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推动职业学校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师资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作者对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方法的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 方法研究
【分类号】:H319
18大报告指出,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是科学发展、人民满意。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社会和经济的全面转型期。2002年世界制造中心开始向中国倾斜,中国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充分暴露出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必然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无疑是职业学校为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所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就业前的教育,学生在走出学校的大门后直接就要進入工作岗位。如何真正实现学生的就业需要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相衔接,真正实现由传统的以学校为本位的教育转变为以用人单位为本位的合格就业者的教育,这些问题就非常实际的摆到了我们职业教育者的面前。如果我们认真地反思一下职业教育就可以发现,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教育,促进就业也需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既关注了社会的需求,又关注了个人的需求;它在社会生活中既保证了教育的公平,还保证了教育的协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需求提供了很大的市场,过去我们从普通教育的角度出发,强调职业学校教授的知识学生应该总有一天用得上,但却忽略了企业的需要,显然这是一种浪费资源的教育。近几年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结共性的经验是职业学校从企业的工作岗位对人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需要出发培养技能型人才,走出一条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发展之路。实践也证明:校企合作走产教结合之路是推进技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直接与市场接轨,学生与企业用人需求无缝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产物。因此只有建立并健全了校企合作机制,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方法
要想建立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出企业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我认为首先应该对学生将来就业的前景有一个科学的理解。毕业生的素质和就业者的数量永远是职业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校企合作是指校企双方制定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定期或不定期研究新专业设置、老专业改造、技能提升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涉及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日常性联络制度,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在这里市场和学生就成为这种合作机制中的重要要素。市场需求是校企合作的导向标,为社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岗位需求引导教学改革,实现学生能力的增长,而达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持续发展。学生作为合作机制中最活跃的要素,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都应围绕着学生就业、服务而进行。只有重视了这两点,才能真正提高职业学校中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中在专业建设方面由企业负责人参与,针对新兴产业的要求确定新专业的设置;学校积极参与,对企业确定的新专业组织好教学实施工作;学校也可聘请企业负责人兼职副校长,主持专业建设工作。大量实践证明,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从发展方向、设置理念、开发模式、培训体制等方面都必须参与市场化规划、市场化运行、市场化发展、市场化改进,才能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升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如我校前些年在人才培养上主要以工程测量技术为主,培养格局单一。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和产业的调整,加强矿产勘探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已进入实施阶段,我校及时把专业重点调整为工程和资源两个大类,在大类下再设工程测量、道路桥梁、地质调查与找矿、岩土工程等具体专业,在招生和就业方面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此外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职业学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实践为基础,增大实习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以理论为指导,注重职业教育理念研究,对专业建设,校企结合等关系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调研,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新时期职业教育规律的理论模式,将其与实践结合,形成在实践中悟理论,用理论促实践的良性循环学习模式。目前在很多职业学校中,在每年的教学中都要做出实践性教学的计划,还有如顶岗实习等方式都促成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职业学校只有与企业建立了深度融合和长效合作机制,就会实现互惠共赢,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师资建设
教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校,这个“器”自然就是教师。在现代的职业教育中,首先教师应该用优秀的敬业精神去教育感染学生,用引导式的批评教育去塑造学生。毋庸讳言,目前进入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是优秀的,他们进入职业学校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学到一技之长,从而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该注重细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工作中敬业精神的重要性,是每一个从业者的安身立命之本,让这种精神成为学生一生积极工作的原动力。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长期基础教育育人观的影响,我们的学生身上有一些必须改变的性格弱点,如进取创造精神不强,怕苦怕累,与人协调能力差等等。如果不改变这些弱点,他们将来的发展一定会遇到很多障碍。所以适度而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工作之前的品德修养的规范,是职业教育工作者身上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其次,校企合作中要求学校教师按照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实现教学相长;企业也要指派人员到学校担任生产实习教师,其阶段性脱产时间由校企双方共同商定,到期时由企业负责安排相应人员接替,确保换人不空岗。职业学校的教师分为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基础课的教师在摸清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应经常性地和专业课的教师沟通,调整教学的深度和外延度,使基础课的教学真正服务于专业课的教学需要。专业课教师应成为专业行业岗位工作中的能手,能对学生进行行业知识、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各职业学校应每年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其次适当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的比例;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此外还可通过开展公开课、观摩课、变课堂上死板的理论讲授为岗位情景示范,聘请行家里手把现代企业中的操作流程案例带进课堂,直接将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精神以生动形象的形式传授给学生,逐步实现校企合作中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零对接。 再次,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认为应该积极培养双师型的教师。在提倡经济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如果可以在现有教学资源中合理而有效地调动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去多学习,多实践,多增加一技之长,这既是学校整体素质提升的标志,也不失为一种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中要求课程设置以企业的发展要求和趋向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校据此实施教学;或学校企业合作组织教材编写;或直接使用企业已经编好的教材。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改革和能力建设,课程改革一定要结合专业技能、企业需求、学生实际,对文化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活动和综合实习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课时比。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求全求精。可是面对着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职业学校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应降低起点、重构基础。现代职业教育主要塑造的是实践能力强的劳动者,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摸清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如在有些职业学校中开展的整合课程体系,扩大实践教学比例,模块组合教学等等;如有些职业学校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专业需要,可以对基础课教学進行合理删除,或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对关系到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知识做到精细的教学;对涉及到将来学生发展的素养知识,如《劳动合同法》、普通话讲读、应用文写作等都应不遗余力地传授给学生,这些都是有益的模式。
