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微信圈内频繁转载、阅读量高达600万的文章《暖男》引发了当代女性择偶标准大讨论。温柔体贴、给人温暖感觉的“暖男”成为网络讨论的热点,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例如:
(1)有评论认为,“暖男”升温,意味着整个社会对男性需求有了新的定义。随着女性越来越独立,她们在经济上的要求不断降低,而更关注“情感上的暖和心理上的懂得”。温暖贴心的男性更有助于家庭和睦。(《齐鲁晚报》 2014年8月3日)
其实,在近几年的语言生活中,除了“暖男”之外,还有一系列由“暖”构成的词语,形成了“暖×”词族。在“暖×”词族中,“×”可以由名词性或动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2)“做得好不好还是要请吃的人来评价。”罗格这么说。不过看到妻子女儿吃完满足的笑脸,“暖爸”心里那个美啊!(《每日商报》2014年6月20日)
(3)在成都一环路新鸿路路口,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一米八六的挺拔身躯,“黑超”遮面,举手投足间,或冷峻或暖笑,加之一身制服的衬托,丝毫不逊色于偶像剧里的“长腿欧巴”。(《华西都市报》2014年7月9日)
上述例句中,“暖爸”中的“爸”属于名词性成分。“暖笑”中的“笑”属于动词性成分。从组合规律来看,“暖×”结构中的“暖”原本是形容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是表示性质状态,主要修饰名词,有时也可修饰动词。因此,当“暖”作为语素和其他成分组合成词时,原有的语法特征决定了其后组合成分的性质只能是名词性或动词性的,而且以前者居多。
从目前收集的语料来看,“暖×”中的“暖”主要表示以下几种意义:
第一,表示“使身体温暖的……”。此时“暖”用以形容人的触觉感受,是通过人体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在温度状态。例如:
(4)近日,持续降低的温度带火了我市“暖消费”。记者发现,今年我市“暖享受”成本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邢台日报》2011年12月5日)
第二,表示“暖色调的……”。此处的“暖”与人的视觉感受相关。例如:
(5)暖蓝色的天空,温暖轻柔的阳光透过屋顶洒在身上,怎能不叫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新浪网2010年6月26日)
第三,表示“使心灵温暖的……”。此时的“暖”实际上是一种隐喻用法,用触觉的“温暖”来隐喻抽象的心理感受。例如:
(6)在家庭中,女性的影响力是男性的15倍。想要让对方变成“暖男”,可以先让自己变成一个“暖女”。(《每日商报》2014年8月5日)
认知语言学认为,“用自然语言表达的概念有其经验基础,它们与人类在文化和心理上体验现实的方式相联系”[1]。“暖”的三个义项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创造词义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特点。“暖”的第一个义项与人的触觉相关,人们把稍高于人体体温的温度定义为“暖”,当这一触觉感知通过神经系统的传递到达大脑后,能够触发某种愉悦的心理反应。第二个义项中的“暖蓝色”属于视觉感受,它们通过刺激视觉系统所引发的心理反应与温度的“暖”相近,于是人们就将两种认知经验联系起来,在这类色彩之前冠上“暖”字,以突显其特征,便于人们认知、理解和记忆。此时,“暖”还只是与单一的、具象的刺激相联系,而在与客观世界的接触过程中,人们获得的类似经验越来越多,刺激源也不仅限于某一种感官,于是“暖”的语义进一步发展,使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被直接用以形容多元的、抽象的心理感受。从本质上看,“暖”的语义发展过程是人脑认知隐喻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相似认知域之间的隐喻投射,将人脑中的不同心智空间联系起来,进而通过心智空间的整合生成新的概念。
从语言内部因素看,“暖×”词族的形成是类推机制作用的结果。类推是人脑重要的思维模式,可以通过一个原型推衍出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事物。人们在创造新词时,往往受到这一认知模式的影响,以某个词的结构模式为模板,在保持核心语素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语素替换的方式构成一系列新词。在“暖×”词族中,“暖”是核心语素,进入该结构的“×”均受到其语法、语义组合要求的限制。具体而言,“暖×”为“修饰—被修饰”的偏正结构,用以表达“目的—动作”“属性—事物”“结果—施事”等语义关系。基于类推模式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暖×”词语具有语义上的相关性,有利于使用者的理解和记忆,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要求,因此能够得以广泛使用。
从社会外部因素看,以“暖男”为代表的“暖×”词族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对心灵温暖的渴求。时处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关怀,渴望从他人、他物上获得让内心温暖的力量。于是,符合这一心理诉求的人或物一旦进入公众视野,便会受到广泛关注和追捧,而用以指称这类人或物的词语,如“暖男”“暖爸”“暖歌”“暖文”等,也在大众媒介的广泛讨论中不断被使用和传播,从而成为代表生活正能量的社会流行语。
参考文献
[1]Dirk Geeraerts著,邵军航、杨波译.认知语言学基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28.
