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带教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ongwei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171-02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而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做好带教工作,首先要加强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做到有真才实学,把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传授给护生,同时在带教中,应让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尽快适应角色,使他们顺利走向第一线,成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我参与我院急诊科带教活动多年,体会如下:
  1做好心理准备,制定学习目标
  我院急诊科带教实行一对一带教方式,相对固定,使护生尤其是初入临床实习的护生有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促进学习。护生普遍学习兴致较高,但专科知识相对缺乏,无法灵活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因此入科时,带教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情况和环境,实习目的。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复习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护生了解急诊科的环境布局、急救常识、各种急救流程和抢救原则,以及常见专科操作技能,如心肺复苏,除颤,洗胃,包扎止血等。
  2理论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刚走出校门的护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但不知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时,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贯穿起来教学,在带教操作技能时,一定要教护生正规的操作,并加强无菌观念和三查七对原则的灌输,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每项实际操作前,要让护生复习相关理论知识,使其在脑海中有个初步的印象,熟悉操作程序,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教师在操作时边做边讲,直到护生完全理解。有自信,教师也有把握时,选择合适的患者,并取得其同意后,让护生进行第一次操作,操作成功后,教师要及时在患者面前表扬护生,可使护生对自己产生自信,对下一步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操作失败后,教师要帮助护生进行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改正。不能在患者面前批评护生,以免挫伤其积极性,对下一步实习产生畏惧心理。带教老师要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护生我会怎么想?我为何会出错?同时要启发学生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
  每个班次结束后,教师要帮助护生进行工作总结,将掌握和没掌握的分别记录下来,及时讲解未掌握的要点,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鼓励护生多提问,多查看书本,积极思考,自觉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也迫使教师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丰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带教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娴熟的临床护理技术,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师德,热爱护理工作,具有无私奉献精神。一对一的带教方式,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做到眼勤、手勤、嘴勤、腿勤。在潜移默化中向护生传授知识和医疗护理道德,要培养护生的慎独精神,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品德,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精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能使护生从内心敬佩教师,以教师为榜样,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4加强法律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了使护生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有足够的重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进行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教育必不可少[1]。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体验患者的情绪情感,尊重患者的的权利,如知情权,隐私权等。使学生及早树立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尽职慎独,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规范护理工作。
  5注重心理卫生的教育,塑造健康护士心理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之一。护理人员长期面对急危病人、焦虑的家属和繁重的工作,难免会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的心理。根据国内蔡伟萍[2]等、姚晓红[3]等的研究表明,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较正常人群而言,在躯体化,焦虑和恐惧方面明显增加。因此,如何保护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消除影响他们健康的不利因素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带教时要加强心理卫生引导,让护生学会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生活规律、促进心理健康。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今天的护生便是明天的护士,因此培养优秀的护生是带教老师的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 钮美娥,薛小玲.临床护理教学中要注意法律意识的培养[J].护理教育,2004,10(1):46.
  [2] 蔡伟萍,余丽君,王文珍,等.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护理,2003,9(2):106~108.
  [3] 姚晓红,孙淑英.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14(10):60~6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影像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31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共38个椎体),密切观察术中可能产生的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定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疼痛程度;并采用X线摄片随访,随访时间为3~10月,平均6.6月。结果5例患者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共计6个椎体),渗漏率为16.1%,以椎体计算,渗漏率为1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妊高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出孕产期不同阶段分别采取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患者实行分娩前、围产期、产后期分阶段周密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结果100例患者未发生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现象,全部顺利出院。结论医护人员不仅需要有训练有素的操作技能,还需要有高度的危机意识,随时做好急救和护理准备,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美国GE螺旋CT,扫描方式选择为肝脏双期连续容积扫描,层厚5~7mm,1.0螺距。全肝扫描后行双期增强扫描,造影剂为优维显100ml,采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速度为3ml/s,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后20~30s时行动脉期全肝扫描,45~60s时行门静脉期全肝扫描。结果48例病灶,病灶大小 48例共发现病灶66个,平扫 发现病灶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31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方法根据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病人生理、病理特点及套扎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31例食管静脉重度曲张患者套扎术的术前准备,指导,心理护理,提供心理支持,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31例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患者套扎术全部获得成功,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大部分患者缺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知识,往往有恐惧心理
期刊
[摘要]本病例报道了一例病程长达4年的38岁的女性患者,由于左下颌第三磨牙水平埋伏阻生引起患者全牙列,特别是右侧后牙的疼痛、酸胀感、不能咀嚼食物的症状。患者自述4年前,开始出现下颌牙列疼痛、酸胀感。后两年开始出现上颌牙列疼痛、酸胀。经历了上下牙的拔除和治疗后,又怀疑三叉神经疼痛并加以治疗,症状仍未缓解。于2009年11月来我院治疗。本文对患者的临床的检验X线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家庭用药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家庭患者的用药的保护意识。方法随机调查龙川县城镇与乡镇居民民各250户,分析家庭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家庭比例。结果家庭OTC用药不合理用药412户,占82.4%,其中家庭盲目使用OTC的90户,占18%;家庭OTC用药合理用药 88户,占17.6%。结论家庭OTC用药不合理,应该加大县城与乡镇卫生宣传力度,提高药店药学人员的素质,正确指导家庭O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士在工作中如何避免护患纠纷。方法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儿科学界业务培训。结果儿科护理人员对护理过程安全的意识得到了提高,增强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护理专业技术操作的训练,增强护士的责任心,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认真履行护士的职责,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对儿科护理产生护理纠纷因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式新生儿护理模式对产妇及家属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程度。 方法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不同的新生儿护理模式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操作和理论考核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新生儿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模式产妇及家属掌握程度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恐惧症鉴别诊断的规范化方法,提高准确性。方法采用必备组合症状、病因、内在关系、严重程度、病程、排除症状和非器质性病变基础共七方面作为恐惧症鉴别诊断模式的要素,用神经症二重辨证施治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恐惧症与伴发恐惧症症状的其他疾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必备组合症状、病因和内在关系,是鉴别诊断的核心;排除症状、非器质性病变基础,也很重要,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否成为鉴别诊断的依据,要视
期刊
[摘要]院内感染即医院获得性感染,其对象主要是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实践证明患者住院15天内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院内感染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使患者病情恶化,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因此,院内感染已成为医院日常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本文主要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ICU病房重点防控、规范消毒供应室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控制意识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