职业学校在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起一套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建设上强调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运用,强调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需要的对接,重点抓好与企业合作的精品专业课程的建设。为了与最新技术接轨,职业学校自身必须重视在教学设备上的投入。为了建立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实行定单培训,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在职业学校挂“培训基地”的牌子,在企业挂“实习基地”的牌子。通过合作办学,企业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教师能力提升的实训基地,学校成为企业员工技能培训鉴定的基地。其次,还可以通过深化教学与课程教材改革,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引入教学,把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同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力图形成比较完整的专业教学标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为了展示、检验教学成果,发现选拔人才,可以举办技能比赛,邀请了企业专家担任评委、现场指导,邀请了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观摩,不仅进一步密切了校企关系,可以更好地达成合作意向。充分发挥学校师资和设备优势,建立企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平台,为企业在职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如果这些措施能顺利开展,在实践教学中也将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不仅构建教学改革和学生素养培训平台,提升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增强了职业道德、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为适应今后的工作下基础;而且使企业找到适合自身壮大发展的生力军,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和企业经营双赢。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更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学校谋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一条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模式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不能靠哪一方唱独角戏,必须有双方的双向互动、合理打造。如果有政府的有力推动,企业的主动寻求合作,学校的积极争取合作,就会出现一种良好的局面。有一句总结职业教育的话说得非常好,叫做指导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校企结合,这四句话应该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最关键的四个要点。其中校企结合不是权宜之计,它代表了职业教育培训的根本方向。过去有一句老的口号叫做“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现在有一句更简洁的口号叫做“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只有企业才是服务的最本源目标,而校企结合应该是使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的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 方法研究
【分类号】:H319
18大报告指出,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是科学发展、人民满意。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社会和经济的全面转型期。2002年世界制造中心开始向中国倾斜,中国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充分暴露出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必然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无疑是职业学校为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所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就业前的教育,学生在走出学校的大门后直接就要進入工作岗位。如何真正实现学生的就业需要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相衔接,真正实现由传统的以学校为本位的教育转变为以用人单位为本位的合格就业者的教育,这些问题就非常实际的摆到了我们职业教育者的面前。如果我们认真地反思一下职业教育就可以发现,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教育,促进就业也需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既关注了社会的需求,又关注了个人的需求;它在社会生活中既保证了教育的公平,还保证了教育的协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需求提供了很大的市场,过去我们从普通教育的角度出发,强调职业学校教授的知识学生应该总有一天用得上,但却忽略了企业的需要,显然这是一种浪费资源的教育。近几年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结共性的经验是职业学校从企业的工作岗位对人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需要出发培养技能型人才,走出一条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发展之路。实践也证明:校企合作走产教结合之路是推进技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直接与市场接轨,学生与企业用人需求无缝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产物。因此只有建立并健全了校企合作机制,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方法
要想建立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出企业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我认为首先应该对学生将来就业的前景有一个科学的理解。毕业生的素质和就业者的数量永远是职业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校企合作是指校企双方制定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定期或不定期研究新专业设置、老专业改造、技能提升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涉及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日常性联络制度,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在这里市场和学生就成为这种合作机制中的重要要素。市场需求是校企合作的导向标,为社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岗位需求引导教学改革,实现学生能力的增长,而达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持续发展。学生作为合作机制中最活跃的要素,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都应围绕着学生就业、服务而进行。只有重视了这两点,才能真正提高职业学校中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中在专业建设方面由企业负责人参与,针对新兴产业的要求确定新专业的设置;学校积极参与,对企业确定的新专业组织好教学实施工作;学校也可聘请企业负责人兼职副校长,主持专业建设工作。大量实践证明,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从发展方向、设置理念、开发模式、培训体制等方面都必须参与市场化规划、市场化运行、市场化发展、市场化改进,才能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升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如我校前些年在人才培养上主要以工程测量技术为主,培养格局单一。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和产业的调整,加强矿产勘探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已进入实施阶段,我校及时把专业重点调整为工程和资源两个大类,在大类下再设工程测量、道路桥梁、地质调查与找矿、岩土工程等具体专业,在招生和就业方面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此外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职业学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实践为基础,增大实习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以理论为指导,注重职业教育理念研究,对专业建设,校企结合等关系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调研,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新时期职业教育规律的理论模式,将其与实践结合,形成在实践中悟理论,用理论促实践的良性循环学习模式。目前在很多职业学校中,在每年的教学中都要做出实践性教学的计划,还有如顶岗实习等方式都促成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职业学校只有与企业建立了深度融合和长效合作机制,就会实现互惠共赢,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师资建设
