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到纯粹就是奇迹
伍先生59岁公务员
【诉说】我妈妈是个家庭妇女,却是我最佩服的人。作为小儿子,在我记忆中,活了80年的她,没在单位上过一天班。我们兄妹长大前,家里生计全靠爸爸一人苦苦支撑。
妈妈生育了6个孩子,把我们一一带大。然后,又帮着带孙辈,还带过侄女们。20世纪70年代,父辈们都在“干革命”,不大管子女,见妈妈没工作,就都托付给她。那时我刚上小学,本来自己家里就一帮孩子,忽然一天,又多了几个表弟表妹,嘻哈哭闹、吃喝拉撒、小打小闹的事常有。我家那时这个哭那个叫的,是天天拆家的节奏。
那时没有洗衣机,没有自来水,更没有热水器,妈妈带我们,要担水,买菜、买煤、煮饭煮菜,洗碗洗衣,缝缝补补,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一切的一切,全靠她的一双手。
印象最深的是,1983年以前,妈妈每天都要肩挑两只桶,出门担水,一家子吃、喝和日用的水,都是她挑回来的。偶尔哥姐回家,她才能歇一天。担水几十年,她到晚年时,肩膀一边低、一边高,看着特别明显。
她还做手工帮补家用,有老邻居搬家了,走几条街找上门来,找妈妈给中式衣服开纽缝、缝扣子。她都用晚上时间来做,挑灯夜战,一熬就是后半夜。她和爸爸都非常注重对我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做好人,做好事,要尊重知识,要知书达礼,即使在那斯文扫地的年月,他们也希望以诗书传家。我们兄妹中有三人先后考上大学,还都是重点大学。大哥是1962年考上的,二姐是1972年,我是恢复高考后考上的,成了整条街的佳话。
我高考前几个月,在报纸上看到,每天吃一个鸡蛋,能提高记忆力。跟妈妈一说,她就每天给我煮一个。我就读的不是重点中学,那年数百名应届生,我是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这跟妈妈每天煮的鸡蛋,不能说没一点儿关系。
妈妈与爸爸携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事件,在最难的时候不离不弃,终于迎来晚年生活的好时光。这些年来,不管外面的世界是巨浪滔天还是风平浪静,家庭始终是妈妈的全部,家人的安康幸福始终是她最大的心愿和追求。家,有她的操持,对于爸爸,对于年幼的我们,都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港湾。
妈妈,包括爸爸,对于饥馑精神乃至身体记忆,并没有完全被改革开放后的物质变化所屏蔽。即使牙齿已经很不好了,每天晚上一定要吃碗干饭,坚决拒绝喝粥,否则半夜会饿醒。显然,这是长时间的饥馑尤其是挥之不去的饿感,给他们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
在家族中,作为纯粹的家庭妇女,全心持家、全意相夫教子的,妈妈是最后一位。她的两个弟媳、3个女儿和3个儿媳,还有她的孙女外孙女孙媳外孙媳,在时代潮流的席卷下,都成了上班族,下班后带着一个最多时3个孩子,不时有人仰马翻乃至崩溃的感觉。就是到了今天,问题还时不时地在心中纠结:我是继续上班,还是回家做个全职主妇?
