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要使精神文明之花在校园盛开,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劳动时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的概括,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同于社会的其他活动,它的显著特点是塑造人、培养人、改造人,即把一个活生生的自然人塑造成为一个社会人,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当今,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世界观、文化观带来巨大的冲击。多元文化观和价值观深刻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市场经济是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本质特征的,追求个人利益以及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财富观念深入人心,教师努力所创造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产品,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在以物质为坐标系的攀比中,看到别人的富有闲逸的生活,我们很容易滋生失落和浮躁心理,从而迷失了自己,干出有悖于职业道德的事情来:乱收费、乱发资料、乱补课,或者和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吃、喝、嫖、赌,这与传统的教师形象格格不入。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在传授品格,甚至是灵魂。而如何适应新时期发展,重新建立自身理念世界,提高自身修养,自觉履行师德责任,更好的传承教师文明,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转变观念,搭建信息平台,重新打造一只政治过硬、思想合格、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具有:市场观念、人才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全新形象观念。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当今社会对每个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即重言教,更注重身教,既体现真理的育人功能,更突出人格的育人作用。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全新的服务观念才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才能去满足学生正常的需求,才能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成功的扮演好老师、参谋、朋友三种角色,师生之间才能真诚相待,平等相处,学生也才会尊师重道,从而使教与学的动力得到充分激发,达到教学相长。教师的形象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他不仅是无形资产,而且是信誉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形象就是财富”。对学校来说,拥有良好的组织形象能使学校不断发展,在竞争中永远屹立不败之地。
二、以人为本,加强教师人文素养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应包括“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锐意进取,严谨治学”等思想。无论价值观怎么改变,师德永远不变的内涵是“敬业”,是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热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情感,也是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无微不至的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竭尽全力的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的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的做好为人师表。
师德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包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学术修养。教师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制意识,心理品质,具备较高的哲学修养,美学修养,具备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具备相对完整,及时更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才能对学生引导游刃有余。布鲁洛说:“打开理性的眼睛,归根到底是内在的教师,因为思想上的财富并不不是從外部,而是从内部,从精神上得到”。师德建设根本是从内部得到动力。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终身学习
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的社会。教师应当率先成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示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首先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导和样板。认真学习,是师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身处一个科技腾飞、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学方法、手段和设备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不认真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人是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的,也难以生存发展的,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的。跨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电脑的使用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我们不学习。不仅要落后,还要被淘汰。
真正的幸福是健康的精神需要和合理的物质需要有机联系的幸福观。教师的人生境界犹如阶梯,有着不同的层次。但无论哪一个教师 、无论哪一个人生境界的起点接受教育、进行修养,总有一个最终、最高的人生境界目标。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本身的世界观和修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有句名言“教师的人格对于青年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高素质的教师一定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一定要热爱、尊重学生,用爱在孩子的心田播下爱的种子,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要不断开拓进取、改革实验、虚怀若谷、不懈追求、永不停步做好师德建设和管理。
(作者简介:李华,女,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黄沟小学教师。)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劳动时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的概括,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同于社会的其他活动,它的显著特点是塑造人、培养人、改造人,即把一个活生生的自然人塑造成为一个社会人,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当今,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世界观、文化观带来巨大的冲击。多元文化观和价值观深刻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市场经济是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本质特征的,追求个人利益以及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财富观念深入人心,教师努力所创造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产品,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在以物质为坐标系的攀比中,看到别人的富有闲逸的生活,我们很容易滋生失落和浮躁心理,从而迷失了自己,干出有悖于职业道德的事情来:乱收费、乱发资料、乱补课,或者和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吃、喝、嫖、赌,这与传统的教师形象格格不入。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在传授品格,甚至是灵魂。而如何适应新时期发展,重新建立自身理念世界,提高自身修养,自觉履行师德责任,更好的传承教师文明,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转变观念,搭建信息平台,重新打造一只政治过硬、思想合格、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具有:市场观念、人才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全新形象观念。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当今社会对每个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即重言教,更注重身教,既体现真理的育人功能,更突出人格的育人作用。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全新的服务观念才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才能去满足学生正常的需求,才能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成功的扮演好老师、参谋、朋友三种角色,师生之间才能真诚相待,平等相处,学生也才会尊师重道,从而使教与学的动力得到充分激发,达到教学相长。教师的形象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他不仅是无形资产,而且是信誉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形象就是财富”。对学校来说,拥有良好的组织形象能使学校不断发展,在竞争中永远屹立不败之地。
二、以人为本,加强教师人文素养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应包括“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锐意进取,严谨治学”等思想。无论价值观怎么改变,师德永远不变的内涵是“敬业”,是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热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情感,也是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无微不至的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竭尽全力的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的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的做好为人师表。
师德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包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学术修养。教师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制意识,心理品质,具备较高的哲学修养,美学修养,具备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具备相对完整,及时更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才能对学生引导游刃有余。布鲁洛说:“打开理性的眼睛,归根到底是内在的教师,因为思想上的财富并不不是從外部,而是从内部,从精神上得到”。师德建设根本是从内部得到动力。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终身学习
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的社会。教师应当率先成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示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首先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导和样板。认真学习,是师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身处一个科技腾飞、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学方法、手段和设备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不认真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人是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的,也难以生存发展的,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的。跨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电脑的使用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我们不学习。不仅要落后,还要被淘汰。
真正的幸福是健康的精神需要和合理的物质需要有机联系的幸福观。教师的人生境界犹如阶梯,有着不同的层次。但无论哪一个教师 、无论哪一个人生境界的起点接受教育、进行修养,总有一个最终、最高的人生境界目标。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本身的世界观和修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有句名言“教师的人格对于青年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高素质的教师一定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一定要热爱、尊重学生,用爱在孩子的心田播下爱的种子,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要不断开拓进取、改革实验、虚怀若谷、不懈追求、永不停步做好师德建设和管理。
(作者简介:李华,女,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黄沟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