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171-02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而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做好带教工作,首先要加强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做到有真才实学,把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传授给护生,同时在带教中,应让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尽快适应角色,使他们顺利走向第一线,成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我参与我院急诊科带教活动多年,体会如下:
1做好心理准备,制定学习目标
我院急诊科带教实行一对一带教方式,相对固定,使护生尤其是初入临床实习的护生有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促进学习。护生普遍学习兴致较高,但专科知识相对缺乏,无法灵活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因此入科时,带教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情况和环境,实习目的。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复习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护生了解急诊科的环境布局、急救常识、各种急救流程和抢救原则,以及常见专科操作技能,如心肺复苏,除颤,洗胃,包扎止血等。
2理论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刚走出校门的护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但不知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时,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贯穿起来教学,在带教操作技能时,一定要教护生正规的操作,并加强无菌观念和三查七对原则的灌输,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每项实际操作前,要让护生复习相关理论知识,使其在脑海中有个初步的印象,熟悉操作程序,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教师在操作时边做边讲,直到护生完全理解。有自信,教师也有把握时,选择合适的患者,并取得其同意后,让护生进行第一次操作,操作成功后,教师要及时在患者面前表扬护生,可使护生对自己产生自信,对下一步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操作失败后,教师要帮助护生进行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改正。不能在患者面前批评护生,以免挫伤其积极性,对下一步实习产生畏惧心理。带教老师要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护生我会怎么想?我为何会出错?同时要启发学生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
每个班次结束后,教师要帮助护生进行工作总结,将掌握和没掌握的分别记录下来,及时讲解未掌握的要点,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鼓励护生多提问,多查看书本,积极思考,自觉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也迫使教师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丰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带教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娴熟的临床护理技术,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师德,热爱护理工作,具有无私奉献精神。一对一的带教方式,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做到眼勤、手勤、嘴勤、腿勤。在潜移默化中向护生传授知识和医疗护理道德,要培养护生的慎独精神,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品德,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精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能使护生从内心敬佩教师,以教师为榜样,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4加强法律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了使护生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有足够的重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进行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教育必不可少[1]。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体验患者的情绪情感,尊重患者的的权利,如知情权,隐私权等。使学生及早树立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尽职慎独,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规范护理工作。
5注重心理卫生的教育,塑造健康护士心理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之一。护理人员长期面对急危病人、焦虑的家属和繁重的工作,难免会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的心理。根据国内蔡伟萍[2]等、姚晓红[3]等的研究表明,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较正常人群而言,在躯体化,焦虑和恐惧方面明显增加。因此,如何保护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消除影响他们健康的不利因素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带教时要加强心理卫生引导,让护生学会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生活规律、促进心理健康。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今天的护生便是明天的护士,因此培养优秀的护生是带教老师的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 钮美娥,薛小玲.临床护理教学中要注意法律意识的培养[J].护理教育,2004,10(1):46.
[2] 蔡伟萍,余丽君,王文珍,等.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护理,2003,9(2):106~108.
[3] 姚晓红,孙淑英.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14(10):60~61.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而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做好带教工作,首先要加强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做到有真才实学,把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传授给护生,同时在带教中,应让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尽快适应角色,使他们顺利走向第一线,成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我参与我院急诊科带教活动多年,体会如下:
1做好心理准备,制定学习目标
我院急诊科带教实行一对一带教方式,相对固定,使护生尤其是初入临床实习的护生有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促进学习。护生普遍学习兴致较高,但专科知识相对缺乏,无法灵活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因此入科时,带教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情况和环境,实习目的。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复习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护生了解急诊科的环境布局、急救常识、各种急救流程和抢救原则,以及常见专科操作技能,如心肺复苏,除颤,洗胃,包扎止血等。
2理论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刚走出校门的护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但不知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时,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贯穿起来教学,在带教操作技能时,一定要教护生正规的操作,并加强无菌观念和三查七对原则的灌输,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每项实际操作前,要让护生复习相关理论知识,使其在脑海中有个初步的印象,熟悉操作程序,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教师在操作时边做边讲,直到护生完全理解。有自信,教师也有把握时,选择合适的患者,并取得其同意后,让护生进行第一次操作,操作成功后,教师要及时在患者面前表扬护生,可使护生对自己产生自信,对下一步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操作失败后,教师要帮助护生进行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改正。不能在患者面前批评护生,以免挫伤其积极性,对下一步实习产生畏惧心理。带教老师要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护生我会怎么想?我为何会出错?同时要启发学生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
每个班次结束后,教师要帮助护生进行工作总结,将掌握和没掌握的分别记录下来,及时讲解未掌握的要点,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鼓励护生多提问,多查看书本,积极思考,自觉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也迫使教师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丰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带教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娴熟的临床护理技术,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师德,热爱护理工作,具有无私奉献精神。一对一的带教方式,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做到眼勤、手勤、嘴勤、腿勤。在潜移默化中向护生传授知识和医疗护理道德,要培养护生的慎独精神,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品德,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精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能使护生从内心敬佩教师,以教师为榜样,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4加强法律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了使护生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有足够的重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进行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教育必不可少[1]。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体验患者的情绪情感,尊重患者的的权利,如知情权,隐私权等。使学生及早树立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尽职慎独,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规范护理工作。
5注重心理卫生的教育,塑造健康护士心理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之一。护理人员长期面对急危病人、焦虑的家属和繁重的工作,难免会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的心理。根据国内蔡伟萍[2]等、姚晓红[3]等的研究表明,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较正常人群而言,在躯体化,焦虑和恐惧方面明显增加。因此,如何保护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消除影响他们健康的不利因素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带教时要加强心理卫生引导,让护生学会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生活规律、促进心理健康。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今天的护生便是明天的护士,因此培养优秀的护生是带教老师的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 钮美娥,薛小玲.临床护理教学中要注意法律意识的培养[J].护理教育,2004,10(1):46.
[2] 蔡伟萍,余丽君,王文珍,等.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护理,2003,9(2):106~108.
[3] 姚晓红,孙淑英.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14(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