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是什么?“特”是“特殊”,“色”是“因为视觉而产生的印象”,两字结合,即指存在物基于独特个性的优势和长处。 “因为特色,所以不同”,特色决定了存在的理由,是“魂”。同理,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基于独特个性的优势和长处,是学校存在的理由和灵魂。
那么,我们的学校有特色吗?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涉及到学校存在的合理性。二十年来,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再到各学校,特色创建如火如荼,特色评比方兴未艾。热潮的后面,一定有一个前提——我们的学校缺少特色!但这着实拿不上台面——学校可是培养人的地方,怎么可以没有存在的理由!
“我把自己给弄丢了!” 这句话或许道出了当前众多中小学的生存状态。
没有特色,便没有魂,便成了行尸走肉,所以一定得把丢了的魂找回来。如何“招魂”?一众学校费尽了脑汁。他们找名人,哪怕只在学校附近小住了几天;找不到名人,就找名校友——哪怕名校友的成长与学校并没有多少关系;既没有名人,又没有名校友,就找其它的人——盘古、陶行知、王阳明、孔子……都权充作学校的“魂”。还可以在周边环境中找,山、水、植物、物产、优势产业、方言、戏曲等均是对象。当然最简单的,是找“专家”——只要条件满意,建构一整套漂亮的“学校特色文化体系”,“专家”驾轻就熟。
有了“魂”,还需要成果证明:于是各种级别的奖项、琳琅满目的校本教材、“会说话墙壁”上的标语和宣传画、“高规格”的成果交流会、媒体上的文章和宣传等纷至沓来。当然,最重要的证明,还是分数和升学率。
如此招来的“魂”,是不是自己的,并不一定。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一所学校的特色,一定基于校园里活生生的“人”,在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中形成的独有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方式方法等,才能称之为特色。离开了教室里的人而打造的“特色”,就算再漂亮,也不顶用——那是别人的魂,自己依舊是行尸走肉。
于是,我们“不仅把自己给弄丢了”,还把找自己回来的路走错了!
如何找回失去的魂?“本期视点”中的四位作者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应反思“我国教育的一些根源性缺陷:‘好大喜功’的绩效思维仍未根本改变,‘资源密集型’教育策略仍未根本调整”(华南师范大学廖文);应认真研究特色学校建设的路径,准确定位元目标与特色目标的关系,努力推动特色课程从“工具”到“产品”的演进(洛阳师范大学张欣);还应扎根学校,“探索和创生出融合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整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思路”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型课程体系建构路径(华南师范大学左璜等);更应研究儿童文化,让学校特色能为学生喜闻乐见,让学生终生受益(广州市新华七小任娟)。
这些探索只是尝试性的,要真正让特色创建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思考的空间还很大,进行的实践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没有止境,真心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与我们携手同行。
(徐向阳)
那么,我们的学校有特色吗?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涉及到学校存在的合理性。二十年来,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再到各学校,特色创建如火如荼,特色评比方兴未艾。热潮的后面,一定有一个前提——我们的学校缺少特色!但这着实拿不上台面——学校可是培养人的地方,怎么可以没有存在的理由!
“我把自己给弄丢了!” 这句话或许道出了当前众多中小学的生存状态。
没有特色,便没有魂,便成了行尸走肉,所以一定得把丢了的魂找回来。如何“招魂”?一众学校费尽了脑汁。他们找名人,哪怕只在学校附近小住了几天;找不到名人,就找名校友——哪怕名校友的成长与学校并没有多少关系;既没有名人,又没有名校友,就找其它的人——盘古、陶行知、王阳明、孔子……都权充作学校的“魂”。还可以在周边环境中找,山、水、植物、物产、优势产业、方言、戏曲等均是对象。当然最简单的,是找“专家”——只要条件满意,建构一整套漂亮的“学校特色文化体系”,“专家”驾轻就熟。
有了“魂”,还需要成果证明:于是各种级别的奖项、琳琅满目的校本教材、“会说话墙壁”上的标语和宣传画、“高规格”的成果交流会、媒体上的文章和宣传等纷至沓来。当然,最重要的证明,还是分数和升学率。
如此招来的“魂”,是不是自己的,并不一定。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一所学校的特色,一定基于校园里活生生的“人”,在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中形成的独有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方式方法等,才能称之为特色。离开了教室里的人而打造的“特色”,就算再漂亮,也不顶用——那是别人的魂,自己依舊是行尸走肉。
于是,我们“不仅把自己给弄丢了”,还把找自己回来的路走错了!
如何找回失去的魂?“本期视点”中的四位作者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应反思“我国教育的一些根源性缺陷:‘好大喜功’的绩效思维仍未根本改变,‘资源密集型’教育策略仍未根本调整”(华南师范大学廖文);应认真研究特色学校建设的路径,准确定位元目标与特色目标的关系,努力推动特色课程从“工具”到“产品”的演进(洛阳师范大学张欣);还应扎根学校,“探索和创生出融合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整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思路”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型课程体系建构路径(华南师范大学左璜等);更应研究儿童文化,让学校特色能为学生喜闻乐见,让学生终生受益(广州市新华七小任娟)。
这些探索只是尝试性的,要真正让特色创建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思考的空间还很大,进行的实践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没有止境,真心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与我们携手同行。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