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犊牛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它是造成犊牛死亡和不良生长发育的主要传染性疾病。该文主要结合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犊牛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控措施。
关键词:犊牛腹泻;发病原因;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81
0 引言
犊牛腹泻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发的一种临床症状,通常不是指某些具体的传染性疾病。犊牛腹泻是各个国家牛养殖主产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危害严重时可以导致70%的犊牛发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犊牛出现腹泻后,导致犊牛体液大量流失,身体逐渐消瘦,存在明显的脱水现象。临床上引发犊牛腹泻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通常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两者相互成因,当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变差,饲料营养水平下降,气候突然发生变化,很容易加重病情。因此,在进行治疗前一定要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因,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发病经过
2018年3月13日,某养殖场养殖的犊牛群中突然出现腹泻疾病,先是排出粥样稀便,随后呈现水样,粪便中夹杂很多血块和血丝,发病不久后出现死亡病例,该养殖场共养殖牛73头,其中成年牛41头,犊牛32头,在犊牛群中新生犊牛13头,该养殖场的13头新生犊牛全部出现臨床症状,断奶犊牛,没有出现发病情况。出现病情后,养殖户立即将患病牛单独隔离养殖,并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始终没有看到效果。通过对养殖场的整体养殖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养殖密度较大,牛群之间相互接触,由于处于冬春季节,外界温度较低,牛舍防寒保温性能较差,牛群间拥挤取暖。养殖场也没有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和疫苗免疫制度,整体养殖条件较差。
2 临床症状
随着牛日龄的下降,发病率和致死率呈现升高趋势。以新生哺乳犊牛发病为主,发病突然,发病初期患病牛体温升高到40℃,最高升高到41℃,呈现稽留热,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采食欲望下降,眼结膜潮红,并存在眼结膜发炎和鼻炎现象。脉搏跳动次数增加,呼吸急促。患病牛发病1~2d后就会出现腹泻,先是排出粥样的腹泻物,随后腹泻物逐渐变稀,呈现水样喷薄而出,腥臭难闻,颜色呈黄色或灰黄色,粪便中经常夹杂有大量黏液、肠黏膜或者血块。随着腹泻症状出现,患病牛身体逐渐衰弱,脱水明显,眼窝向内凹陷,嘴唇、耳朵、四肢发凉,不愿意走动,卧地不起。养殖场的哺乳犊牛在发病5~7d后相继死亡。
3 病理学变化
将养殖场的病死牛解剖后可以发现,心壁、腹膜、胃肠黏膜存在点状出血,脾脏充血严重,并且在脾脏表面出现了散在的坏死病灶,肝脏颜色变淡并存在散在坏死病灶。胆囊严重萎缩,胆汁浓稠,呈现墨绿色,胆壁显著增厚粗糙。肠道呈现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肠黏膜潮红充血,并存在出血点和出血病斑,危害严重时肠黏膜脱落[1]。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死猪的病变脏器组织进行常规染色,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球杆菌,存在鞭毛,能运动。将采集到的病料接种到含有四硫磺酸钠培养基或亚硝酸盐、光氨酸培养基上增菌培养,温度控制在37℃,持续培养,18h后转移到SS琼脂培养基上,在培养基上生长出灰白色的致病菌菌落,外观半透明状,光滑湿润圆形,小心挑取分离得到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染色的球杆菌。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进行常规生化试验,发现该种致病菌能分解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不发酵蔗糖、乳糖、杨苷、卫矛醇,不能液化明胶,VP试验、硫化氢试验和吲哚试验阴性,动物试验阳性。三糖铁斜面呈现粉红色或深红色,底部穿刺线成黄色,产气和产生硫化氢。由此可以判定致病原为沙门氏菌。药敏试验发现该种致病菌对甲磺酸培氟沙星、头孢噻呋钠、新霉素、卡那霉素高敏[2]。
5 诊治
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应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患病牛肌肉注射氟孢尼康粉针剂(有效成分为复方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每头牛使用5g,用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2次/d,连续使用4d为1个疗程。对于重症的患病牛肌肉注射复方清温灵注射液(有效成分为黄芪、黄芩、板蓝根、金银花、栀子、红花),使用剂量为0.2mL/kg体重,肌肉注射,1次/d,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同时选择使用黄连、地榆、赤芍、双花、诃子、白头翁,使用剂量分别为9、8、8、8、8、8g,水煎服每天1剂,连续服用3剂为1个疗程。采用上述手段治疗5d,有个别患病牛治疗无效死亡,大多数患病牛恢复健康。
