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难加一
在抚顺市望花区南郊,地标抚顺西露天煤矿尽显沧桑,一度,它见证了几代煤矿工人工作和生活的光景。但与昔日不同的是,低矮破烂的棚户区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柏油路,以及一栋栋干净整齐的黄白相间板楼,杨柳婆娑、鸟语花香,长椅上坐着几位耄耋老人,偶有孩童绕膝玩耍。
“50平方米,大楼房!”2006年,王盛福一家告别了棚户,搬进了现代化社区。每每谈起生活的变迁,他们都很激动。
在抚顺,如王盛福家一样的古城子棚户区居民约有16151户,3万人口。古城子棚户区是辽宁省集中连片最大面积的棚户区,包括古城社区、五老社区、晶花社区、东立社区、盘北社区,总面积为86万平方米,235栋居民住宅楼。其中,古城社区是当地棚改新区中最大的社区,自2006年成立之后,有搬迁居民4727户,11873人。
如今,在古城社区主楼一层,有个袖珍展览室,20世纪80年代的茶壶、脸盆、收音机作为“古董”陈列其中,墙上张贴的老照片中,低矮破败的棚户房屋和杂草相伴,昔日的沧桑依稀可见……
“20世纪50年代末是煤矿行业最辉煌的时期,古城子盖起工人新村,一趟趟的红砖瓦房整齐漂亮,令人羡慕。改革开放后,矿里增盖了一些新房,可因欠账太多,顾及不了太多,渐渐地,古城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再后来,百年矿山资源枯竭,企业陷入困境,大批工人下岗,这里就更没有人问津了。”徐秀香是2000年抚顺市第一批招聘上岗的社区党总支书记,一晃,她已在古城子从事社区工作21年,但棚户区的旧貌始终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里。
没到古城子前,在楼房长大的徐秀香对环境差是没有概念的。
棚户区里没有排水管道,只有9条挖得很深的排水沟,即使冬天上冻,脏水还得倒,狭窄的街道很快就被水沟里冻出的一座座高低起伏的小冰山填满。“1600多户居民,仅有旱厕12个,早上上厕所得排队,上班的不得不天亮前就早早上完。每个旱厕外又都是垃圾场,一到冬天,12个旱厕外就冻出垃圾冰山。旱厕年久失修,若赶上下雨下雪,上厕所还得打雨伞。到了春天,沤了近半年的淤泥开始发酵,酸臭味熏得人直吐,就得赶紧组织党员义务劳动……”到古城社区工作后,徐秀香就没穿过高跟鞋和裙子。
这里还地势低洼,不少人家都是地窨子。比如居民曹春颖家,要下9级台阶才能进入屋中。因为地势洼,各家在雨季时都把门口垫得高高,以防雨水倒灌。可这样一整,问题就来了:水往低处流,门口垫得低的人家就灌水了。因你高我低,常常是几家混战吵群架,有的还因此记下了仇。
难的还有吃水。过去铺就的自来水管线腐蚀严重,经常跑水,一跑水就得停水维修,停水成了家常便饭。管子维修起来要一天甚至几天,人们不得不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吃。
三难之外还有一难,那就是住房难。几十年岁月弹指一挥,这里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要结婚,于是不得不接出许多耳朵房。在过去,一个家庭多有四五个孩子,原来的小院最多能接两个“耳朵”,这使得年龄小的孩子即便结婚了,也只能与父母一块挤在老房中。当时在棚户区,许多家庭都是一对老两口和两对小夫妻同居一室。但大多时候,则是因为住房难,许多小伙子谈不成对象,光棍多成了这里一大辛酸特色。
“没在这住过,很难想像这的居民有多困难。改革开放后,有点儿能耐挣了钱的都搬走了,留下来多是弱势群体。”徐秀香回忆,10多年前,大部分社区都安上了闭路电视,她便跟矿里有线闭路台沟通,结果人家来调研,1600户中仅有80多户同意安装,其他居民因闭路收费而不同意,此事不了了之。一直到2005年,这里依旧没有闭路电视。
鏟车来了
21世纪初,这里的困境惊动了中央。
2004年12月4日,国家十部委在抚顺矿务局煤都宾馆召开棚户区改造调研会议,抚顺市选派12名代表参加,徐秀香是其中一位。会上,徐秀香如实汇报了古城子地区居民居住及生活情况,会场鸦雀无声。
“我不知从哪冒出来那么大胆儿,一股脑把苦水都倒了出来。”接下来的日子,有关棚改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2005年6月20日,古城子棚改动员大会召开。6月25日,一辆辆铲车轰鸣着开进了窑地社区(现古城社区),昭示着一个改变古城子历史的伟大时刻终于来临。
居民眼看着铲车开进来,仍不相信这是真的,一时间“在这盖楼房,不赔死才怪”“谁信呀!交了扩大面积款,开发商一拍屁股跑了,跟谁要钱去”……怀疑和担心喧嚣尘上。但没过多久,看清这是真刀真枪的棚改了,居民又欢天喜地起来。就这样,80万平方米,万余户的拆迁过程仅用了3个月,创造了被人们称之为“抚顺速度”的奇迹。