教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校,这个“器”自然就是教师。在现代的职业教育中,首先教师应该用优秀的敬业精神去教育感染学生,用引导式的批评教育去塑造学生。毋庸讳言,目前进入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是优秀的,他们进入职业学校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学到一技之长,从而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该注重细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工作中敬业精神的重要性,是每一个从业者的安身立命之本,让这种精神成为学生一生积极工作的原动力。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长期基础教育育人观的影响,我们的学生身上有一些必须改变的性格弱点,如进取创造精神不强,怕苦怕累,与人协调能力差等等。如果不改变这些弱点,他们将来的发展一定会遇到很多障碍。所以适度而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工作之前的品德修养的规范,是职业教育工作者身上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其次,校企合作中要求学校教师按照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实现教学相长;企业也要指派人员到学校担任生产实习教师,其阶段性脱产时间由校企双方共同商定,到期时由企业负责安排相应人员接替,确保换人不空岗。职业学校的教师分为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基础课的教师在摸清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应经常性地和专业课的教师沟通,调整教学的深度和外延度,使基础课的教学真正服务于专业课的教学需要。专业课教师应成为专业行业岗位工作中的能手,能对学生进行行业知识、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各职业学校应每年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其次适当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的比例;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此外还可通过开展公开课、观摩课、变课堂上死板的理论讲授为岗位情景示范,聘请行家里手把现代企业中的操作流程案例带进课堂,直接将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精神以生动形象的形式传授给学生,逐步实现校企合作中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零对接。 再次,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认为应该积极培养双师型的教师。在提倡经济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如果可以在现有教学资源中合理而有效地调动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去多学习,多实践,多增加一技之长,这既是学校整体素质提升的标志,也不失为一种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中要求课程设置以企业的发展要求和趋向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校据此实施教学;或学校企业合作组织教材编写;或直接使用企业已经编好的教材。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改革和能力建设,课程改革一定要结合专业技能、企业需求、学生实际,对文化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活动和综合实习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课时比。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求全求精。可是面对着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职业学校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应降低起点、重构基础。现代职业教育主要塑造的是实践能力强的劳动者,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摸清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如在有些职业学校中开展的整合课程体系,扩大实践教学比例,模块组合教学等等;如有些职业学校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专业需要,可以对基础课教学進行合理删除,或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对关系到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知识做到精细的教学;对涉及到将来学生发展的素养知识,如《劳动合同法》、普通话讲读、应用文写作等都应不遗余力地传授给学生,这些都是有益的模式。
职业学校在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起一套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建设上强调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运用,强调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需要的对接,重点抓好与企业合作的精品专业课程的建设。为了与最新技术接轨,职业学校自身必须重视在教学设备上的投入。为了建立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实行定单培训,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在职业学校挂“培训基地”的牌子,在企业挂“实习基地”的牌子。通过合作办学,企业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教师能力提升的实训基地,学校成为企业员工技能培训鉴定的基地。其次,还可以通过深化教学与课程教材改革,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引入教学,把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同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力图形成比较完整的专业教学标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为了展示、检验教学成果,发现选拔人才,可以举办技能比赛,邀请了企业专家担任评委、现场指导,邀请了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观摩,不仅进一步密切了校企关系,可以更好地达成合作意向。充分发挥学校师资和设备优势,建立企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平台,为企业在职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如果这些措施能顺利开展,在实践教学中也将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不仅构建教学改革和学生素养培训平台,提升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增强了职业道德、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为适应今后的工作下基础;而且使企业找到适合自身壮大发展的生力军,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和企业经营双赢。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更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学校谋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一条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模式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不能靠哪一方唱独角戏,必须有双方的双向互动、合理打造。如果有政府的有力推动,企业的主动寻求合作,学校的积极争取合作,就会出现一种良好的局面。有一句总结职业教育的话说得非常好,叫做指导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校企结合,这四句话应该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最关键的四个要点。其中校企结合不是权宜之计,它代表了职业教育培训的根本方向。过去有一句老的口号叫做“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现在有一句更简洁的口号叫做“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只有企业才是服务的最本源目标,而校企结合应该是使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