妈妈没有这种纠结,她选择了,或以无选择作为选择了,就一路做来了。她不喜欢我们说她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她做了分内事,也有了收获。人生无甚稀奇,人间本无奇迹,能慎始善终,做到极致就是稀奇,做到纯粹就是奇迹。在这方面,妈妈就是,像她那样的女人,如今几乎见不到了。这种局面可以说是时代进步使然,谁都无可评判,与我佩服妈妈并不矛盾。随着她的离世,传统家庭妇女的样子,成了绝迹。
“姐从来不带怕的”
程女士54岁自由职业
【诉说】阿毛是我闺蜜,10多年前在电视台的健康节目做主持人。在全民养生狂潮里,她敢公开跟“养生”杠,让我特别佩服!她跟我说,当年念大学时,班里有位女生皮肤特别好。每晚她都用一根苦瓜榨汁,喝汁,渣敷在脸上。好家伙,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校园都知道这个养颜法,学校附近农贸市场里的苦瓜,都卖脱销了。但同时,校医院也告急,女学生排成长龙挂号,治疗腹泻和月经紊乱。校方赶紧调查,发现“元凶”是苦瓜。
这件事让阿毛对流传的养生法产生严重怀疑。毕业后进了电视台,当上主持人,便有平台表达了,做的第一期就是“汝之蜜糖,我之砒霜”。一开场,她就娓娓道出自己的经历——春节回老家,给父母带什么礼物?她听了熟人推荐,买了“纯天然梅花鹿制品”,有鹿茸鹿筋和鹿胎,有的泡酒,有的熬汤,大补,老年人的养生极品。
阿毛买了,父母也服用了,可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流起鼻血,母亲也便秘了,在马桶上坐了40多分钟,最后用了开塞露。阿毛回到北京,向熟人抱怨,可那人却说,自己父母服了两年多,效果不错。“苦瓜坑我,梅花鹿坑我父母,别人用是养生,我用就是玩命。”她沖着镜头,大声说出这样的话。
要知道,对那些鹿制品,她可是直呼品牌大名的。那时网络还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否则,各类营销号指不定会起什么幺蛾子。听我这么讲,她还不乐意了,说怎么地,放今天我就不敢了呗?要不试试,就那些网络妖风,姐从来不带怕的。
的确,她是最早一批“织围脖(微博)”的人,由电视转战网络,她玩得风生水起。做时尚博主,是60多万粉丝的大V;在抖音开账户,专跟养生经对着干……招黑越多,骂声越大,她越兴奋,骂战里从没输过。
比如她在抖音里杠瑜伽养生,“参加过一个培训班,开始不到15分钟,一位40来岁的学员就不行了,扑通倒地,天旋地转,呕吐不止。送到医院,结论是瑜伽使身体扭曲过度,造成血压升高而中风。”
这个还不够狗血,她又讲一例。一位长期练的女性,30来岁,椎间盘已经磨损退化为60岁的状态。不仅如此,她的小腿肌肉撕裂、软骨拉伤、内分泌紊乱。医生说,像她这种状况的女性有很多,每次看完片子,他问的第一句就是“你练瑜伽吧?”
把瑜伽说成这样,她遭到了网暴,心情不好在所难免。我劝她断网几天,电线一拔,爱啥是啥。“断网,凭啥?怕他们了?”她的斗志再度激起,一口气连发7条微博文。“让养生见你个大头鬼吧”“姐回了趟老家,飙爽,大碗吃妈妈包的饺子,羊肉馅的,一口咬下去,吱吱冒油。陪老爸喝酒,二两一杯的老白干,我干掉两杯。”“我撸串、啃鸡架,跟亲戚打麻将到天亮”…… “结果是,回来再见熟人,都说我的气色前所未有的好。说明什么?养生滚一边去吧!姐玩了以前想玩不敢玩的,吃了以前想吃不敢吃的,做了以前想做不敢做的。哈哈,因为得偿所愿,姐很受用,心情极好,神清气爽。”
“养生?对不起,我从此没这个概念,不再刻意去做什么被公认对身体有好处的事情。喝醋好吧,但胃酸多的人,喝了是火上浇油;香蕉皮有益吧,生吞噎着难受益在何处?玉米面是好东西,把它当主食,旧社会那股穷味没尝够咋地?甩手疗法就可劲甩吧,失去平衡摔成骨折谁惨谁知道。”
看着她写的爽文,爽是爽了,但那些喷和骂,让我心惊肉跳。可她看上去没事似的,跟我说:“在互联网冲浪,玻璃心可不行,大心脏才叫牛。再说,我讲的有错吗?那些养生话术坑了多少人?我能救一个是一个。”
掐指一算,阿毛也五十有二了,同龄女人清一色的准退休状,她依旧是30岁的冲劲。从主流媒体转战自媒体,从体制转入市场,她不断好奇新事物,破壁舒适区,挑战新机会。这股劲头,真的,不服不行啊!