棚改棚改,改是重中之重。
“住户原有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还原多少平方米,如果原面积不足最低标准,差额面积每平收600元,另外再想扩大面积每平收920元。”徐秀香坦言,棚改政策体现了国家对老百姓的真切关怀。
以前住在18平方米棚户房的低保户王满红,日子过得十分困难。回迁时,王满红选择了差价最低的45平方米一居室,但还是难以凑齐一万元费用,一家人急坏了。让王满红没想到的是,她家还是如期领到了钥匙。原来,根据低保户和特困家庭的实际情况,抚顺房管局对她家采取了缓交费用的政策,即什么时候有钱了再交,不影响入住。住进新居后,王满红开始还担心承担不起住楼房的费用。好在抚顺市规定,棚户区低保户家庭物业费免交、水费减半、取暖费只交20%,算下来每年只需缴纳四五百元。“完全能承担得起,这楼房咱住得起!”王满红高兴地说。
那时的抚顺是辽宁省棚户区面积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城市。截至2004年末,抚顺市共有各类棚户区81片,共有居民9.6万户,31.8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22.4%。如此庞大的棚户区居民群落,如果长期不改造,建设和谐抚顺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在中央、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抚顺市从2005年开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当年即拆迁棚户区125.1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88.48万平方米,完成60万平方米的安置住宅楼。 作为抚顺市的“一号工程”,棚户区改造还采取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运作模式,市、区两级政府分级负责,市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负责筹措资金、制定政策、编制规划、指挥协调和培训人员;各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承担拆迁组织、工程建设和回迁安置工作。
纵观辽宁,从2005年3月16日开始对集中连片棚户区进行改造,短短不足两年时间,全省已有120万居民告别了吃水难、行路难、取暖难、如厕难的棚户区,搬进了新楼房。全省5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1200多万平方米棚户区已经被6300余座、总计1931万平方米的新楼房所取代。
走,领钥匙去
15年前的秋天,对古城子棚户区13万户居民来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季节——2006年9月26日,望花区古城子棚户区8000户、3万多名居民翘首企盼的新住宅楼拔地而起,113栋、43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全部配户,居民喜上眉梢。
王盛福、王盛禄老哥俩是建国前就参加工作的西露天矿老工人,王盛禄还是矿里连续多年的劳动模范。20世紀30年代,老哥俩的父亲用扁担把他们从山东挑到了抚顺。那时,古城子还是一片荒草地,父亲盖了间干打垒的土坯房,待哥俩长大成人后,父亲又领着哥俩盖了两间干打垒房,供哥俩娶妻生子。王盛福育有三男一女,王盛禄育有四男一女,转眼间,孩子们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于是,三代20多口人生活在原本不大的小院里,拥挤不堪。且这个小院已有七八十年历史,是危房中的危房。
“老头子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住楼房,如今,我和儿女们帮他还愿了。我要给他供上一壶好酒。”王盛福的老伴哽咽着说。2005年,全家人看着年迈的干打垒被铲车推倒,流下眼泪,这眼泪有对故居的留恋,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欢喜和憧憬。
“住了大半辈子地窨子,过日子像演地道战似的。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与地窨子相比,真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啥也不说了,没有党和政府,天上哪能掉馅饼。”曹春颖看着被推平的9级台阶,哽咽道。
