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同时又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能力。朗读教学与语言训练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融合,笔者以《黄果树听瀑》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黄果树听瀑》主要从“瀑声奇”、“瀑形美”两方面描述了黄果树的壮丽景观。课题中的一个“听”字向我们传达了明确的信息——“瀑声”是作者行文的重点,这也是教授本课的重点。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笔者就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描绘瀑声的三个片段感受瀑声的神奇”和“学习课文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现黄果树瀑声的神奇”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在朗读指导中品味语言
语言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更好地感觉语言表达得准确、生动、贴切,从而培养和感知语言的美感。
【句段一】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
【教学过程】
师:作者“门口初听瀑”听到的瀑布,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生:渐近渐响。
师:渐近渐响是什么意思?
生:是说我们离瀑布远的时候,瀑声很小;离它越近,声音就越响。
师:我们从哪儿感受到瀑声原先很小?请大家抓住关键词说说体会。
生:我从“飘”这个字知道了它的声音不是传来的,而是飘飘悠悠地飘来的。
生:我从“拂”体会到了它的声音很小,就像是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一样。
师:那我们又是从哪儿感受到瀑声后来很大了呢?
生:我从“涌漫”这个词感受到声音好像是铺天盖地地涌过来的。
生:我从“盖过”这个词感受到了声音响,人喧马啸已经很响了。瀑布声居然盖过了它。
生:我从“只存”感受到了声音响,这说明除了瀑声,没有其他声音。
生:我从“响遏行云”感受到了瀑布声音响,响得连天上的云都给阻挡住了。
师:大家自由读这个句子。你能读出黄果树瀑布“渐近渐响”的特点吗?
学生自由练习,指名朗读。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描述的是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门口初听瀑”时听到的瀑声。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渐近渐响”是作者第一次听到瀑声的特点,离瀑布的距离越来越近,声音就越来越响。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段话中,作者的遣词用字非常讲究。“飘、拂”等词写出了作者原先听到的瀑声是轻柔、缥缈的,“涌漫、盖过、只存、响遏行云”等词写出了作者后来听到的瀑布是晾天动地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抓住这些词语感受瀑声特点的同时,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正如课堂中一学生所讲的那样,“飘”比“传”好,—个“飘”字写出了远处听到的瀑声是飘飘悠悠的,极尽轻柔、灵动。因此,将品味语言和朗读指导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时,“渐近渐响”的瀑声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在朗读指导中理解语言
知识,只有真正地理解,才能更好地记忆、运用。朗读可以感知语言的意义,有助于理解文章,接受知识,明白作者文中所要表达的含义。
【句段二】“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
【教学过程】
师:作者“石阶两听瀑”听到的瀑声是一种怎样的响?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生:回响。
师:那“回响”是什么意思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生:回响是回声的意思。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旅游,我们在山上面对山崖大喊的时候就有回声。
师:那黄果树瀑布的声音为什么会有回声呢?
生:因为书上写了“黄果树落在群山环抱的谷地”,群山环抱就是指四周全是山,所以瀑布的声音发出来后。就有回声了。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描述的是作者“石阶二听瀑”时听到的瀑声。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回响”是这次听到瀑声的特点。由于瀑布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所以巨大的“哗哗”声必然会引起群山的回声。对于回声,学生并不会陌生,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句子形式很特别:(1)它由“‘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和“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两个分句构成,这两个分句的字数大致相同;(2)两个分句末尾的6个字:“震荡着、回响着”和“在奏鸣、在轰响”结构、节奏完全一致。这两个特点很像大自然的回声。作者用这样一种具有明显特点的句子呈现形式,应该是有意为之,是为了传递给读者一种信息,即瀑声像“回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与教师配合着演练回声,让学生感受到瀑声的特点。
三、在朗读指导中迁移语言
朗读不仅可以理解、品位语言,还可以通过迁移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展他们原有的语言表达空间。
【句段三】瀑布如雷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我们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声,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似张开的山谷,那瀑布便直跃而进,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回荡着大自然纯正清脆的音响。
【教学过程】
师:作者“谷底三听瀑”听到的瀑声是一种怎样的响?请用句段中的一个词回答。
生:音响。
师:音响是什么意思?
生:“音响”的意思是像音乐的响声。
师:音乐的响声是怎么样的?
生:声音有高有低的,速度有快有慢的,很有节奏感的……
师:大家试试读出瀑声的声音高低、速度快慢,让文字变成一种音乐。
学生们朗读课文。
师:黄果树瀑布的瀑声就像音乐一样带给了作者美妙的遐想。这个句段中哪些语言描绘的是作者的想象,请划出来,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练习,举手朗读汇报。
师:我们也一起听一听黄果树瀑布的这份美妙的音响,它又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多媒体演示瀑布声,并呈现训练题:
听到黄果树瀑布这_____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_____。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美妙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我这个人悬在半空中,下面好像是个音乐喷泉把我托了起来。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神奇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一道很大很大的瀑布从很高的地方飞下来。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富有节奏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千万匹骏马朝着我奔驰而来。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让我们把这份感受由朗读传递给大家吧!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是描写作者来到黄果树瀑布的谷底犀牛潭边听到的声响。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这次听到的瀑声像“音响”,有音乐般的节奏。这是由于瀑底的犀牛潭形状特殊,四周有许多的溶洞共鸣所致。再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片段与前两个片段相同,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个片段中的“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和“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不仅写出瀑声的“响”,还写了瀑声的“神奇”。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黄果树瀑布的声音,让学生真实地聆听一下瀑声,边听瀑声边想象看到了什么?然后用训练题让学生表达感受。这种迁移的方式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学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通过这节课,笔者发现,适当的朗读指导,不仅可以落实学生的语言训练,让他们学到语文知识,还可以让他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轻松愉悦中得到审美的熏陶。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一小学
(实习编辑 黄蜀红)
一、在朗读指导中品味语言
语言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更好地感觉语言表达得准确、生动、贴切,从而培养和感知语言的美感。
【句段一】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
【教学过程】
师:作者“门口初听瀑”听到的瀑布,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生:渐近渐响。
师:渐近渐响是什么意思?