了不起的老太太
高先生44岁国企职工
【诉说】最近整理邮件文档时,翻到早些年跟奶奶通电话的录音文件。最早的保存日期是2013年4月22日。我如获至宝,赶紧把它们下载下来,迫不及待地打开、聆听。
那时的我,与奶奶聊工作,聊爱情,聊金钱,聊父亲,也聊对未来的期许。关于工作,她勉励我说:“奶奶知道你是个长志气、爱名誉的孩子,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没成功就泄气了,不拼了。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去了,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就好,总会走出来的。”
那时的我才23岁,凭借良好的口才和学习能力,在一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发展前景还算不错。然而,整天想着剥削员工利益的老板,让我寝食难安,徘徊在工资与前途的选择中。奶奶的话给了我莫大鼓励,明白一步一个脚印的道理,于是,没干满一个月,我便毅然辞职。
关于爱情,奶奶语重心长地说:“找对象这个事,奶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身体好,心地好,对你好,有这三个好就足够了。外貌倒是次要的,脸蛋当不了饭吃。”
我知道,“身体好”这一条,对奶奶来说有多重要,她已在母亲身上尝够万千滋味,不想我重蹈父亲覆辙,不愿再看到一段美好的婚姻、一个完好的家庭,折在其中一人的健康因素上。那是任何一个人都承担不起的悲痛。
关于金钱,奶奶不无无奈地说:“你爸常说,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话粗理不粗,他是吃了钱的苦的。你在外该节省的地方,就尽量省着点儿吧。但在吃喝、学习方面,千万不要省,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好的身体,又有真本事,才能去赚更多的钱。”
关于父亲,每次聊到他,奶奶都会沉默良久。她同情这个儿子的遭遇,疼惜他那颗过于善良、老实的心,更让奶奶揪心的,是父亲日渐衰弱的身体。“你有时间就多宽宽你爸的心,他每天都给自己找很多活兒干,有时碰上一些坏心肠的老板,总是拖着工钱不给,他身子累心更累,难啊。”
那时的父亲,为了还债,居无定所,哪里有活儿就跑到哪里,身体吃不消也要硬撑,只要一坐下来,3分钟不说话就鼾声大作。
提到未来,奶奶信心倍增:“没有谁会倒霉一辈子,也没有谁会顺利一辈子,风水是轮流转的。我对你们兄弟俩,也对你爸,充满信心,奶奶还要享你们的清福呢。”
说着说着,奶奶在电话那头自顾自笑出声来,仿佛梦想已经照进现实。听着一个个录音文件,我的眼泪早已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往事一幕幕,有的辛酸,但更多的是温暖。
奶奶始终像个打不死的超人,用她仅有的绵薄之力,在我们被阴霾笼罩、被荆棘缠身、被河水淹没时,及时地赐予我们能量,重新把我们从困境中拉出来。她的通透豁达,她的心胸格局,不光我和弟弟佩服,家族人佩服,就连街坊邻里提起她,也都会说——这老太太,了不起!
伍先生59岁公务员
【诉说】我妈妈是个家庭妇女,却是我最佩服的人。作为小儿子,在我记忆中,活了80年的她,没在单位上过一天班。我们兄妹长大前,家里生计全靠爸爸一人苦苦支撑。
妈妈生育了6个孩子,把我们一一带大。然后,又帮着带孙辈,还带过侄女们。20世纪70年代,父辈们都在“干革命”,不大管子女,见妈妈没工作,就都托付给她。那时我刚上小学,本来自己家里就一帮孩子,忽然一天,又多了几个表弟表妹,嘻哈哭闹、吃喝拉撒、小打小闹的事常有。我家那时这个哭那个叫的,是天天拆家的节奏。
那时没有洗衣机,没有自来水,更没有热水器,妈妈带我们,要担水,买菜、买煤、煮饭煮菜,洗碗洗衣,缝缝补补,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一切的一切,全靠她的一双手。
印象最深的是,1983年以前,妈妈每天都要肩挑两只桶,出门担水,一家子吃、喝和日用的水,都是她挑回来的。偶尔哥姐回家,她才能歇一天。担水几十年,她到晚年时,肩膀一边低、一边高,看着特别明显。
她还做手工帮补家用,有老邻居搬家了,走几条街找上门来,找妈妈给中式衣服开纽缝、缝扣子。她都用晚上时间来做,挑灯夜战,一熬就是后半夜。她和爸爸都非常注重对我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做好人,做好事,要尊重知识,要知书达礼,即使在那斯文扫地的年月,他们也希望以诗书传家。我们兄妹中有三人先后考上大学,还都是重点大学。大哥是1962年考上的,二姐是1972年,我是恢复高考后考上的,成了整条街的佳话。
我高考前几个月,在报纸上看到,每天吃一个鸡蛋,能提高记忆力。跟妈妈一说,她就每天给我煮一个。我就读的不是重点中学,那年数百名应届生,我是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这跟妈妈每天煮的鸡蛋,不能说没一点儿关系。
妈妈与爸爸携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事件,在最难的时候不离不弃,终于迎来晚年生活的好时光。这些年来,不管外面的世界是巨浪滔天还是风平浪静,家庭始终是妈妈的全部,家人的安康幸福始终是她最大的心愿和追求。家,有她的操持,对于爸爸,对于年幼的我们,都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港湾。
妈妈,包括爸爸,对于饥馑精神乃至身体记忆,并没有完全被改革开放后的物质变化所屏蔽。即使牙齿已经很不好了,每天晚上一定要吃碗干饭,坚决拒绝喝粥,否则半夜会饿醒。显然,这是长时间的饥馑尤其是挥之不去的饿感,给他们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
在家族中,作为纯粹的家庭妇女,全心持家、全意相夫教子的,妈妈是最后一位。她的两个弟媳、3个女儿和3个儿媳,还有她的孙女外孙女孙媳外孙媳,在时代潮流的席卷下,都成了上班族,下班后带着一个最多时3个孩子,不时有人仰马翻乃至崩溃的感觉。就是到了今天,问题还时不时地在心中纠结:我是继续上班,还是回家做个全职主妇?