亲历这场巨变的徐秀香感触最深。“26日那天,古城子棚改工程竣工典礼暨交钥匙仪式在新社区广场举行,当我从市领导手中接过代表千家万户的金钥匙,眼泪夺眶而出。”
典礼结束,徐秀香与居民进入新社区,眼泪也洒了一路。“这里是9级台阶曹春颖家,那里是老王家的小偏厦,这是臭水沟,那是旱厕……”细数往日的低矮破烂变成宽阔的柏油路和一栋栋干净整齐的黄白相间板楼,徐秀香停了下来,擦着眼泪说:“天翻地覆这个词大家都知道,但真正从生活中感受和理解它含意的人并不多,咱今儿就体会到了,这不就是天翻地覆吗!走,领钥匙去。”
“领钥匙了!领钥匙了!”人们欢呼着。那天晚上,庆祝乔迁新禧的鞭炮声像一首雄浑的交响乐,在古城社区的上空久久回荡。
新家、新社区,带给居民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变。
“把球传给我!”在抚顺八中的塑胶操场上,孩子们正高兴地踢着足球。古城社区最漂亮的就属这个地方了。棚改过程中,抚顺市斥资在原西露天矿中学的基础上新建起这所集中学和小学于一体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塑胶操场,每年都在增强的师资力量,让这所学校近年来声名鹊起。
“棚户区时期,社区登记失业率有80%,短短6年,眼见得越来越少。”徐秀香坦言,抚顺市通过引企业、建市场,为回迁到棚改新区的失业居民提供了大量岗位,还提供了一批公益性岗位。
“女儿常对我说,妈妈,咱们已经有了新家,我一定考上让你满意的大学。”说起这些,王满红忍不住红了眼圈。家境困难的王满红并没让女儿放弃古筝弹奏这个爱好,学校老师也十分照顾,多年来不收她女儿的学费。
“有了新社区,我也有了新目标。”居民霍太臣退休前是矿区的文艺骨干,当年他组织的秧歌队、腰鼓队远近闻名。退休后在棚户区里蜗居的他,几乎忘了自己的文艺特长。古城社区建好后,他和许多居民惊喜地发现,在社区的中心,政府还专门建了一个上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他又有用武之地了。
傍晚时分。刚吃完晚饭的居民正悠闲地溜达着。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近2000名居民正开心地唱着、跳着……
在抚顺市望花区南郊,地标抚顺西露天煤矿尽显沧桑,一度,它见证了几代煤矿工人工作和生活的光景。但与昔日不同的是,低矮破烂的棚户区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柏油路,以及一栋栋干净整齐的黄白相间板楼,杨柳婆娑、鸟语花香,长椅上坐着几位耄耋老人,偶有孩童绕膝玩耍。
“50平方米,大楼房!”2006年,王盛福一家告别了棚户,搬进了现代化社区。每每谈起生活的变迁,他们都很激动。
在抚顺,如王盛福家一样的古城子棚户区居民约有16151户,3万人口。古城子棚户区是辽宁省集中连片最大面积的棚户区,包括古城社区、五老社区、晶花社区、东立社区、盘北社区,总面积为86万平方米,235栋居民住宅楼。其中,古城社区是当地棚改新区中最大的社区,自2006年成立之后,有搬迁居民4727户,11873人。
如今,在古城社区主楼一层,有个袖珍展览室,20世纪80年代的茶壶、脸盆、收音机作为“古董”陈列其中,墙上张贴的老照片中,低矮破败的棚户房屋和杂草相伴,昔日的沧桑依稀可见……
“20世纪50年代末是煤矿行业最辉煌的时期,古城子盖起工人新村,一趟趟的红砖瓦房整齐漂亮,令人羡慕。改革开放后,矿里增盖了一些新房,可因欠账太多,顾及不了太多,渐渐地,古城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再后来,百年矿山资源枯竭,企业陷入困境,大批工人下岗,这里就更没有人问津了。”徐秀香是2000年抚顺市第一批招聘上岗的社区党总支书记,一晃,她已在古城子从事社区工作21年,但棚户区的旧貌始终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里。
没到古城子前,在楼房长大的徐秀香对环境差是没有概念的。
棚户区里没有排水管道,只有9条挖得很深的排水沟,即使冬天上冻,脏水还得倒,狭窄的街道很快就被水沟里冻出的一座座高低起伏的小冰山填满。“1600多户居民,仅有旱厕12个,早上上厕所得排队,上班的不得不天亮前就早早上完。每个旱厕外又都是垃圾场,一到冬天,12个旱厕外就冻出垃圾冰山。旱厕年久失修,若赶上下雨下雪,上厕所还得打雨伞。到了春天,沤了近半年的淤泥开始发酵,酸臭味熏得人直吐,就得赶紧组织党员义务劳动……”到古城社区工作后,徐秀香就没穿过高跟鞋和裙子。
