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宋鱼水说,青少年犯罪绝大多数是因为教育缺位,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如何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在碰到问题时不至于采取极端的方式,是现在教育中面临的任务。
当前中学生犯罪率居高不下,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状告无门,恰恰说明了中学生维权意识不强、法律修养不高。也正由此,作为中学政治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i维权意识彰显法律修养。
“17岁是如花一样的年龄,应该是无忧无虑地读书、生活,在阳光下尽情欢笑。这一切对于合肥市寿春中学女孩周岩来说,却已成奢望。连日来,关于‘安徽90后少年陶汝坤求爱不成将17岁少女毁容’的微博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2011年9月17日,女孩周岩拒绝了同校同学陶汝坤的求爱后,竟遭陶某用打火机油烧……”这个案件里的周某和陶某其实都让人很惋惜——周某因此失去了容貌,陶某为此失去了自由。
我在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时,结合上边的这个案例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不仅仅要求我们挂在嘴边,而是要时刻铭记在心,因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陶某的父母虽然都是公务员,但合肥警方依然表示要依据案件事实,依法公正处理此事。
在讲课时渗透法律知识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再例如,我们在讲经济生活中神奇的货币时,可以引申身边事例:很多班主任在收取学生资料费时怕有假币,总是让学生在钱上写上自己的姓名,这合法吗?我们去超市购物,超市偶尔会把两个不相干的物品捆绑在一起销售,你知道维权吗?我们去饭店吃饭,事后饭店以打折为由不开发票,这合理吗?等等等等。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彰显了我们的法律修养。《人民币管理条例》第43条规定,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在钱上写名字就有故意损毁人民币的嫌疑,涉嫌违法,当然这也是不道德的,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说明,让学生爱护人民币。超市捆绑销售,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这就需要每个中学生都有维权意识。饭店不开发票,是一种偷税行为,而我们不要发票却说明了我们的法律修养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力避免向学生一点一点地灌输什么事实,相反,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才是正道。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钻研,从而使他们永远都对一切充满好奇。ii所以说,和学生一起做案例分析也是提高法律素养比较好的方法。
案例:2012年3月,苏州相关部门在进行了大量调研、考察、评估的基础上,参照其他城市经验,结合苏州具体实际,遵循体现公益、兼顾财力、合理比价、地区衔接、统筹线网五大原则,根据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及整个线网站间距差异大的特点,考虑采取里程分段计价的票制方式,票价水平实行“递远递减”,制订了《苏州轨道交通票价听证方案》。具体单程票票价方案目前初定两种:
方案Ⅰ:起步价2元可乘6公里,6公里以上部分,6~16公里每1元可乘5公里,16~30公里每1元可乘7公里,30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9公里,即起步公里以外部分,每增加1元分别可乘5、5、7、7、9……公里。
方案Ⅱ:起步价2元可乘4公里,4公里以上部分,4~10公里每1元可乘6公里,10~18公里每1元可乘8公里,18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10公里,即起步公里以外部分,每增加1元分别可乘6、8、10……公里。
分析:计程车涨价事关民生,作为公民你能有何作为?假如你是这个听证会主持人,你会邀请哪些人参加这个听证会?假如你被邀请了,你应该怎么说才能彰显自己的维权意识和修养?分组讨论,并模拟价格听证会。
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在讨论中,有的同学很仔细,甚至在拿笔计算,发现方案I对短途比较有利,方案II对长途有利……当教育者把孩子的自觉唤醒后,他就完成了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因为人在自觉意识产生后,就获得了主动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与热情。iii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事后教师再做出积极评价,学生们从中收获的要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在教学中进行法律渗透,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唤醒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公民意识就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公民的义务意识。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就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首先是要有权利意识。公民要参与政治生活,但是必须依法参与。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应履行的义务和应具备的能力。每个公民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公民其次要有义务意识。每个公民都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因为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结合在一起的。针对藏独、台独、疆独,我们要坚决反对,我们要认识到某些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
总之,我们要坚决同这些人作斗争,因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作为中华民族的公民应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增强自己的公民意识,明白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因为维权意识彰显法律修养!