生:是说我们离瀑布远的时候,瀑声很小;离它越近,声音就越响。
师:我们从哪儿感受到瀑声原先很小?请大家抓住关键词说说体会。
生:我从“飘”这个字知道了它的声音不是传来的,而是飘飘悠悠地飘来的。
生:我从“拂”体会到了它的声音很小,就像是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一样。
师:那我们又是从哪儿感受到瀑声后来很大了呢?
生:我从“涌漫”这个词感受到声音好像是铺天盖地地涌过来的。
生:我从“盖过”这个词感受到了声音响,人喧马啸已经很响了。瀑布声居然盖过了它。
生:我从“只存”感受到了声音响,这说明除了瀑声,没有其他声音。
生:我从“响遏行云”感受到了瀑布声音响,响得连天上的云都给阻挡住了。
师:大家自由读这个句子。你能读出黄果树瀑布“渐近渐响”的特点吗?
学生自由练习,指名朗读。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描述的是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门口初听瀑”时听到的瀑声。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渐近渐响”是作者第一次听到瀑声的特点,离瀑布的距离越来越近,声音就越来越响。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段话中,作者的遣词用字非常讲究。“飘、拂”等词写出了作者原先听到的瀑声是轻柔、缥缈的,“涌漫、盖过、只存、响遏行云”等词写出了作者后来听到的瀑布是晾天动地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抓住这些词语感受瀑声特点的同时,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正如课堂中一学生所讲的那样,“飘”比“传”好,—个“飘”字写出了远处听到的瀑声是飘飘悠悠的,极尽轻柔、灵动。因此,将品味语言和朗读指导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时,“渐近渐响”的瀑声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在朗读指导中理解语言
知识,只有真正地理解,才能更好地记忆、运用。朗读可以感知语言的意义,有助于理解文章,接受知识,明白作者文中所要表达的含义。
【句段二】“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
【教学过程】
师:作者“石阶两听瀑”听到的瀑声是一种怎样的响?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生:回响。
师:那“回响”是什么意思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生:回响是回声的意思。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旅游,我们在山上面对山崖大喊的时候就有回声。
师:那黄果树瀑布的声音为什么会有回声呢?
生:因为书上写了“黄果树落在群山环抱的谷地”,群山环抱就是指四周全是山,所以瀑布的声音发出来后。就有回声了。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描述的是作者“石阶二听瀑”时听到的瀑声。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回响”是这次听到瀑声的特点。由于瀑布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所以巨大的“哗哗”声必然会引起群山的回声。对于回声,学生并不会陌生,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句子形式很特别:(1)它由“‘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和“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两个分句构成,这两个分句的字数大致相同;(2)两个分句末尾的6个字:“震荡着、回响着”和“在奏鸣、在轰响”结构、节奏完全一致。这两个特点很像大自然的回声。作者用这样一种具有明显特点的句子呈现形式,应该是有意为之,是为了传递给读者一种信息,即瀑声像“回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与教师配合着演练回声,让学生感受到瀑声的特点。
三、在朗读指导中迁移语言
朗读不仅可以理解、品位语言,还可以通过迁移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展他们原有的语言表达空间。
【句段三】瀑布如雷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我们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声,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似张开的山谷,那瀑布便直跃而进,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回荡着大自然纯正清脆的音响。
【教学过程】
师:作者“谷底三听瀑”听到的瀑声是一种怎样的响?请用句段中的一个词回答。
生:音响。
师:音响是什么意思?
生:“音响”的意思是像音乐的响声。
师:音乐的响声是怎么样的?
生:声音有高有低的,速度有快有慢的,很有节奏感的……
师:大家试试读出瀑声的声音高低、速度快慢,让文字变成一种音乐。
学生们朗读课文。
师:黄果树瀑布的瀑声就像音乐一样带给了作者美妙的遐想。这个句段中哪些语言描绘的是作者的想象,请划出来,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练习,举手朗读汇报。
师:我们也一起听一听黄果树瀑布的这份美妙的音响,它又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多媒体演示瀑布声,并呈现训练题:
听到黄果树瀑布这_____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_____。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美妙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我这个人悬在半空中,下面好像是个音乐喷泉把我托了起来。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神奇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一道很大很大的瀑布从很高的地方飞下来。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富有节奏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千万匹骏马朝着我奔驰而来。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让我们把这份感受由朗读传递给大家吧!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是描写作者来到黄果树瀑布的谷底犀牛潭边听到的声响。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这次听到的瀑声像“音响”,有音乐般的节奏。这是由于瀑底的犀牛潭形状特殊,四周有许多的溶洞共鸣所致。再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片段与前两个片段相同,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个片段中的“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和“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不仅写出瀑声的“响”,还写了瀑声的“神奇”。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黄果树瀑布的声音,让学生真实地聆听一下瀑声,边听瀑声边想象看到了什么?然后用训练题让学生表达感受。这种迁移的方式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学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通过这节课,笔者发现,适当的朗读指导,不仅可以落实学生的语言训练,让他们学到语文知识,还可以让他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轻松愉悦中得到审美的熏陶。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一小学
(实习编辑 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