这里还地势低洼,不少人家都是地窨子。比如居民曹春颖家,要下9级台阶才能进入屋中。因为地势洼,各家在雨季时都把门口垫得高高,以防雨水倒灌。可这样一整,问题就来了:水往低处流,门口垫得低的人家就灌水了。因你高我低,常常是几家混战吵群架,有的还因此记下了仇。
难的还有吃水。过去铺就的自来水管线腐蚀严重,经常跑水,一跑水就得停水维修,停水成了家常便饭。管子维修起来要一天甚至几天,人们不得不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吃。
三难之外还有一难,那就是住房难。几十年岁月弹指一挥,这里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要结婚,于是不得不接出许多耳朵房。在过去,一个家庭多有四五个孩子,原来的小院最多能接两个“耳朵”,这使得年龄小的孩子即便结婚了,也只能与父母一块挤在老房中。当时在棚户区,许多家庭都是一对老两口和两对小夫妻同居一室。但大多时候,则是因为住房难,许多小伙子谈不成对象,光棍多成了这里一大辛酸特色。
“没在这住过,很难想像这的居民有多困难。改革开放后,有点儿能耐挣了钱的都搬走了,留下来多是弱势群体。”徐秀香回忆,10多年前,大部分社区都安上了闭路电视,她便跟矿里有线闭路台沟通,结果人家来调研,1600户中仅有80多户同意安装,其他居民因闭路收费而不同意,此事不了了之。一直到2005年,这里依旧没有闭路电视。
鏟车来了
21世纪初,这里的困境惊动了中央。
2004年12月4日,国家十部委在抚顺矿务局煤都宾馆召开棚户区改造调研会议,抚顺市选派12名代表参加,徐秀香是其中一位。会上,徐秀香如实汇报了古城子地区居民居住及生活情况,会场鸦雀无声。
“我不知从哪冒出来那么大胆儿,一股脑把苦水都倒了出来。”接下来的日子,有关棚改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2005年6月20日,古城子棚改动员大会召开。6月25日,一辆辆铲车轰鸣着开进了窑地社区(现古城社区),昭示着一个改变古城子历史的伟大时刻终于来临。
居民眼看着铲车开进来,仍不相信这是真的,一时间“在这盖楼房,不赔死才怪”“谁信呀!交了扩大面积款,开发商一拍屁股跑了,跟谁要钱去”……怀疑和担心喧嚣尘上。但没过多久,看清这是真刀真枪的棚改了,居民又欢天喜地起来。就这样,80万平方米,万余户的拆迁过程仅用了3个月,创造了被人们称之为“抚顺速度”的奇迹。
棚改棚改,改是重中之重。
“住户原有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还原多少平方米,如果原面积不足最低标准,差额面积每平收600元,另外再想扩大面积每平收920元。”徐秀香坦言,棚改政策体现了国家对老百姓的真切关怀。
以前住在18平方米棚户房的低保户王满红,日子过得十分困难。回迁时,王满红选择了差价最低的45平方米一居室,但还是难以凑齐一万元费用,一家人急坏了。让王满红没想到的是,她家还是如期领到了钥匙。原来,根据低保户和特困家庭的实际情况,抚顺房管局对她家采取了缓交费用的政策,即什么时候有钱了再交,不影响入住。住进新居后,王满红开始还担心承担不起住楼房的费用。好在抚顺市规定,棚户区低保户家庭物业费免交、水费减半、取暖费只交20%,算下来每年只需缴纳四五百元。“完全能承担得起,这楼房咱住得起!”王满红高兴地说。
那时的抚顺是辽宁省棚户区面积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城市。截至2004年末,抚顺市共有各类棚户区81片,共有居民9.6万户,31.8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22.4%。如此庞大的棚户区居民群落,如果长期不改造,建设和谐抚顺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在中央、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抚顺市从2005年开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当年即拆迁棚户区125.1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88.48万平方米,完成60万平方米的安置住宅楼。 作为抚顺市的“一号工程”,棚户区改造还采取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运作模式,市、区两级政府分级负责,市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负责筹措资金、制定政策、编制规划、指挥协调和培训人员;各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承担拆迁组织、工程建设和回迁安置工作。
