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秋莴苣—春莴苣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2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介绍了早稻—秋莴苣—春莴苣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及种植效益,为进一步推广该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早稻;莴苣;高效栽培;种植模式
  中图分类号 S511;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5-0043-02
  早稻—秋莴苣—春莴苣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是利用早稻收获过后栽培2季莴苣的特点,合理安排茬口的一种露地高效栽培种植模式。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镇,面积达230hm2,目前已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良好态势,效益较为稳定。具体安排为:3月底至4月初播種育苗或4月底5月初直播水稻,7月底至8月初收获;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秋莴笋,10—11月采收;9—10月播种育苗春莴笋,翌年3月中旬至5月采收。该模式属于水旱连作的方式,可以解决长期连作造成的土壤养分失衡,减轻因连作造成的病害加重现象、减轻田间杂草的危害,提高土壤生产力。本文介绍了该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1 早稻栽培要点
  1.1 品种选择 以选用优质早熟、抗倒性强、米质优、产量高,生育期在100~110d的品种为宜,如两优287、两优76等。
  1.2 选地整地 以选择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水电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块种植为宜。早稻生育期短,一定要施足底肥,一般施用量为有机肥1.5t/hm2+复合肥450kg/hm2+锌肥22.5kg/hm2。深翻入土,精细整地,做到田平、泥融,整好田后,沉泥24h以上。
  1.3 浸种催芽 浸种精选种子,做到无空壳、无枝梗。采用线菌清等药剂浸种,防止恶苗病。浸种时间8~10h,浸种后将种子沥出,摊晾,去除多余水分,晾干后上窝催芽,控制温度在35~38℃。若温度过高要翻堆,过低则要采取措施提高种堆温度,一旦发现种子发干,用温水浸泡增加水分。大约2~3d后,种子开始粉嘴,当芽长到2~5mm即可。播种前,把催好芽的谷种摊开在常温下炼芽3~6h后播种。
  1.4 播种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可采用大田直播的方式播种。根据天气预报,选择3d以上的晴好天气播种。早稻直播从4月20日至5月5日均可,用种量为30kg/hm2左右。采取分厢定量播种,均匀撒播。播种前3d应进行浸种催芽。
  1.5 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播种次日将田水放干,用化学除草剂直播净675~900g/hm2(或直播宝450~525g/hm2)对水600kg/hm2细点喷雾厢面。喷雾前将田水放干,喷雾后1~2d再上浅水(3cm左右)。(2)追肥。早稻直播田块一般不追肥,特别差的田块在4~5叶期追施尿素45~60kg/hm2。以后一般不追肥,以免后期氮肥过重引起倒伏。(3)管水、晒田。播种后3d放水露田,4叶期紧泥,6叶前以浅水管理为主,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在5月下旬根据苗情和天气预报重晒田,此次晒田是防止直播倒伏的关键措施。早稻收获期一般在7月底至8月上旬,产量可达8250kg/hm2以上。
  2 秋莴苣栽培要点
  2.1 品种选择 以选用质好、耐热好的红皮莴苣为宜,如四川产的红太阳、红贵妃等品种。
  2.2 播种、育苗 莴笋宜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进行栽培,育苗视前作收获时间而定。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土作苗床,移栽需450m2/hm2的标准安排苗床面积,苗床面积宜大不宜小,用种量600g/hm2。播种前,对苗床深翻烤晒过白,并施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浇翻入土,整细耙平。可开1.5m厢宽(包沟),床面整平待播。
  2.3 种子处理 莴苣是低温作物,若种子高于20℃则不能正常出芽。早秋播种必须低温催芽,将莴苣种子用水浸泡4h后捞起滤水后,用透气纱网布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层低温催芽,48h后即可破胸;也可采用井中催芽,把莴苣种子浸泡4h后滤干,用透气纱布包好,包上保鲜膜,放在吊篮中吊在井中,吊篮距井面50cm处,24h即可破胸。当有70%以上种子发芽后即可播种。
  2.4 精细播种 秋莴苣在7月25日至9月5日均可播种,若播种太早,由于高温影响生长、早薹产量低;若播种太迟,由于后期霜冻,影响生长和品质。将催过芽的种子和细土混和,均匀撒在厢面上,然后用喷管将床面雾水喷足,再覆盖遮阳网,5~7d即可出芽。出芽后及时揭去遮阳网,当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应及时匀苗,株行距约3.3cm左右,苗期追肥提苗2~3次。苗龄20~25d,达到苗壮、无病、无虫移栽。
  2.5 定植 要做到精耕细作,大田移栽前施有机肥1.5t/hm2+复合肥600kg/hm2+碳铵375kg/hm2,深翻入土。整田收沟平厢后,放置3~4d即可移栽。大田3沟要求沟沟相通,以利于排水,防止暴雨造成渍水。秋莴笋的定植期一般在8月25日左右,选择根系旺盛,未拨节的壮苗带土定植。栽植密度在7.5万~9.0万株/hm2,株行距30cm左右,一般采用干田移栽,栽时不露根,不壅心,栽后立即浇定根水,以保证苗子成活。如遇烈日暴晒极端高温天气,可于栽后覆盖遮阳网遮阴保苗,活棵后再揭去。定植后如天气晴朗,需每天浇水,加少量速效性肥料,直至秧苗成活,并及时查苗、补苗。
  2.6 肥水管理 移栽7~10d活棵后,用碳铵450~750kg/hm2冲施,其间可人工除草或用除草剂除草;当叶片由直立转后平展,小封行时,再施碳铵600~750kg/hm2,促使莴苣苗扩大开展度,使肉质茎长粗,肥料越充足,开展度越大茎就越粗;莴苣苗湿润、要经常喷水,保持厢面潮湿,干旱易造成莴苣早薹,影响产量。根据田间生长情况,选用适当的药剂防治霜霉病和虫害,及时锄草松土。大田生长70d左右后,莴苣开始长高起薹时即可收获。秋莴苣产量可达37500kg/hm2以上。
