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高职学生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家庭和社会压力等四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合理的应对途径缓解学生压力。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心理压力;压力源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39-0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随着这几年提前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等录取方式的采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学业基础薄弱,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不少不良习惯。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面临学习、就业、社会、人际等方面的心理压力。
一、压力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学习压力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教学特点突出专业特色,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且学生在校两年半后就进入实习,所有的课程和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都要求在两年半内完成,学业强度和密度都比较大。但是高职学校的学生:(1)有些不甘心加入“技能型”人才行列,一入校就加入“转本”大军,对学校安排的计划内课程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敷衍了事。这部分学生课程负担过重,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2)有些学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弱,由于家庭和基础教育阶段的原因,父母和老师已经放弃了对他们学业的更高要求,导致他们缺乏对学习的自信,没有学习动力。这部分学生往往因学业成绩太差导致留级、休学、退学甚至开除学籍。
(二)就业压力
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快速性,学生在校两年多就进入实习。所以很多学生一进入大二就开始关注招聘会,但是企业的入门条件和现在的就业供求关系失衡现象,往往使学生迷茫和沮丧,学生在关注就业信息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就业的艰难。另外,很多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家庭条件不富裕,父母希望他们毕业后尽快就业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及就业市场的不景气,这些无不造成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自卑,进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
(三)人际交往压力
当今高职学生的主体是“95后”,他们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搭建人际交往平台,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为此创造了便利,人际交往打破了时空限制,效率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弊端。学生过度依赖网络,长期在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中与人进行非口头的“人机”交流,用于现实世界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就會产生“面对面”交流的畏惧感,现实人际交流能力降低,交往心理和行为甚至会走向极端。
(四)家庭和社会压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家庭,很多父母一方或双方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家庭教育缺失。还有一些学生来自不健全的家庭,父母离异、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较大伤害。另外,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没有本科院校高,跟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对自我产生怀疑,丧失信心,产生苦闷、压抑的情绪。
二、应对高职学生心理压力的合理途径
(一)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确地认识自我可以使学生勇敢面对自己,清楚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指导学生定期自省;(2)指导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取自我的真实反馈,客观地认识自我;(3)指导学生加强对我国高职教育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增强就业自信心。
(二)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建设
学生面对压力很多时候是靠自己缓解,因此,学校应通过心理课程、团体辅导、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普及解决压力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同时应建立“三级”联动的管理预防模式,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辅导员及班主任应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结合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帮助学生缓解压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多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阳光正能量”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鼓励学生多参加专业社团和各种技能竞赛,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比赛取得成绩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3)多组织体育锻炼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团队合作精神,释放压力。
高职院校学生是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要让学生健康成长就要帮助他们解决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采取有效的途径,切实减轻高职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迪.浅谈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措施[J].大众科技,2006(1).
[2]舒为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西煤炭科技,2006(1).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心理压力;压力源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39-0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随着这几年提前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等录取方式的采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学业基础薄弱,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不少不良习惯。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面临学习、就业、社会、人际等方面的心理压力。
一、压力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学习压力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教学特点突出专业特色,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且学生在校两年半后就进入实习,所有的课程和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都要求在两年半内完成,学业强度和密度都比较大。但是高职学校的学生:(1)有些不甘心加入“技能型”人才行列,一入校就加入“转本”大军,对学校安排的计划内课程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敷衍了事。这部分学生课程负担过重,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2)有些学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弱,由于家庭和基础教育阶段的原因,父母和老师已经放弃了对他们学业的更高要求,导致他们缺乏对学习的自信,没有学习动力。这部分学生往往因学业成绩太差导致留级、休学、退学甚至开除学籍。
(二)就业压力
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快速性,学生在校两年多就进入实习。所以很多学生一进入大二就开始关注招聘会,但是企业的入门条件和现在的就业供求关系失衡现象,往往使学生迷茫和沮丧,学生在关注就业信息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就业的艰难。另外,很多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家庭条件不富裕,父母希望他们毕业后尽快就业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及就业市场的不景气,这些无不造成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自卑,进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
(三)人际交往压力
当今高职学生的主体是“95后”,他们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搭建人际交往平台,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为此创造了便利,人际交往打破了时空限制,效率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弊端。学生过度依赖网络,长期在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中与人进行非口头的“人机”交流,用于现实世界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就會产生“面对面”交流的畏惧感,现实人际交流能力降低,交往心理和行为甚至会走向极端。
(四)家庭和社会压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家庭,很多父母一方或双方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家庭教育缺失。还有一些学生来自不健全的家庭,父母离异、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较大伤害。另外,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没有本科院校高,跟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对自我产生怀疑,丧失信心,产生苦闷、压抑的情绪。
二、应对高职学生心理压力的合理途径
(一)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确地认识自我可以使学生勇敢面对自己,清楚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指导学生定期自省;(2)指导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取自我的真实反馈,客观地认识自我;(3)指导学生加强对我国高职教育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增强就业自信心。
(二)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建设
学生面对压力很多时候是靠自己缓解,因此,学校应通过心理课程、团体辅导、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普及解决压力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同时应建立“三级”联动的管理预防模式,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辅导员及班主任应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结合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帮助学生缓解压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多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阳光正能量”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鼓励学生多参加专业社团和各种技能竞赛,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比赛取得成绩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3)多组织体育锻炼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团队合作精神,释放压力。
高职院校学生是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要让学生健康成长就要帮助他们解决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采取有效的途径,切实减轻高职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迪.浅谈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措施[J].大众科技,2006(1).
[2]舒为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西煤炭科技,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