(1)有评论认为,“暖男”升温,意味着整个社会对男性需求有了新的定义。随着女性越来越独立,她们在经济上的要求不断降低,而更关注“情感上的暖和心理上的懂得”。温暖贴心的男性更有助于家庭和睦。(《齐鲁晚报》 2014年8月3日)
其实,在近几年的语言生活中,除了“暖男”之外,还有一系列由“暖”构成的词语,形成了“暖×”词族。在“暖×”词族中,“×”可以由名词性或动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2)“做得好不好还是要请吃的人来评价。”罗格这么说。不过看到妻子女儿吃完满足的笑脸,“暖爸”心里那个美啊!(《每日商报》2014年6月20日)
(3)在成都一环路新鸿路路口,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一米八六的挺拔身躯,“黑超”遮面,举手投足间,或冷峻或暖笑,加之一身制服的衬托,丝毫不逊色于偶像剧里的“长腿欧巴”。(《华西都市报》2014年7月9日)
上述例句中,“暖爸”中的“爸”属于名词性成分。“暖笑”中的“笑”属于动词性成分。从组合规律来看,“暖×”结构中的“暖”原本是形容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是表示性质状态,主要修饰名词,有时也可修饰动词。因此,当“暖”作为语素和其他成分组合成词时,原有的语法特征决定了其后组合成分的性质只能是名词性或动词性的,而且以前者居多。
从目前收集的语料来看,“暖×”中的“暖”主要表示以下几种意义:
第一,表示“使身体温暖的……”。此时“暖”用以形容人的触觉感受,是通过人体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在温度状态。例如:
(4)近日,持续降低的温度带火了我市“暖消费”。记者发现,今年我市“暖享受”成本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邢台日报》2011年12月5日)
第二,表示“暖色调的……”。此处的“暖”与人的视觉感受相关。例如:
(5)暖蓝色的天空,温暖轻柔的阳光透过屋顶洒在身上,怎能不叫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新浪网2010年6月26日)
第三,表示“使心灵温暖的……”。此时的“暖”实际上是一种隐喻用法,用触觉的“温暖”来隐喻抽象的心理感受。例如:
(6)在家庭中,女性的影响力是男性的15倍。想要让对方变成“暖男”,可以先让自己变成一个“暖女”。(《每日商报》2014年8月5日)
认知语言学认为,“用自然语言表达的概念有其经验基础,它们与人类在文化和心理上体验现实的方式相联系”[1]。“暖”的三个义项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创造词义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特点。“暖”的第一个义项与人的触觉相关,人们把稍高于人体体温的温度定义为“暖”,当这一触觉感知通过神经系统的传递到达大脑后,能够触发某种愉悦的心理反应。第二个义项中的“暖蓝色”属于视觉感受,它们通过刺激视觉系统所引发的心理反应与温度的“暖”相近,于是人们就将两种认知经验联系起来,在这类色彩之前冠上“暖”字,以突显其特征,便于人们认知、理解和记忆。此时,“暖”还只是与单一的、具象的刺激相联系,而在与客观世界的接触过程中,人们获得的类似经验越来越多,刺激源也不仅限于某一种感官,于是“暖”的语义进一步发展,使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被直接用以形容多元的、抽象的心理感受。从本质上看,“暖”的语义发展过程是人脑认知隐喻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相似认知域之间的隐喻投射,将人脑中的不同心智空间联系起来,进而通过心智空间的整合生成新的概念。
从语言内部因素看,“暖×”词族的形成是类推机制作用的结果。类推是人脑重要的思维模式,可以通过一个原型推衍出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事物。人们在创造新词时,往往受到这一认知模式的影响,以某个词的结构模式为模板,在保持核心语素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语素替换的方式构成一系列新词。在“暖×”词族中,“暖”是核心语素,进入该结构的“×”均受到其语法、语义组合要求的限制。具体而言,“暖×”为“修饰—被修饰”的偏正结构,用以表达“目的—动作”“属性—事物”“结果—施事”等语义关系。基于类推模式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暖×”词语具有语义上的相关性,有利于使用者的理解和记忆,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要求,因此能够得以广泛使用。
从社会外部因素看,以“暖男”为代表的“暖×”词族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对心灵温暖的渴求。时处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关怀,渴望从他人、他物上获得让内心温暖的力量。于是,符合这一心理诉求的人或物一旦进入公众视野,便会受到广泛关注和追捧,而用以指称这类人或物的词语,如“暖男”“暖爸”“暖歌”“暖文”等,也在大众媒介的广泛讨论中不断被使用和传播,从而成为代表生活正能量的社会流行语。
参考文献
[1]Dirk Geeraerts著,邵军航、杨波译.认知语言学基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