纵观辽宁,从2005年3月16日开始对集中连片棚户区进行改造,短短不足两年时间,全省已有120万居民告别了吃水难、行路难、取暖难、如厕难的棚户区,搬进了新楼房。全省5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1200多万平方米棚户区已经被6300余座、总计1931万平方米的新楼房所取代。
走,领钥匙去
15年前的秋天,对古城子棚户区13万户居民来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季节——2006年9月26日,望花区古城子棚户区8000户、3万多名居民翘首企盼的新住宅楼拔地而起,113栋、43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全部配户,居民喜上眉梢。
王盛福、王盛禄老哥俩是建国前就参加工作的西露天矿老工人,王盛禄还是矿里连续多年的劳动模范。20世紀30年代,老哥俩的父亲用扁担把他们从山东挑到了抚顺。那时,古城子还是一片荒草地,父亲盖了间干打垒的土坯房,待哥俩长大成人后,父亲又领着哥俩盖了两间干打垒房,供哥俩娶妻生子。王盛福育有三男一女,王盛禄育有四男一女,转眼间,孩子们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于是,三代20多口人生活在原本不大的小院里,拥挤不堪。且这个小院已有七八十年历史,是危房中的危房。
“老头子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住楼房,如今,我和儿女们帮他还愿了。我要给他供上一壶好酒。”王盛福的老伴哽咽着说。2005年,全家人看着年迈的干打垒被铲车推倒,流下眼泪,这眼泪有对故居的留恋,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欢喜和憧憬。
“住了大半辈子地窨子,过日子像演地道战似的。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与地窨子相比,真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啥也不说了,没有党和政府,天上哪能掉馅饼。”曹春颖看着被推平的9级台阶,哽咽道。
亲历这场巨变的徐秀香感触最深。“26日那天,古城子棚改工程竣工典礼暨交钥匙仪式在新社区广场举行,当我从市领导手中接过代表千家万户的金钥匙,眼泪夺眶而出。”
典礼结束,徐秀香与居民进入新社区,眼泪也洒了一路。“这里是9级台阶曹春颖家,那里是老王家的小偏厦,这是臭水沟,那是旱厕……”细数往日的低矮破烂变成宽阔的柏油路和一栋栋干净整齐的黄白相间板楼,徐秀香停了下来,擦着眼泪说:“天翻地覆这个词大家都知道,但真正从生活中感受和理解它含意的人并不多,咱今儿就体会到了,这不就是天翻地覆吗!走,领钥匙去。”
“领钥匙了!领钥匙了!”人们欢呼着。那天晚上,庆祝乔迁新禧的鞭炮声像一首雄浑的交响乐,在古城社区的上空久久回荡。
新家、新社区,带给居民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变。
“把球传给我!”在抚顺八中的塑胶操场上,孩子们正高兴地踢着足球。古城社区最漂亮的就属这个地方了。棚改过程中,抚顺市斥资在原西露天矿中学的基础上新建起这所集中学和小学于一体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塑胶操场,每年都在增强的师资力量,让这所学校近年来声名鹊起。
“棚户区时期,社区登记失业率有80%,短短6年,眼见得越来越少。”徐秀香坦言,抚顺市通过引企业、建市场,为回迁到棚改新区的失业居民提供了大量岗位,还提供了一批公益性岗位。
“女儿常对我说,妈妈,咱们已经有了新家,我一定考上让你满意的大学。”说起这些,王满红忍不住红了眼圈。家境困难的王满红并没让女儿放弃古筝弹奏这个爱好,学校老师也十分照顾,多年来不收她女儿的学费。
“有了新社区,我也有了新目标。”居民霍太臣退休前是矿区的文艺骨干,当年他组织的秧歌队、腰鼓队远近闻名。退休后在棚户区里蜗居的他,几乎忘了自己的文艺特长。古城社区建好后,他和许多居民惊喜地发现,在社区的中心,政府还专门建了一个上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他又有用武之地了。
傍晚时分。刚吃完晚饭的居民正悠闲地溜达着。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近2000名居民正开心地唱着、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