6 预防
6.1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应该注重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保障向妊娠母牛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满足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定期做好圈舍卫生消毒工作,在接产中应做好脐带的卫生消毒。所有饲养用具均应该保证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圈舍内的各种污染物和粪便[3]。
6.2加强犊牛和母牛管理
妊娠母牛的身体健康对乳牛的健康生长有重大影响,为有效减少犊牛腹泻疾病的发生,首先应向母牛供给营养充足的饲草饲料,并做好乳房的卫生清洁工作。母牛分娩后应该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前期对产房进行消毒,定期接种疫苗免疫接种。产后3~5d,采集牛的新鲜血液分离血清,做好母源抗体水平检测,测定血清中的总蛋白水平,以此衡量被动免疫效果。新生犊牛出生后,尽早让犊牛吃上初乳,减少与母牛的直接接触,以免接触到母牛身上的病原微生物。重点做好犊牛舍的卫生清理工作,每天饲喂后的奶桶和水桶都应清洗消毒,及时更换垫料。做好牛栏、牛床的清理消毒,及时清理粪便,避免粪便堆积发酵引发传染性疾病。饲料桶内可以放置适量的颗粒性饲料,诱导犊牛尽早开食[4]。
6.3免疫预防
临床上引起犊牛腹泻的致病原多种多样,在具体诊治中一定要明确致病原,然后对症治疗。同时应该结合养殖场犊牛腹泻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制定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方案,在疫病流行高发期定期疫苗接种,保证犊牛抗体水平达标,提高疫病防控效果,降低发病率[5]。
7 结束语
由于犊牛腹泻疾病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再加上该种疾病的致病原因十分复杂,在临床诊治中一定要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因,然后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赵雅楠,闫玉杰,杨赵伟,等.肉牛繁育场哺乳犊牛腹泻探讨[J].中国牛业科学,2019(3):45.
[2]孙考仲.犊牛腹泻的症状、病因与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9(7):67.
[3]欧亚,张学文.犊牛腹泻预防及治疗[J].中国动物保健,2018(12):23.
[4]冉广忠.养殖场犊牛腹泻病综合预防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8,34(12):73.
[5]吾买尔·尼亚孜,依斯马依力·阿布都力,吾买尔江牙合甫.犊牛腹泻中西医治疗措施[J].新疆畜牧业,2018(10):56.
作者简介:付亚会(1972-),女,吉林德惠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关键词:犊牛腹泻;发病原因;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81
0 引言
犊牛腹泻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发的一种临床症状,通常不是指某些具体的传染性疾病。犊牛腹泻是各个国家牛养殖主产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危害严重时可以导致70%的犊牛发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犊牛出现腹泻后,导致犊牛体液大量流失,身体逐渐消瘦,存在明显的脱水现象。临床上引发犊牛腹泻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通常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两者相互成因,当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变差,饲料营养水平下降,气候突然发生变化,很容易加重病情。因此,在进行治疗前一定要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因,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发病经过
2018年3月13日,某养殖场养殖的犊牛群中突然出现腹泻疾病,先是排出粥样稀便,随后呈现水样,粪便中夹杂很多血块和血丝,发病不久后出现死亡病例,该养殖场共养殖牛73头,其中成年牛41头,犊牛32头,在犊牛群中新生犊牛13头,该养殖场的13头新生犊牛全部出现臨床症状,断奶犊牛,没有出现发病情况。出现病情后,养殖户立即将患病牛单独隔离养殖,并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始终没有看到效果。通过对养殖场的整体养殖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养殖密度较大,牛群之间相互接触,由于处于冬春季节,外界温度较低,牛舍防寒保温性能较差,牛群间拥挤取暖。养殖场也没有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和疫苗免疫制度,整体养殖条件较差。
2 临床症状
随着牛日龄的下降,发病率和致死率呈现升高趋势。以新生哺乳犊牛发病为主,发病突然,发病初期患病牛体温升高到40℃,最高升高到41℃,呈现稽留热,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采食欲望下降,眼结膜潮红,并存在眼结膜发炎和鼻炎现象。脉搏跳动次数增加,呼吸急促。患病牛发病1~2d后就会出现腹泻,先是排出粥样的腹泻物,随后腹泻物逐渐变稀,呈现水样喷薄而出,腥臭难闻,颜色呈黄色或灰黄色,粪便中经常夹杂有大量黏液、肠黏膜或者血块。随着腹泻症状出现,患病牛身体逐渐衰弱,脱水明显,眼窝向内凹陷,嘴唇、耳朵、四肢发凉,不愿意走动,卧地不起。养殖场的哺乳犊牛在发病5~7d后相继死亡。
