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火车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aog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车,十七岁时候的火车,连同一句模糊的歌词老出现在脑子里,萦绕不去。那歌词是:火车快来……但却接不了下句了。火车快来,怎么样呢?不知道。我去翻磁带。才发现那些磁带早都被我扔了。一支歌,当时听的时候也许浮想联翩,只剩了残缺如此,无头无尾的半句,掉在半空云里。然后有一列崭新的火车,像国徽一样的车头,轰隆隆地从远方开来。这火车就像新发行的邮票,又新又整齐,车厢的每一扇窗子都像邮票一样方方整整。当然,火车是绿的,像邮箱一样涂着油绿的新漆。火车从我的十七岁里冒着白汽,挥动轮臂轻轻地开来。
  火车,那年三线修铁路,铁路经过邻县穿过我们县,这样在下乡的第一年,我们就可以坐火车回家了。春节前夕,我们和另一个公社的朋友约好了,一起在区里汇集,再跋涉几十里山路,去坐火车。
  我们从小队里出发,要翻五个山头到区里,所以大清早就起程。我们带了一条扁担,两头挑了过年带回去的东西。计有四十斤新米,腌制的腊肉好几斤,还有煮熟的鸡蛋吧。我们到区里已经是中午,天上开始飘雪。现在我们遇到了朋友,朋友中有聪明的显显。显显说挑担子走得太慢了,肯定要到车站过夜了。她出了个主意,把两根扁担放在地上,然后把大家的年货放上去,再把我们的皮带解下,七捆八捆,把扁担和行李捆成了个雪橇的模样,大家用皮带拉着走。马路都冻了,雪橇在路上飞跑。跑得大家都不冷了,真是欢声一片。
  半夜到达火车站,已没有正经的车,只有便车,就是闷罐子车。那也坐啊,上了车,大门一关,什么也看不见,地上有细碎的稻草和报纸。黑忽忽的,可是觉得好玩。五个女孩子席地而坐,合盖上谁的军大衣捂着脚。然后显显讲故事。
  多年之后,我还记得显显的模样,我们在乡下都开始长成铁姑娘,在发育的年龄。显显不漂亮,我甚至还可以想起在寒风中那种绷得紧紧的脸上都冻出了细小的皱纹。而显显很能干,她会自己纳鞋底、做鞋。还有显显她们队里的大白菜种得特别结实。我们种的大白菜都不包心。可是她们的包。还有显显说以前在家里,她得给她奶奶摇扇子,她就找了块油毛毡挂到房上,再找根绳子在下面拉,油毛毡就忽闪忽闪地扇风,风大还省力。显显就有这么聪明。
  显显的巧手让我还有的联想就是,这是一种家传吗?我们都知道,显显招工一点门都没有,因为无论哪个单位都绝对不要杀关管子女。而她正是,她父亲不知是正在服刑还是已经枪毙了,罪行是炸长江大桥。显显的妈妈是医院的职员,她父亲应该是工程师,他如何能炸得了那么大座桥呢?他又哪里弄到了炸弹呢?我们都不会问。谁敢说没这回事?我们从小就从电影里得知,各种阶级敌人暗藏在我们周围,其目的之一就是要炸掉著名的建筑物。而我小时候每次坐公共汽车过长江大桥都庆幸,啊,桥是好的,没有断掉,没有爆炸。
  显显讲梅花党,梅花党的故事是那时我听到的一个十分动人和曲折的故事。并且和起义、李宗仁、地下党连在一起,还有奇怪的手、血印等等。讲到精彩处就有人说:啊!不讲了,再下面吓死人。又有人说:讲,讲,讲完。有一只断手在钢琴上弹奏,又是惊叫,有一道道光像栅栏一样打在显显脸上,那是路过某个大站了。显显脸色平淡地说不讲算了。
  那些火车和车站,有八年时间,我总在那条线上奔走。而那条铁路是我的铁路,是我参与修建的一条铁路。想起铁路,总会想起垃圾、拥挤的人、寒冷的小站、飘忽而过的旅客;可那条铁路,在我的记忆里却像早晨的雾一样,又清新又干净,像我的十七岁对生活的梦想,乳汁一样洁净。
  那年队长说:你们两个青年,去一个支前。当时一听到前方,就像猎狗闻到了猎味一样兴奋得要命。我们在歌里唱: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唱: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唱:黄河滚滚向东方,河流万里长……可是我们下乡的地方的山没有那么高,也没有经历过任何战火硝烟的洗礼;我们那儿的河是涓涓细流,连个名字都没有。我们这个县和古荆州挨着,但它不是古城,没有传奇。至于呼伦贝尔大草原,骏马奔驰,还有珍宝风雪、边境丛林,我们离那些战斗的青春都太远了。冬天也是严寒,夏天也是酷热,都无名分。用什么点染诗意的生活?啊,支前去。
