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是近年来的不争事实,而企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最为迫切的需求是过硬的综合职业素质。因此,中职教育必须改革目前的课程教学模式,改变和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通信技术;工学结合;教学;实践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和实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它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是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有爱心、守纪律、能吃苦、懂技能、善创新”的技能型人才。《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我校通信技术专业是三门立项课程——《化妆品生产与检验》《电子综合设计与工艺》、《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原理与维修》之一。它建设阶段开发过程具体如下:确定培养目标→通信行业社会调查→工作岗位调查→工作过程调查→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体系。
一、调研通信技术人才的现状
课题小组经过对电子通信行业进行社会调研,了解企业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包括理論知识,技能操作、企业规模、产品介绍、工作岗位设置等。我们调研了广州地铁、国联通信、广东广信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兴意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认为技术、技能优势不明显,实际工作能力较低。但他们还是需要大量通信专业的技术人才。
此外,对我校通信专业400多毕业生进行回访调查发现,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不足。具体表现有五个方面:(1)对半导体器件、电阻、电感、电容的识别差、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低;对贴片元件知道甚少;(2)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不熟练,焊接技术不好;(3)基本电路的形式、作用、及简单估算等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4)不具备企业职工所需的职业素养和综合技能;(5)不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上问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二、通信技术专业的课改实践
中职学校通信专业的毕业生多从事本行业生产第一线的电子与通信产品的装配和售后维修服务的技术。所以专业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上。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为主线。实现移动通信一体化教学。笔者认为:一是教学设备要保证教学的需要;二是制定以技能为主线,理论知识穿插其中,以专业岗位的需要和相关技能一体化的教学专业课;三是主讲负责制:一体化教学应由同一位教师承担,课程讲授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教学场地、教学内容、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达到了师生互动的目的。可以采用以下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观察物体的内部结构及运动过程。
对于比较精细、贵重的电子通信设备,不能让学生拆开观察,就要借助于幻灯机及投影仪,用幻灯片或投影片展示整个设备的装配过程。为了帮助学生观察清楚,可将各种零件涂上不同的颜色,有些局部结构的尺寸太小,不易看清,可以将图像放大,使所有学生都看清楚。将实物变得更为醒目。
(二)充分展示生产现场的教学活动。
采用电影电视录像展示生产现场,在某些方面还比现场教学优越。因为:(1)可以有秩序地进行教学,保持课堂的良好气氛。(2)在较短的时间里,能把许多生产过程的不同情况向学生逐一展示,进行分析比较。(3)展示生产现场可以和讲课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详细讲解时可以暂停在某一图像上,重点部分可以反复放映,加深印象。(4)有些生产车间噪声很大,或有粉尘、有害气体等,不适宜进行现场参观。采用电影或录像就没有这些弊端。
(三)运用录像技术,帮助学生自行纠正错误。
在中职学校,学生无论从提高提高文化素养还是操作技能方面,都应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实操动手能力。学生一开始多数都达不到要求,而且还不知错在哪里。如果将学生的实操各个动作摄成录像,然后由本人及其他学生共同分析,比单纯的教师指导有效得多。
三、专业课程的工作项目分析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对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和典型设计,对电路组成有较全面的了解,它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够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初、中级专门人才的基础。它与“移动电话机维修员技能鉴定(中级)”考证相结合的教学中,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素养的养成具有支撑作用,其主要学习内容有五个工作项目:(1)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基础:(2)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基本电路分析与维修;(3)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综合实训;(4)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其他电路分析与维修;(5)新产品案例。
通过学习能够达到以下要求:(1)能正确识读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电路图;(2)能准确识别、测量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的各种贴片元器件;(3)能使用常用通信测量仪器、仪表对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进行信号测试和故障分析;(4)能正确判断和处理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典型故障;(5)能熟练使用焊接工具(电铬铁、热风枪)拆、焊SMT、BGA及各种元器件;(6)能熟练处理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软件故障的能力;(7)能通过国家移动电话机维修员中级的技能鉴定与考核。
(二)开展课堂教学实验活动。
现以手机触屏失灵为例,说明手机检修的基本方法是否有效和正确,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验证。在教学中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手机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若再讲授手机诺基亚3210的原理和维修显然是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的。使用触屏手机时,会遇到触摸出现故障而不能使用。这是由于触屏是比较精密的设备,因使用频率高,而易造成故障的出现,触屏失灵就是手机故障的典型案例,在教学实验活动中,可先将学生分组,组员根据学生情况好差搭配。提倡相互帮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以激励为主, 使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对小组进行指导,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表扬与批评均以小组为单位,这样的形式,可使先进的学生增强责任心,帮后进同学增强自信心。然后根据教学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小组进行手机触屏失灵检修教学设计,见图1;最后再将手机检修的全过程整合为手机触屏失灵故障检修流程框图,见图2。 (三)教学实验可以实现以下探究目标。
(1)學习任务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组织方法是否得当,并为学生接受和掌握;