当前中学生犯罪率居高不下,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状告无门,恰恰说明了中学生维权意识不强、法律修养不高。也正由此,作为中学政治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i维权意识彰显法律修养。
“17岁是如花一样的年龄,应该是无忧无虑地读书、生活,在阳光下尽情欢笑。这一切对于合肥市寿春中学女孩周岩来说,却已成奢望。连日来,关于‘安徽90后少年陶汝坤求爱不成将17岁少女毁容’的微博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2011年9月17日,女孩周岩拒绝了同校同学陶汝坤的求爱后,竟遭陶某用打火机油烧……”这个案件里的周某和陶某其实都让人很惋惜——周某因此失去了容貌,陶某为此失去了自由。
我在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时,结合上边的这个案例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不仅仅要求我们挂在嘴边,而是要时刻铭记在心,因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陶某的父母虽然都是公务员,但合肥警方依然表示要依据案件事实,依法公正处理此事。
在讲课时渗透法律知识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再例如,我们在讲经济生活中神奇的货币时,可以引申身边事例:很多班主任在收取学生资料费时怕有假币,总是让学生在钱上写上自己的姓名,这合法吗?我们去超市购物,超市偶尔会把两个不相干的物品捆绑在一起销售,你知道维权吗?我们去饭店吃饭,事后饭店以打折为由不开发票,这合理吗?等等等等。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彰显了我们的法律修养。《人民币管理条例》第43条规定,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在钱上写名字就有故意损毁人民币的嫌疑,涉嫌违法,当然这也是不道德的,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说明,让学生爱护人民币。超市捆绑销售,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这就需要每个中学生都有维权意识。饭店不开发票,是一种偷税行为,而我们不要发票却说明了我们的法律修养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力避免向学生一点一点地灌输什么事实,相反,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才是正道。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钻研,从而使他们永远都对一切充满好奇。ii所以说,和学生一起做案例分析也是提高法律素养比较好的方法。
案例:2012年3月,苏州相关部门在进行了大量调研、考察、评估的基础上,参照其他城市经验,结合苏州具体实际,遵循体现公益、兼顾财力、合理比价、地区衔接、统筹线网五大原则,根据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及整个线网站间距差异大的特点,考虑采取里程分段计价的票制方式,票价水平实行“递远递减”,制订了《苏州轨道交通票价听证方案》。具体单程票票价方案目前初定两种:
方案Ⅰ:起步价2元可乘6公里,6公里以上部分,6~16公里每1元可乘5公里,16~30公里每1元可乘7公里,30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9公里,即起步公里以外部分,每增加1元分别可乘5、5、7、7、9……公里。
方案Ⅱ:起步价2元可乘4公里,4公里以上部分,4~10公里每1元可乘6公里,10~18公里每1元可乘8公里,18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10公里,即起步公里以外部分,每增加1元分别可乘6、8、10……公里。
分析:计程车涨价事关民生,作为公民你能有何作为?假如你是这个听证会主持人,你会邀请哪些人参加这个听证会?假如你被邀请了,你应该怎么说才能彰显自己的维权意识和修养?分组讨论,并模拟价格听证会。
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在讨论中,有的同学很仔细,甚至在拿笔计算,发现方案I对短途比较有利,方案II对长途有利……当教育者把孩子的自觉唤醒后,他就完成了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因为人在自觉意识产生后,就获得了主动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与热情。iii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事后教师再做出积极评价,学生们从中收获的要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在教学中进行法律渗透,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唤醒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公民意识就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公民的义务意识。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就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首先是要有权利意识。公民要参与政治生活,但是必须依法参与。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应履行的义务和应具备的能力。每个公民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公民其次要有义务意识。每个公民都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因为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结合在一起的。针对藏独、台独、疆独,我们要坚决反对,我们要认识到某些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
总之,我们要坚决同这些人作斗争,因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作为中华民族的公民应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增强自己的公民意识,明白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因为维权意识彰显法律修养!