3 病理学变化
将养殖场的病死牛解剖后可以发现,心壁、腹膜、胃肠黏膜存在点状出血,脾脏充血严重,并且在脾脏表面出现了散在的坏死病灶,肝脏颜色变淡并存在散在坏死病灶。胆囊严重萎缩,胆汁浓稠,呈现墨绿色,胆壁显著增厚粗糙。肠道呈现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肠黏膜潮红充血,并存在出血点和出血病斑,危害严重时肠黏膜脱落[1]。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死猪的病变脏器组织进行常规染色,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球杆菌,存在鞭毛,能运动。将采集到的病料接种到含有四硫磺酸钠培养基或亚硝酸盐、光氨酸培养基上增菌培养,温度控制在37℃,持续培养,18h后转移到SS琼脂培养基上,在培养基上生长出灰白色的致病菌菌落,外观半透明状,光滑湿润圆形,小心挑取分离得到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染色的球杆菌。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进行常规生化试验,发现该种致病菌能分解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不发酵蔗糖、乳糖、杨苷、卫矛醇,不能液化明胶,VP试验、硫化氢试验和吲哚试验阴性,动物试验阳性。三糖铁斜面呈现粉红色或深红色,底部穿刺线成黄色,产气和产生硫化氢。由此可以判定致病原为沙门氏菌。药敏试验发现该种致病菌对甲磺酸培氟沙星、头孢噻呋钠、新霉素、卡那霉素高敏[2]。
5 诊治
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应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患病牛肌肉注射氟孢尼康粉针剂(有效成分为复方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每头牛使用5g,用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2次/d,连续使用4d为1个疗程。对于重症的患病牛肌肉注射复方清温灵注射液(有效成分为黄芪、黄芩、板蓝根、金银花、栀子、红花),使用剂量为0.2mL/kg体重,肌肉注射,1次/d,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同时选择使用黄连、地榆、赤芍、双花、诃子、白头翁,使用剂量分别为9、8、8、8、8、8g,水煎服每天1剂,连续服用3剂为1个疗程。采用上述手段治疗5d,有个别患病牛治疗无效死亡,大多数患病牛恢复健康。
6 预防
6.1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应该注重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保障向妊娠母牛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满足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定期做好圈舍卫生消毒工作,在接产中应做好脐带的卫生消毒。所有饲养用具均应该保证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圈舍内的各种污染物和粪便[3]。
6.2加强犊牛和母牛管理
妊娠母牛的身体健康对乳牛的健康生长有重大影响,为有效减少犊牛腹泻疾病的发生,首先应向母牛供给营养充足的饲草饲料,并做好乳房的卫生清洁工作。母牛分娩后应该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前期对产房进行消毒,定期接种疫苗免疫接种。产后3~5d,采集牛的新鲜血液分离血清,做好母源抗体水平检测,测定血清中的总蛋白水平,以此衡量被动免疫效果。新生犊牛出生后,尽早让犊牛吃上初乳,减少与母牛的直接接触,以免接触到母牛身上的病原微生物。重点做好犊牛舍的卫生清理工作,每天饲喂后的奶桶和水桶都应清洗消毒,及时更换垫料。做好牛栏、牛床的清理消毒,及时清理粪便,避免粪便堆积发酵引发传染性疾病。饲料桶内可以放置适量的颗粒性饲料,诱导犊牛尽早开食[4]。
6.3免疫预防
临床上引起犊牛腹泻的致病原多种多样,在具体诊治中一定要明确致病原,然后对症治疗。同时应该结合养殖场犊牛腹泻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制定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方案,在疫病流行高发期定期疫苗接种,保证犊牛抗体水平达标,提高疫病防控效果,降低发病率[5]。
7 结束语
由于犊牛腹泻疾病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再加上该种疾病的致病原因十分复杂,在临床诊治中一定要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因,然后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赵雅楠,闫玉杰,杨赵伟,等.肉牛繁育场哺乳犊牛腹泻探讨[J].中国牛业科学,2019(3):45.
[2]孙考仲.犊牛腹泻的症状、病因与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9(7):67.
[3]欧亚,张学文.犊牛腹泻预防及治疗[J].中国动物保健,2018(12):23.
[4]冉广忠.养殖场犊牛腹泻病综合预防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8,34(12):73.
[5]吾买尔·尼亚孜,依斯马依力·阿布都力,吾买尔江牙合甫.犊牛腹泻中西医治疗措施[J].新疆畜牧业,2018(10):56.
作者简介:付亚会(1972-),女,吉林德惠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