奏鸣主题不断围绕着道德与人性、理智及情感、社群和个体、约束与自由间徘徊,伴随著书中主角约瑟夫·克涅奇(Josef Knecht)终其一生为寻找内心最终的和谐及真理而苦苦探求,总不禁勾起了我在中学时代那段青春年华岁月里曾经几度挣扎、迷茫而烦躁的日子,有些苦涩,却又耐人寻味。此亦为赫塞晚年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压卷之作。
  比起赫塞其他较为一般读者大众熟悉的短篇作品,这部内容几乎包罗万象、作者试图将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意象和情思镕铸于一炉(譬如书中尝以中国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和巴哈的管风琴赋格(Fugue)音乐并列在一起模拟出某些共同点)、且具有多重隐喻意涵的《玻璃珠游戏》并不是一本很容易上手的小说。但于我而言,却是对它一见倾心。
  从初识到喜爱,从迷茫到觉醒,阅读《玻璃珠游戏》这部小说毋宁便是一种对灵魂进行洗礼和净化的过程,那种直抵人心深处震撼的感受着实难以形容!还记得一开始与它相遇,是在高二那年因逢“六一二大限”①,某个周末课后的下午,偶然走逛台北重庆南路某家书店大清仓特卖时所入手的“远景出版社”林秋兰译本,封面乃是一幅以温暖的深橘色为背景、画家吴耀忠手绘赫塞姿容的素描画像。
  思及当年的我,正值狂恋痴迷于古典音乐当中而无法自拔,镇日如饥似渴地泡在师大附中校园图书馆里,一本又一本追读着李哲洋主编的《全音音乐文摘》和《名曲解说全集》,西班牙Plaza & Janes公司出版的《伟大音乐之旅》系列,以及邵义强编译的《音乐家轶事》《交响曲浅释》《协奏曲欣赏》等书。透过文字与声音的想象,我兀自向往着赫塞笔下《玻璃珠游戏》书中主角Josef Knecht自小被知识和音乐包围的幸福人生,同时渴盼在庸俗的现实生活里四处寻觅心目中难以企及的、怀有完美崇高精神的乌托邦理想国“卡斯达林”(Castalia)。即使在当下不被他人理解,虽孤独亦芬芳。
  综观赫塞长年笔耕不倦,几乎所有作品都带有浓厚的仿自传性质。自幼生长在德国西南部小城卡尔夫(Calw)的一个牧师家庭,赫塞的外祖父和父亲均曾被派驻前往印度传教,通晓梵文,自家书房里尽是来自欧洲及亚洲的世界名著藏书,母亲也在印度出生、喜欢写诗和唱歌,并且在印度与赫塞的父亲结婚。由于童年时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使得赫塞从小就对古老绚烂的东方文明充满向往。平日喜爱亲近绘画、文学及一切关于“美”的事物,特别钟情于古典音乐,且终其一生都极为热爱聆赏、研究和弹奏肖邦(甚至直到他年过八旬耄耋之龄偶然从广播电台里听到了傅聪演奏的肖邦音乐,为此激动不已的他还特地写了一封《致一位音乐家》的公开信予以盛赞)。
  早先于少年时期,赫塞即对传统基督教家庭及社会体制萌生了反抗意识,不喜枯燥的学校教育,曾自杀未遂,后离开学校,改习从商,陆续在机械工厂及钟表工厂做过实习生,也在杜宾根大学城附近当过书店店员,并开始从事诗文创作。二十七岁那年(1904),以回忆式的自传小说《乡愁》(Peter Camenzind)一举成名;及至三十岁时(1907)初读德国诗人兼翻译家汉斯·贝德格(Hans Bethge,1876-1946)依据李白等人的唐诗自由翻译编辑而成的德文诗集《中国牧笛》(Die chinesische Fl?te),顿觉惊为天人。此后,赫塞便开始致力寻找身边所有可能搜集到的、有关东方(主要是中国)流传到欧洲的古籍译著,其中包括赫塞在小说《玻璃珠游戏》篇章里经常援引的《老子》《庄子》《易经》《吕氏春秋》等。虽然赫塞本人完全不懂中文且从未到过中国,但他似乎在那古老的文化当中找到了自己讫讫以求的心灵故乡。
  从构思到付梓问世,赫塞投入《玻璃珠游戏》的写作过程长达十二年,其间曾经历一、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幻灭和绝望,甚至因表达“和平主义者”(Pacifist)立场而一度被视为卖国贼,致使被迫流亡瑞士。彼时在一片迷惘与苦闷中,赫塞认为唯有中国古老的精神文化能够拯救欧洲的灵魂,而更残酷的现实是,原本暂时脱离了喧嚣尘世的桃花源最终仍须返回苦难多桀的人间,小说遂以一个溺水身亡的悲剧传说戛然而止,由此象征作者自身重燃入世的殉道决心。
  故而赫塞屡屡对人怀有最深沉的爱,因为众生皆苦。
  ①自1992年6月起,台湾开始实施新著作权法,并且订下落日条款,规定没有经过授权翻译外国人的著作只能贩卖至1994年6月12日为止,是为台湾出版史上通称的“六一二大限”。
其他文献
里夫金是谁?放到两年前,可能还只有学界的个别人知晓。但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版后,得到了中央政府高层的推荐,一下子让里夫金名声大噪。于是,当《零边际成本社会》出版时,自然获得了更高的关注。  对比里夫金的两本书发现,《第三次工业革命》更倾向于产业方面的变革方向,而《零边际成本社会》则更偏向于谈技术变革后,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如果前者是经济发展蓝图,那么后者则属于社会发展参考。  里夫金的理论
