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主要对游憩规划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归纳了当代城市游憩空间的发展特征,并提出游憩需求调查和社区基层游憩系统是当前开展城市游憩规划的工作重点,为我国城市下一步推进游憩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工作方向。
【关键词】游憩规划;游憩空间;游憩需求
1、游憩规划的概念
关于游憩这种休闲行为,加拿大学者斯蒂芬.史密斯认为,旅游、游戏、运动、娱乐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文化欣赏都属于游憩的范畴。[1]国内学者保继刚认为,人们在闲暇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可以称作游憩。[2]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认为游憩可以界定为: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离开居所一定范围,除去工作,居住以及交通功能,参与者能够体验自然、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合法行为。
城市游憩规划即对市民闲暇生活的规划。游憩规划是一项城市社会工程,是城市规划向城市公共政策转变的表现。游憩规划应包括游憩资源梳理、游憩空间布局、游憩场地设计和实施管理机制等综合内容,为社会公众提供平等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是一项引导公平、正义、和谐的公共政策。游憩规划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游憩规划需要融合多重目标;二是游憩规划需要统筹开发文化、旅游、生态、教育、体育等各类资源;三是游憩规划需要站在人居的角度来规划城市,确保城市的发展能够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
2、游憩空间的发展特征
2.1功能复合的游憩空间
博物馆、公园、广场、影剧院是我们以往通常认为的典型游憩空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游憩功能已经渐渐渗透到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大多数的公共场所都要考虑人的游憩需求。在城市详细规划或者建筑设计时,城市日常功能空间,包括居住地、工作场所、商业空间、交通设施空间等,都可以通过巧妙的人性化的设计来实现游憩功能的叠加。城市可利用土地在不断减少,寻找新的土地来建设游憩场所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而现状游憩场所如城市公园等是有一定的容量限制的,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特别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进入土地存量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会以城市更新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规划师在原有的功能空间中寻找附加游憩功能的可能,游憩空间的功能复合性显著提升。城市不一定需要专门而独立的游憩场所来开展活动,可以在其他资源上附加游憩资源,集约利用空间,增加游憩价值。例如美国将游憩规划的内容写进了许多其他城市规划中,其高速公路规划中写明了关于满足人们骑行和散步活动的要求,商务办公和工厂的规划中则要求为员工提供休憩场所和健身路径。
2.2动态变化的游憩空间
游憩空间的类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人们休闲方式的发展是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变化,出现了郊野公园、城市商业游憩区、游憩墓地、城市绿道、建筑附属游憩空间等新兴游憩空间类型。而近年来主题公园和历史建筑改造形成的文创园区成为我国游憩市场的热点和趋势。中国的主题公园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利好,主题乐园迎来了一个乐观的发展前景。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共有包括上海迪斯尼乐园、韩国乐天世界、环球主题公园等21座主题公园已经开园,另外还有20座主题公园正在修建。从反方面来说,居民生活方式也会被游憩规划引导,变得更加健康有活力。例如纽约中央公园的规划设计就广泛地影响了附近工作、居住人群的日常生活和休闲方式。
3、当前我国游憩规划的工作重点
3.1启动游憩需求和使用后评价调查机制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以游憩命名的全国普查,只有一些学者做过关于闲暇时间利用情况的研究。国家统计局从1982年开始抽样调查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如何分配。王琪延教授的课题组每五年会抽取6000个样本进行生活时间分配调查。总的来说,中国关于居民闲暇时间利用的调查比较滞后,调查的范围和信息量也不够充足。
国外在游憩调查方面已经做过很多工作。美国游憩规划的发展十分依赖于系统性和周期性的游憩调查。美国对游憩需求的调研工作从1958年就开始了。1958年,作为全国游憩规划的一部分,美国第一次启动了“国家游憩调查”(National Recreation Survey),即全国范围的普查和游憩资源和机会的评估。调查内容十分详尽,既包括游憩者的行为特征和需求,也包括现状和潜在的游憩资源。未来游憩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建议将依据普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来制定。[3]2015加州综合户外游憩规划也将游憩相关调查作为游憩规划的重要部分,编制全程引入公众参与环节,在来自加州6个核心团队的81位健康和游憩领域的专家团的基础上,协同295个公共机构总监进行调研指导,对5421位成年人和410位青年人进行问卷调研,最终形成了《加州市民户外游憩观点态度调查报告》、《加州户外游憩经济调查》、《不同露营线调研报告》等多种类型的调查成果。
规划前的调查对于游憩规划的编制是十分关键的。游憩调查内容既包括游憩者的行为特征,也包括游憩資源的数量和结构。我家当前开展游憩规划工作的第一步是要启动系统性的游憩需求和使用后评价调查。
3.2强调社区规划,建立基层游憩系统
游憩是社会服务的总体结构中的一部分,也是社区每日需求的一部分。基层社区游憩空间是指以综合服务配套为主的游憩空间,其作用在于满足城市社区基本的游憩需求,为居民提供绿地广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多种游憩空间。基层社区游憩空间是以群众日常休闲为出发点,满足安全、可达、便利的特性,注重社会效益和均衡布局,多为居住区级、社区级游憩空间。基层社区的游憩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由于基层社区游憩空间的规模较小,日常使用频率较高,与公园、剧场等大型公共游憩空间相比,其布局和功能调整更加灵活,所以在社区规划时可以定期滚动评估。社区规划应动员各年龄层和阶层的居民积极参与,以所有居民意愿为基础来营造社区,使基层游憩空间更加均衡和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史密斯著.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M].吴必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保继刚,楚义芳编.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The Recreation Roundtable.Outdoor Recreation In America1999.The Family and the Environment.2000,(4):4.
