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长草”的是与非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hu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款最初出现在国内各大旅游景点的豆芽花发卡,日渐在大街小巷风靡起来,尤其是客流量较大的地铁站周边,随处可见男女老少“头上长草”,甚至“长”出树叶、豆芽、蘑菇、苹果、樱桃来。
  超萌神器“头上长草”,一夜之间星火燎原,刮起流行旋风。确实,这种塑料发卡戴在头上显得超级可爱,质软色艳的幼苗在乌黑的头发上摇曳生姿,确是别有一种风情。
  但有不少网友对其含义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种一夜流行起来的发饰,多数的佩戴者图的就是“好玩儿”,其实并不知道头插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中国古代类似“头上长草”的发饰早已有之,含义也颇为丰富。
  一是“待字闺中”。汉民族的少女很早就开始佩戴一种叫作“笄”的发簪,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表明自己到了待嫁的年龄。这种发饰曾在几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足见其历史的久远。后来,人们也常用“及笄”代表十五岁少女。插“笄”可以算得上女性的成人礼。
  二是“插草卖身”。头插草卖身的说法见于古典小说、戏曲中的描绘,是一种民间的习俗。《路史》载:“有虞氏以草缨当劓。”这或是这种做法的发轫,也被看作是最早的草标广告。草标广告在古代很普遍,如《水浒传》中的“杨志卖刀”,《儒林外史》中“范进卖鸡”,都是在货物上插一草标。
  三是“衔草报恩”。《左传》中记载,结草起源于春秋,在秦晋交战时,晋国一老人为报魏颗救女之恩,用草结成的绳子绊倒秦国大将杜回,使晋军大获全胜。因此,结草最早的含义为报恩。后来有人卖身葬父,头上佩戴小草也是“报恩”之意的演变。中药鹿衔草的传说中也有报恩和关爱之意。
  四是“爱情信物”。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少女到了婚嫁的年龄就会梳起高高的发髻,并且在发髻上插一个簪,或为银质,或为木质,或为雉羽,到了部族的聚会上,遇到心仪的男子,就会拔下发簪作为信物。
  虽然,迅速流行的“头上长草”可以在中国历史上找出渊源,但似乎每一种说法都与时下的“头上长草”无法直接关联起来。持反对意见的网友据此认为:佩戴这种发饰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乃至漠视,充分暴露出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
  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以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理解现代的流行文化本身就失之偏颇,“头上长草”体现的只是一种现代流行的“萌文化”。
  近年来,“萌文化”方兴未艾,从几年前的“么么哒”“扮嫩”到万众自拍“嘟嘴卖萌”,及至大行其道的“小鲜肉”“头上长草”,无不在彰显一个“萌”字。
  “萌”即可爱,“萌”即天真,“萌”即善良……萌文化让全社会,尤其是九零后、零零后的年轻人爱不释手。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头上长草”实质上与传统文化无关。而且,现代年轻人借助于“头上长草”等各种“萌”的表现,来舒缓内心的压力和焦虑,调侃世界的纷繁复杂,排解孤独感,无可非议,公众持一种包容心待之为宜。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教作文或学作文,着重仿作以求速成的办法像是颇为流行。这表现为“小学生作文”和“中学生作文”之类的书刊为数不少,据说销路也颇为可观。这类书刊选录的文章,大多为学生的习作,有的附有老师或语文专家的批改。显然,这是兼讲作法的范本,意思是还不够这样水平的,可以体会仿效,急起直追。这种办法究竟好不好?  我的看法是适度地用,有好处;如果超过限度,把它看作唯一的灵丹妙药,那就会欲速则不达。  先说好