妈妈没有这种纠结,她选择了,或以无选择作为选择了,就一路做来了。她不喜欢我们说她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她做了分内事,也有了收获。人生无甚稀奇,人间本无奇迹,能慎始善终,做到极致就是稀奇,做到纯粹就是奇迹。在这方面,妈妈就是,像她那样的女人,如今几乎见不到了。这种局面可以说是时代进步使然,谁都无可评判,与我佩服妈妈并不矛盾。随着她的离世,传统家庭妇女的样子,成了绝迹。
“姐从来不带怕的”
程女士54岁自由职业
【诉说】阿毛是我闺蜜,10多年前在电视台的健康节目做主持人。在全民养生狂潮里,她敢公开跟“养生”杠,让我特别佩服!她跟我说,当年念大学时,班里有位女生皮肤特别好。每晚她都用一根苦瓜榨汁,喝汁,渣敷在脸上。好家伙,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校园都知道这个养颜法,学校附近农贸市场里的苦瓜,都卖脱销了。但同时,校医院也告急,女学生排成长龙挂号,治疗腹泻和月经紊乱。校方赶紧调查,发现“元凶”是苦瓜。
这件事让阿毛对流传的养生法产生严重怀疑。毕业后进了电视台,当上主持人,便有平台表达了,做的第一期就是“汝之蜜糖,我之砒霜”。一开场,她就娓娓道出自己的经历——春节回老家,给父母带什么礼物?她听了熟人推荐,买了“纯天然梅花鹿制品”,有鹿茸鹿筋和鹿胎,有的泡酒,有的熬汤,大补,老年人的养生极品。
阿毛买了,父母也服用了,可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流起鼻血,母亲也便秘了,在马桶上坐了40多分钟,最后用了开塞露。阿毛回到北京,向熟人抱怨,可那人却说,自己父母服了两年多,效果不错。“苦瓜坑我,梅花鹿坑我父母,别人用是养生,我用就是玩命。”她沖着镜头,大声说出这样的话。
要知道,对那些鹿制品,她可是直呼品牌大名的。那时网络还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否则,各类营销号指不定会起什么幺蛾子。听我这么讲,她还不乐意了,说怎么地,放今天我就不敢了呗?要不试试,就那些网络妖风,姐从来不带怕的。
的确,她是最早一批“织围脖(微博)”的人,由电视转战网络,她玩得风生水起。做时尚博主,是60多万粉丝的大V;在抖音开账户,专跟养生经对着干……招黑越多,骂声越大,她越兴奋,骂战里从没输过。
比如她在抖音里杠瑜伽养生,“参加过一个培训班,开始不到15分钟,一位40来岁的学员就不行了,扑通倒地,天旋地转,呕吐不止。送到医院,结论是瑜伽使身体扭曲过度,造成血压升高而中风。”
这个还不够狗血,她又讲一例。一位长期练的女性,30来岁,椎间盘已经磨损退化为60岁的状态。不仅如此,她的小腿肌肉撕裂、软骨拉伤、内分泌紊乱。医生说,像她这种状况的女性有很多,每次看完片子,他问的第一句就是“你练瑜伽吧?”
