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理解词句,又能使学生体会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每学习一篇课文或一篇阅读文章时,都让学生先认真读,不仅动口,还要动脑,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理解文中词句,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
2. 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学生预习新课时,画出生字,找出难懂的词或用得好的词及自己喜欢的句子,用笔画上,并随手搞抄、记录。
3.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读任何书籍。要求学生从二年级起,就准备字典,上到高年级后,除备有字典,还备有词典,遇到不懂的词,查字典、词典帮助解决。
4.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能力,养成搜集的习惯。例如,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标本等,以便达到对事物的了解、认识。
二、 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采用直观教学、情感教学、练习教学等
1. 直观教学。在教学中,可采用演示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如在《称象》这一课中,对称象的过程进行实物演示,在使学生理解了曹冲称象的方法的同时,问学生:“如果你是当时的曹冲,你会想出什么办法?”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其中有一名同学说:“做一个特别大的跷跷板,找一些胖人坐在跷跷板的一边,再把大象赶到烧跷板的另一边,当两边平衡时,先称出每个胖人的重量,然后把这些人的重量加在一起,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2. 情感教学。首先,营造良好的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我多采用自由谈话法,以亲切、热情、平等的态度,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鼓励、启发学生质疑、讨论,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到外部,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以积极主动的主人翁态度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中,当学生了解《江雪》所描绘的情景、意境之后,问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有没有问题提问老师?”有的同学兴奋起来,马上举手问我:“老师,这么冷的天,江上都冻冰了,渔翁怎么钓鱼呀?”我先避而不答,说:“这个问题你们自己先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采,有的同学说:“有的地方江水是不冻冰的,所以就能钓鱼了。”有的同学接着又提出:“山上看不到鸟飞,路上也没有行人了,在这样的雪天,怎么这个老翁却来钓鱼呢?”再让同学们讨论,同时自己也参加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作者的历史背景,从这一问题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次,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可适当利用教学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对于生长在北方的孩子,对西沙群岛的认识可以说是零。为了使“富饶的西沙群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我采用了动画效果,把西沙群岛的海水,以及海底的珊瑚、海参、龙虾、各种鱼类,活灵活现地呈现给学生,并配以配乐朗读,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知不觉进入了文中。然后畅所欲言,说出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引出内涵。
3. 练习教学。练习是在巩固学习效果而进行的方法和方式的一系列重复。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方法。同时利用练习,可以把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反馈回来,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还可以起到对知识的迁移作用。如在学习短文“告别南极,不带滴水片石”后,问同学们:“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这样使学生思维活跃,能力增强。从这一练习中得以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是否领会了短文的内涵,并由短文所要表达的思想联想到有关联的事物中去。
三、 坚持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语文活动课的内容。例如朗诵、讲故事、书法、当小记者,到野外去观察事物,采集标本,了解各种植物、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说一说、写一写。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操,发挥了特长,发展了个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完成教育、教养和发展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学生一步一步走入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中,不断获得新知,提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大城县留各庄中心校)
1. 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理解词句,又能使学生体会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每学习一篇课文或一篇阅读文章时,都让学生先认真读,不仅动口,还要动脑,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理解文中词句,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
2. 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学生预习新课时,画出生字,找出难懂的词或用得好的词及自己喜欢的句子,用笔画上,并随手搞抄、记录。
3.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读任何书籍。要求学生从二年级起,就准备字典,上到高年级后,除备有字典,还备有词典,遇到不懂的词,查字典、词典帮助解决。
4.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能力,养成搜集的习惯。例如,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标本等,以便达到对事物的了解、认识。
二、 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采用直观教学、情感教学、练习教学等
1. 直观教学。在教学中,可采用演示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如在《称象》这一课中,对称象的过程进行实物演示,在使学生理解了曹冲称象的方法的同时,问学生:“如果你是当时的曹冲,你会想出什么办法?”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其中有一名同学说:“做一个特别大的跷跷板,找一些胖人坐在跷跷板的一边,再把大象赶到烧跷板的另一边,当两边平衡时,先称出每个胖人的重量,然后把这些人的重量加在一起,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2. 情感教学。首先,营造良好的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我多采用自由谈话法,以亲切、热情、平等的态度,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鼓励、启发学生质疑、讨论,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到外部,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以积极主动的主人翁态度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中,当学生了解《江雪》所描绘的情景、意境之后,问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有没有问题提问老师?”有的同学兴奋起来,马上举手问我:“老师,这么冷的天,江上都冻冰了,渔翁怎么钓鱼呀?”我先避而不答,说:“这个问题你们自己先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采,有的同学说:“有的地方江水是不冻冰的,所以就能钓鱼了。”有的同学接着又提出:“山上看不到鸟飞,路上也没有行人了,在这样的雪天,怎么这个老翁却来钓鱼呢?”再让同学们讨论,同时自己也参加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作者的历史背景,从这一问题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次,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可适当利用教学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对于生长在北方的孩子,对西沙群岛的认识可以说是零。为了使“富饶的西沙群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我采用了动画效果,把西沙群岛的海水,以及海底的珊瑚、海参、龙虾、各种鱼类,活灵活现地呈现给学生,并配以配乐朗读,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知不觉进入了文中。然后畅所欲言,说出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引出内涵。
3. 练习教学。练习是在巩固学习效果而进行的方法和方式的一系列重复。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方法。同时利用练习,可以把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反馈回来,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还可以起到对知识的迁移作用。如在学习短文“告别南极,不带滴水片石”后,问同学们:“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这样使学生思维活跃,能力增强。从这一练习中得以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是否领会了短文的内涵,并由短文所要表达的思想联想到有关联的事物中去。
三、 坚持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语文活动课的内容。例如朗诵、讲故事、书法、当小记者,到野外去观察事物,采集标本,了解各种植物、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说一说、写一写。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操,发挥了特长,发展了个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完成教育、教养和发展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学生一步一步走入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中,不断获得新知,提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大城县留各庄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