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学校发展的灵魂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vf17007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是什么?“特”是“特殊”,“色”是“因为视觉而产生的印象”,两字结合,即指存在物基于独特个性的优势和长处。 “因为特色,所以不同”,特色决定了存在的理由,是“魂”。同理,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基于独特个性的优势和长处,是学校存在的理由和灵魂。
  那么,我们的学校有特色吗?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涉及到学校存在的合理性。二十年来,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再到各学校,特色创建如火如荼,特色评比方兴未艾。热潮的后面,一定有一个前提——我们的学校缺少特色!但这着实拿不上台面——学校可是培养人的地方,怎么可以没有存在的理由!
  “我把自己给弄丢了!” 这句话或许道出了当前众多中小学的生存状态。
  没有特色,便没有魂,便成了行尸走肉,所以一定得把丢了的魂找回来。如何“招魂”?一众学校费尽了脑汁。他们找名人,哪怕只在学校附近小住了几天;找不到名人,就找名校友——哪怕名校友的成长与学校并没有多少关系;既没有名人,又没有名校友,就找其它的人——盘古、陶行知、王阳明、孔子……都权充作学校的“魂”。还可以在周边环境中找,山、水、植物、物产、优势产业、方言、戏曲等均是对象。当然最简单的,是找“专家”——只要条件满意,建构一整套漂亮的“学校特色文化体系”,“专家”驾轻就熟。
  有了“魂”,还需要成果证明:于是各种级别的奖项、琳琅满目的校本教材、“会说话墙壁”上的标语和宣传画、“高规格”的成果交流会、媒体上的文章和宣传等纷至沓来。当然,最重要的证明,还是分数和升学率。
  如此招来的“魂”,是不是自己的,并不一定。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一所学校的特色,一定基于校园里活生生的“人”,在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中形成的独有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方式方法等,才能称之为特色。离开了教室里的人而打造的“特色”,就算再漂亮,也不顶用——那是别人的魂,自己依舊是行尸走肉。
  于是,我们“不仅把自己给弄丢了”,还把找自己回来的路走错了!
  如何找回失去的魂?“本期视点”中的四位作者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应反思“我国教育的一些根源性缺陷:‘好大喜功’的绩效思维仍未根本改变,‘资源密集型’教育策略仍未根本调整”(华南师范大学廖文);应认真研究特色学校建设的路径,准确定位元目标与特色目标的关系,努力推动特色课程从“工具”到“产品”的演进(洛阳师范大学张欣);还应扎根学校,“探索和创生出融合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整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思路”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型课程体系建构路径(华南师范大学左璜等);更应研究儿童文化,让学校特色能为学生喜闻乐见,让学生终生受益(广州市新华七小任娟)。
  这些探索只是尝试性的,要真正让特色创建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思考的空间还很大,进行的实践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没有止境,真心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与我们携手同行。
  (徐向阳)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第一步,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一步,只有兴趣培养起来了,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打基础培养语感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如果在英语教学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强行对学生进行单词语法的灌输,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很有可能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表彰全国优秀班主任,2914名班主任受到了隆重表彰。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国班主任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班主任群体的管理理念和价值标准也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美。  爱心·奉献  作家刘心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表小说《班主任》,因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被誉为伤痕文学的开篇之作。小说描写了班主任张俊石答应16岁的“小流氓”宋宝琦到自己的班级就读,遭到同事和班干部的反对,张老师却“心怀
摘 要 以学校核心理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鼓励教师团队合作,通过建设个性化的班级制度,构建凸显学生个性成长的“和雅”课堂文化,并以成长档案盒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实现师生“和而不同、雅而不凡”之成长。  关 键 词 班级文化建设;个性成长;班级制度;课堂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1-00-03  作为中星小学的德育品牌,“和
萬博,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广州市骨干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万老师带领的工作室团队承(协)办过各级班主任能力大赛和市、区级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培训,并开设有市、区级继续教育课程;首创工作室小组自为发展、师带徒成长共同体、雷霆反馈防拖延症等培训模式。  万老师热爱教书,钟情育人,善以特色文化构建卓越班级。她用细腻而巧妙的爱心和智慧,成为一届又一届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被孩
柳袁照,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先后出版《凝眸苏州教育》等教育和文学专著。近年来致力于诗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倡“审美课堂”。以诗人的情怀做校长,以对教育的思考入诗,并从中总结提炼了“诗性教育”,还原了教育的精神底气和文化根基,表达了在功利之风日盛的社会中,学校教育对神圣理想的坚守。  “我知道,从这个时刻开始,从我在这个院子里,遇上你开始,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觉已在教育教学之路上走了近十个年头。每每想到“十年”,就觉得感悟颇多。回眸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雄心壮志,怀揣着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忱和美好憧憬,辞别了故乡,来到苏州,迈上了我的教育征程。一路走来,我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经历了陌生与困惑——成熟与坚定——热爱与幸福的心路历程。  陌生与困惑:路在何方  迈出大学校门后, 23岁的我激情满怀地投入到期待已久的教育事业中去。  教学
众所周知,新疆是多民族“大杂居”与少数民族“大聚居”地区,各民族宗教、文化、民俗差异极大。按照国家部署,新疆8999所学校大多采用民汉合校办学模式,有的是双民合校,有的甚至是三民合校。如何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履行文化传播和教育维稳的双重使命便成为民汉合校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新疆四师七十六团中学尝试以“和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一、“和文化”——在反思冲突事件
【案例】   “戴强(化名)到学校来了吗?”一天上课时,一个高个子妇女隔着防盗窗,边张望边着急地问我,全然不顾我正在上课。  “没有。”我停下课,“他不是在家吗?”早晨他妈妈打电话说孩子没做作业,“扣”在家中不让出来。  妇女收回环视教室的目光:“他妈妈说了两句,他就跑走了。唉!他妈妈都急死了,到哪儿去了呀?”没等我问个究竟,她又风风火火地走了。“呀!戴强出走了!”全班学生大眼瞪小眼,一片愕然。 
摘 要:现代化的校园要融入在地元素与生活美学,努力营造开放无围墙的安全绿建筑校园,设计多样化的探索式学习空间,与大自然结合,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设计学习活动,使学校兼具言教、身教、境教的功能。  关键词:学校建筑;在地;绿建筑;无围墙安全校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8-0016-03  一、前言  2013年1月,来自大陆的30余位小学老师来到台
摘 要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与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相结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通过配备完整的学习方案,让学生明晰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学习评价等,凸显学生学习;借助在线微课,实现师生即时互动交流,深化探究与思考;借助大数据,实施在线评价与监督,提升教师的个性化指导。  关 键 词 思想品德课;大数据;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