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创新意识,笔者不由想起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猴子们一向是爬着走的,一天,有个猴子勇敢地站了起来,还试着走了两步,不料刚想再走两步试试,就有一群猴子批评他:“我们一向是爬着走的,你小子居然敢站着走,这还了得!”说着一齐上前,硬是把这个勇敢者活活地撕了,大家亲眼看了这一切,提心吊胆,从此就再也没人敢站起来走了。为什么猴子们至今还在地上爬,就是这个原因!
乍一听很好笑,反思一下,我们的许多做法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请看两个例子:
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题: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有个颇有创意的学生写道:“变成了春天”。可他却没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是:“变成了水”。另一题:“冬天,雪在干什么?”有个极有想象力的学生回答:“在和大地说悄悄话”。这个答案多漂亮,就像个美丽的童话,可他也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是“静静地飘”或“随风乱舞。”
很显然,是学生没有创造力吗?不是!是我们的封闭保守正在扼杀学生这种创新的欲望!说到底是我们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绝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应该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创造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它的获得不是靠传授或是手把手的教,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加以培养得到的。
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认真“接受”和继承这些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不认真“接受”和继承老一辈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人类社会不仅不能发展,而且也不可能存在下去。学习的定义就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这里的“经验”就包括了继承前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知道“接受”和继承前人经验在学习中占有多么重要的比重。
但是“接受”不等于是盲目机械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模仿,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接收知识容器,总要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因为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否则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因此,既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又不能“惟书、惟师、惟上”,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学品质,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于对原有事物不足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如,在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的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学生创新的潜在意识顿时得到萌发。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教程中是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
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接收知识的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乍一听很好笑,反思一下,我们的许多做法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请看两个例子:
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题: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有个颇有创意的学生写道:“变成了春天”。可他却没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是:“变成了水”。另一题:“冬天,雪在干什么?”有个极有想象力的学生回答:“在和大地说悄悄话”。这个答案多漂亮,就像个美丽的童话,可他也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是“静静地飘”或“随风乱舞。”
很显然,是学生没有创造力吗?不是!是我们的封闭保守正在扼杀学生这种创新的欲望!说到底是我们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绝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应该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创造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它的获得不是靠传授或是手把手的教,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加以培养得到的。
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认真“接受”和继承这些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不认真“接受”和继承老一辈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人类社会不仅不能发展,而且也不可能存在下去。学习的定义就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这里的“经验”就包括了继承前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知道“接受”和继承前人经验在学习中占有多么重要的比重。
但是“接受”不等于是盲目机械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模仿,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接收知识容器,总要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因为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否则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因此,既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又不能“惟书、惟师、惟上”,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学品质,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于对原有事物不足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如,在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的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学生创新的潜在意识顿时得到萌发。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教程中是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
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接收知识的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