  我和小建,我们挑了被子和口粮,跟着连长走。连长背了他的粮食,半路还捎带看了他的小舅子。然后我跟小建说:我们晚上到工地上睡吧。说完话觉得不对,谁跟谁睡。我们走得焦渴,那是六月,太阳晒得人晕晕忽忽。到了工地才知道,哪有地儿睡。一家农户的屋子,一个偏厢房里挤了全排的五六个女工。排,就是原生产队的意思。晚上挤着忽地一响,有人喊:睡不成了!原来床垮了。七七八八起来救床,拿砖头垫的床角,上面两根大柴,然后搂一抱柴枝平铺上,枝枝丫丫互相架着。救起了床,接茬睡。
  后来房东给我一个小竹床,我就独立在夭井的屋檐下睡。枕头边是我的书包,里面装本语录,《战地新歌》,手绢包着口琴,还有日记本,钢笔,就这样到了一条铁路的前线。十七岁,正在长,半夜醒来看见天井头上漫天星星。忽然清醒极了,夏天的夜空那么深湛,像海一样深不见底。而星星看久了就变成无数的萤火虫,要飞下来。风起了,很清凉的风,暑气一点点退去。我的父母都在远方,我一点都不想他们。白天房东的老太太老说:青年。造孽啊。她说的是家里的爹妈不知多么想呢。可是我不想。我的十七岁,只想建功立业。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我只J恨走了远不到万里地呢。
  连里开动员会,说每个人半天必须锤一立方米的石子,每个石子只能有一个鸡蛋大。这是战前,我们要迎接首长,迎接七一通车。我觉得自己已经睡够了,独自起来到河边洗了脸,然后去工地。
  那些决战的早上,我在工地上敲响每一个黎明。在空寂无人的工地,我的小铁锤的声音一声一声,很清脆的声音聚散无形。那些日子我看见我一生中最好的日出:我身后铁路像巨大的翅膀张开,铁轨一节一节地变白;天色先是灰色的,然后是淡蓝,天边有隐藏的光线,好像是电池不足时的手电的光线;接着,鱼鳞状的云一层层越来越红,红霞犹如复瓣桃花,重重叠叠。竹林掩映下的村庄,炊烟升起时,太阳一下就跳出来,然后阳光像探照灯一样刷地扫过树林,照到乡间小路。我是如此热爱这样的清晨,它说明我是在战斗的青春中。   我的朋友也在努力地建功立业。她说和队里的人进山,下午暴雨如注,山水满谷,社员们赶紧撤,过山谷的小河时看不到原路,差点出事。我们对如此的紧张危险充满渴望,生怕错过了事故场合,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
  还有远方的火车,我盼望那火车,那是那样的十七岁,希望每个日子都和头一天不同,希望有远方的事物、有朋友到来。我希望看到更多和我一样的知青,又聪明,又勇敢。我想念远方的事物想念得发疯,因为我们公社的知青太少了,能吸引我的朋友就更少了。至于我的若干同学。我简直恨他们。在学校他们已经把我们骂够了,因为我们被时代排斥的出身,我们臭名远扬的出身。
  远方的火车,我希望里面坐满了聪明的年轻人,他们从远方到来,谁也不知道谁的底细,这样我们可以平等地辩论和交谈。我希望他们坐第一列火车到来,带来新的故事、新的歌和书本。其中当然应该有我认识的人,有我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人。朋友,这个词多么好,我每天张大眼睛在邻近的连排里找和我一样的人,从城市来的人。我是多么想结交比我知道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书本、更多的歌的人。这个念头充满了我的十七岁的每一天。
  我后来知道原来好多人竟和我一样。我的一个当兵的朋友说,他们在内蒙古,每天拉练,修铁路。为了首长来通车。一天半夜,全营开了汽车演习到某地迎接首长,一辆车翻在他们车前面,当场看见砸死的人。
  通车的日子逼近,工地要更多地抢工,加班,民工一天天地疲沓,营里要树典型,副营长就说那个知青,每天早上锤石头的知青呢?