  3 春莴苣栽培要点
  春莴苣于10月1—20日均可播种育苗,一般采用催芽播种方法,苗龄20~30d左右。品种可选用红皮优质莴苣,如中国红、红景天等品种。育苗与秋莴苣基本相同。春莴苣应保证5片叶左右越冬,越冬期除了在幼苗成活后施1次追肥外,一般不再浇水施肥,而需要中耕蹲苗,并进行清沟培土工作。开春后,在苗开始返青时,要及时追肥和中耕。当茎部开始膨大时施1次重肥,用量为碳铵450kg/hm2,此后再施追肥2~3次,每次用量为碳铵450kg/hm2,间隔20d追施1次。并配合施速效钾肥。在膨大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但田间不能积水。“春节”过后,天气转暖,杂草也快速生长,此时应及时做好防病除草工作。另外,雨水也相应增多,管理上一定要保证3沟通畅,做到雨住田干。春莴苣一般在次年3月底至4月上中旬收获,产量可达67500kg/hm2以上。   4 病虫害防治
  4.1 早稻 早稻的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和1代二化螟等,要做到早防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1)肥水管理。做好结扎晒田,灌溉上做到浅水勤灌;追肥时应注意控氮增钾,避免过量偏施氮肥。(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4%井冈霉素A水剂225~315mL/hm2、或2.5%100亿活芽孢/mL井冈·枯芽菌水剂200~300mL/hm2、或12.5%井冈·蜡芽菌水剂450~750g/hm2,如使用手动或电动喷雾器,对水450~675kg/hm2喷雾防治;使用机动喷雾器对水150~300kg/hm2喷雾防治。1代二化螟的防治方法:(1)用性诱剂诱杀二化螟成虫,安装二化螟性诱剂(诱芯+捕虫器)75套/hm2。(2)药剂防治:选择在盛发初期用药,每hm2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悬浮剂150mL、或40%氯虫·噻虫嗪(福戈)水分散粒劑150g、34%乙多·甲氧虫(斯品诺)悬浮剂300~360g,如使用手动或电动喷雾器对水450~675kg/hm2喷雾防治,使用机动喷雾器对水150~300kg/hm2喷雾防治。
  4.2 莴苣 莴苣的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蚜虫等。病害以防为主,防治方法如下:(1)加强田间管理。雨后注意清沟排浸,及时清除下部老病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同时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人为传播病菌。(2)发病前施药进行预防保护。用75%百菌清或80%代森锰锌、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3)发病初期施药防治。防治霜霉病,可用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0~800倍液。防治灰霉病和菌核病,可用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或5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根据田间病害发生情况,间隔7~10d施1次药,连续2~3次。蚜虫可用5%啶虫咪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5 效益分析
  早稻—莴苣—莴苣1年3熟高效栽培种植模式,早稻、秋莴苣和春莴苣的产量分别达8250kg/hm2、37500kg/hm2和67500kg/hm2。根据2018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120元/50kg和春秋季莴苣市场价格计算,早稻产值1.98万元/hm2;头茬莴苣(秋莴苣)产值6.0万~6.75万元/hm2;二茬(春莴苣)产值8.25万~9.0万元/hm2;总产值16.23万~17.73万元/hm2,扣除种子、农药、化肥、机器和人工等成本,利润13.68万~15.18万元/hm2。由此可以看出,该种植模式效益较稳定,好的年份莴苣价格倍增,效益更加可观。
  参考文献
  [1]吴兴明.莴苣—早稻再生稻—莴苣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01(S1):40,69.
  [2]罗奕聘.早稻—西瓜—莴苣三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4(03):16-17.
  [3]王冬梅.早稻-再生稻-莴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02):51-52.
  [4]李世峰,刘蓉蓉,刘伯芹,等.番茄-水稻-莴苣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85-86.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RAPI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 for manpower in urban areas have prevailed upon many men to leave their rural hometowns and hence their families. It consequently falls to many wives to labor in
摘 要:以本地主推品种镇稻18为对照,选取常规粳稻新品种11个,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双季稻北缘地区常规粳稻新品种生育特征特性及其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表现。结果表明,皖垦粳2号、皖垦糯3号、南粳9108和皖粳4933全生育期较对照品种短4~6d,产量较对照品种增产3.2%~5.4%,稻瘟病抗性优于对照品种,穗粒结构均衡,适用于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晚稻生产,但不同年份间品种的稳定性有待进一
<正>Chinese书法(shu fa),calligraphy,is the ancient art of Chinese handwriting.No public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could ever omit men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