(2)检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课程设置能否达到培养目标;
(3)学习任务和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还有需要进行改进的地方;
(4)现有的实训条件能否满足工学结合课程教学需要,同时,提出实践教学切实可行性的建议;
(5)可以促进专业教师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提出师资队伍建设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四、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
整个过程以“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典型故障的维修”为主线,实施“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工作过程与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手机故障检修流程作为主线,让学生遵循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说明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刺激,而是根据自己的智慧,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见解,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学生已形成了有关的知识与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还是鉴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可见,我们通过科学地设计学习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能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有趣”和“有用”,与此同时,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机地融合到教学任务中,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原理与维修》课程采用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到新的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这里的行动不是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而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学生通过主动、全面的合作式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行动过程完整”(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于评价反馈)和“手脑并用”(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两方面,它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构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增加了教学反馈环节,通过反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使课程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跟踪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实际工作情况的评价,完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使其更适应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移动电话机维修中级工的及格率已经从原来的60%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95%。
(作者单位: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主编.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玉臣.职业教育三环节教学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张家祥,钱景舫主编. 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赖俊辰
关键词:通信技术;工学结合;教学;实践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和实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它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是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有爱心、守纪律、能吃苦、懂技能、善创新”的技能型人才。《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我校通信技术专业是三门立项课程——《化妆品生产与检验》《电子综合设计与工艺》、《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原理与维修》之一。它建设阶段开发过程具体如下:确定培养目标→通信行业社会调查→工作岗位调查→工作过程调查→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体系。
一、调研通信技术人才的现状
课题小组经过对电子通信行业进行社会调研,了解企业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包括理論知识,技能操作、企业规模、产品介绍、工作岗位设置等。我们调研了广州地铁、国联通信、广东广信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兴意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认为技术、技能优势不明显,实际工作能力较低。但他们还是需要大量通信专业的技术人才。
此外,对我校通信专业400多毕业生进行回访调查发现,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不足。具体表现有五个方面:(1)对半导体器件、电阻、电感、电容的识别差、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低;对贴片元件知道甚少;(2)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不熟练,焊接技术不好;(3)基本电路的形式、作用、及简单估算等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4)不具备企业职工所需的职业素养和综合技能;(5)不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上问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二、通信技术专业的课改实践
中职学校通信专业的毕业生多从事本行业生产第一线的电子与通信产品的装配和售后维修服务的技术。所以专业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上。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为主线。实现移动通信一体化教学。笔者认为:一是教学设备要保证教学的需要;二是制定以技能为主线,理论知识穿插其中,以专业岗位的需要和相关技能一体化的教学专业课;三是主讲负责制:一体化教学应由同一位教师承担,课程讲授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教学场地、教学内容、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达到了师生互动的目的。可以采用以下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观察物体的内部结构及运动过程。
对于比较精细、贵重的电子通信设备,不能让学生拆开观察,就要借助于幻灯机及投影仪,用幻灯片或投影片展示整个设备的装配过程。为了帮助学生观察清楚,可将各种零件涂上不同的颜色,有些局部结构的尺寸太小,不易看清,可以将图像放大,使所有学生都看清楚。将实物变得更为醒目。
(二)充分展示生产现场的教学活动。
采用电影电视录像展示生产现场,在某些方面还比现场教学优越。因为:(1)可以有秩序地进行教学,保持课堂的良好气氛。(2)在较短的时间里,能把许多生产过程的不同情况向学生逐一展示,进行分析比较。(3)展示生产现场可以和讲课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详细讲解时可以暂停在某一图像上,重点部分可以反复放映,加深印象。(4)有些生产车间噪声很大,或有粉尘、有害气体等,不适宜进行现场参观。采用电影或录像就没有这些弊端。