  他们要让我去当典型,我在挑石头的路上听到后战战兢兢。天,他们让我去填表怎么办?我怎么报我的出身?天,我想了又想,锤石头是我愿意?我喜欢那样的早上,我睡不着。但我不能当典型,我那些有仇的同学一定会去出卖我。
  那些日子我失去了我破晓时分的惊喜,我的飞鸟一样的铁轨,铁路再次变成公共事物,我失去了对远方火车和青年的遐想。一天到晚为一定会被出卖的念头愁苦。终于在和副营长擦身而过的时候我吞吞吐吐说出:我不能当典型。因为出身。说完这句话,我有被自己出卖的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公开的罪犯。
  这个副营长闷闷地看了我。说了声:哦。他也许还说了什么出身不由己之类,然后他走了。他一步步走远时我忽然有点怀疑,这人是不是也隐瞒了出身,不然他的背为什么驼着呢?
  七一通车前两天,排里说这里要减员,队里正双抢。我回到队里,投入新的战斗。小建还在铁路上。几年后小建竟然进了铁四局,可是他当列车员跑的地段尽是些山沟子,我们从未坐过他的便车。
  最后当了典型的同学是个特别英俊的男孩,他弹曼陀铃,比我们弹得都好,后来娶了县委书记的女儿,真的扎了根。早几年他是县里的法官,以后县改市,他做得更好。为追一个案子,追到海南,在那里翻了车,人运回去后成了植物人。
  在我心里,那条铁路和我的十七岁一样,是一棵切开就会流出汁液的小树。这树已经被许多苍茫的俗务推到看不到的地方,只有偶尔那些汁液会打湿记忆。再说,我已决定不再坐火车了,那是在我乘火车去参加追悼会的旅程上。永别了朋友,火车不再开来。
  艾晓明任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是“文革”后的第一位文学女博士,其后她曾在不同大学任教,积极关注弱势群体,时常为女性、儿童发声。作为导演的艾晓明,作品包括一部女性主义话剧和数部纪录片。艾晓明出生于1953年,她的17岁正撞上动荡的年代,这篇文章便回顾了17岁那年,她在乡下度过的时光。
  文章始于一趟记忆中的火车,它缓缓驶来,将读者同作者一道带入几十年前的那段岁月。上山下乡的日子不可能是轻松惬意的,但这辆火车却崭新整齐,很明显地暗示作者是带着好感回顾过去的日子。
  全文采取了夹叙夹议的方式,每当读者要沉浸于故事中,一段短短的过渡又将众人拉回现实,在读者和故事之间建立起透明的屏障——过去的故事已经过去了。作者会在行文间明确指出,回忆中的感受被十七岁的她美化,她并不想家,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她的心灵洁净勇敢,在她的眼中,就连铁路都显得“洁净”。铁路因其作为交通工具的独特用途,承载了作者当时的希望,去远方,去结交朋友。
  这种独特的写作方法让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现在的艾晓明,和当年17岁的她,面对面站立着,讲述同一个故事。当年的她渴望挑战,生怕错过任何一场风雨,如今历经风雨的她,时不时善意地嘲笑年少的自己,语气充满怜惜与不舍。
  最后一段,作者将17岁的铁路比作汁水丰沛的小树,颇具象征意义。小树的汁液“打湿记忆”,诗意地说明17岁的经历对她影响深远,奈何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早已回不到当初。
其他文献
“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才发觉,某个主张若是得了生人赞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之间,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犹如置身于一望无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我以此为寂寞。”  读鲁迅这一番话时,当初我也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只是随着年岁与见识的增长,我也开始尝到些滋味了。哪个不想当万众瞩目光彩夺目的明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哪怕是一次小考的成功,一次
期刊
他的目光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温柔,有时疲惫,有时无奈,有时威严……但他说:“即使有一天,我不得不目送你离开我身边,但天涯海角你只要开心就好。”  ——题记  我的他是一个平凡的男人,没有偶像剧男主角那一回头就引起一大片女生尖叫不断的清澈笑容,没有家财万贯资产上亿动不动就买块地开发的有钱父母。甚至在我看来他还有点憨憨傻傻的。可是我喜欢他注视着我的目光,那种充满疼惜温情的目光,以前我喜欢明星的时候