期刊
每当我读许台英的小说的时候,我总觉得奇怪,她怎知道台湾现实社会各阶层那光彩陆离,宛如万花筒般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我所知道的许台英是规矩的家庭主妇,每天一定会为许多零零碎碎的家庭杂务忙碌不堪,虽然老公和长大的女儿都好照顾,但总得有些事情是必须她亲自料理和操劳才行的。她对现实社会细微精密的观察,到底不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所能胜任的;这是作为作家的天赋条件之一,显然她具有这极优秀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当然她也勤
期刊
象幻情真:传统中国文化与超现实主义的结合  观诸当代设计史上,霍荣龄可说是战后台湾第一个以“设计师”为业的Freelance(自由工作者),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加入早年在台湾设计界颇富盛名的同人团体“变形虫设计协会”(成立于1971年,为台湾最早跨领域的设计团体,由当时毕业于“国立艺专”美术工艺科装饰组的同班同学霍鹏程、陈翰平、吴进生、杨国台、谢义鎗等五人共同发起)的女性设计家(在此之前,“变形虫”
期刊
August 2014 每月十号出版 Issue 70  作者:乔万尼· 薄伽丘  页数:294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定价:人民币29.80元  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王子特洛伊罗斯爱上了祭司卡尔卡斯的女儿克瑞西达。为交换被俘的特洛伊将领,克瑞西达被迫回到投奔了希腊人的父亲卡尔卡斯身边。她很快爱上了希腊贵族青年狄俄墨得斯。特洛伊罗斯得知后万分悲伤,绝望地上阵作战,被阿喀琉斯杀死,特洛伊城
期刊
脸书上盛传的一篇初中生周记如此写道:“我以为下地狱才要吃馊水油,没想到从小就开始吃。”以非食用性的饲料油制造成食用油给民众食用,台湾炼油技术可谓独步全球,如果不是一位农民锲而不舍的追索和检举,使事件连环爆开,假油恐怕还会一直假到天荒地老。乐观的看,这或是台湾向下沉沦的停止键,反转的号角。  相对于全岛上下一片“不知该吃什么”的愤怒、迷惘,继而无力,没有新闻的出版业依然默默地交出一本本的大书、好书、
期刊
据香港《星岛日报》消息:香港三联书店跟台北故宫博物院合作,在12月中旬推出《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以图画讲故事的方式,有系统地让青少年认识中华文化。第一套推出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成语故事。该套书制作至今历时两年,书中文字、画中事物皆有出处,制作非常严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语言与文化”“思想与文化”“政治与文化”“艺术与文化”和“科学与文化”,其中
期刊
《因为梦见你离开》是张怡微台湾系列图书的第二本。彼时,她以作家和博士生的身份在台湾生活已有四年,从充满文艺情怀的台湾行走到如今早已习惯的生活日常,她与台湾的关系也不过是在一直学习怎么当好一个外地人、外省人。而每年几次的故乡之行,却匆匆得如同一个过客。于是,在异乡的陌生人和故乡的客人之间来回转圜,每次的重逢都隐喻着即将的告别,千回百转之后仍不免余下一点难过,像梦见对方离开。  如今大陆人对台湾的知晓
期刊
几则看似无关的内容产业新闻,不约而同在我脑海汇流。  首先,有人评论香港娱乐界“遇中年危机,衰老又过时”,作者“指间沙”举邓紫棋爆红、陈伟霆翻红为例,指香港没新人,或者,新人得靠大陆节目和戏剧出头;甚至以王菲、谢霆锋复合新闻闹得满城风雨,但却都是老牌绯闻主角了,无情预言:“这可能是香港娱乐圈最后一次轰动的大八卦了,满城风雨的基础是够红,现在新人不够红。”  王谢恋是否会是香港娱乐圈的“最后大八卦”
期刊
当我说“这篇文章久久未能下笔”时,究竟有没有人脑海里真的浮现出笔尖凝住在原稿纸上的唯美大特写?我更能提供的无疑应该是双手漫无目的地抚弄键盘、屏幕微光映照出空洞眼镜片的呆滞画面。毕竟提笔临案此等雅事,除了不久前在电影中看到过的汤唯,我想不起最近还见过有谁这样做。  当然,尽管越来越稀罕,地球上的笔墨未至于干涸净尽,只不过已被澎湃的信息巨浪淘尽了其黄金时代,文字大举迁徙到更省时省力、更具标准规范、最重
期刊
履新安徽教育出版社社长之前,郑可在出版业已耕耘了二十多个年头。在见面会上,郑可“要做教育出版社,不做教辅出版社”的观点引起了热议。这一提法看似简单平谈,实则意味深长,集结了郑可对安徽教育出版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度思考。  1989年,从安徽大学哲学系毕业的郑可进入出版社工作,“七八十年代兴起的读书热潮尚未完全散去,那时特别能感受到全社会对编辑的尊重,出版从业人员也有一种自豪感”。但很快,受体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