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_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德育工作素为“五育之首”,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将语文学科教学作为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诸如认字识词、遣词造句、语言表达,语法修辞等。在语文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思乡、观念、情感,无不反映着创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特别是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初中语文教材的编选大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时代气息,每一课都应有一定的德育教学目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有现代化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做到文道统一,学科教学和品德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课文学科中较好地实现德育渗透,关键就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两个环节上下功夫
  首先,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一重点。教师要把握德育大纲内容,明白各学段各年级的德育任务,理清各段各级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才能在课堂四五十分钟里进行渗透老师在备课时要多角度思考,在备教材的同时要德育目标,根据课文实际寻找二者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例如《劝学》一文中,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事例推论及人,即“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分析出了文章的——学习的重要性,又使他们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这样,就把德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达到德育目的。
  还可以通过大量的山水游记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时,教育学生学习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思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发他们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认识孔子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游说列国的人世思想以及孟子的民本思想;人世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能使学生在批判与继承中受到人生的启迪。
  其次,还要利用课外阅读实施德育教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了解小说塑造的鲜明的人物形象,孙悟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的性格深深赢得人们的喜爱;猪八戒搬弄是非,好吃懒做,贪恋女色,又爱占小便宜,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阅读高尔基的饿《童年》,了解阿廖沙童年的不幸生活,学习阿廖沙面对痛苦与磨难,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做坚强、勇敢和正直的人,同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给予引导,同时加强阅读指导,交给他们读书方法,是阅读收到实效。教师要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各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要有真知识、真本领、真道德。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在,只有培养学生做真人,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相辅相承,学生在学习课文、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会有所感悟。感悟使思想感情得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语文能力和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镇南关要把一定的观念、思想和感情灌输给学生,形成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统一,即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其他文献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大特点: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兴趣容易转移。抽象能力弱,需要形象画面帮助理解。一节课40分钟让他们端端正正坐好,全神贯注地听课,认认真真地写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件“苦差事”,对于淘气的孩子来说,比“登天还难”。  这一年多,我深有感触,能将这群七八岁的孩子制服住,真的需要我多动动脑筋,想办法吸引他们参与课堂活动,让他学会学习,并乐于学习。  针对学生年龄小,好动的特点,
期刊
群体意识的形成有益于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尤其是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群体意识的最好课堂,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学以它自身的特点和教学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学生群体意积的培养主要依靠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集体学习来完成。其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在小组群体中进行的同伴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缩影。学生在小
期刊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写作量的增大,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的错别字会频频出现。这令我们教师很苦恼,在苦恼之余,是否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原因到底出现在哪?要想让错别字减少甚至消失,就要把好字词教学这一关。  首先我们要把握好课程标准中对字词教学提出的目标要求: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时要认识 3000多汉字,会写的字达 2500个。课标中先是喜欢识字,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养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再是独立识字
期刊
一、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等自学的方法  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因此,务必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这样才能确保知识掌握的正确性。  有些参考书也为学生提示阅读思路、提供阅读的有关背景知识及其它小资料。能拓宽知识面,启迪思维,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所以,我们应指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一门知识的前提条件,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是成才的重要起点。英国学者埃克斯雷指出:“能够引起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为创新人才打下基础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创作氛围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创造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在平等、民主、和谐、
期刊
“世间万物是神奇的,不要轻易说不可能,也没有不可能的事,不信就看这几道题:  1+1=1 2+1=1 3+4=1 4+9=1  5+7=1 6+18=1 98+2=1”  “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哇,老师发烧了吧!”……听到我的话后,同学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我让同学们议论了两分钟后,一语道破:我们只要给这些数字加上单位名称,就完全正确。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恍然大悟,渐渐得到了下面的答案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学生学习中较难掌握的部分。事实上,一个语文教师无论是教作文还是改作文,都是够辛苦的。作文前要苦口婆心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有话可写;作文中要加强辅导,让他们认认真真地写,作文后的批改更是“事必亲为”,一本一本地改,时间长了往往劳而无功,工作效率低且批改质量不高。笔者认为,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本本精批祥改,事实上也很难达到这种效
期刊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孩子多读书,就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但现在的孩子面临太多的直观诱惑,不大愿意费脑子去阅读。如何让孩子喜爱读书、主动读书,从阅读中汲取知识、获得快乐,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多年一线教育工作让我发现:当学生上三年级后,阅读能力不强这个问题就会逐步地显现出来。一篇小小的文章要很长时间才能读明白,只有几十字的题目要求却无法正确理解。这是什么原因呢
期刊
“作文难”已是当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作文难在何处,究其原因,因素诸多,主要是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其根源就在于部分教师对低年级说话的训练有所忽视。我们知道,盖房子需要打牢地基,同样,作文亦需要从基础抓起。否则,三年级一开始就命题作文,猛地给学生竖起陡坡,一下子把学生难了,激不起写作兴趣,久之,“作文难”的 现象也就出现了。可见作文教学应从低年级抓起,应着重抓好学生说(写)句子的训练,
期刊
心与心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教师工作的突出特点,作为教师,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心灵,多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是否做到公平对待学生,是否做到了不把生活中喜怒哀乐带到自己的课堂,是否做到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要理解孩子的心,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需要什么,为什么会有时不听课,为什么会明知故犯的错。把爱是否撒在全体同学身上,是否只喜欢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  记得刚来到这个学校时,科任老师就告诉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