期刊
从博客、微博,再到朋友圈,我们的社交媒体几经变化。每一个新兴社交媒体的兴起,就是一场全民大狂欢,我们都是见证者。为什么要写博客?为什么要发朋友圈?从博客到朋友圈,改变到底有多少?  十年前,博客盛世,名人和普通人纷纷开通博客,用大段大段的文字抒发情感、表达意见;十年后,朋友圈当道,晒自拍、晒美食、到处点赞,成了最流行的社交方式。这中间的改变,可不仅是从一种社交软件向另一种社交软件改变那么简单。麦克
期刊
山之刚,水之柔的形象历来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那么是否有那么一天山也将如水之柔呢?会的,我知道,因为爱……  “爸,你爱我么?”憋了十多年,终于说了出来。面对的是一向深沉严肃的父亲,十多年,一如既往。我的心怦怦直跳,脸被涨得通红。我胆怯地一抬头,正视到那如鹰一般锐利让人不可抗拒的目光,我失望地离开了,他不爱我。  那年,我患上了一种疾病——胃出血。大块大块紫红色血块将沙发染了个通红,旁边是我,带着一
期刊
或许是出于本性冷清淡漠,偶尔回顾已经历过的短暂人生,竟难以确信自己是否狂热崇拜过什么偶像——对我而言,虽然可以看见许多人与事物身上闪闪发光的优点,但是,就像从喜欢到迷恋与爱的距离是如此遥远一般,在发现优点之后,要让我从肯定、佩服、欣赏、激赏、叹服再到崇拜,需要迈过多少个坎儿才能抵达那种理性消散、纯粹痴迷而再无怀疑的境界啊。  所以,对于遥远的偶像们,我的感情基本上只落在了欣赏的范畴里。淡淡关注,默
期刊
3  从梅关下来,一面走,一面想着南海来的番客,所以见路边一些石碑时,并未在意。无非是些历代吟咏罢了,随意想着浏览,忽然发现文天祥的名字。他是在南海的最后一战中被俘的——莫非文天祥押赴大都,走的就是这条路?  停住脚,从飞舞的笔迹里字字辨认,读了这首《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我心中一动。出与归,两个字用得惊人。出岭谁同出?押解囚车的,当然都是河北壮
期刊
你会把谁当作榜样?是同龄人、父母?还是其他感动社会的人物?相信你心中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其他的同龄人的想法,你知道吗?为了了解社会中某个群体整体的状态、态度、想法等等,我们经常会使用到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调查又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普查,顾名思义,就是对研究范围内的每一个个体都进行调查,国内最著名的普查就是我们的人口普查了,但是普查始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因此并不常用。反而抽样调查以其经济、
期刊
“待”,篆文作“”,应该是形声字吧?文言版《说文解字>就说“从彳,寺聱”,并且认定其本义为“竢也”,即“等待”的意思。可是也有认为是会意的,说左边的“彳”表“前行”,右边的“寺”即是“持”,本义是“持礼前往,表达敬意”,并有《周礼·春宫·小宗伯》“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宾客”为证;然后才引申出“礼遇,应对”的意思,如《韩非子·喻老》中的句子:“此贤君子也,君厚待之。”又由此引申出“等候”的意思,如
期刊
《旧日红》是一本董桥先生的精选集,深浓古旧的红布精装封面,中央端正烫金三字繁体的“旧日红”,好似夕阳余晖,掬着最后一眼眷恋。  岁月果不饶人,连董桥这样的“后生晚辈”,也终于老成了先生,开始出精选集。这一本,怀念旧人旧事。老董何其不幸,人来人往中留不住如许谦谦君子,又何其幸运,能够收获这诸多淡水知交,在纸墨间无限回味。相忘江湖,相望江湖。  很少有一本书如此教人爱不释手。或者说,很少有人能在纷扰的
期刊
似乎,事情如果不带三分荒谬,就不足以言人生。  有个朋友Y,明明是很好的水墨画家,却有几分邋遢习性,画作上不知怎的就会滴上几点不经意而留下的墨迹,设计家W评此事,说:  “嗯,这好,以后鉴定他的画就凭这个,不滴几滴墨点的,就不算真迹。”  圣人的生命里充满圣迹,伟人的生命里写满了勋业,但凡人的生命则如我那位朋友的画面,一方面纵横着奇笔诡墨,一方面却总要滴上几滴无奈的浓浓淡淡的黑墨点子。  就像黑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