把瑜伽说成这样,她遭到了网暴,心情不好在所难免。我劝她断网几天,电线一拔,爱啥是啥。“断网,凭啥?怕他们了?”她的斗志再度激起,一口气连发7条微博文。“让养生见你个大头鬼吧”“姐回了趟老家,飙爽,大碗吃妈妈包的饺子,羊肉馅的,一口咬下去,吱吱冒油。陪老爸喝酒,二两一杯的老白干,我干掉两杯。”“我撸串、啃鸡架,跟亲戚打麻将到天亮”…… “结果是,回来再见熟人,都说我的气色前所未有的好。说明什么?养生滚一边去吧!姐玩了以前想玩不敢玩的,吃了以前想吃不敢吃的,做了以前想做不敢做的。哈哈,因为得偿所愿,姐很受用,心情极好,神清气爽。”
“养生?对不起,我从此没这个概念,不再刻意去做什么被公认对身体有好处的事情。喝醋好吧,但胃酸多的人,喝了是火上浇油;香蕉皮有益吧,生吞噎着难受益在何处?玉米面是好东西,把它当主食,旧社会那股穷味没尝够咋地?甩手疗法就可劲甩吧,失去平衡摔成骨折谁惨谁知道。”
看着她写的爽文,爽是爽了,但那些喷和骂,让我心惊肉跳。可她看上去没事似的,跟我说:“在互联网冲浪,玻璃心可不行,大心脏才叫牛。再说,我讲的有错吗?那些养生话术坑了多少人?我能救一个是一个。”
掐指一算,阿毛也五十有二了,同龄女人清一色的准退休状,她依旧是30岁的冲劲。从主流媒体转战自媒体,从体制转入市场,她不断好奇新事物,破壁舒适区,挑战新机会。这股劲头,真的,不服不行啊!
了不起的老太太
高先生44岁国企职工
【诉说】最近整理邮件文档时,翻到早些年跟奶奶通电话的录音文件。最早的保存日期是2013年4月22日。我如获至宝,赶紧把它们下载下来,迫不及待地打开、聆听。
那时的我,与奶奶聊工作,聊爱情,聊金钱,聊父亲,也聊对未来的期许。关于工作,她勉励我说:“奶奶知道你是个长志气、爱名誉的孩子,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没成功就泄气了,不拼了。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去了,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就好,总会走出来的。”
那时的我才23岁,凭借良好的口才和学习能力,在一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发展前景还算不错。然而,整天想着剥削员工利益的老板,让我寝食难安,徘徊在工资与前途的选择中。奶奶的话给了我莫大鼓励,明白一步一个脚印的道理,于是,没干满一个月,我便毅然辞职。
关于爱情,奶奶语重心长地说:“找对象这个事,奶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身体好,心地好,对你好,有这三个好就足够了。外貌倒是次要的,脸蛋当不了饭吃。”
我知道,“身体好”这一条,对奶奶来说有多重要,她已在母亲身上尝够万千滋味,不想我重蹈父亲覆辙,不愿再看到一段美好的婚姻、一个完好的家庭,折在其中一人的健康因素上。那是任何一个人都承担不起的悲痛。
关于金钱,奶奶不无无奈地说:“你爸常说,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话粗理不粗,他是吃了钱的苦的。你在外该节省的地方,就尽量省着点儿吧。但在吃喝、学习方面,千万不要省,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好的身体,又有真本事,才能去赚更多的钱。”
关于父亲,每次聊到他,奶奶都会沉默良久。她同情这个儿子的遭遇,疼惜他那颗过于善良、老实的心,更让奶奶揪心的,是父亲日渐衰弱的身体。“你有时间就多宽宽你爸的心,他每天都给自己找很多活兒干,有时碰上一些坏心肠的老板,总是拖着工钱不给,他身子累心更累,难啊。”
那时的父亲,为了还债,居无定所,哪里有活儿就跑到哪里,身体吃不消也要硬撑,只要一坐下来,3分钟不说话就鼾声大作。
提到未来,奶奶信心倍增:“没有谁会倒霉一辈子,也没有谁会顺利一辈子,风水是轮流转的。我对你们兄弟俩,也对你爸,充满信心,奶奶还要享你们的清福呢。”
说着说着,奶奶在电话那头自顾自笑出声来,仿佛梦想已经照进现实。听着一个个录音文件,我的眼泪早已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往事一幕幕,有的辛酸,但更多的是温暖。
奶奶始终像个打不死的超人,用她仅有的绵薄之力,在我们被阴霾笼罩、被荆棘缠身、被河水淹没时,及时地赐予我们能量,重新把我们从困境中拉出来。她的通透豁达,她的心胸格局,不光我和弟弟佩服,家族人佩服,就连街坊邻里提起她,也都会说——这老太太,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