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能使小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是新时期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更是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个人品格塑造的必然需求。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这些悠久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更应该是凝聚在每一个人心中的价值观,应该根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小学生能够在这一成长成材的关键时期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学生能够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小学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还能够使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所吸收的语文素养更具内涵,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知识中收获更多、拓展更多。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才能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呢?笔者认为以下策略值得一试:
(一)在汉字接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汉字讲解是学生接触汉字的最基本形式,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汉字的记忆和书写都有一定难度。这种难度会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汉字讲解时教师不妨将汉字的传统文化与汉字教学相融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汉字文化内涵以及书法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汉字的学习与书写。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还能使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及书写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引導学生学习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时,当接触到可以从汉字文化入手进行讲解的生字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如“日”就可以从甲骨文中日的书写进行引导,“明”就可以从“日”和“月”字义入手进行解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甚至还可以将汉字书法的图片展示出来,使学生感受到方块字横平竖直之美。
(二)在寓言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这些故事中的寓意对学生的成长成材又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时,教师除了将教材中的故事展示给学生以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需求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狐假虎威》时,就可以鼓励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将狐假虎威的故事表演出来,还可以鼓励学生就《狐假虎威》这则寓言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鹬蚌相争》时,还可以将相似的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拓展给学生,而如果学生对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将《五十步笑百步》《自相矛盾》《囫囵吞枣》等能够代表传统文化的成语故事推荐给学生,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传统文化拓展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
(三)在诗词展示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传统诗词不仅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小觑。因此,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就不能不谈到对传统诗词的讲解。中国传统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境美,为了能够使学生深入体会到传统诗词之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词时,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还应该创设相应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古人是如何用诗词抒发情感的。例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春雨》时,教师就可以用PPT将小雨淅淅沥沥的声音播放出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春雨的美好;在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就可以从传统文化节日入手,引导学生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在讲解《水调歌头》时,从苏轼的个人经历及美好月色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在讲解《寻隐者不遇》时,则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深山采药的神秘意境展示出来,使学生在感受和体会中把握诗歌情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使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心、自豪感得以提升。
三、总结
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既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小学生个人语文素养提升的必然要求。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教师可从教材入手,就教材中涉及到的汉语字词解释、寓言故事呈现、传统诗词感受等入手,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刘珍.延续文化根脉.坚守文化自信——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
[2]刘玉斌.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践行[J].亚太教育,2015(21)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这些悠久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更应该是凝聚在每一个人心中的价值观,应该根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小学生能够在这一成长成材的关键时期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学生能够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小学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还能够使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所吸收的语文素养更具内涵,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知识中收获更多、拓展更多。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才能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呢?笔者认为以下策略值得一试:
(一)在汉字接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汉字讲解是学生接触汉字的最基本形式,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汉字的记忆和书写都有一定难度。这种难度会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汉字讲解时教师不妨将汉字的传统文化与汉字教学相融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汉字文化内涵以及书法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汉字的学习与书写。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还能使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及书写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引導学生学习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时,当接触到可以从汉字文化入手进行讲解的生字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如“日”就可以从甲骨文中日的书写进行引导,“明”就可以从“日”和“月”字义入手进行解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甚至还可以将汉字书法的图片展示出来,使学生感受到方块字横平竖直之美。
(二)在寓言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这些故事中的寓意对学生的成长成材又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时,教师除了将教材中的故事展示给学生以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需求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狐假虎威》时,就可以鼓励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将狐假虎威的故事表演出来,还可以鼓励学生就《狐假虎威》这则寓言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鹬蚌相争》时,还可以将相似的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拓展给学生,而如果学生对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将《五十步笑百步》《自相矛盾》《囫囵吞枣》等能够代表传统文化的成语故事推荐给学生,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传统文化拓展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
(三)在诗词展示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传统诗词不仅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小觑。因此,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就不能不谈到对传统诗词的讲解。中国传统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境美,为了能够使学生深入体会到传统诗词之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词时,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还应该创设相应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古人是如何用诗词抒发情感的。例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春雨》时,教师就可以用PPT将小雨淅淅沥沥的声音播放出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春雨的美好;在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就可以从传统文化节日入手,引导学生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在讲解《水调歌头》时,从苏轼的个人经历及美好月色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在讲解《寻隐者不遇》时,则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深山采药的神秘意境展示出来,使学生在感受和体会中把握诗歌情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使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心、自豪感得以提升。
三、总结
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既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小学生个人语文素养提升的必然要求。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教师可从教材入手,就教材中涉及到的汉语字词解释、寓言故事呈现、传统诗词感受等入手,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刘珍.延续文化根脉.坚守文化自信——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
[2]刘玉斌.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践行[J].亚太教育,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