【关键词】游憩规划;游憩空间;游憩需求
1、游憩规划的概念
关于游憩这种休闲行为,加拿大学者斯蒂芬.史密斯认为,旅游、游戏、运动、娱乐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文化欣赏都属于游憩的范畴。[1]国内学者保继刚认为,人们在闲暇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可以称作游憩。[2]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认为游憩可以界定为: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离开居所一定范围,除去工作,居住以及交通功能,参与者能够体验自然、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合法行为。
城市游憩规划即对市民闲暇生活的规划。游憩规划是一项城市社会工程,是城市规划向城市公共政策转变的表现。游憩规划应包括游憩资源梳理、游憩空间布局、游憩场地设计和实施管理机制等综合内容,为社会公众提供平等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是一项引导公平、正义、和谐的公共政策。游憩规划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游憩规划需要融合多重目标;二是游憩规划需要统筹开发文化、旅游、生态、教育、体育等各类资源;三是游憩规划需要站在人居的角度来规划城市,确保城市的发展能够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
2、游憩空间的发展特征
2.1功能复合的游憩空间
博物馆、公园、广场、影剧院是我们以往通常认为的典型游憩空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游憩功能已经渐渐渗透到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大多数的公共场所都要考虑人的游憩需求。在城市详细规划或者建筑设计时,城市日常功能空间,包括居住地、工作场所、商业空间、交通设施空间等,都可以通过巧妙的人性化的设计来实现游憩功能的叠加。城市可利用土地在不断减少,寻找新的土地来建设游憩场所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而现状游憩场所如城市公园等是有一定的容量限制的,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特别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进入土地存量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会以城市更新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规划师在原有的功能空间中寻找附加游憩功能的可能,游憩空间的功能复合性显著提升。城市不一定需要专门而独立的游憩场所来开展活动,可以在其他资源上附加游憩资源,集约利用空间,增加游憩价值。例如美国将游憩规划的内容写进了许多其他城市规划中,其高速公路规划中写明了关于满足人们骑行和散步活动的要求,商务办公和工厂的规划中则要求为员工提供休憩场所和健身路径。
2.2动态变化的游憩空间
游憩空间的类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人们休闲方式的发展是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变化,出现了郊野公园、城市商业游憩区、游憩墓地、城市绿道、建筑附属游憩空间等新兴游憩空间类型。而近年来主题公园和历史建筑改造形成的文创园区成为我国游憩市场的热点和趋势。中国的主题公园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利好,主题乐园迎来了一个乐观的发展前景。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共有包括上海迪斯尼乐园、韩国乐天世界、环球主题公园等21座主题公园已经开园,另外还有20座主题公园正在修建。从反方面来说,居民生活方式也会被游憩规划引导,变得更加健康有活力。例如纽约中央公园的规划设计就广泛地影响了附近工作、居住人群的日常生活和休闲方式。
3、当前我国游憩规划的工作重点
3.1启动游憩需求和使用后评价调查机制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以游憩命名的全国普查,只有一些学者做过关于闲暇时间利用情况的研究。国家统计局从1982年开始抽样调查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如何分配。王琪延教授的课题组每五年会抽取6000个样本进行生活时间分配调查。总的来说,中国关于居民闲暇时间利用的调查比较滞后,调查的范围和信息量也不够充足。
国外在游憩调查方面已经做过很多工作。美国游憩规划的发展十分依赖于系统性和周期性的游憩调查。美国对游憩需求的调研工作从1958年就开始了。1958年,作为全国游憩规划的一部分,美国第一次启动了“国家游憩调查”(National Recreation Survey),即全国范围的普查和游憩资源和机会的评估。调查内容十分详尽,既包括游憩者的行为特征和需求,也包括现状和潜在的游憩资源。未来游憩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建议将依据普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来制定。[3]2015加州综合户外游憩规划也将游憩相关调查作为游憩规划的重要部分,编制全程引入公众参与环节,在来自加州6个核心团队的81位健康和游憩领域的专家团的基础上,协同295个公共机构总监进行调研指导,对5421位成年人和410位青年人进行问卷调研,最终形成了《加州市民户外游憩观点态度调查报告》、《加州户外游憩经济调查》、《不同露营线调研报告》等多种类型的调查成果。
规划前的调查对于游憩规划的编制是十分关键的。游憩调查内容既包括游憩者的行为特征,也包括游憩資源的数量和结构。我家当前开展游憩规划工作的第一步是要启动系统性的游憩需求和使用后评价调查。
3.2强调社区规划,建立基层游憩系统
游憩是社会服务的总体结构中的一部分,也是社区每日需求的一部分。基层社区游憩空间是指以综合服务配套为主的游憩空间,其作用在于满足城市社区基本的游憩需求,为居民提供绿地广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多种游憩空间。基层社区游憩空间是以群众日常休闲为出发点,满足安全、可达、便利的特性,注重社会效益和均衡布局,多为居住区级、社区级游憩空间。基层社区的游憩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由于基层社区游憩空间的规模较小,日常使用频率较高,与公园、剧场等大型公共游憩空间相比,其布局和功能调整更加灵活,所以在社区规划时可以定期滚动评估。社区规划应动员各年龄层和阶层的居民积极参与,以所有居民意愿为基础来营造社区,使基层游憩空间更加均衡和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史密斯著.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M].吴必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保继刚,楚义芳编.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The Recreation Roundtable.Outdoor Recreation In America1999.The Family and the Environment.2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