期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五岳之首,闻名遐迩。到泰山游览,可以饱览雄奇险拔、幽深秀丽的美好风光,而最令我难以忘怀、感触良多的是那千奇百怪的花岗岩。  传说,泰山是盘古逝世后变成的。远远望去,泰山如同一位高大威武的巨人,静默地伫立着,仰望辽远蔚蓝的天空,俯瞰广阔富饶的大地。从未有人目睹此庞然大物是如何拔地而起,又如何演变成今日的面貌。我不禁惊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扇子崖之西是巍峨的傲徕峰
期刊
【名家阅读】  说 话  □朱自清  谁能不说话?除了哑子。有人这个时候说,那个时候不说。有人这个地方说,那个地方不说。有人跟这些人说,不跟那些人说。有人多说,有人少说。有人爱说,有人不爱说。哑子虽然不说,却也有那咿咿呀呀的声音,指指点点的手势。  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所谓“辩士的舌锋”“三寸不烂之舌”等赞词,正是物稀为贵的证据;文
期刊
在作文课上,我给学生展示了一则素材:国庆长假,国人赴日旅游的新闻颇为刺激眼球,一周中约有40万名中国大陆游客前往日本旅游,刷新了大陆游客赴日本旅游的纪录。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达到10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3亿元,日本也成为大陆游客黄金周赴海外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看着日本满大街、甚至占领了高速休息站的中国游客,看着那挤满屏幕的马桶盖、感冒药等日本商品,很多人义愤填膺。我请学生对这则素材说说自己的看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块金子与一块泥巴相遇。金子不屑地对泥巴说:“你看你,灰不溜秋的,你有我闪亮的光芒吗?”泥巴摇摇头。“你看你,总是卧在最底层,你有我高贵的身价吗?”金子高傲地说。泥巴还是摇了摇头,然后问:“金子啊,你虽然如此荣耀和高贵,但你能生出金子吗?”“当然不能。那你能生出什么呢?”金子一脸的不屑。“我能生出花,生出果,生出草,生出树木,生出庄稼,生出万物。”泥巴说,“生命的价
期刊
我有最动人的灵魂  看似邪恶但纯净的天真  ——题记  似乎从我岀生起就注定不平凡,仅仅因为我是一只黑色的天鹅。他们笑我没有洁白的羽毛,没有像他们一样清澈的笑容,没有被人喜欢的幸运,没有因优秀而萌生的热情。每次我总是孤零零地游在他们身后,若有所思,无限感伤。  开始的时候,我是在意的。每每他们昂起高贵的头颅,拍着雪白而优雅的翅膀从我面前经过,那一个个精灵般的身影像锋利的匕首直刺向我的心。我总是惭愧
期刊
【原文在线】  青春!加油!  我们用汗水展示精彩,我们用青春演绎风采。  运动会上那一幕幕动人场景,让我热血沸腾。短跑赛场,跳高赛场,铅球赛场……到处都有运动员在挥洒汗水,奋力拼搏。  看,200米短跑赛场上,一个个勇士在起跑线上跃跃欲试,准备出战。我方将领已派出,他们个个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精神抖擞,信心百倍。  “啪”的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我们班的运动员吕琪开始狂奔。没有想到,一开始跑,他便
期刊
生于民国三年的容家姑娘菊妹,父亲是清朝举人,八岁时母亲辞世。菊妹幼时生活优渥,她颇具语言天赋,精通日文,略懂英文,在当地医院任护理长。  菊妹长得高挑标致,会妆扮,又雅好文艺,气质出众,追求者众多。通过他人的介绍,她嫁给了家境殷实、一表人才的黄家“松君”。黄家是当地的望族,家族产业颇多,田产也众多。菊妹深得公婆宠爱,是公公处理事务的得力助手。婚后,夫妻曾有一段恩爱的日子,但是,后来松君常常不在家,
期刊
引子:  网络文学的基本现状是,自身很活跃、很热闹,但人们对它的关注和评价却很肤浅。由于缺少实实在在的阅读,社会整体对网络文学的关注还仅停留在“量”和“体”的外部和浅层。将“量”作为网络文学巨大成就的重要标志,暴露出了论者对文学的无知和对显性指标的崇拜。对于网络文学,我们既不能将其简单地归入传统文学中,也不能将其粗暴地拒于文学之外,网络文学自身的价值、特色、写作规律,还应该植根于对网络文学作品阅读
期刊
奶奶住在小温泉巷4号。  我一直惊讶于这条小巷的生命力。在城市化、现代化的今天,它仍然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样子,青色的砖墙上长满绿绿的苔藓,脚下石板缝里的小花轻轻摇曳。  不知什么原因,我总想住奶奶家。  大概是因为住奶奶家舒适吧,时光似乎在这里流得慢些。推开挂着铜环的木门,我总能看见忙忙碌碌的奶奶,有时是打理花草,有时是整理房间,见我来了,奶奶总是微微一笑。  小时候在奶奶身边长大,奶奶身上总是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