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收,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来说,朗读是一种高效的综合;对学生来说,是主动性、主体性甚至是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显现。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
【关键词】朗读;情感;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语文阅读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工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时间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新课程的实验中,谈谈朗读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1. 预读课文,领悟主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指导是朗读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初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解决,为流利的朗读扫清障碍。预习时的朗读应该是放声朗读。因为预习时的朗读不仅训练自己的发音,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预习时朗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会有课堂当众朗读时面对大众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因此可以讲究语气、表情,甚至可以手舞脚踏,入情入境。
2. 范读课文,树立榜样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语文课堂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大大削弱了语文的魅力——鼠标取代了粉笔,图片取代了语言文字,录音代替了教师的范读,学生成了观看表演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这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琵琶行》一文,诗人用无声的文字传达着有声世界的声音,这首美妙的“世界名曲”,是非用有声的朗读而不能诠释的。教师可以依据文章的情感基调,认真准备范读,然后用自己富有激情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起伏跌宕的琵琶曲中,那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艺术效果一定会在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中得以实现,学生也一定会产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的联想和共鸣。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认为,一个信息的传递= 7%的言语+38%的语音+55%的表情。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教师的范读,认真地范读,用教师自己音调的高低起伏,语速的轻重缓急,表情的丰富变化,把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让学生听了以后,与作者产生精神的共鸣。
3. 品读课文,传情达意
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所谓的“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而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例如教授《荷塘月色》,如果一味靠老师讲解,会觉得其中许多话语令人费解。如果在学生还未走进文本、教师就急于完成预设的任务,急于展示预设的精彩,可想,有效的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怎么办?朗读,响亮地、有感情地去朗读。朗读有多真,感悟就有多深。通过朗读、品味、体悟,你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有种融会贯通的感觉。学生在尽情朗读时,渐渐进入文学的艺术境界,领略艺术魅力。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蒋仲仁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1]只有读出美感、读出智慧、读出意蕴来,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形成良好的语感。
4. 敞读课文,展现个性
有效朗读还应该是个性化的朗读。在朗读方面,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朗读”。
比如学习、欣赏《沁园春o雪》这首词,毛主席面对祖国壮丽的河山、茫茫的白雪,革命领袖兼具诗人气质的毛泽东,豪情满怀。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来进一步感悟恢宏大气的意境。
因为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对文本有不一样的理解感悟,不一样的朗读表达,产生多样化的启迪。个性化朗读就是要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其个性张扬,促进其主体发挥。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首先教师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紧跟时代步伐,然后要对学生精心指导,再加上学生们的刻苦练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坚信朗读教学一定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现出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吴文洋《让朗读读“我”声、抒“我”情——如何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年03期
收稿日期:2011-11-12
【关键词】朗读;情感;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语文阅读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工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时间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新课程的实验中,谈谈朗读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1. 预读课文,领悟主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指导是朗读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初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解决,为流利的朗读扫清障碍。预习时的朗读应该是放声朗读。因为预习时的朗读不仅训练自己的发音,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预习时朗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会有课堂当众朗读时面对大众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因此可以讲究语气、表情,甚至可以手舞脚踏,入情入境。
2. 范读课文,树立榜样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语文课堂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大大削弱了语文的魅力——鼠标取代了粉笔,图片取代了语言文字,录音代替了教师的范读,学生成了观看表演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这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琵琶行》一文,诗人用无声的文字传达着有声世界的声音,这首美妙的“世界名曲”,是非用有声的朗读而不能诠释的。教师可以依据文章的情感基调,认真准备范读,然后用自己富有激情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起伏跌宕的琵琶曲中,那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艺术效果一定会在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中得以实现,学生也一定会产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的联想和共鸣。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认为,一个信息的传递= 7%的言语+38%的语音+55%的表情。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教师的范读,认真地范读,用教师自己音调的高低起伏,语速的轻重缓急,表情的丰富变化,把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让学生听了以后,与作者产生精神的共鸣。
3. 品读课文,传情达意
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所谓的“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而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例如教授《荷塘月色》,如果一味靠老师讲解,会觉得其中许多话语令人费解。如果在学生还未走进文本、教师就急于完成预设的任务,急于展示预设的精彩,可想,有效的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怎么办?朗读,响亮地、有感情地去朗读。朗读有多真,感悟就有多深。通过朗读、品味、体悟,你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有种融会贯通的感觉。学生在尽情朗读时,渐渐进入文学的艺术境界,领略艺术魅力。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蒋仲仁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1]只有读出美感、读出智慧、读出意蕴来,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形成良好的语感。
4. 敞读课文,展现个性
有效朗读还应该是个性化的朗读。在朗读方面,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朗读”。
比如学习、欣赏《沁园春o雪》这首词,毛主席面对祖国壮丽的河山、茫茫的白雪,革命领袖兼具诗人气质的毛泽东,豪情满怀。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来进一步感悟恢宏大气的意境。
因为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对文本有不一样的理解感悟,不一样的朗读表达,产生多样化的启迪。个性化朗读就是要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其个性张扬,促进其主体发挥。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首先教师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紧跟时代步伐,然后要对学生精心指导,再加上学生们的刻苦练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坚信朗读教学一定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现出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吴文洋《让朗读读“我”声、抒“我”情——如何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年03期
收稿日期: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