(三)运用录像技术,帮助学生自行纠正错误。
在中职学校,学生无论从提高提高文化素养还是操作技能方面,都应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实操动手能力。学生一开始多数都达不到要求,而且还不知错在哪里。如果将学生的实操各个动作摄成录像,然后由本人及其他学生共同分析,比单纯的教师指导有效得多。
三、专业课程的工作项目分析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对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和典型设计,对电路组成有较全面的了解,它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够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初、中级专门人才的基础。它与“移动电话机维修员技能鉴定(中级)”考证相结合的教学中,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素养的养成具有支撑作用,其主要学习内容有五个工作项目:(1)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基础:(2)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基本电路分析与维修;(3)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综合实训;(4)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其他电路分析与维修;(5)新产品案例。
通过学习能够达到以下要求:(1)能正确识读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电路图;(2)能准确识别、测量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的各种贴片元器件;(3)能使用常用通信测量仪器、仪表对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进行信号测试和故障分析;(4)能正确判断和处理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典型故障;(5)能熟练使用焊接工具(电铬铁、热风枪)拆、焊SMT、BGA及各种元器件;(6)能熟练处理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软件故障的能力;(7)能通过国家移动电话机维修员中级的技能鉴定与考核。
(二)开展课堂教学实验活动。
现以手机触屏失灵为例,说明手机检修的基本方法是否有效和正确,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验证。在教学中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手机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若再讲授手机诺基亚3210的原理和维修显然是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的。使用触屏手机时,会遇到触摸出现故障而不能使用。这是由于触屏是比较精密的设备,因使用频率高,而易造成故障的出现,触屏失灵就是手机故障的典型案例,在教学实验活动中,可先将学生分组,组员根据学生情况好差搭配。提倡相互帮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以激励为主, 使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对小组进行指导,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表扬与批评均以小组为单位,这样的形式,可使先进的学生增强责任心,帮后进同学增强自信心。然后根据教学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小组进行手机触屏失灵检修教学设计,见图1;最后再将手机检修的全过程整合为手机触屏失灵故障检修流程框图,见图2。 (三)教学实验可以实现以下探究目标。
(1)學习任务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组织方法是否得当,并为学生接受和掌握;
(2)检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课程设置能否达到培养目标;
(3)学习任务和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还有需要进行改进的地方;
(4)现有的实训条件能否满足工学结合课程教学需要,同时,提出实践教学切实可行性的建议;
(5)可以促进专业教师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提出师资队伍建设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四、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
整个过程以“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典型故障的维修”为主线,实施“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工作过程与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手机故障检修流程作为主线,让学生遵循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说明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刺激,而是根据自己的智慧,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见解,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学生已形成了有关的知识与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还是鉴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可见,我们通过科学地设计学习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能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有趣”和“有用”,与此同时,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机地融合到教学任务中,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原理与维修》课程采用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到新的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这里的行动不是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而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学生通过主动、全面的合作式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行动过程完整”(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于评价反馈)和“手脑并用”(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两方面,它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构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增加了教学反馈环节,通过反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使课程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跟踪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实际工作情况的评价,完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使其更适应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移动电话机维修中级工的及格率已经从原来的60%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95%。
(作者单位: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主编.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玉臣.职业教育三环节教学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张家祥,钱景舫主编. 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